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海上书(精)9787530681466百花文艺出版社
    • 作者: 王月鹏 著著 | 王月鹏 著编 | 王月鹏 著译 | 王月鹏 著绘
    •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1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王月鹏 著著| 王月鹏 著编| 王月鹏 著译| 王月鹏 著绘
    •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12-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144000
    • 页数:248
    • 开本:32开
    • ISBN:9787530681466
    • 版权提供: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作者:王月鹏 著
    • 著:王月鹏 著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59.00
    • ISBN:9787530681466
    •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12-01
    • 页数:248
    • 外部编号:31330535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上篇
    点灯的人
    无字钟
    老人与海及
    成为一座岛
    飞蛤
    海里的根
    打缆
    羽翼风暴
    网里或网外的海
    徐福东渡
    一瞬
    海事
    与海同行
    石帆
    下篇
    另一种桥
    夜宿渔村
    心愿树
    切口
    一支柳笛
    蚕与茧
    食与味
    匠心与规矩
    在半岛
    向海的窗口
    “纪念那些未能从海上归来的人们”厂
    海,与人海|后记


    王月鹏,中国作协会员,山东省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现居烟台。曾获山东省委、省泰山文艺奖、百花文学奖散文奖、在场主义散文奖新锐奖等奖项。


    点灯的人那座灯塔已经废弃很多年了。塔楼还在,若是隔了一段距离看渔村,稍微抬一
    下目光,就会看到北边老龙山上的那个塔楼;倘若距离再远一些,视域中的塔楼则悬到了渔村上方,跟渔村浑然一体。我站在海边,时常凝望那里,总觉得那里残留了一丝亮光,它不同于渔村灯火,也迥异于遥远的星辰,是一种难以言传的光和亮。后来我才明白,那种光亮,与我静夜写作时桌面的台灯有些相仿,是幽微的,也
    是透彻的,它在穿越夜色之前,已经直抵某个人的心灵。这个发现让我愕然,让我坐在书桌前有了置身汹涌波涛之上的错觉。
    当年在老龙山上修建灯塔,是颇有争议的。传说老
    龙山是龙住过的地方,龙头之上怎么好弄一盏灯呢?后来,渔村的人在海上出事太多了,在山顶弄个“照头”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争议总算平息下来。山上有一处破旧的岗楼,大约是以前打仗时修筑的防御设施。村里要建灯塔了,更确切地说,是要把老龙山上遗留的岗楼
    利用起来,改造成灯塔。山上没有路,村人用面袋子装了海滩的沙子,一袋一袋扛到山顶;选用的砖,一块足有八斤重,当时算是
    结实的材质了。
    建一个灯塔,为出海的人,也为等候出海归来的人。
    灯塔建好了,渔村专门物色了一个点灯的人。那人叫刘少章,六十五岁,已从船队退了下来,是个出了名的老实人。每天日落时分,他就拄着拐杖往山上走去,等天色暗下来,灯塔就亮了起来。
    一个退休的老渔民在为那些回家的渔船点灯守灯,他们老远看见山顶的一灼白光,就知道老龙山到了,家就在不远的地方,船该在哪里停泊才是安全的。在黑咕隆咚的海上,这一丝微弱的灯光,让他们辨明了家的方向。在灯塔修建之前,若是遇到坏天气,船一不小心就偏离了方向,漂到一些没有“海口”的地方,船无法靠岸,一个浪打来,就可能造成沉船事故。
    屋外下起了雨。哗啦啦的雨声中,我在听老船长讲述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他的讲述是缓慢的,就像窗外断断续续的雨;历史是断续的,也像这雨,既断且续。
    那个点灯人是在九十六岁那年去世的,当时是村里年寿的人。
    那盏灯,经历了太多变迁。初用的是煤油灯,外面有一个玻璃灯罩。后来改为汽灯,通宵地亮着。再后来,换成了闪光灯,几秒钟
    就闪烁一下子。遥想那些有风有雨的日子,渔民在海上望着灯塔,家人在村里也望着灯塔,在这世间,也许唯有这灯光是他们同时看到的东西。这样的一盏灯,在我看来是一个关乎渔民生活和命运的大事,而在他们心目中,这盏灯解决的只是他们在海上的具体困境,对于改变他们的命运并没啥根本作用。若干年过去了,现在依然可以看到当年的灯塔,只是灯早已不在了,点灯的人也不在了。而点灯的地方还在,远远看去,那青灰色的灯塔可以从山上的树木中轻易分辨出来。我和朋友商定,在离开渔村的时候再到那个灯塔跟前看一看。我说不清,为什么并不急于去看望灯塔,以及,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一个决定。
    P3-5

    作者的书写有观察者客观细腻的角度,也有思考者沉潜忧悒的气质。从实地亲历和钩沉访查出发,本书所呈现的海洋文化的生活样态和物事变迁,作家王月鹏经由多维折,营造出与世界、与历史、与读者的全新对话空间,展开对人类文明与海洋深层伦理纽结的哲学追问。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