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供给(数字时代的新经济)9787521719710中信出版社
    • 作者: 周春生著 | 周春生编 | 周春生译 | 周春生绘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9-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周春生著| 周春生编| 周春生译| 周春生绘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9-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150000
    • 页数:216
    • 开本:32开
    • ISBN:9787521719710
    • 版权提供:中信出版社
    • 作者:周春生
    • 著:周春生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59.00
    • ISBN:9787521719710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20-09-01
    • 页数:216
    • 外部编号:30945025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序 一 新经济呼唤新的理论 刘伟
    序 二 供给:新经济时代的理论创新 王一江
    前 言
    章 创新与数字驱动下的新经济
    智能与数字经济时代的需求创造和新消费
    数字化与创新驱动下的经济新增量
    如何理解技术创新的加速和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
    未来经济发展的几大趋势
    第二章 创新、数字化和科技催生供给
    资源和供给有限的传统经济
    什么是供给产品和供给经济
    供给产品和有限供给产品的本质区别
    供给对传统经济思维的颠覆
    资产无形化和用户资产化
    第三章 供给与科技进步对GDP 的影响
    创新的经济学分类
    智能和数字时代GDP 指标的局限
    科技创新对GDP 的多重影响
    不同类别的科技创新对经济的影响
    供给产品的GDP 核算
    第四章 供给产品营收的独特属
    供给与长尾理论
    供给产品的需求与定价
    价格歧视——差异化定价策略
    从1 到N
    收费,还是免费甚至补贴
    警惕“羊毛”陷阱
    与有限的整合
    第五章 供给下的企业增长路径
    传统企业增长模式回顾
    供给产品生产企业如何实现增长
    病毒式营销与企业增长
    供给产品用户增长的一般规律
    第六章 正反馈与企业裂变式增长
    迁移成本与锁定效应
    智能与数字经济的网络效应
    正反馈与裂变
    第七章 从产品竞争到生态圈战略
    供给产品的市场结构
    弯道超车的差异化竞争
    抢占赛道、微创新与颠覆式创新
    跨界和生态圈竞争
    第八章 新经济下对新政策的思考
    从竞用到非竞用
    公地悲喜剧
    新经济下的政策思考
    附 录 供给经济学的理论和简单模型
    供给对设和市场出清设的颠覆
    供给产品的供求分析与均衡定价
    衍生收益对供给产品价格的影响
    供给产品和有限供给产品集成捆绑的经济学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与致谢

    周春生。长江商学院金融教授,长江教育发展会理事长。周教授先后获北京大学数学硕士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金融经济学博士,系杰出青年获得者。周教授曾任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经济学家,中国监会规划发展委员会委员,美国加州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大学教授等职务,在靠前期刊发表过多篇。;.;扈秀海。社会学者,北京大学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人员,研究领域涉及城乡发展、文化教育、社会问题、企业制度等。平时关注民生和社会弱势群体。近几年一直在研究国企改革、县域经济转型与特色发展、乡村振兴模式、学校教育资源均等化、农村新型养老模式等问题。编著了《大国养老——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将如何安置?》、《振兴乡村》等多部解读社会热点的图书。让更多的读者可以通过社会热点去了解国情、民情,了解中国社会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了解中国经济的体制、机制和功,以与经济之间日益协调的关系。

    供给产品是企业可以以零边际成本量提供,可以同时或在短时间内满足市场任意需求的产品。简言之,就是只要有需求,企业想提供多少,就能提供多少的产品。
    传统经济时代的大部分产品,如食品、、汽车、机床等,生产过程中均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而且产量都是有限的。你投入多少人力、物力,相应就会有多少产量。
    然而,新经济时代,智慧产品和数字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产能,却发生了根本变化。微软公司生产的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苹果的iOS操作系统与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统,腾讯的,的,百度的搜索引擎,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字节跳动的智能信息推送服务(今日头条、),高德的地图服务等,都是靠一大群技术精英投入了大量劳动和智慧,开发和创造出来的,是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按照马克思理论,这些属于复杂劳动的成果。但这些和食品、、汽车显然有本质区别。前者可以几乎无成本、量地复制,想要多少,就会有多少;后者则无法复制,例如,要想多生产一辆汽车,企业得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和设备重新生产一次。系统和软件的产量是没有上限的,百度的搜索服务和今日头条的信息服务也是没有上限的,可以供给。我们将此类产品称为供给产品。
    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和传播媒介的蓬勃发展,传统经济中原本每次只能提供给少数人的服务或服务少数人的产品,变得能够让数同时享用,而且几乎不会增加成本。这类服务其实也可以被看作供给产品。例如,教室里的线下授课,只能讲给几十个人听,而网络上的课程直播,则可以同时让数听。音乐厅里容纳不了太多人观看演唱会,视频的演唱直播,则可以同时让数欣赏。直播视频还可以一直放在网上,供所有人反复观看。
    如果要给出一个稍微一些的定义,我们可以把供给产品界定为企业以零边际成本量提供(复制),可以同时或在短时间内满足市场任意需求的产品。简言之,就是只要有需求,企业想提供多少,就能提供多少的产品。需要指出的是,供给指的是同一款产品可以供应,而不是企业能供应无数不同产品。比如,一个软件开发出来后可以供给,但并不代表一个企业能开发无穷多的不同软件。一首歌(数字音乐)可以供应,但不代表一个歌手要唱无数次不同的歌。
    显而易见,供给产品不是资源,产品的使用也不再有竞争。至于这些产品的使用应受到限制,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应商的政策和态度了。
    供给产品可以是终端消费品,如网络游戏、数字化的音乐作品、App等,也可以是生产工具或生产资料,如数控机床的数控软件,银行使用的企业和个人征信数据等。
    一个经济系统,其主要产品或者要素,一旦生产就可以依据需求量地供应,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竞争,这样的经济系统就是供给经济。简言之,供给经济是由供给产品构成的经济系统。著作权、科技成果、计算机软件、数字产品等都是供给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的一篇著名里,曾提出过劳动力供给的概念。在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农村劳动力极为丰富,因此,现代工业部门的发展可以获得其工资由农业劳动者收入(通常只能满足生存标准)决定的供给的劳动力。然而,刘易斯的劳动力供给概念和本书提出的产品和要素的供给有着重大的、实质的区。
    首先,劳动力的供给,其实质是劳动力资源相对过剩,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劳动力同样会变得。而本书提到的产品或要素的供给,供应量是完全而且永远没有边界和上限的。
    其次,从供应端来讲,劳动力供给是一个宏观概念。从微观上来讲,每个供应方,即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显然是有限的。而本书所讲的供给,从微观层面来讲,每个供应商自身都具有供给的能力。
    ,在刘易斯的理论中,供给的劳动力,其价格是外生的,相当于生活保障的费用,供应方对应的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完全没有定价权;而本书讨论的供给产品的价格则是由供应方依据利润的原则决定的,是内生的,通常情况下,供应方面对的是一个有一定垄断色彩的市场。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如果我们把技术本身(发明创造、技术革新)和劳动力、土地、资本一样当作生产要素,科技成果一旦产生,其供给也是的,可以被次重复使用,也可以供所有有需要的企业和人同时使用。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不管人们如何使用,定律都不会有任何改变;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不管人们造出多少飞机,飞机设计制造技术都将继续存在,而且会越来越;研发的杂交水稻,使用再广,技术也会继续存在。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技术本身的供给是的,但通常情况,纯的一项技术,还无法形成可供企业和消费者直接使用的产品。生产产品的原材料和人工的供给一般是有限的。例如,苹果公司的iOS操作系统的供给是的,但生产手机所用的显示屏、芯片、电池等,供给都是有限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今的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不仅可以作为终端产品直接提供给用户和消费者使用,也可以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应用在企业的生产运营中。数据一旦产生,只要不加以限制,就可以被无数的需求者次地重复使用,没有竞争,因此供给是的。2020年4月,、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技术、数据和土地、劳动力、资本共同作为新时代生产要素的重要类型。《意见》的重要不言而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有趣的是,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都是有限供给的、竞用的,而技术、数据等新经济的核心要素的供给却是的。既然存在有限与的差异,两类不同要素的配置机制也会有所区别。例如,土地、资本的所有权通常是长期有效的,而数据、技术则需要法律设定一个合理的保护期限。

    在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化的滚滚洪流中,新经济领域发展得如火如荼,以智能化、数字化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在这个经济大变局的新时代,企业界、金融界乃至政界,均迫切需要一套崭新的经济理论,来诠释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各种新现象、新问题,以及把握和预测经济和商业发展的新趋势,并指导各行各业制定更科学、更合理的决策、研发决策、生产决策、营销决策和产业决策。
    本书创新地提出了“供给”这一新概念——企业可以以零边际成本量提供,且可以同时或在短时间内满足市场任意需求,并用、今日头条、等供给的典型例阐述了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如何创造了新需求,催生了供给。介绍了企业如何通过供给加强用户黏、实现裂变增长、构建生态圈,以及供给经济中的免费模式、“羊毛”问题、生态圈竞争、资产的无形化与客户的资产化等热点问题。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