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有吸收力的心灵9787512703568中国妇女
    • 作者: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译者:蒙台梭利丛书编委会著 |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译者:蒙台梭利丛书编委会编 |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译者:蒙台梭利丛书编委会译 |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译者:蒙台梭利丛书编委会绘
    •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译者:蒙台梭利丛书编委会著|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译者:蒙台梭利丛书编委会编|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译者:蒙台梭利丛书编委会译|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译者:蒙台梭利丛书编委会绘
    •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2-01-01
    • ISBN:9787512703568
    • 版权提供:中国妇女出版社
    • 作者:(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译者:蒙台梭利丛书编委会
    • 著:(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译者:蒙台梭利丛书编委会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25.00
    • ISBN:9787512703568
    • 出版社:中国妇女
    • 开本:暂无
    • 印刷时间:2012-01-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2-01-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216602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儿童在世界重建中的作用
    第2章 决定一生的教育
    第3章 成长的不同阶段
    第4章 新的途径
    第5章 造物的奇迹
    第6章 胚胎学与行为
    第7章 精神胚胎
    第8章 儿童的独立历程
    第9章 生命之初
    0章 儿童的语言发展
    1章 语言对儿童的召唤
    2章 发展障碍的影响
    3章 运动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4章 智力与手
    5章 儿童的活动需求
    6章 从创造者到劳动者
    7章 文化与想象
    8章 儿童格的形成
    9章 让儿童获得正常发展
    第20章 格形成靠儿童自己
    2章 儿童的占有心理及其变化
    第22章 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第章 社会的凝聚力
    第24章 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
    第25章 儿童的服从
    第26章 纪律和老师
    第27章 老师的准备王作
    第28章 爱及其源泉——儿童

    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1870-1952),意大利位女医学博士,是教育一位享誉全球的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也是位“儿童之家”的创办者。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近来一直对世界幼儿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是20世纪的推进科学和人类进步的的科学家之一。她的教育作品被译成40多种文字,在世界许多都成立了蒙台梭利协会或是设立了蒙台梭利培训机构,蒙台梭利学校更是遍及110多个。对于正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中国读者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
    关于从出生起就开始的“终生教育”这一课题,我有必要进行更加细致的说明。
    甘地是世界著名的民族。他不但提出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还指出教育的核心问题应当是捍卫生命。这是一位社会和精神次提出这种观点。科学的教育观认为,一个人应该终生都接受教育,这是有必要的。而且,近来发生的事实也明了这一点:终生教育能够让人获得成功。然而遗憾的是,现在还没有一个部门愿意接纳这种观点。
    当今的教育只重视方法、目的以及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却没有对人本身进行任何思考。在各个教育体系中,没有一个是从人们一出生就开始帮和保护他们发展的。这样的教育理念违背了生物学和社会生活的规则,所有正在学习的人都与社会相隔离。
    大学生不但要遵守学校的校规,还要遵照相关部门制订的教学大纲。可以说,一直到近,学依然没有把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因素作为教育的重要要素进行考虑。
    如果一个孩子由于吃不饱或者听力、视力上有问题而影响了学习能力的发展,那他只能甘于得到低分。虽然现在儿童身体方面的缺陷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是人们只是从生理保健的角度进行了关注。那些不健全或不合理的教育方法对孩子思想的影响和伤害,始终没有得到人们的关注。
    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教育运动”正在向课程设置的数量这一问题发起挑战。人们努力通过运动来减少课程的数量,希望减轻学生的大脑负担。但是,这个运动并没有触及“怎样才能让儿童轻松学习”这个问题。大部分主管的门只关心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却无视学生的思想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禁锢和扭曲。如某个学生对社会的不公正现象或对自己深有感触的政治问题有所反应,相关的机构就要发出要求年轻人避开政治的命令,让他们全神贯注于学习。当学生离开学校时,他们已经失去了自己的个,无法对所处时代的社会问题作出正确判断。
    已有的教育体制跟社会生活十分疏远,它们之间的距离极大。就像社会生活和它所产生的问题跟学生没有一点儿关系一样。教育界就像一座孤岛,里面的人都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而且准备一直这样隔绝下去。如果一个大学生因为得了肺结核而死去,在他生病期间,学校既不关心也不伤心。可以说,学生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并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可是在学生的葬礼
    上,学校却会突然表现出关心和伤心的情绪。这实在让人感到诧异和悲痛。
    有些大学生在进入社会的时候,会感到紧张,甚至有无所适从的感
    觉,认为自己会成为家庭和朋友的负担。即使是这样,我们也不能指望教学机构接纳这个观点。那些各式各样的规定就已经明了他们这种超然的态度。这些规定让教育机构只考虑学习和,然后通过向学生颁发文凭或授予。它们不允许教育机构考虑学生的心理因素。这就是所谓的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取得的荣誉。
    与此同时,社会问题的研究者发现,大学生和一些取得文凭的学生对未来的生活丝毫没有做好准备。不仅这样,他们有效地参与社会工作的能力也大大削弱了。有关资料表明,有精神问题的病人、罪犯和异端人士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社会学家呼唤学校在这方面进行努力,但是学校对这些问题却并不关心。学校还处在古老的传统影响之下,不愿轻易改变自己。
    不良的教育方式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影响,只有外界的压力才能改造和弥补它所造成的缺陷。
    教育要以人为本那么,从出生到六七岁这一阶段又是怎样的呢?官方的学校系统对这个阶段并不关注。于是,学前教育就随之出现了。也就是说,这一阶段的教育被排除在了管辖范围之外。的确,新生儿在学校里能做些什么呢?不管在什么地方,官方管理门都很少为学前儿童专门建立学校。这些学校往往是由非官方的组织来管理的,并带有一定的慈善色彩。人们还没有把保护儿童的心理当做重要的社会问题来关注。社会还持有“儿童是不属于的,而应该属于家庭”这一观点。
    尽管婴儿在出生后年的这个阶段已经受到了充分的重视,但是还没有人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关于具体措施的建议。人们只是由于认识到应该对家庭生活进行指导,才提出对母亲进行培训是很有必要的,却没有意识到家庭始终不是学校的组成部分,而是属于社会的。因此,人的个和对人个的关注被割裂了。一方面,属于社会又与社会隔离的家庭被人们所忽视;另一
    方面,包括大学在内的学校又不向社会敞开大门。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一致,社会对生命的关怀也不足,一个又一个的细节受到了忽视。对此,人们一会儿向学校求,一会儿向家庭求,一会儿又转向大学寻求帮。同学前教育一样,大学也被当成另一种类型的学校,被视为学校教育的阶段。
    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一些新近兴起的社会学科都已经认识到了这种隔离状态的弊端。可是,它们的研究还是处在“教育的象牙塔”之外。所以,现在还没有建立起一个能够为人的发展提供真正帮的教育体系。依靠教育来帮人们实现发展已经不是一个新的理念,但它在社会上还没获得普遍的认同。人类文明应该及时地对此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人们已经有了对这种措施的构想。批评家能够很容易地指出我们现有状况中的欠缺。研究者也已经知道了人在一生中的不同阶段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现在万事俱备,我们要做的就是付诸实践。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改变了以上所有的观点。教育不应该只停留于课程表,而要同人的具体情况相适应。按照这个理论,新生儿的教育一下子变得重要起来。的确,新生儿什么事情也做不了,根据常理,我们是无法对他们实施教育的。我们只能在饮食等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上满足他们。可以说,他们只能成为我们观察和研究的对象。我们研究他们的目的是探寻生命的规律。如我们要为生命的发展提供帮,首先就应该了解生命发展的规律。
    可是,仅仅了解生命的规律还不够,这说明我们还没有真正进入心理学的领域。
    我们应该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知识进行广泛宣传。这样,教育才能呈现出崭新的姿态,才能充满地向全世界宣告:“这就是生命的规律,它们是人类生命的‘人权宣言’,是广泛适用的普遍真理,我们不能忽视它们,我们必须按照这个规律行事!”P7-10

    《有吸收力的心灵》是玛丽亚·蒙台梭利博士,并且能体现她理论创新意义的书。在本书中,我们处处能见到她那些至今仍然超前而且十分重要的思想。如教育并非“老师做了什么”,人类自身的自然发展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孩子的知识不是完全通过教育得到的,而是通过儿童在他们所处的环境中吸取经验获得的;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课程和时间表上,它必须符合人类自身的实际,等等。本书将蒙台梭利对儿童发展的探索与她有关“如何确立一种新的教育方”的述结合起来,是一本了解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书。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