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生活中的经济学--信息与激励9787517051909中国水利水电
    • 作者: 郑书耀著 | 郑书耀编 | 郑书耀译 | 郑书耀绘
    •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5-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郑书耀著| 郑书耀编| 郑书耀译| 郑书耀绘
    •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5-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05-01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7051909
    • 版权提供: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作者:郑书耀
    • 著:郑书耀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57.00
    • ISBN:9787517051909
    •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7-05-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7-05-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900927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前言
    章 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
    1.1 经济学与生活
    1.2 信息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
    第2章 信息不对称
    2.1 信息不对称概述
    2.2 事前签约问题:隐藏知识
    . 事后履约问题:隐藏行动
    2.4 信息搜寻
    2.5 信号发送
    2.6 信息筛选
    2.7 信息甄别
    2.8 声誉机制
    2.9 混同均衡与分离均衡
    2.10 高等学校中重科研轻教学问题分析——基于分离均衡的视角
    2.11 信息不对称与市场
    第3章 信息与激励
    3.1 委托—代理问题
    3.2 激励与风险分担
    3.3 信誉机制
    3.4 锦标赛
    3.5 效率工资
    3.6 团队激励
    3.7 目标任务激励
    3.8 分成制激励
    第4章 信息与激励在现实中的应用
    4.1 信息与激励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2 国有企业的激励问题
    4.3 锦标赛下地方间的竞争
    4.4 非营利部门的激励
    4.5 信用、交易成本与激励相容
    第5章 信息、激励与政策制定制度设计
    5.1 信息、激励与政策制定
    5.2 信息、激励与制度设计
    5.3 进行激励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2章信息不对称2.1信息不对称概述按照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完全信息设,在竞争市场上,交易的商品量是由供求相等(即边际支付意愿等于边际销售意愿)这个平衡态条件决定的。通常把由价格调节供求实现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叫市场出清。此时的价格叫均衡价格,此时的交易量叫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上,任何愿意接受现行价格的销售者都得到了想买的数量,任何愿意接受现行价格的销
    售者,销售出了想销售的数量。然而,我们经常发现市场经济中有这样的情况,质量差的商品总是将质量好的商品逐出市场,从而市场的成交数量低于供求双方想要成交的数量。还有一种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设的均衡不同的情况:若每个消费者都愿意购买更多的保险,而且在购买保险后都能采取与购买保险前那样的预防行动,那么保险公司就会愿意提供更多的保险。但实际情况恰好相反,因为保险单会使得消费者选择采取较少的预防行动,不再像设那样采取与购买保险前同样的预防行动,使得出险的概率因投保者的疏忽而上升,保险公司因此而受到损失,降低了供给的积极。买卖双方进行交易,卖方知道产品的价格、质量,但却不知道买方愿意支付的价格;买方不知道产品的质量和卖方愿意出售的格。这样一种优势各具的信息状态叫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information),它与对称信息状态
    下进行交易是大不相同的。对拥有较多信息的一方,称其具有信息优势,另一方则处于信息劣势。信息经济学是研究在非对称信息情况下,当事人之间如何制定合同(契约)及对当事人行为的规范的问题,又称契约理论,或机制设计理论。汽车卖主知道自己车的真实状况而买主不知悉,员工知道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程度而雇主不了解,投保人对自己掌握的信息胜过保险的人掌握的信息等。
    有关交易的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信息的优势。交易双方对于各自在信息占有方面的相对地位是清楚的,信息优势方可以在经济活动中利用信息优势,采取对自己有利的行动。不对称信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外生
    的信息,是指自然状态所具有的一种特征、质和分布状况,是客观事物本来所具有的:诸如交易当事人的能力、偏好、身体健康状况等。这类信息不是由当事人行为造成的,是先天的、外生的,一般出现在合同签订之前。比如一个企业在雇佣工人时,每个工人能力的高低雇主并不很清楚。这种情况要解决的问题是设计什么样的机制以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如何诱使对方披露真实的信息,限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第二类是内生的信息,说它是内生的,因为它与当事人行为本身有关。也就是说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即使当事人双方拥有的信息是对称的,但签订合同后,人无法观察到的事后也无法推测的行为导致信息不对称。因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无法监督和约束,导
    致行动方的代理方偏离委托方目标。比如在签订雇佣合同后,你是努力工作还是偷懒;参加汽车保险后,开车小心等的信息产生不对称,就产生了激励问题:用什么样的激励机制能够诱使代理方采取委托人希望的行动和努力程度。阿罗把类不对称信息情况下的问题称为隐藏知识或逆向选择问题,第二类不对称信息导致的问题称为隐藏行动或叫道德风险问题。信息与激励的问题就是,如何在事前让拥有信息的人说真话和如何在事后使代理人朝委托人的目标努力行动。
    P10-11

    郑书耀著的《生活中的经济学——信息与激励》在写作过程中,尽量把学术的严谨和应的灵活兼顾起来。有理论的介绍、简洁的模型和简明的图表,也偶尔有简单的数学推导,模型背后有现实中的趣味故事及不乏深刻的经济学解释。内容展开力图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尽可能地把抽象的原理与具体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对不喜欢推导的读者,可跳过推导部分,不影响总体的阅读,当然读者需要有初步的经济学基础。本书内容从一个宽泛的视野,考察了如何协调好信息与激励的问题:考察代理人在完成委托人交给的具体任务而产生行为时,分析涉及从出租车司机到CEO、教师,再到地方及其官员,从古代社会到当今社会;考察的交易市场,从拍卖会到劳动力市场,到整体经济。分析尽可能通过具体的事例来阐明其中蕴含的带有一般的原理。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