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认知行为治疗的个案概念化9787518424573轻工
    • 作者: (美)杰奎琳·B.珀森斯|译者:李飞//刘光亚//位照国著 | (美)杰奎琳·B.珀森斯|译者:李飞//刘光亚//位照国编 | (美)杰奎琳·B.珀森斯|译者:李飞//刘光亚//位照国译 | (美)杰奎琳·B.珀森斯|译者:李飞//刘光亚//位照国绘
    • 出版社: 轻工
    • 出版时间:2019-10-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美)杰奎琳·B.珀森斯|译者:李飞//刘光亚//位照国著| (美)杰奎琳·B.珀森斯|译者:李飞//刘光亚//位照国编| (美)杰奎琳·B.珀森斯|译者:李飞//刘光亚//位照国译| (美)杰奎琳·B.珀森斯|译者:李飞//刘光亚//位照国绘
    • 出版社:轻工
    • 出版时间:2019-10-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9-10-01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8424573
    • 版权提供:轻工
    • 作者:(美)杰奎琳·B.珀森斯|译者:李飞//刘光亚//位照国
    • 著:(美)杰奎琳·B.珀森斯|译者:李飞//刘光亚//位照国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88.00
    • ISBN:9787518424573
    • 出版社:轻工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9-10-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9-10-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073342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章 什么是认知行为治疗的个案概念化
    为什么认知行为治疗需要个案概念化
    认知行为治疗个案概念化方法的要素
    个案概念化驱动的认知行为治疗的知识基础
    对个案概念化驱动的认知行为治疗的实支持
    第2章 认知理论及其临床意义
    贝克的认知理论与治疗
    对贝克的理论与治疗的实支持
    贝克认知治疗的观点及其临床意义
    认知理论与治疗
    认知理论指导下的评估与干预
    第3章 学习理论及其临床意义
    操作条件反:当结果控制行为
    (巴甫洛夫)条件反:当前因控制行为
    观察学习
    学习理论的相互比较及与认知理论的比较
    复合模型
    基于学习理论的循治疗
    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评估与干预
    第4章 情绪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情绪的定义
    情绪的特征
    情绪的功能
    情绪模型
    对比认知、学习和情绪聚焦的理论与治疗
    情绪理论指引下的评估和干预
    第5章 建立治疗关系,获得问题清单和诊断
    在评估和治疗之间建立清晰的边界是有必要的
    预备会谈的任务
    开始建立治疗关系
    开始进行个案概念化:全面的问题清单
    第6章 发展初步的个案概念化并设定治疗目标
    个案概念化
    设定治疗目标
    第7章 用概念化来制订治疗计划并获得患者对它的同意
    制订治疗计划
    获得治疗的知情同意
    总结预备会谈
    第8章 治疗关系
    治疗关系在认知行为治疗中的作用
    在治疗中使用治疗关系
    处理治疗关系中的问题
    第9章 监测进程
    为什么要监测
    监测什么
    何时监测及如何监测

    章什么是认知行为治疗的个案概念化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therapy,CBT)的个案概念化是一个框架,其目的是为了让认知行为治疗能灵活地满足现有患者的独特需求以及指导治疗师的决策,并且它是循的。个案概念化驱动的认知行为治疗不是一种新的治疗而是一种方法,以在常规临床实践中应用循的认知行为治疗和理论。图1.1描述了认知行为治疗个案概念化的各要素。治疗师从收集评估资料开始以获得诊断,然后形成一个个体化的个案概念化。治疗师用概念化来帮制订治疗计划并获得患者对它的知情同意。随着
    治疗的进行,治疗师使用概念化指导决策,并与患者一起收集资料,以监测治疗的进展,并在需要时做出调整。所
    有这些都发生在合作治疗关系的背景下。
    为什么认知行为治疗需要个案概念化精神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循治疗(empiricallysupportedtreatments,EST)的发展,对于我们领域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积极发展,对于那些努力提供循治疗的心理治疗师来说则是个福音。然而,在许多富有挑战的情况中,循治疗方案并没有为循的临床医生提供指导
    。这些情况包括:患者有多种障碍和问题;患者有多个服务提供者;医生需要做决定而循治疗方案里并没有提供参考;患者的障碍和问题没有循治疗可用;患者不依从循治疗方案;患者不能建立合作的治疗关系,可这是循治疗方案所必需的;患者对循治疗方案无反应;或者出现太多的循治疗方案,治疗师掌握不过来。
    在下一部分,我将阐述这些挑战的情况。然后,我将描述认知行为治疗的个案概念化,并展示它如何处理这些情况。我通过回顾认知行为治疗个案概念化的知识基础
    和实基础来总结这章。本书的其余部分详细描述了如何使用个案概念化的方法向各种不同的成年门诊患者提供认知行为治疗。这些患者通常以焦虑或抑郁以及所有与之相伴的问题为主诉。
    多种障碍和问题循治疗通常以单一障碍为靶点,但患者通常有多种障碍和问题。为了治疗这些患者,治疗师必须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哪些障碍和问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按顺序治疗多个不同的问题好还是同时治疗好?如果按顺序,我应该先瞄准哪个问题?处理某些问题会导致问题的改善或恶化吗?循治疗本身并不(也不能)回答这些问题。
    另一个由有多个问题的患者带来的挑战是,有时患者的各种不同问题似乎都是由相同的心理机制造成的,比如
    一个抑郁且社交恐惧的杂货店店员,他的抑郁和社交焦虑症状都可以被概念化成是由下面的图式驱动的:自己是不能胜任和有缺陷的,人是批评和拒绝的。循治疗取向在处理这个人时似乎在提议治疗师采用两种循治疗方案,一个针对抑郁,一个针对社交恐惧症。但这一策略让人感到笨拙和低效,特别是当这两种方案都建立在相同的认知行为模型上,并依赖于许多相同的干预措施时。
    有多个服务提供者

    本书重点围绕如何进行认知行为治疗概念化工作进行论述。其特点之一是系统;特点之二是实用。 本书所介绍的个案概念化能够帮治疗师解决诸如此类的困惑,使其在工作中保持清晰的思维,做出好的决策,并更有效地工作。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