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阅读与写作9787565842764汕头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张超 著著 | 张超 著编 | 张超 著译 | 张超 著绘
    • 出版社: 汕头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6-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张超 著著| 张超 著编| 张超 著译| 张超 著绘
    •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6-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570000
    • 页数:596
    • 开本:16开
    • ISBN:9787565842764
    • 版权提供:汕头大学出版社
    • 作者:张超 著
    • 著:张超 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78.00
    • ISBN:9787565842764
    •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6-01
    • 页数:596
    • 外部编号:3116098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语言的核心
    阅读与写作
    张超 著






    送给孩子如何读写的“宝葫芦”
    ——《阅读与写作》序言
    陈锡忠



    心里有梦想,才会去寻找。
    小学写作文时,我就有个梦想:寻找“宝葫芦”——幻想“宝葫芦”里藏着如何阅读与写作的秘诀。找呀找呀,多年后我读到鲁迅著名的《答北斗杂志社问——创作要怎样才好?》这篇文章,我才明白所谓“秘诀”就是写作的经验、方法、技巧。而方法、技巧,一方面要从自身经验教训中寻找总结;另一方面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教导。清人王有光说得好:“要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
    读罢全国语文教师、全国教学能手和教研能手张超老师三十余年教学经验撰写的《阅读与写作》书稿,我认为这本书就是学习阅读与写作的“宝葫芦”。它解开了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上的很多困惑和谜团,告知学生不少阅读与写作的“秘诀”。书香有痕,不落俗套,字字句句深中肯綮,值得回味琢磨和领会。
    “阅读与写作”看似两个问题,实则是一把尺子的两面,密切相关,相互作用。正如张超老师所说:“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如鸿鹄之双翼,车之两轮,互为依存,各有作用:‘阅读’是吸纳、积累,是语文学习的生命之源,在人生成长、文化积淀、素养形成等方面有基础意义;‘写作’是输出、创造,是在阅读基础上的发展提高,对思维认识的深化、语文能力的提高作用巨大。一个真正语文素养较的,应该是有较强的驾驭、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人。”我想,这就是张超老师把“阅读与写作”放在一本书里探讨的原因吧。
    语文学习的核心内涵就是“阅读与写作”,这本书抓住了语文学习中的这两个重要内容,条分缕析,阐幽发微,给学生以有益的启发和高效的指导。有副对联写得好:上联“讲读说写演”,下联“字词句篇章”。现在强调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基础”何在?仅是数理化吗?不!钟南山院士曾意味深长地说:“语文是人生事业成功的基础的基础。”学好阅读与写作,无论从事什么,都能“读得懂,说得清,写得通”。
    作家周国平说,如让他教中学语文,他会一抓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二抓写作的兴趣和能力。斯言诚哉!与本书的观点可谓不谋而合,所见略同。有兴趣多阅读,能使人开阔眼界,懂得欣赏;有兴趣多写作,能使人不断提高下笔成章的能力。兴趣是成功的一半,阅读与写作是积累语文素养的途径。张超老师引导孩子们培养这方面的兴趣,就是带领孩子们跨入成才之门,亹亹前行,探求人生甜美的果实。
    在书中,张超老师丝丝入扣地讲解阐述,致力于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审美情趣和写作能力。不少观点和篇章都十分精彩和独到,如《珍视人生宝贵的“阅读黄金期”》《阅读使你成为“精神贵族”》《为什么有人读书不少,作文却不好》,等等。还有许多关于阅读与写作技巧的篇章,对学生都很有启发和指导意义。中国的散文和古典诗词,具有音韵美、对称美、和谐美、意蕴美等的特点,往往融入作者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思考与感慨,升华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与国粹。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就是学生时代,锦瑟年华,多读古典诗词,经典名著,对人的一生受用不尽。留住文字的诗意,当你的感受与古人产生共鸣时,经典佳句就会从心里、从嘴里喷薄而出,文思汹涌,如万斛泉源,滔滔汩汩。西方人面对苦难、坎坷或变故时,只会感叹:“我的上帝啊!”而中国人面对这些,脱口而出的是传诵千古的诗词佳句——因为这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和民族文化的基因,形象、传神、有文采、有深度而且朗朗上口。
    一位语文教育说:“作文是不可教的,但作文又是可教的。”所谓“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不可教”,就是不能简单地“使人巧”,要通过自己大量的阅读与写作实践,提高领悟;所谓“可教”,就是指阅读与写作的规矩、原则、技法等可以传授的。张超老师这本书,就是具体传授阅读与写作“可教”的规矩、知识、技法和范例等。
    人们不知如何把文章写得生动、出彩,张超老师给出了技巧和范例。譬如,写老师喝茶,有学生写道:“李老师端起茶杯,慢慢地喝茶。”如此写太笼统,太粗略,缺少细节。怎样才能把短时间内发生的动作,写得细腻生动呢?张超老师教你可以用五个方法:一是把动作化大为小,化粗为细;二是给动作添加修饰;三是给动作配上声音;四是给动作加上表情;五是给动作融入心理。这样才能饱蘸浓墨,活灵活现把生动的喝茶动作过程跃然纸上。这些方法让学生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写作技巧。
    本书讲解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写作技法,令人豁然开朗——这大概就是“宝葫芦”的秘诀吧?
    秘诀一是开头要吸引人。语出惊人,简短有力,有冲击力,能叩击读者心灵。清代学者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就像看电视,开头沉闷拖沓,人们就会换台。而好的开头,让人爱不释手。神探李昌钰的一篇文章,开头就是:“我一生简单,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开头这一句话,就吸引读者一口气读下去。看他五十年来如何侦破8000多宗离奇案件,把不可能变为可能。还有,开篇应尽快进入主题,尽量砍掉那些平淡无奇的平铺直叙。譬如,写动物园:“饥饿的狮子突然张开大嘴,露出尖锐的牙齿,向我们扑来……幸好有铁笼关住了它……”然后倒叙参观见闻,就更吸引读者。
    秘诀二是感人细节打动读者,秘诀三是龙章凤姿感染人,等等。书中阐述了如何把作文写出新意,如何使作文语言富有文采,以及侧面描写种种技法等,都是很富有启发和指导意义的。书中还有不少生动的范例,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张超老师说得好:“知识是手段,能力是目的,训练是桥梁。”为了有知识,要积累好词佳句;为了有能力,要肯下苦功夫,通过训练,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近一个时髦新词“语文生活”,它提倡阅读课是往外延伸的。关注自由阅读,允许学生看一些“闲书”,更好地满足学生扩大阅读的需求。
    《阅读与写作》一书,某种程度上的确起到了对阅读与写作“解码钥匙”的作用。张超老师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其《别开生面的阅读与写作》一书后,不到三年,又出版《阅读与写作》一书,明了他的勤奋和才华,有倒海探珠、倾昆取琰的精神。我几十年来除从事编辑和写作,还热心关注学生阅读与写作水平的提高。《乡村语文报》的总编辑朱华勇老师,多次向我约稿并邀请我为学生讲课。现在又我为张超老师的新著作序。出于对本书的“惺惺相惜”,我欣然命笔,写下此文。心中只有一念:希望喜爱阅读与写作的人把本书当作“宝葫芦”,读好、用好它,不负作者的心血和夙愿,分享张超老师几十年积累的阅读与写作的“秘诀”,用以提升自己的阅读与写作水平——“腹有诗书气自华”!



    陈锡忠,花城出版社前副社长,编审,作家,广东书评学会前秘书长。已出版长篇小说《一代奇才梁启超》(获广东省文学作品奖),以及《向人生问路》《哲理诗》《企业家风采》《情理类的升华》等多部作品。


    目录
    contents
    阅读卷
    003 阅读知识

    003 语文学习就是为了阅读与写作
    014 珍视人生宝贵的“阅读黄金期”
    022 阅读,才是的“补课”
    025 阅读让你的人生更精彩
    027 阅读使你成为精神贵族
    043 民国大师谈读书
    048 “读图”和“读文”哪个更好
    054 不要轻视自己的母语
    062 阅读量不够,莫出国读书

    066 阅读技法
    066 这些小游戏帮孩子爱上阅读
    072 你了解并有进行“真实阅读”082 阅读鉴赏,需要细读甚解
    095 怎样合理深透解读文本
    106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和鉴赏
    136 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的阅读和鉴赏
    154 古诗词的阅读和鉴赏
    183 教你学会“批读法”
    217 文学作品的简与繁:白描与工笔
    2 名著伴我成长:我和《聊斋志异》

    226 阅读范例
    226 万物不自由,无“待”方逍遥
    ——庄子的《逍遥游》题旨、文脉解读
    浓妆淡抹各相宜
    ——《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林黛玉肖像描写比较谈
    恶风袭园群芳残,大厦摇摇势将倾
    ——《抄检大观园》贾府没落崩溃的前奏和预演
    246 断送,还是拯救?
    ——莫泊桑的《项链》对人物命运的哲学思考
    252 绚丽的秋色,远大的志向
    ——毛的《沁园春·长沙》雄奇意境探赏
    259 山重水复 风光
    ——巴金的《灯》文脉两次升华三次跃进
    265 寂寞圣贤才 醉发不平歌
    ——李白的《将进酒》激愤情感解读
    273 《皇帝的新衣》:在审丑中体味蕴涵的深意
    278 清静悲凉秋味足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意境品读
    284 忧患开放的意识,跨越时空的主义
    ——鲁迅的《拿来主义》题旨、文脉深解
    写作卷
    295 写作知识
    295 为什么有人读书不少,作文却不好
    302 考场作文如何得高分
    338 侧面描写有哪些类型
    351 议不可触碰的“十条红线”
    357 以“下水文”引导学生写好议
    372 八股文对当今议的启示
    381 培养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388 中外学生作文题目比较探赏

    397 写作技法
    397 作文起步这样教,孩子写作少烦恼
    401 记叙文写作十大技巧
    408 记叙文描述讲究细腻生动
    412 如何使动作描写具体生动
    419 如何使文章语言富有文采
    433 如何把作文写出新意
    439 写作训练的核心:选材、思想和表达
    447 容易出彩得高分的“故事新编”
    458 匠心独运的“欧·亨利结构”
    466 意味隽永的景物描写收尾法
    470 抓住特点,发挥想象
    ——作文教学实录
    478 侧面描写技法之一:
    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格或心情
    485 侧面描写技法之二:
    通过模仿表演,间接表现事物
    493 侧面描写技法之三:
    借他人反应感受,间接表现事物
    500 侧面描写技法之四:
    选择新奇角度,别致地表现事物
    506 侧面描写技法之五:
    通过听觉描写间接表现事物
    514 侧面描写技法之六:
    借他人之口评价对象

    522 写作范例
    522 瑰丽的儿童诗
    529 前小学生作文,震撼当代大学生
    532 《半夜鸡叫》在批判思维的美国课堂
    535 一篇作文,华裔女生被哈等十所高校录取
    542 小小书斋融深情
    ——归有光《项脊轩志》写作技法解析
    546 梨花妙曲纸上听
    ——刘鹗的《明湖居听书》高妙的歌乐描写
    553 苦酒微澜显沉浮
    ——鲁迅的《范爱农》独具匠心的“饮酒”细节描写
    557 唇舌剑,论辩交锋
    ——《三国演义·诸葛亮舌战群儒》论辩艺术

    565 读写人生
    ——《阅读与写作》后记
    573 名家名师有话说(选登)



    阅读卷


    语文学习就是为了阅读与写作



    一、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目的

    语文学习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显目的”——培养“理解能力”(听与读,以读为重)和“表达能力”(说与写,以写为重);另一个是“隐目的”——培养人文素质,主表为知识文化的积淀和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情感、正确的价值观高的审美情趣等。“显目的”与“隐目的”虽然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但有主与次、显与隐、本质与非本质之别。“显目的”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目的——简单地说就是“阅读与写作”,亦即《语文教学大纲》所提出的使学生具有“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在“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人文素养”也自然会得到相应提高。
    当务之急,是要学生真正理解和明确语文学习的核心目的和任务是什么——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其实这个问题,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早在1942年的《略谈学习国文》中就强调过:“从国文科,咱们将得到什么知识,养成什么习惯呢?简括地说,只有两项,一项是阅读,又一项是写作。……这两项的知识和习惯,他种学科是不负授与和训练的责任的,这是国文科的专责。”a著名学者王力在《漫谈中学的语文教学》中也说:“中学语文课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作家郑义在《回忆我们的语文课》中说道:“语文学习的目的无非是阅读与写作,并非解词,分析段落大意。是手段‘模糊’一些,目的‘清晰’一些。”a而我们语文学习的痼疾却是长期“目的模糊”(学生们明确的是高考,而非语文学习的核心目的),“手段清晰”(热衷于乱花迷眼的各种新术语、新技法),这正是造成语文学习长期效率低下,被人讥笑为“闹也悲哀”的根源——“热闹”的是手段花哨,“悲哀”的是核心目的未达到。
    全世界都没有我国这样叫作“语文”的课程,国外母语教育只有“阅读”“写作”课程。国外的阅读课,就是一本一本地读书。一年级一进教室,先发一本书,薄一点,内容简单一点。读完一本再发一本。每个孩子的进度可以不同,国外有分级阅读的概念,过段时间做个阅读水平检测,水平达到哪一层,然后再提升阅读层次。
    从国外母语教育只有“阅读”“写作”课程也可以看出,“语文”学习的核心目的就是“阅读与写作”。
    中国古代的私塾教育,也是一本本地读书。读完《论语》,读《孟子》;读完“四书”,读“五经”……一本一本地读下去。现在提倡“整本书阅读”,其实质就是语文教育的返璞归真和纠偏。
    明确了语文学习的核心目的,有了大方向,才能寻求一条捷的实现目的的途径,才高可言;研究提高效率的方法、措施才更有意义。否则就会误入歧途,南辕北辙,产生负效应。
    明确了语文学习的核心目的,有了大方向,才可以心无旁骛地用精力,矢志不渝、心明眼亮、旗帜鲜明地努力实现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这个核心目的,才能多快好省,避免少慢差费。
    明确了语文学习的核心目的,有了大方向,评价学习效果和效率才有、科学、公正的依据(以目的达成的好坏来衡量),否则学习评价就会盲目,甚至误。

    二、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核心素养”核心的核心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①对民族语言的情感态度;②语文能力(读、写、听、说);③语文知识;④文学审美趣味和能力化视野。在“语文核心素养” 五要素中,语文能力是核心的核心,而“阅读与写作”能力,又是核心的核心的核心。
    “语文核心素养”还有另一种表述,概括为4个方面:
    (1)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增进语文学养,努力学会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文字。
    (2)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在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推进思维机制的发展,提高思辨能力,思维的严密、深刻和批判。
    (3)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在语文和学科的学习中,以及在生活中,坚持对美的追求,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高的审美情趣。
    (4)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在语文课程中进一步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关注当代文化,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播。
    两种概括和表述,形式虽异,实质相同。种表述更通俗明晰,分类标准较一致。第二种表述较典雅高深,4个主谓词组,涉及8个动词,感觉不是谈“语文素养”(名词),而是谈语文的功能和目的。而且分类标准也不太一致。“语言、思维、审美、文化”,4个概念有交融,譬如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思维是无声的语言,语言是有声的思维,是形式不同的一回事。斯大林论语言说:“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的现实。”而且“思维力”作为人的智力因素之一,是所有学科都要发展培养的素养,不是语文学科所独有的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4个方面,都主要在“阅读与写作”中才能体现出来。所以“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
    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就像“学”和“思”不可分割,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如鸿之双翼、车之两轮,互为依存,各有作用:“阅读”是吸纳和积累,是语文学习的生命之源,在人生成长发展、知识文化积淀、素养培育形成等方面有基础意义;“写作”是输出和创造,是在阅读基础上的发展提高,对思维的培养、认识的深化、语文能力的提升,作用巨大。阅读与写作一头是输入,一头是输出。如果把思维能力比作一个中央处理器,输入端包括阅读、沟通、研究等;输出端包括辩论、演讲、写作等。
    南宋的史豪卿说过:“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鞴(èi:古代皮制的鼓风吹火器)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也。”a这段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读书和写作的关系:读书就像熔化铜铁,费时耗力;写作就像铸造器物,熔化的铜水,按照模具浇铸器皿,一下就成功了,根本不费力气。在读书上多用功付出,在作文时就轻松省力。这段话虽然对阅读的作用说得有些,但也揭示了阅读与写作在语文学习中的核心地位,以及阅读对写作的重要影响。
    语文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能力,而不仅是知识,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但学好语文的前提和基础却是掌握必要的知识。知识之于能力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有知识才有能力,没知识就没能力;但有了知识,也未必有能力。知识是手段,能力是目的,训练是桥梁——通过训练,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所以学好语文的前提需要一个好记、好积累,也即古人所谓“博闻强识”,但仅有好记还不够,还要有“韧、悟和能力”。凡是叫作“能力”的东西,都须具两个前提:一是实践;二是时间。
    朱永新在其《我的阅读观》中阐述了他的5个阅读观点:
    个观点: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的高度成就人生的高度。
    第二个观点: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第三个观点: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第四个观点:一个富有书香的城市才可能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
    第五个观点: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才能拥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愿景和共同的价值。

    人是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物质世界,一个是精神世界;我们过的也是两种生活,一种是物质生活,一种是精神生活;我们看到的风景其实也是两种,一种是物质的风景,一种是精神的风景。山水是自然风景的要素,而文字就是精神风景的要素。
    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平时喜欢的事情都是读书和写作。读书使人智慧。美国图书馆的墙壁上一般都写着一句标语:“become a lifetime reader”(成为一个终身阅读者);“你读得越多,知道得就越多;你知道越多,就会变得越聪明;你越聪明,你表达思想或做出选择的时候,你的声音就越有力。”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更多的阅读。……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的作。……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维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a
    所以,读书是养心的智慧——种桃、种李、种春风;养花、养草、养心灵——学校是文化场所,如果能培养孩子读书和写作的好习惯,那将会让学生受用终身。
    有人问一位哲学家:“如果今天是你生命中的天,你选择干什么?”哲学家回答:“阅读。”又问:“如果你已经被囚禁在牢房里,你干什么?”哲学家回答:“阅读。”又问:“如果已经到了世界末,今天打算干什么?”哲学家还是回答:“阅读!”
    有人问美国一个著名的成功学家:“如果你的事业失败了,你干什么?”成功学家说:“阅读吧。”又问他:“如果你失业了,你干什么?”成功学家说:“要提升自己,阅读吧。”又请教他:“如果我失恋了,我怎么办?”成功学家说:“阅读吧。”
    所以学好语文需要通过阅读掌握知识,需要记忆,需要积累,也即古人所谓的“博闻强识”。但语文更需要能力和悟,一个语文素养较的,应该是有较强的驾驭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人。社会反映语文学习效果差、效率低,恐怕主要是不满意学生的“要写写不来,要说说不来”(张志公语)。阅读丰富人的头脑,滋润人的心灵,而写作训练培养人的思维。“思维、语言、文章、创造”,其实是形式不同、本质一致的一回事——在头脑中默想是“思维”,把思维说出来是“语言”,把语言写下来是“文章”,把文章付诸实践是“创”。过来,写作也可以促进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和发展,写作是思维训练的途径和方法。所以写作与思维、表达、创造密切关联。真正的思考一定是从写作开始的。写作帮你重新梳理思路,写作让人变得更,更条理,更简洁,更注重细节,更寻根问底,更关注读者。擅长写作的人不仅是一个智慧的思想者,也是伟大的观察者。因为写作更需要一双发现的眼睛,能够发现别人无法发现的风景,能够看到别人无法看到的世界。写作可以把私人记忆变成群体共享的身份认同,可以把会流走的过去变成凝固不变的历史。即便是日常的、邮件,如果写得漂亮精彩,也会让人欣赏、赞叹、感动。所有这些文字表达,其实都不是薄薄地浮于生活表面的一层纸。写作的深远意义更在于,一旦开始真正写作,学生和世界的关系就改变了,每个作者都要考虑读者的问题——即“读者意识”。要从读者的角度看自己有没有说明白、写清楚。“读者意识”并非只是关于作家和读者的关系,广义上讲,我们表达任何信息,接收信息的对方都是“读者”,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
    三、阅读与写作是测试必考和国外名校
    必修内容
    目前高考语文改用“全国课标卷”,其内容就分为两大部分: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和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这就明确告知广大学生,语文能力考查的核心就是“阅读”和“表达”,而且“表达”略重于“阅读”。
    俗称“美国高考”的ACT和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由美国大学委员会主办,其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大学入学资格及奖学金的重要参考。其内容只有阅读、写作和数学3部分。阅读、写作和数学,这3点是美国所有学校重的基础训练。

    1983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向提出了《在危急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建议“中学英语的教学应该使生具备:一、理解、解释评价和使用他们阅读过的东西。二、写作结构严谨、有力度的文章。三、顺利地倾听并颇有见解地讨论一些观念。四、了解我们的文学遗产,以及这种遗产如何想象力和对伦理的理解,它怎样与今天生活和文化中的风俗习惯、观念和价值发生关系”a。其中,“阅读与写作”置于重中之重的前两位。
    在美国常春藤盟校,阅读与写作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程。他们认为“阅读与写作是天大的事”,是每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西方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精髓所在。以思维能力、阅读写作为培养核心的博雅教育,不应该只是专门面向少数大学生的精英教育,中小学阶段的孩子也有必要接受博雅教育精神的熏陶。
    美国常春藤盟校的教授们明确反馈:写作课是中国学生的噩梦。在美国大学里,无论你选择什么学科,学术写作都是你绕不过去的一道门槛。学术写作能力低下或缺失,直接造成中国学生学术能力表现差,这是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大学后水土不服甚至被退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位SAT高分的中国留学生,在进入美国大学的个学期,就被“做不出、无法融入小组讨论、学期演讲失败”这3件事打败,被学校以“学习能力和SAT不符”为由劝退。
    中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不如国外重视学生的写作。国内对阅读与写作要求太低幼,导致很多留学生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完全跟不上国外大学的节奏,只能选择留级。有些在美国发展较好的中国留学生,也是到了国外大学才学会基础教育就应该学会的基本能力——阅读与写作。b
    在美国大学的学术写作中,有3个重要的“关键词”: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批判思维(也叫审辩式思维,critical thinking);探索写作(exploratory writing)。无是本细读还是批判思维与探索写作,这些能力不仅构建了美国大学的基础,同时也是中国留美学生应吸取的教育之精髓。a
    美国学生从中学开始就接触学术的写作,所以美国学生进入高校后对学术并不陌生,能够比较快地适应高校的学习要求。美国高校写作在期末中占30%。而中国的中学教育很少接触或从未接触学术的写作,所以很多中国学生尽管以高分考入美国大学,但连方向如何定都不知道,看着图书馆里浩繁的资料却无从下手。美国常青藤盟校公布的数据显示:很多中国留学生由于不会写,完成不了学业,进入哈、耶鲁、康奈尔、哥伦比亚等十四所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退学率高达25%。
    写作课在美国是贯穿大学教育始终的博雅教育的基础课程,也是生在深入学习专业领域之前必不可少的批判思维和逻辑表达训练课,主要就是阅读、写作、演讲、辩论等能力的训练。美国高校基本都会要求学生在刚入大学时就选修一些与写作相关的课程,学术写作也是众多课程的主要考核形式。
    写作课是哈大学所有学生进校后的必修课。哈这样的学府,为何将写作课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哈认为,写作训练是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的手段。哈育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掌握机械的知识,而是让学生用明辨的头脑去思考问题,具有理精神的批判思维能力。写作成为文科教育的精髓,在于它将思辨、学术、道德、社会等问题融为一体。哈认为,写作课教给了学生两种能力,是论(思辨),第二是写作。b
    学术写作不仅指学术写作,它是“博雅教育”体系中的核心部分之一。美国大学写作课程是被学生作为一种“特权”来享受的。它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写作能力、科研能力,还包括学生批判看待整个社会的能力。
    美国常春藤盟校8所大学都为学生提供专门的写作课程,其中哈、宾大、普林斯顿、布朗大学将写作课列为生必修课程。这是名校和普通学校的差异之一。
    美国大学写作课教会大家一套完整的写作方法,其中包括如何选题、如何收集资料、如何确定论点、如何组织语言、如何写开头结尾等。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应对任何写作任务(学术、工作和生活),能有条理、胸有成竹地写出一篇好文章。学生之后无论进入什么学科,写作课首先规范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让思维方式更严谨、更基于事实、更具有批判思维后,再进入一门具体的学科。a
    教育的本质,向内是发展思维,向外是完善表达。两种能力均衡发展,才能使一个人真正成功。教育根本的目的是培养人的读写能力,因为在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知识都存在于语言之中,即便是口头传授的经验,其内容本身也会受到语言表达的影响。国外众多名校所强调的“博雅教育”,并非让学生在知识上多么学贯古今,而是教给学生立足社会基本的素养和能力。而写作,以及口头表达,便是这些能力体的体现,是每个人日常都会用到的一项基本技能。
    耶鲁大学写作课教授艾米丽·乌尔里希认为:“读写能力是所有教育的基础,也是难的一种抽象批判思维。”b著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说:“语言、数学和写作,这三点是美国所有名学校重的训练。”在写作领域,没人能无师自通。提高写作能力,需要大量的阅读、训练和专业指导。对学生来说,学会写作,特别是学术写作,需要在教师指导下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也是美国众多大学要求学生选修写作课的重要原因。
    四、写作决定人生发展潜力,写作强则人生强
    剑桥大学学者认为:“语言和写作决定人生发展的潜力。”c写作是人生的核心能力,写作强则人生强。学生时期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能深刻影响人的一生。毛在学生时期,以勤奋的古文学习为基础,练成了写作的高手,这让他终身受益无穷。毛虽说“杆子里面出政权”,实际上他一生几乎不直接拿,笔杆子是他指挥杆子经常使用的重要工具。纵观毛的一生,写作能力是其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兵如神的他同时也是用笔如神,这对中国和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华罗庚一生研究不止、笔耕不辍,留下了十多部专著,200余篇,其中8部专著被国外翻译出版,列入20世纪数学经典著作。钱学森、钱伟长、茅以升等科学巨匠,概莫能外。写出的、专著,不仅数量上每个人都达到400万字以上,而且学术质量都达到了世界水平。能研究,又能写作,研究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写作跟着研究走。反过来,写作还能促进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系统,这是那些成就卓著的学者、专家事业辉煌的重要规律!
    似乎人人都会说话,人人都会写字。但是会聊天,还是会演讲;会写字,还是会写作,特别是写高质量的文章,这是有天壤之别的。不是说人人都要当学者、作家或以文字工作为业,但不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写作,能够找到准确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传达自己思想,这是立足现代社会必需的一项能力。一个会使用语言的人,一个准确掌握大量词汇的人,能言人所欲言而不能言,起到他人难以企及的效果。这样的能力,会让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在与人的交流和交往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话人们说不出,需要借“名人名言”来表达自己思想的原因。
    那些影响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人,包括政治家、科学家和思想家等,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运用语言文字的高手,通过语言文字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世人,引导人们认识世界。可以说,语言文字的作用高不可估,语言文字能力是领导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谁,无论干什么,如果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能力,就能显著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一般人对写作产生的能量的估计往往偏低,只有那些特别会写作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写作强则人生强的真谛,并从中受益无穷、获益终身。
    写作不仅是一种怡情的创造活动,能产生美妙的“高峰体验”,写作还能给人带来满满的成就感和财富。写作能力是事业成功的关键要素。有调查表明,事业的发展,收入的多少,与你掌握的词汇量有很大关系。很多人常常抱怨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或者自己的能力没有得到对等的认可,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可能很多,但语言文字使用能力的薄弱,往往是一个重要原因。难怪克林肯博格曾说:“写作,没有人找得到一种为这种能力定价的方法……但每一个拥有它的人——不论如何拥有,何时拥有——都知道,这是一种稀有而珍贵的资源。”a
    阅读培养阅读,写作培养写作。多读多写,自然就会读会写了。一言以蔽之,语文学习的核心目的,就是“阅读与写作”。

    张超,高校兼职教授、硕士导师。“全国高中调研专家”,“全国语文名师成长大讲堂客座名师”,首批“全国语文名师专家工作室”主持人。全国语文教师,全国首届靠前教改新星,全国教学能手和教研能手,省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山东省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广州市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专家。
    发表300多篇,其中16篇收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出版专著《别开生面的阅读与写作》《语文教学道与术》《跬步集:语文教学求索》等。参编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多篇文章和教学设计被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采用。参编“粤港澳大湾区高中语文教材《中国语文》”编写。
    多次获得、中国教育电视台等组织的全国课堂大赛“特等奖”和“一等奖”。开设远程和面授课程《课堂教学艺术》《别开生面的阅读与写作》《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名师课例赏析》《高考备考》等,获广泛。多次选为《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课程教学研究》等刊物的封面人物和“名师栏目”人物。

    语言的核心阅读与写作张超著送给孩子如何读写的“宝葫芦”——《阅读与写作》序言
    陈锡忠心里有梦想,才会去寻找。
    小学写作文时,我就有个梦想:寻找“宝葫芦”——幻想“宝葫芦”里藏着如何阅读与写作的秘诀。找呀找呀,多年后我读到鲁迅著名的《答北斗杂志社问——创作要怎样才好?》这篇文章,我才明白所谓“秘诀”就是写作的经验、方法、技巧。而方法、技巧,一方面要从自身经验教训中寻找总结;另一方面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教导。清人王有光说得好:“要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读罢全国语文教师、全国教学能手和教研能手张超老师三十余年教学经验撰写的《阅读与写作》书稿,我认为这本书就是学习阅读与写作的“宝葫芦”。它解开了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上的很多困惑和谜团,告知学生不少阅读与写作的“秘诀”。书香有痕,不落俗套,字字句句深中肯綮,值得回味琢磨和领会。
    “阅读与写作”看似两个问题,实则是一把尺子的两面,密切相关,相互作用。正如张超老师所说:“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如鸿鹄之双翼,车之两轮,互为依存,各有作用:‘阅读’是吸纳、积累,是语文学习的生命之源,在人生成长、文化积淀、素养形成等方面有基础意义;‘写作’是输出、创造,是在阅读基础上的发展提高,对思维认识的深化、语文能力的提高作用巨大。一个真正语文素养较的,应该是有较强的驾驭、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人。”我想,这就是张超老师把“阅读与写作”放在一本书里探讨的原因吧。
    语文学习的核心内涵就是“阅读与写作”,这本书抓住了语文学习中的这两个重要内容,条分缕析,阐幽发微,给学生以有益的启发和高效的指导。有副对联写得好:上联“讲读说写演”,下联“字词句篇章”。现在强调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基础”何在?仅是数理化吗?不!钟南山院士曾意味深长地说:“语文是人生事业成功的基础的基础。”学好阅读与写作,无论从事什么,都能“读得懂,说得清,写得通”。
    作家周国平说,如让他教中学语文,他会一抓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二抓写作的兴趣和能力。斯言诚哉!与本书的观点可谓不谋而合,所见略同。有兴趣多阅读,能使人开阔眼界,懂得欣赏;有兴趣多写作,能使人不断提高下笔成章的能力。兴趣是成功的一半,阅读与写作是积累语文素养的途径。张超老师引导孩子们培养这方面的兴趣,就是带领孩子们跨入成才之门,亹亹前行,探求人生甜美的果实。
    在书中,张超老师丝丝入扣地讲解阐述,致力于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审美情趣和写作能力。不少观点和篇章都十分精彩和独到,如《珍视人生宝贵的“阅读黄金期”》《阅读使你成为“精神贵族”》《为什么有人读书不少,作文却不好》,等等。还有许多关于阅读与写作技巧的篇章,对学生都很有启发和指导意义。中国的散文和古典诗词,具有音韵美、对称美、和谐美、意蕴美等的特点,往往融入作者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思考与感慨,升华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与国粹。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就是学生时代,锦瑟年华,多读古典诗词,经典名著,对人的一生受用不尽。留住文字的诗意,当你的感受与古人产生共鸣时,经典佳句就会从心里、从嘴里喷薄而出,文思汹涌,如万斛泉源,滔滔汩汩。西方人面对苦难、坎坷或变故时,只会感叹:“我的上帝啊!”而中国人面对这些,脱口而出的是传诵千古的诗词佳句——因为这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和民族文化的基因,形象、传神、有文采、有深度而且朗朗上口。
    一位语文教育说:“作文是不可教的,但作文又是可教的。”所谓“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不可教”,就是不能简单地“使人巧”,要通过自己大量的阅读与写作实践,提高领悟;所谓“可教”,就是指阅读与写作的规矩、原则、技法等可以传授的。张超老师这本书,就是具体传授阅读与写作“可教”的规矩、知识、技法和范例等。
    人们不知如何把文章写得生动、出彩,张超老师给出了技巧和范例。譬如,写老师喝茶,有学生写道:“李老师端起茶杯,慢慢地喝茶。”如此写太笼统,太粗略,缺少细节。怎样才能把短时间内发生的动作,写得细腻生动呢?张超老师教你可以用五个方法:一是把动作化大为小,化粗为细;二是给动作添加修饰;三是给动作配上声音;四是给动作加上表情;五是给动作融入心理。这样才能饱蘸浓墨,活灵活现把生动的喝茶动作过程跃然纸上。这些方法让学生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写作技巧。
    本书讲解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写作技法,令人豁然开朗——这大概就是“宝葫芦”的秘诀吧?
    秘诀一是开头要吸引人。语出惊人,简短有力,有冲击力,能叩击读者心灵。清代学者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就像看电视,开头沉闷拖沓,人们就会换台。而好的开头,让人爱不释手。神探李昌钰的一篇文章,开头就是:“我一生简单,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开头这一句话,就吸引读者一口气读下去。看他五十年来如何侦破8000多宗离奇案件,把不可能变为可能。还有,开篇应尽快进入主题,尽量砍掉那些平淡无奇的平铺直叙。譬如,写动物园:“饥饿的狮子突然张开大嘴,露出尖锐的牙齿,向我们扑来……幸好有铁笼关住了它……”然后倒叙参观见闻,就更吸引读者。
    秘诀二是感人细节打动读者,秘诀三是龙章凤姿感染人,等等。书中阐述了如何把作文写出新意,如何使作文语言富有文采,以及侧面描写种种技法等,都是很富有启发和指导意义的。书中还有不少生动的范例,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张超老师说得好:“知识是手段,能力是目的,训练是桥梁。”为了有知识,要积累好词佳句;为了有能力,要肯下苦功夫,通过训练,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近一个时髦新词“语文生活”,它提倡阅读课是往外延伸的。关注自由阅读,允许学生看一些“闲书”,更好地满足学生扩大阅读的需求。
    《阅读与写作》一书,某种程度上的确起到了对阅读与写作“解码钥匙”的作用。张超老师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其《别开生面的阅读与写作》一书后,不到三年,又出版《阅读与写作》一书,明了他的勤奋和才华,有倒海探珠、倾昆取琰的精神。我几十年来除从事编辑和写作,还热心关注学生阅读与写作水平的提高。《乡村语文报》的总编辑朱华勇老师,多次向我约稿并邀请我为学生讲课。现在又我为张超老师的新著作序。出于对本书的“惺惺相惜”,我欣然命笔,写下此文。心中只有一念:希望喜爱阅读与写作的人把本书当作“宝葫芦”,读好、用好它,不负作者的心血和夙愿,分享张超老师几十年积累的阅读与写作的“秘诀”,用以提升自己的阅读与写作水平——“腹有诗书气自华”!
    陈锡忠,花城出版社前副社长,编审,作家,广东书评学会前秘书长。已出版长篇小说《一代奇才梁启超》(获广东省文学作品奖),以及《向人生问路》《哲理诗》《企业家风采》《情理类的升华》等多部作品。
    目录contents阅读卷003阅读知识003语文学习就是为了阅读与写作014珍视人生宝贵的“阅读黄金期”022阅读,才是的“补课”025阅读让你的人生更精彩027阅读使你成为精神贵族043民国大师谈读书048“读图”和“读文”哪个更好054不要轻视自己的母语062阅读量不够,莫出国读书066阅读技法066这些小游戏帮孩子爱上阅读072你了解并有进行“真实阅读”吗082阅读鉴赏,需要细读甚解095怎样合理深透解读文本106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和鉴赏136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的阅读和鉴赏154古诗词的阅读和鉴赏183教你学会“批读法”217文学作品的简与繁:白描与工笔2名著伴我成长:我和《聊斋志异》226阅读范例226万物不自由,无“待”方逍遥——庄子的《逍遥游》题旨、文脉解读浓妆淡抹各相宜——《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林黛玉肖像描写比较谈恶风袭园群芳残,大厦摇摇势将倾——《抄检大观园》贾府没落崩溃的前奏和预演246断送,还是拯救?
    ——莫泊桑的《项链》对人物命运的哲学思考252绚丽的秋色,远大的志向——毛的《沁园春·长沙》雄奇意境探赏259山重水复风光——巴金的《灯》文脉两次升华三次跃进265寂寞圣贤才 醉发不平歌——李白的《将进酒》激愤情感解读273《皇帝的新衣》:在审丑中体味蕴涵的深意278清静悲凉秋味足——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意境品读284忧患开放的意识,跨越时空的主义——鲁迅的《拿来主义》题旨、文脉深解写作卷295写作知识295为什么有人读书不少,作文却不好302考场作文如何得高分338侧面描写有哪些类型351议不可触碰的“十条红线”357以“下水文”引导学生写好议372八股文对当今议的启示381培养思维的广度与深度388中外学生作文题目比较探赏397写作技法397作文起步这样教,孩子写作少烦恼
    401记叙文写作十大技巧408记叙文描述讲究细腻生动412如何使动作描写具体生动419如何使文章语言富有文采433如何把作文写出新意439写作训练的核心:选材、思想和表达447容易出彩得高分的“故事新编”458匠心独运的“欧·亨利结构”466意味隽永的景物描写收尾法470抓住特点,发挥想象——作文教学实录478侧面描写技法之一: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格或心情485侧面描写技法之二:通过模仿表演,间接表现事物493侧面描写技法之三:借他人反应感受,间接表现事物500侧面描写技法之四:选择新奇角度,别致地表现事物506侧面描写技法之五:通过听觉描写间接表现事物514侧面描写技法之六:借他人之口评价对象522写作范例522瑰丽的儿童诗529前小学生作文,震撼当代大学生
    532《半夜鸡叫》在批判思维的美国课堂
    535一篇作文,华裔女生被哈等十所高校录取542小小书斋融深情——归有光《项脊轩志》写作技法解析546梨花妙曲纸上听——刘鹗的《明湖居听书》高妙的歌乐描写553苦酒微澜显沉浮——鲁迅的《范爱农》独具匠心的“饮酒”细节描写557唇舌剑,论辩交锋——《三国演义·诸葛亮舌战群儒》论辩艺术565读写人生
    ——《阅读与写作》后记573名家名师有话说(选登)阅读卷识语文学习就是为了阅读与写作一、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目的语文学习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显目的”——培养“理解能力”(听与读,以读为重)和“表达能力”(说与写,以写为重);另一个是“隐目的”——培养人文素质,主表为知识文化的积淀和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情感、正确的价值观高的审美情趣等。“显目的”与“隐目的”虽然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但有主与次、显与隐、本质与非本质之别。“显目的”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目的——简单地说就是“阅读与写作”,亦即《语文教学大纲》所提出的使学生具有“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在“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人文素养”也自然会得到相应提高。
    当务之急,是要学生真正理解和明确语文学习的核心目的和任务是什么——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其实这个问题,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早在1942年的《略谈学习国文》中就强调过:“从国文科,咱们将得到什么知识,养成什么习惯呢?简括地说,只有两项,一项是阅读,又一项是写作。……这两项的知识和习惯,他种学科是不负授与和训练的责任的,这是国文科的专责。”a著名学者王力在《漫谈中学的语文教学》中也说:“中学语文课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作家郑义在《回忆我们的语文课》中说道:“语文学习的目的无非是阅读与写作,并非解词,分析段落大意。是手段‘模糊’一些,目的‘清晰’一些。”a而我们语文学习的痼疾却是长期“目的模糊”(学生们明确的是高考,而非语文学习的核心目的),“手段清晰”(热衷于乱花迷眼的各种新术语、新技法),这正是造成语文学习长期效率低下,被人讥笑为“闹也悲哀”的根源——“热闹”的是手段花哨,“悲哀”的是核心目的未达到。
    全世界都没有我国这样叫作“语文”的课程,国外母语教育只有“阅读”“写作”课程。国外的阅读课,就是一本一本地读书。一年级一进教室,先发一本书,薄一点,内容简单一点。读完一本再发一本。每个孩子的进度可以不同,国外有分级阅读的概念,过段时间做个阅读水平检测,水平达到哪一层,然后再提升阅读层次。 从国外母语教育只有“阅读”“写作”课程也可以看出,“语文”学习的核心目的就是“阅读与写作”。
    中国古代的私塾教育,也是一本本地读书。读完《论语》,读《孟子》;读完“四书”,读“五经”……一本一本地读下去。现在提倡“整本书阅读”,其实质就是语文教育的返璞归真和纠偏。
    明确了语文学习的核心目的,有了大方向,才能寻求一条捷的实现目的的途径,才高可言;研究提高效率的方法、措施才更有意义。否则就会误入歧途,南辕北辙,产生负效应。
    明确了语文学习的核心目的,有了大方向,才可以心无旁骛地用精力,矢志不渝、心明眼亮、旗帜鲜明地努力实现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这个核心目的,才能多快好省,避免少慢差费。 明确了语文学习的核心目的,有了大方向,评价学习效果和效率才有、科学、公正的依据(以目的达成的好坏来衡量),否则学习评价就会盲目,甚至误。
    二、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核心素养”核心的核心“语文核心素养”包括:①对民族语言的情感态度;②语文能力(读、写、听、说);③语文知识;④文学审美趣味和能力化视野。在“语文核心素养”五要素中,语文能力是核心的核心,而“阅读与写作”能力,又是核心的核心的核心。
    “语文核心素养”还有另一种表述,概括为4个方面:(1)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增进语文学养,努力学会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文字。
    (2)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在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推进思维机制的发展,提高思辨能力,思维的严密、深刻和批判。
    (3)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在语文和学科的学习中,以及在生活中,坚持对美的追求,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高的审美情趣。
    (4)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在语文课程中进一步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关注当代文化,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播。
    两种概括和表述,形式虽异,实质相同。种表述更通俗明晰,分类标准较一致。第二种表述较典雅高深,4个主谓词组,涉及8个动词,感觉不是谈“语文素养”(名词),而是谈语文的功能和目的。而且分类标准也不太一致。“语言、思维、审美、文化”,4个概念有交融,譬如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思维是无声的语言,语言是有声的思维,是形式不同的一回事。斯大林论语言说:“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的现实。”而且“思维力”作为人的智力因素之一,是所有学科都要发展培养的素养,不是语文学科所独有的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4个方面,都主要在“阅读与写作”中才能体现出来。所以“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
    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就像“学”和“思”不可分割,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如鸿之双翼、车之两轮,互为依存,各有作用:“阅读”是吸纳和积累,是语文学习的生命之源,在人生成长发展、知识文化积淀、素养培育形成等方面有基础意义;“写作”是输出和创造,是在阅读基础上的发展提高,对思维的培养、认识的深化、语文能力的提升,作用巨大。阅读与写作一头是输入,一头是输出。如果把思维能力比作一个中央处理器,输入端包括阅读、沟通、研究等;输出端包括辩论、演讲、写作等。
    南宋的史豪卿说过:“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鞴(èi:古代皮制的鼓风吹火器)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也。”a这段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读书和写作的关系:读书就像熔化铜铁,费时耗力;写作就像铸造器物,熔化的铜水,按照模具浇铸器皿,一下就成功了,根本不费力气。在读书上多用功付出,在作文时就轻松省力。这段话虽然对阅读的作用说得有些,但也揭示了阅读与写作在语文学习中的核心地位,以及阅读对写作的重要影响。
    语文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能力,而不仅是知识,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但学好语文的前提和基础却是掌握必要的知识。知识之于能力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有知识才有能力,没知识就没能力;但有了知识,也未必有能力。知识是手段,能力是目的,训练是桥梁——通过训练,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所以学好语文的前提需要一个好记、好积累,也即古人所谓“博闻强识”,但仅有好记还不够,还要有“韧、悟和能力”。凡是叫作“能力”的东西,都须具两个前提:一是实践;二是时间。
    朱永新在其《我的阅读观》中阐述了他的5个阅读观点:个观点: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的高度成就人生的高度。
    第二个观点: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第三个观点: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第四个观点:一个富有书香的城市才可能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
    第五个观点: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才能拥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愿景和共同的价值。
    人是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物质世界,一个是精神世界;我们过的也是两种生活,一种是物质生活,一种是精神生活;我们看到的风景其实也是两种,一种是物质的风景,一种是精神的风景。山水是自然风景的要素,而文字就是精神风景的要素。
    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平时喜欢的事情都是读书和写作。读书使人智慧。美国图书馆的墙壁上一般都写着一句标语:“becomealifetimereader”(成为一个终身阅读者);“你读得越多,知道得就越多;你知道越多,就会变得越聪明;你越聪明,你表达思想或做出选择的时候,你的声音就越有力。”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更多的阅读。……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的作。……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维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a所以,读书是养心的智慧——种桃、种李、种春风;养花、养草、养心灵——学校是文化场所,如果能培养孩子读书和写作的好习惯,那将会让学生受用终身。
    有人问一位哲学家:“如果今天是你生命中的天,你选择干什么?”哲学家回答:“阅读。”又问:“如果你已经被囚禁在牢房里,你干什么?”哲学家回答:“阅读。”又问:“如果已经到了世界末,今天打算干什么?”哲学家还是回答:“阅读!”有人问美国一个著名的成功学家:“如果你的事业失败了,你干什么?”成功学家说:“阅读吧。”又问他:“如果你失业了,你干什么?”成功学家说:“要提升自己,阅读吧。”又请教他:“如果我失恋了,我怎么办?”成功学家说:“阅读吧。”所以学好语文需要通过阅读掌握知识,需要记忆,需要积累,也即古人所谓的“博闻强识”。但语文更需要能力和悟,一个语文素养较的,应该是有较强的驾驭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人。社会反映语文学习效果差、效率低,恐怕主要是不满意学生的“要写写不来,要说说不来”(张志公语)。阅读丰富人的头脑,滋润人的心灵,而写作训练培养人的思维。“思维、语言、文章、创造”,其实是形式不同、本质一致的一回事——在头脑中默想是“思维”,把思维说出来是“语言”,把语言写下来是“文章”,把文章付诸实践是“创”。过来,写作也可以促进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和发展,写作是思维训练的途径和方法。所以写作与思维、表达、创造密切关联。真正的思考一定是从写作开始的。写作帮你重新梳理思路,写作让人变得更,更条理,更简洁,更注重细节,更寻根问底,更关注读者。擅长写作的人不仅是一个智慧的思想者,也是伟大的观察者。因为写作更需要一双发现的眼睛,能够发现别人无法发现的风景,能够看到别人无法看到的世界。写作可以把私人记忆变成群体共享的身份认同,可以把会流走的过去变成凝固不变的历史。即便是日常的、邮件,如果写得漂亮精彩,也会让人欣赏、赞叹、感动。所有这些文字表达,其实都不是薄薄地浮于生活表面的一层纸。写作的深远意义更在于,一旦开始真正写作,学生和世界的关系就改变了,每个作者都要考虑读者的问题——即“读者意识”。要从读者的角度看自己有没有说明白、写清楚。“读者意识”并非只是关于作家和读者的关系,广义上讲,我们表达任何信息,接收信息的对方都是“读者”,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
    三、阅读与写作是测试必考和国外名校必修内容目前高考语文改用“全国课标卷”,其内容就分为两大部分: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和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这就明确告知广大学生,语文能力考查的核心就是“阅读”和“表达”,而且“表达”略重于“阅读”。
    俗称“美国高考”的ACT和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由美国大学委员会主办,其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大学入学资格及奖学金的重要参考。其内容只有阅读、写作和数学3部分。阅读、写作和数学,这3点是美国所有学校重的基础训练。 1983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向提出了《在危急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建议“中学英语的教学应该使生具备:一、理解、解释评价和使用他们阅读过的东西。二、写作结构严谨、有力度的文章。三、顺利地倾听并颇有见解地讨论一些观念。四、了解我们的文学遗产,以及这种遗产如何想象力和对伦理的理解,它怎样与今天生活和文化中的风俗习惯、观念和价值发生关系”a。其中,“阅读与写作”置于重中之重的前两位。
    在美国常春藤盟校,阅读与写作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程。他们认为“阅读与写作是天大的事”,是每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西方博雅教育(LiberalArtsEducation)的精髓所在。以思维能力、阅读写作为培养核心的博雅教育,不应该只是专门面向少数大学生的精英教育,中小学阶段的孩子也有必要接受博雅教育精神的熏陶。
    美国常春藤盟校的教授们明确反馈:写作课是中国学生的噩梦。在美国大学里,无论你选择什么学科,学术写作都是你绕不过去的一道门槛。学术写作能力低下或缺失,直接造成中国学生学术能力表现差,这是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大学后水土不服甚至被退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位SAT高分的中国留学生,在进入美国大学的个学期,就被“做不出、无法融入小组讨论、学期演讲失败”这3件事打败,被学校以“学习能力和SAT不符”为由劝退。 中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不如国外重视学生的写作。国内对阅读与写作要求太低幼,导致很多留学生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完全跟不上国外大学的节奏,只能选择留级。有些在美国发展较好的中国留学生,也是到了国外大学才学会基础教育就应该学会的基本能力——阅读与写作。b在美国大学的学术写作中,有3个重要的“关键词”:文本细读(closereading);批判思维(也叫审辩式思维,criticalthinking);探索写作(exploratorywriting)。无是本细读还是批判思维与探索写作,这些能力不仅构建了美国大学的基础,同时也是中国留美学生应吸取的教育之精髓。a美国学生从中学开始就接触学术的写作,所以美国学生进入高校后对学术并不陌生,能够比较快地适应高校的学习要求。美国高校写作在期末中占30%。而中国的中学教育很少接触或从未接触学术的写作,所以很多中国学生尽管以高分考入美国大学,但连方向如何定都不知道,看着图书馆里浩繁的资料却无从下手。美国常青藤盟校公布的数据显示:很多中国留学生由于不会写,完成不了学业,进入哈、耶鲁、康奈尔、哥伦比亚等十四所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退学率高达25%。
    写作课在美国是贯穿大学教育始终的博雅教育的基础课程,也是生在深入学习专业领域之前必不可少的批判思维和逻辑表达训练课,主要就是阅读、写作、演讲、辩论等能力的训练。美国高校基本都会要求学生在刚入大学时就选修一些与写作相关的课程,学术写作也是众多课程的主要考核形式。
    写作课是哈大学所有学生进校后的必修课。哈这样的学府,为何将写作课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哈认为,写作训练是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的手段。哈育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掌握机械的知识,而是让学生用明辨的头脑去思考问题,具有理精神的批判思维能力。写作成为文科教育的精髓,在于它将思辨、学术、道德、社会等问题融为一体。哈认为,写作课教给了学生两种能力,是论(思辨),第二是写作。b学术写作不仅指学术写作,它是“博雅教育”体系中的核心部分之一。美国大学写作课程是被学生作为一种“特权”来享受的。它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写作能力、科研能力,还包括学生批判看待整个社会的能力。
    美国常春藤盟校8所大学都为学生提供专门的写作课程,其中哈、宾大、普林斯顿、布朗大学将写作课列为生必修课程。这是名校和普通学校的差异之一。
    美国大学写作课教会大家一套完整的写作方法,其中包括如何选题、如何收集资料、如何确定论点、如何组织语言、如何写开头结尾等。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应对任何写作任务(学术、工作和生活),能有条理、胸有成竹地写出一篇好文章。学生之后无论进入什么学科,写作课首先规范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让思维方式更严谨、更基于事实、更具有批判思维后,再进入一门具体的学科。a教育的本质,向内是发展思维,向外是完善表达。两种能力均衡发展,才能使一个人真正成功。教育根本的目的是培养人的读写能力,因为在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知识都存在于语言之中,即便是口头传授的经验,其内容本身也会受到语言表达的影响。国外众多名校所强调的“博雅教育”,并非让学生在知识上多么学贯古今,而是教给学生立足社会基本的素养和能力。而写作,以及口头表达,便是这些能力体的体现,是每个人日常都会用到的一项基本技能。
    耶鲁大学写作课教授艾米丽·乌尔里希认为:“读写能力是所有教育的基础,也是难的一种抽象批判思维。”b著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说:“语言、数学和写作,这三点是美国所有名学校重的训练。”在写作领域,没人能无师自通。提高写作能力,需要大量的阅读、训练和专业指导。对学生来说,学会写作,特别是学术写作,需要在教师指导下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也是美国众多大学要求学生选修写作课的重要原因。
    四、写作决定人生发展潜力,写作强则人生强剑桥大学学者认为:“语言和写作决定人生发展的潜力。”c写作是人生的核心能力,写作强则人生强。学生时期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能深刻影响人的一生。毛在学生时期,以勤奋的古文学习为基础,练成了写作的高手,这让他终身受益无穷。毛虽说“杆子里面出政权”,实际上他一生几乎不直接拿,笔杆子是他指挥杆子经常使用的重要工具。纵观毛的一生,写作能力是其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兵如神的他同时也是用笔如神,这对中国和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华罗庚一生研究不止、笔耕不辍,留下了十多部专著,200余篇,其中8部专著被国外翻译出版,列入20世纪数学经典著作。钱学森、钱伟长、茅以升等科学巨匠,概莫能外。写出的、专著,不仅数量上每个人都达到400万字以上,而且学术质量都达到了世界水平。能研究,又能写作,研究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写作跟着研究走。反过来,写作还能促进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系统,这是那些成就卓著的学者、专家事业辉煌的重要规律!
    似乎人人都会说话,人人都会写字。但是会聊天,还是会演讲;会写字,还是会写作,特别是写高质量的文章,这是有天壤之别的。不是说人人都要当学者、作家或以文字工作为业,但不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写作,能够找到准确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传达自己思想,这是立足现代社会必需的一项能力。一个会使用语言的人,一个准确掌握大量词汇的人,能言人所欲言而不能言,起到他人难以企及的效果。这样的能力,会让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在与人的交流和交往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话人们说不出,需要借“名人名言”来表达自己思想的原因。
    那些影响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人,包括政治家、科学家和思想家等,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运用语言文字的高手,通过语言文字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世人,引导人们认识世界。可以说,语言文字的作用高不可估,语言文字能力是领导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谁,无论干什么,如果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能力,就能显著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一般人对写作产生的能量的估计往往偏低,只有那些特别会写作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写作强则人生强的真谛,并从中受益无穷、获益终身。
    写作不仅是一种怡情的创造活动,能产生美妙的“高峰体验”,写作还能给人带来满满的成就感和财富。写作能力是事业成功的关键要素。有调查表明,事业的发展,收入的多少,与你掌握的词汇量有很大关系。很多人常常抱怨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或者自己的能力没有得到对等的认可,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可能很多,但语言文字使用能力的薄弱,往往是一个重要原因。难怪克林肯博格曾说:“写作,没有人找得到一种为这种能力定价的方法……但每一个拥有它的人——不论如何拥有,何时拥有——都知道,这是一种稀有而珍贵的资源。”a阅读培养阅读,写作培养写作。多读多写,自然就会读会写了。一言以蔽之,语文学习的核心目的,就是“阅读与写作”。

    1. 重量级人物:“人民教育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语文界泰斗于漪撰文作者;教学名师、广东省作家协会 蒋述卓,“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特殊津贴获得者 程国赋。

    2. 全国上百名教学名师名家书写语,一致举荐的重磅语文学习力作,提升阅读写作水平的致胜法门。

    3. 作者是全国语文教师, 30多年一线语文教学经验,本书为多年教学经验结晶,极具学习价值。

    4. 全书分为阅读、写作两部分,每一卷分为“知识”“技巧”“范例”三个部分,内容直击语文学习痛点,既有方,又有实操策略,可读很强。

    5. 本书阅读受众广泛,既适合中小学生学习语文,提升阅读写作水平而阅读,又适合教师教学教改,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还适合语文爱好者掌握学习语文的有效知识。是一本全面的语文能提升之书。

    6、示例翔实丰富,阅读部分既有古代文学,也有现当代文学篇目的深入赏析;写作部分既有学生佳作范文,也有作者作为教师写的“下水文”示范,为读者提供范例。

    7、与阅读讲解同步,书中包含大量典型的写作素材供学生积累、化为己用,迅速提高写作水平。

    8、版面采用16开设计,舒朗大方,内文排版舒适悦目,适合学习工作阅读,也适合收藏。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