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莫理循模式(报道课)9787533476625福建教育
    • 作者: 陈冰著 | 陈冰编 | 陈冰译 | 陈冰绘
    •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陈冰著| 陈冰编| 陈冰译| 陈冰绘
    •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3-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03-01
    • 开本:32开
    • ISBN:9787533476625
    • 版权提供:福建教育出版社
    • 作者:陈冰
    • 著:陈冰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48.00
    • ISBN:9787533476625
    • 出版社:福建教育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17-03-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7-03-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80442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引言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难点和创新点
    章 莫理循来华背景:列强瓜分狂潮与欧洲中心观
    节 1纪末国际列强的竞争与在华瓜分狂潮
    一、1纪末国际列强的竞争
    二、甲午战后列强在华瓜分狂潮
    第二节 中世纪以降的西方中国形象衍变与欧洲中心观
    一、中世纪至1纪末的西方中国形象
    二、西方中国形象衍变背后的欧洲中心观及其对莫理循的影响
    第二章 帝国主义与列强竞争:驻华早期的莫理循报道(1897—1900)
    节 作为情报与竞争工具的莫理循报道
    一、莫理循关于俄国租借旅大的报道与俄英竞争
    二、对《增阿暂章》的披露与清的“以夷制夷”策略
    第二节 派斗与列强竞争框架下的报道
    一、莫理循对的报道与解读
    二、失败后英国及莫理循对维新派的营救行动
    第三节 义和团报道的帝国主义意识形态建构
    一、使馆被围前:从“中国的”到“中国的危机”
    二、使馆被围:英勇的外国人与背信弃义的清
    第三章 庚子议和、批德驱俄与清末新政:新政前期的莫理循报道(1900—1905)
    节 庚子议和与批德驱俄
    一、从惩凶到赔款:对庚子议和的关注
    二、“在直隶的德国人”:对德军的尖锐批评
    三、莫理循的满洲报道与日俄战争
    第二节 改革之光:新政初期报道
    一、《新政上谕》拉开的改革帷幕
    二、主线下的副线:莫理循的新政报道
    第三节 濮兰德、莫理循的苏报案舆论与政治干预
    一、濮兰德、莫理循引导的《泰晤士报》苏报案舆论潮
    二、濮兰德、莫理循的苏报案舆论框架及影响
    三、濮兰德、莫理循对苏报案的政治干预
    第四章 中国局势与朝廷政治:新政后期的莫理循报道(1906—1912)
    节 中国局势:从弹到赞与帝国主义两面
    一、新政后期的清末改革与社会变化
    二、觉醒的帝国:莫理循的新政后期报道
    第二节 朝廷政治的站位:莫理循与改革派官僚
    一、晚清对外交往的观念与实践
    二、莫理循与中外人士的交往
    三、作为袁世凯及改革派官僚“编外幕僚”的莫理循
    第三节 朝廷政争的关键:丁未政潮中的莫理循报道
    一、丁未政潮的背景
    二、莫理循报道与瞿鸿禨的失势
    第五章 莫理循的新闻观兼与同行报人的比较
    节 莫理循报道与《泰晤士报》及英国之问的关系
    一、第四权力与无冕:1纪末西方新闻与的关系
    二、利益下的离与合:莫理循报道与《泰晤士报》及英国
    第二节 莫理循报道的特点
    一、对华框架的灵活
    二、莫理循报道的
    第三节 莫理循与《泰晤士报》同行报人的比较%
    一、莫理循与姬乐尔:新闻原则与从官原则的对立
    二、莫理循与濮兰德:对中国改革前景的迥异判断
    三、对中国改革的看法产生分歧的原因
    第六章 莫理循在外媒驻华史的地位
    节 莫理循在外媒驻华史的地位%
    一、莫理循是首位西方大报驻华记者
    二、莫理循在清末政治中的角色与影响
    三、莫理循文件与报道的史料价值
    第二节 以古鉴今:莫理循时代对当下对外传播工作的启示%
    第三节 莫理循辞职从政的原因
    一、格:四处游荡,渴望成就大事业
    二、感情:与报社上司交恶、与袁世凯交好
    三、境遇:职业厌倦,疾病缠身,经济窘迫,准备结婚
    结语
    附录 《泰晤士报》与《纽约时报》的苏报案报道比较
    参考文献
    后记

    陈冰,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讲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莫理循研究、驻华记者与近现代中国、外媒驻华史、澳大利亚研究。曾任中美富布赖特项目FLTA子项目、美国密西西比州杰克逊州立大学访问学者。获在华澳大利亚研究会(FASIC)2016年度研究项目资,以及国别与区域研究培育基地北京大学大洋洲研究中心项目资。曾参编多部英语学习教材。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