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识课9787503571251中央校出版社
    • 作者: 韩庆祥等著 | 韩庆祥等编 | 韩庆祥等译 | 韩庆祥等绘
    • 出版社: 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6-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韩庆祥等著| 韩庆祥等编| 韩庆祥等译| 韩庆祥等绘
    • 出版社: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6-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1-06-01
    • 字数:269千字
    • 页数:320
    • 开本:16开
    • ISBN:9787503571251
    • 版权提供:中央党校出版社
    • 作者:韩庆祥等
    • 著:韩庆祥等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59.80
    • ISBN:9787503571251
    • 出版社:中央校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21-06-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6-01
    • 页数:320
    • 外部编号:31171735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讲 辩唯物论与从客观实际出发 一、基本内容 二、核心观点 三、求实思维、历史思维 四、新时代领导干部需要掌握的工作方法
    ?典型样本 第二讲 唯物辩法与全面、联系、发展地处理问题 一、基本内容 二、核心观点 三、辩思维新思、系统思维和差异思维 四、新时代领导干部需要掌握的工作方法
    ?典型样本 第三讲 实践认识论与掌握合理的实践方法 一、基本内容 二、核心观点 三、实践思维、底线思维 四、新时代领导干部需要掌握的工作方法
    ?典型样本 第四讲  历史唯物主义与运用结构思维、过程思维、战略思维做好工作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与变革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 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方法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意义 五、新时代领导干部需要掌握的工作方法
    ?典型样本
    第五讲 马克思主义人学与尊重人、依靠人和为了人 一、当代中国人学研究的兴起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本内容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核心观点 四、人本思维 五、新时代领导干部需要掌握的工作方法
    ?典型样本 第六讲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方启示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演进历程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维方式及其对工作方法的启示
    ?典型样本 结语 哲学智慧的力量
    后记

    韩庆祥,中央校一级教授,中央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央校校委委员、中央校副教育长兼哲学部主任。的十八届1次集体学习主讲专家。
    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道路、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出版学术著作《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的人学理论》《能力本位》《发展与代价》《社会层级结构理论:关于“中国问题”的一种分析框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强国时代》和《论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等9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学术月刊》《求是》《人民日报》等刊物上发表190多篇。主持社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研究”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重点项目“人的全面发展研究”和“马克思的人学理论”等6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塑造》获全国首届胡绳青年学术奖、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著作《社会层级结构理论》获成果二等奖。
    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008年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14年入选“‘万人计划’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席专,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曾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会长。

    邱耕田,中央校二级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研究工作,承担了三项社科课题和一项资的课题,已出版《低代价发展论》《哲学视阈中的科学发展》《整体发展论》等多部论著,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自然辩法研究》《北京大学学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已发表140篇学术文章。

    典型样本运用实践认识论,运用实践思维、底线思维看问题,典型的案例,就是搞清楚为什么“实践出真知”。
    人的认识归根结底是从哪里来的呢?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哲学有不同的回答。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主观唯心主义认为,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人的认识归根结底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实践出真知。我们要知道水的温度,就要用温度计测量一下;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和质,就要进行试验,去原子;要知道人体的构造,就要进行人体解剖;要知道养育孩子的“痛”与“快”,就要亲自去生育、养育孩子,只有亲自生育、养育孩子的女人才能真正领略其母亲的不易。俗话讲,“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吃一堑,长一智”,说的正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实际上,我们现在所吃的东西,有很多都是初人冒险实验尝试之后才知道原来它们是可以吃的;而那些不能吃的东西,也是早有人尝试之后才知道它们是不能吃的。鲁迅先生曾经赞扬过个吃螃蟹的人,说他是让人佩服的勇士,因为螃蟹的样子颇叫人不舒服,没有点勇气是不敢去吃的。他还断定一定有人吃过蜘蛛,要不怎么知道它不好吃呢?这是很有道理的。 以下两个案例就说明了一个重要的认识论原理:实践是认识的真正基础。
    案例一:西红柿曾是可怕的“狼桃”。酸甜可口的西红柿,人们大概都喜欢吃吧。然而您可曾知道,人类发现它好吃,还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呢!西红柿的故乡在南美洲的深山密林里。它那圆圆的个儿,青里透红的色泽,着实让人喜欢。但是,由于传说它有剧毒,食后必死无疑,所以当地人既不敢碰它,更不敢吃它,还给它取了一个十分可怕的名字——“狼桃”。16世纪,英国人俄罗达拉里公爵在旅行期间发现这种果实艳丽的植物,就带了几株回英国种在皇家花园,但只是供皇室贵族观赏。直到18世纪,法国有一位画家抱着献身精神决心要对它尝试一下。据记载,在吃“狼桃”之前,他写好遗嘱,穿好了入殓的衣服,吃完以后就躺在床上等着上帝的“召见”。结果,时间过了许久,这位画家不但没有死去,也没有感到任何不适。于是,“狼桃”可食而且鲜美的消息不胫而走,人们争相品尝它的美味。后来,科学家发现它含有多种维生素,营养极其丰富。今天,“狼桃”早已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人们重新给它起了个美妙动听的名字——“西红柿”。这就是“实践出真知”。
    案例二:马铃薯曾是敢碰的“鬼苹果”。高产抗病的马铃薯原产于美洲,其命运同“狼桃”差不多。当时,人们认为它对人的健康有害,会耗尽土壤肥力,甚至还给它起了一个相当可怕的名字——“鬼苹果”。当时,法国有个叫安瑞?帕尔曼的农业专家,在战争中成了德国的俘虏,所以经常有机会吃到这种“鬼苹果”。他以专业眼光认定,推广马铃薯具有极大的意义。但是,传统的观念根深蒂固。安瑞?帕尔曼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也未能取得明显成效。于是,聪明的他便用了一个办法:在一块贫瘠不堪的低产田里种上高产抗病的马铃薯,然后请求法国当局派一支全副武装的卫队保卫。当然,只是在白天看守,到了晚上,卫兵便撤了回去。越是神秘的东西,人们越想得到。几乎每天晚上都有人来“偷”马铃薯。不仅如此,他们还认真栽培、精心侍候,望眼欲穿地盼望马铃薯丰收。由于“偷”种者甚多,马铃薯的诸多优点很快被千家万户所认识。这也是“实践出真知”。
    可怕的“狼桃”变为西红柿,敢碰的“鬼苹果”变为马铃薯,这个过程生动地说明了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实践,西红柿就不可能取代“狼桃”,马铃薯也就不可能取代“鬼苹果”。本来,可以食用是西红柿和马铃薯的一种客观属,但是由于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没有去做“实践体验”,结果人们都误以为它们有毒,对人身体健康有害,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不一致。后来,经过勇士们的亲自品尝、亲身实践,人们对它们才算有了一个正确认识:西红柿,且好吃;马铃薯无害,且营养丰富,从而使主观符合了客观。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