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大师们的家风(第3辑)97875205075中国文史
    • 作者: 编者:刘未鸣//詹红旗著 | 编者:刘未鸣//詹红旗编 | 编者:刘未鸣//詹红旗译 | 编者:刘未鸣//詹红旗绘
    •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编者:刘未鸣//詹红旗著| 编者:刘未鸣//詹红旗编| 编者:刘未鸣//詹红旗译| 编者:刘未鸣//詹红旗绘
    •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3-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9-03-01
    • ISBN:9787520507523
    • 版权提供:中国文史出版社
    • 作者:编者:刘未鸣//詹红旗
    • 著:编者:刘未鸣//詹红旗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82.00
    • ISBN:9787520507523
    • 出版社:中国文史
    • 开本:暂无
    • 印刷时间:2019-03-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9-03-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045229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叶圣陶
    齐家
    父亲的希望
    陪父亲喝酒
    乐山火 要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
    听父亲讲故事
    “顺其自然”的教育
    在生活中学习做人的道理
    爱的教育
    恋家的人
    跟父亲学写作
    为子女改文章
    干校家书
    浓浓爷孙情
    一株枝繁叶茂的常青树
    治学
    习惯成自然
    我给父亲念《论语》
    开明书店的“开明风”
    青年作家的向导
    鲜明的家学传统
    处世
    “赋别寄哀思”
    华枝春满 天心月圆
    托尔斯泰如是说
    的会友时光
    人生旅程,知交相伴
    钱穆
    齐家
    五世同堂,贫富既分
    展阅纸上泪痕,把玩想念先祖
    先父之幼年苦学
    “先父母对子女,从无疾言厉色”
    忆三兼小学的“共学之人”
    严父的慈爱
    忆我与父亲的见面
    治学
    “你只要真喜爱读书,便会有前途”
    祖父教我秉承中国人应有的道德精神
    忆钱师著书立说与努力写作
    金玉之言,一生受用
    不满已有成果,随时增补己作
    生致力于中华文化和传统精神
    史学研究与爱国热情
    处世
    父亲说,读书与做人并重
    对教学有高度的责任感
    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国史大纲》中的爱国情怀

    父亲的希望为了把父亲的散文编成集子,又读了一遍他写的《做了父亲》。这篇文章是1930年发表在他编的《妇女杂志》上的。《妇女杂志》的读者不限于妇女,我父亲写这篇文章,是跟有儿女的读者谈谈他做了父亲的心情。我算了算,父亲那时36岁,三个儿女,我12岁,妹妹8岁,弟弟4岁

    文章分五节。开头一节,我父亲说:他自信不至于跟
    有些人那样,把没有儿女看作人生的缺憾,可是真个没有的话,“也许会感到寂寞,惆怅吧。”——不是一般的寂寞和惆怅,而是“”的,可见父亲是“”爱我们儿女的。这句话没有明说。
    爱儿女自然要想到儿女的将来,想到目前对儿女的教育问题。中间三节,我父亲谈的就是这个问题。
    第二节说,做了父母,即使是教专家,也得担起教育儿女的责任来。可是自己也没有把握,一切都在学习试验之中,怎么能把立身处世的道路预先规定好了,教给子女们呢?
    第三节说到学校,说像个模样的学校实在太少,也不必非把儿女送进理想的学校不可。连小学也进不了的还多得很呢,他们一样要挺直身躯立定脚跟做人。
    自己没有什么可以给儿女的,学校教育又未必有多大的作用,怎么办才好呢?在第四节我父亲说,只有让儿女凭自己的心思和能力去应付一切了。做父母的如果真个想给儿女点儿帮,只有诱导他们,让他们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锻炼应付一切的心思和能力。可是怎样诱导呢?又觉得茫然。
    父亲说的都是真心话,是就30年代的情况说,搬到现在来未必合适。在我的记忆中,从父亲那里,我没有听到过应该怎样立身处世的说教。他跟他的几位朋友一个样,对当时的学校教育不存什么奢望,这正是他们办起《中学生》杂志来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待《中学生》的读者,他们跟对待儿女一个样,总是鼓励和诱导读者自学——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的心思和能力。这样的鼓励和诱导,从父亲那里,我得到的可不少。在我父亲,也许都是试探的,他不是说了吗:“一切都在学习试验之中。”父亲的鼓励和诱导在我身上是起了作用的,使我对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产生了广泛的兴趣。至于见解的肤浅和幼稚是怪不得父亲的,我喜欢新鲜而又浅尝辄止,从不肯下功
    夫深入。
    在那篇文章的节,父亲才说到对我们儿女的希望,“对于儿女也有我的希望。”“一句话而已,希望他们胜似我。”这两句话本来可以并作一段,甚至并作一句,父亲特意分做两段,我读着,好像听到了他当时斩钉截铁的口气。
    为什么希望儿女胜似自己?我父亲说,他希望社会进步,而社会是一个一个的人构成的。“如果后代无异于前代,那就是站在老地方没有前进,徒然送去了一代的时光,已属不妙。或者更甚一点,竟然‘一代不如一代’,试问人间社会经得起几回这样的七折八扣呢!”话是对有儿

    他们是这样一些名字:蔡元培、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陈垣、鲁迅、吕思勉、陈寅恪、陶行知、胡适、陈鹤琴、梁漱溟、叶圣陶、钱穆、冯友兰、傅斯年、丰子恺、朱自清……刘未鸣、詹红旗主编的《大师们的家风(第3辑)》讲述了他们之所以被称作“大师”,不仅仅在学术成就和术地,还在他们的品格他们的风骨,在他们齐家、治学、为人处世的风范。 辛弃疾说名垂万世者不朽。 这些大师们因其安于清贫、淡泊名利、严谨治学、追求真理的态度,以及对对时代对家庭的担当,他们的名字将刻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丰碑,他们的思想将融进中华文化的血脉。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