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浙江籍/蠹鱼文丛9787554010785浙江古籍
    • 作者: 陈子善著 | 陈子善编 | 陈子善译 | 陈子善绘
    • 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7-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陈子善著| 陈子善编| 陈子善译| 陈子善绘
    •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7-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07-01
    • 开本:32开
    • ISBN:9787554010785
    • 版权提供:浙江古籍出版社
    • 作者:陈子善
    • 著:陈子善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40.00
    • ISBN:9787554010785
    • 出版社:浙江古籍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17-07-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7-07-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919786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自序/陈子善
    辑一 月旦之页
    鲁迅识小录
    关于《达夫全集》及
    戴望舒的小说
    “赌博”小说和“影”小说:邵洵美《贵族区》序
    各具特色的徐讦纪念集
    从柯灵的《粉蝶儿的故事》说起
    苏青的《结婚十年》
    “张派”小说家李君维
    董鼎山和他的《幻想的地土》
    《知堂杂诗抄》出版始末:周作人致郑子瑜书札初探
    “周越然作品系列”序
    茅盾的《美国人对中国新文艺的兴趣》
    丰子恺集外文《上海中秋之夜》
    朱自清笔下的鲁迅
    曹聚仁港版著作举隅
    倪贻德的《艺苑交游记》
    梁实秋与胎死腹中的《学文季刊》
    冯雪峰编《郁达夫选集》
    孔另境的《秋窗集》
    穆时英写“中年”
    王佐良的新文学观
    司明写上海人
    沈苇窗说“倾城”
    集诗人、文评家和翻译家于一身:《林以亮佚文集》编后
    略谈木心的《文学回忆录》
    刘大白的《桃花几瓣》
    徐志摩三题
    孙大雨和泰戈尔
    刘荣恩:迷恋古典音乐的新诗人
    自由,爱情:殷夫译裴多菲诗杂谈
    艾青的《土地集》
    陈梦家的《梦家诗集》
    《吴兴华全集》出版引起的思考
    宋春舫的《从莎士比亚说到梅兰芳》
    陈楚淮其人其剧
    辑二 怀旧之什
    胡愈之印象记
    纪念许钦文先生
    历历前尘吾倦说:琐忆俞平伯先生
    寿的新文学作家章克标
    我与夏公的交往
    我与巴金老人的四次见面
    鲁迅称楼适夷为“适兄”
    怀念林淡秋
    葛岭之忆
    钱君匋与《钱君訇艺术随笔》
    记忆中的赵萝蕤先生
    唐弢先生关于《(申报·自由谈)杂文选》的通信
    侧写“听风楼主”
    我所知道的金尧先
    附录:本书评论作家籍贯一览

    从《呐喊》再版本说起《呐喊》19年月由大新社初版,是鲁迅的部中短篇小说集,也是中国新文学划时代的经典之作,本不必我再饶舌。但近见到《呐喊》再版本,觉得还可再说说。
    《呐喊》再版本在初版本问世四个月之后,即19年1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印行。封面装帧与初版本相同,深红色之上仅印书名和作者名,书脊上除了书名作者名,下部还印有“新潮社文艺丛书”,朴实无华。扉页也仍然与初版本相同,右侧印“文艺丛书周作人编新潮社印”,中间印书名“呐喊”,左侧印“鲁迅著”。版权页除了出版时间印作“一九二三年八月初版一九二三年十二月再版”,“著者鲁迅编者周作人发行者新潮社”仍与初版本相同,但“印刷者”却已不同,初版本为“京华印刷局”,而再版本改作“京师监狱”。换言之,《呐喊》再版本是由“京师监狱”印刷的,看来北洋时期就已由监狱犯人印书了,十分有趣。为此,唐瞍后来在《闲话(呐喊)》中还说:“说句笑话,鲁迅先生和那时的‘囚犯’偏偏特别有缘。”此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版式不同,《呐喊》初版本是大32开毛边本,我所见再版本则是32边本,再版本全部都是光边本,抑或也是毛边本后来有一部分切成了光边,待考。
    值得注意的是,再版本版权页上半部分印的“新潮社文艺丛书目录”。“目录”共有七种(第三种即《呐喊》,目录中未再列):“一,《春水》,冰心女士诗集”;“二,《桃色的云》,爱罗先珂童话剧,鲁迅译”;“四,《华鬘》,周作人译,希腊英法日本诗歌及小品三十余篇”;“五,《纺轮故事》,法国孟代作,cF女士译”;“六,《山野掇拾》,孙福熙作,游记八十二篇”;“七,《托尔斯泰短篇小说》,孙伏园译”。第七种后来未出版。引人注目却又使人困惑的是周作人译《华鬘》,在周作人生前出版的各种著译中找不到这本《华鬘》,那么《华鬘》到底出版了没有?“新潮社文艺丛书”中确实有一本周作人的翻译集《陀螺》,1925年9月由新潮社初版,已改为“新潮社文艺丛书之七”而不是第四种了,第四种由《纺轮的故事》取代。《陀螺》内容正是希腊日本及各国诗歌,共278篇。因此,可以断定《华鬘》是《陀螺》的原名,但未出版,出版了的《陀螺》正是《华鬘》的扩充版。有必要补充一句的是,《陀螺》也是“京华印刷局”印刷的。
    当时,这种更改原定且已作了广告的新文学书名的做法并不鲜见,再举一个代表的例子。李金发1926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初版的《雕刻家米西盎则罗》(“文学研究会丛书”之一)中有“本书著者的作品”目录,第四种作“《荒年的食客》(诗集)(即出)北新书局出版”。但是在已经出版的李金发著作中,并无这本《荒年的食客》。实际情形是,八个月之后,即1927年5月北新书局出版了李金发的诗集《食客与凶年》,列为“新潮社文艺丛书”之一(未标序号)。因此,也可以断定《食客与凶年》即为《荒年的食客》。不知李金发这个书目,也就不知《食客与凶年》还有个《荒年的食客》的原名。
    《食客与凶年》为“新潮社文艺丛书”种,这就不能不再说这套丛书了。研究者一直对孙伏园主编《晨报副刊》《京报副刊》津津乐道,当然并不错,然而,孙伏园自1920年10月起主持新潮社出版部的历史功绩也不可没,现在却几乎提及。他倡议编选这套文艺丛书,得到了周氏兄弟的鼎力支持。周作人亲自出任丛书主编,这大概也是他一次担任文学丛书的主编,列为丛书第八种的李金发的诗集《微雨》也是他亲编的。不过,《呐喊》是鲁迅自己编定的,这有鲁迅日记为。19年5月20日鲁迅日记云:“下午子佩来。伏园来,赠华盛顿牌纸烟一盒,别有《浪花》二册,乃李小峰所赠托转交者。夜去,付以小说集《呐喊》稿一卷,并印资二百。”同日周作人日记也有“下午伏园来”的记载,当天孙伏同一
    定在周氏兄弟家便饭,三人也一定谈兴甚浓。从中又可得知《呐喊》的印费二百大洋原来还是鲁迅垫付的。当然,孙伏同后来分两次归还了鲁迅。否则,《呐喊》就成了一本鲁迅自费出版的书了。
    不幸的是,从某种意义讲,可以视为鲁迅和周作人合作推出的《呐喊》在出版之时,即19年月,兄弟已经失和。鲁迅日记19年月14日云“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饭,自具一肴,此可记也”,7月19日云“上午启孟自持信来,后邀欲问之,不至”,即为发端。尽管如此,《呐喊》初版和再版本的扉页和版权页仍赫然印着“周作人编”,为兄弟丽人的此次合作留下了一个珍贵但又十分遗憾的记录。
    《呐喊》初版和再版本共印了多少册?两书扉页和版权页均无记载。但《呐喊》第三版于1924年5月改为鲁迅自己主编的“乌合丛书之一”由北京北新书局印行时,扉页上竖行印明“一九二四年五月三版,4501-7500本”,这是对初、再版印数的延续。也就是说《呐喊》初、再版本共印了四千五百册。这个印数今天看来很普通,但《呐喊》后来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和产生的深远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
    鲁迅与毛边本新史料中国新文学作品之有毛边本,出于周氏兄弟特别是鲁迅的倡导,鲁迅还自诩“毛边”人,这早已有许多论者作过梳理。但是,鲁迅与毛边本因缘的具体细节,相隔约一个世纪,我们已难以知晓。
    值得庆幸的是,有一个人在他的回忆录中对此作过追述,那就是荆有麟的《鲁迅回忆》。此书初名《鲁迅回忆断片》,1943年11月桂林上海杂志公司初版。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的上海杂志公司又在1947年4月出版了此书“复兴一版”,书名改为《鲁迅回忆》。
    荆有麟(1903-1951)是山西临猗人,1924年在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求学时结识鲁迅,对鲁迅执弟子礼,《京报副刊》的创办与他的提议有关,他又参与鲁迅主持的《莽原》周刊的工作。《鲁迅回忆》是他1941-1942年间在重庆陆续写成,写的正是他1924-1926年间与鲁迅交往的点点滴滴,颇多鲜为人知的史料。在《鲁迅回忆》的第七章《鲁迅的严谨与认真》中,荆有麟专门写到了鲁迅与毛边本的关系。
    (P003-007)

    由陈子善所著的《浙江籍/蠹鱼文丛》一书写了四十九位浙江籍现代作家,无章长短,均一人一篇,以求一视同仁。这些文字并非对这四十九位浙江籍作家文学道路的全面回顾或代表作品的详细评析,而只是查考他们文学生涯中的某段史实,发掘他们尚不为人所知的某篇集外文,或者对他们作品的选本加以说明,等等。书中所收,除了历年旧文,还有不少首次结集的新作,都只是我的一己之得,一孔之见而已。 全书分为“月旦之页”和“怀旧之什”两个部分。前者又分小说家、散文家、诗人、戏剧家四小辑。这只是大致的归类,如戴望舒和邵洵美,无疑都是新诗人,但我讨论的是他们的小说,于是就把他们放在小说家小辑里,以此类推,相信不会造成误解。后者都是纪念我曾晤面又有所交往的浙江籍现代作家。值得一说的是,《胡愈之印象记》一篇当年发表的是编辑删节稿,我却一直记得是全文,待到去年网上拍卖此文手稿,一位浙汀友人拍下后送还我,我将之与发表的对照,才恍然大悟。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