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静女其姝(从静宜女中走出的她们)9787108053862三联书店
    • 作者: 编者:徐玲著 | 编者:徐玲编 | 编者:徐玲译 | 编者:徐玲绘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2016-09-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编者:徐玲著| 编者:徐玲编| 编者:徐玲译| 编者:徐玲绘
    •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2016-09-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09-01
    • 开本:16开
    • ISBN:9787108053862
    • 版权提供:上海三联书店
    • 作者:编者:徐玲
    • 著:编者:徐玲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48.00
    • ISBN:9787108053862
    • 出版社:三联书店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6-09-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6-09-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72570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静宜英魂——王佩英
    不懈探求生命的奥秘——中国脂蛋白和载脂蛋白的奠基者王克勤
    任均:从静宜走出的老鲁艺
    无尽的才华,无尽的痛——记静宜女中走出的艺术家孙维世
    我的妈妈席佩兰(李野)
    静宜女中放飞的女作家:郭晋秀
    演斑斓五音 抒世间真情——记电影演员赵抒音
    追随高贵的灵魂——记第33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吴静芳
    后记

    徐玲,开封八中音级教师,60年代生人,祖籍甘肃。2004年获“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中国合唱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小说《植物泪》。现从事静宜文化研究。

    静宜英魂——王佩英2009年冬,两位异乡客人走进我们校园,她们衣着朴素大方,温文尔雅,说是从北京来寻找静宜女中时期史料的。我很兴有能来学校寻根——我们还没有被遗忘,因为学校这些年由于教育发展不均衡,生源短缺,举步维艰,面临着生存窘境。身为在开封
    八中工作了二十多年的普通教师,我当然希望学校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我把学校这两年搜集的资料全部拿了出来,希望能给她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帮。她们中的一位向我透露,她的母亲王佩英曾是静宜女中的届初中生,自己此次来是寻历史的遗迹以祭奠母亲的。在一张1932年届静宜女生合影照中,她发现了自己母亲的身影,尽管照片因年代久远已有点模糊,但依稀能看到当年母亲大家闺秀的风范。她们如获至宝,喜出望外。
    晚上回到家,我打开电脑在百度上搜索,搜到了王友琴的文章《梳辫子的母亲——王佩英》。我的心灵被震撼了,泪水模糊了双眼,彻夜难眠……王佩英,原名王培英,1915年3月14日生于河南开封市一个富商家庭,她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的掌上明珠。优越的家庭条件和良好的家庭教育,给了王佩英无忧无虑的童年,也造就了她善良的格。然而,就在她七岁那年母亲不幸病故,这给幼小的王佩英带来极大的伤痛。后来,父亲续弦,善良的继母并未使王佩英缺失母爱,反而送她到的学校——河南省立小学读书,接受良好的教育。
    河南省立小学是河南省创办早的一所小学,校址就在离王佩英家不远的北门大街,原系1905年开办的河南官立两等小学堂,1912年改名为省立
    两等小学校,1917年改为河南省立高等国民小学,19年春又易名为河南省立小学。曾任静宜女中校董、河南省教育厅厅长的齐真如,1918年为该校的校长。学校经费由官府批发,年经费数目定,可随用随支。王佩英在这里接受了良好的初级教育,这为她后来考入河南省私立中学静宜女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生活再次给王佩英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灾难,刚到金钗之年的她,再次经历至亲的离世,无论她怎样号哭,都不能把疼爱她的父亲唤醒。尽管父亲给她留下了一大笔丰厚的遗产,但这一切都不能填补失去亲人的悲痛。灾难接踵而至,十四岁那年,继母也
    撒手人寰,王佩英成了孤儿。这时王佩英的生活由亲戚照料。小小的年纪经历了这么多的坎坷,王佩英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许多。当时的女孩子能读至小学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中国自古就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思想。王佩英却不顾传统束缚,决意继续深造。她说服了父母托付照看她的监护人,毅然决然地报考了位于开封双龙巷的静宜女中,并以优异的成为该校届初中生。
    时光追溯到1920年。应天主教开封教区主教谭维新之邀,美国印第安纳州主顾修女会派遣盖夏嬷嬷等到中国河南开封兴办教育。当时盖夏嬷嬷不幸腿骨折断,在伤腿还未痊愈的情况下,依然怀着虔诚的信仰,于1920年2月,率领从自愿申请到中国的300位修女中选出的五位修女来到中国,在战乱穷困的河南开封
    开始了她们的教育使命。
    初到开封,盖夏嬷嬷注意到中国社会重男轻女的现象严重,妇女的地位极为低下,更令她痛心和不解的是女人大都裹脚,足不出户。裹脚是旧时女子以布帛紧束双足,使足骨变形,脚形尖小成弓状,以此为美。这是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对女的摧残。她想,要把她们从苦难中解脱出来,首先要让她们接受教育,使之自我觉醒,从而自强自立,获得应有的尊严。经多方咨询、筹划后,一个小型的女子学校在草市
    街诞生了,取名华美女学校。学校初始只有47人,当时还有裹着小脚来报名的,盖夏嬷嬷一律接纳。三年下来,华美女学校办得有声有色,培育了不少女孩子,各大报纸大加赞扬,誉之为全开封的女子学校。这一切给盖夏嬷嬷带来更大的信心,她决定创办一
    所完全女子中学。P5-7

    读一本书,了解一座名校,一座古城。徐玲编著的《静女其姝(从静宜女中走出的她们)》中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从静宜女中走出去的,从开封走出去的,她们在成就自己或平凡或不凡的人生之际,也将静宜精神代代相传。 静宜女中是美籍修女盖夏嬷嬷(1885—1964)于1932年在河南开封创办的教会女子中,于开封双龙巷,1956年改为开封市第八中学,男女生兼收。“静宜”二字取自盖夏中文名字“陆静宜”。 静宜女中创办之初即了西方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学风严谨,教学质量居河南省之冠。无论是在初创期、发展期,还是在动荡与抗争期,学校均以“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为目标,在培养女人才、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1948年,盖夏嬷嬷前往台湾,于1956年创立静宜女子英语专科学校,奠定了今天静宜大学的基础。如今,静宜精神已传承八十多年,静宜文化之花开遍海峡两岸。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