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马克思正义思想与现实978701038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魏传光著 | 魏传光编 | 魏传光译 | 魏传光绘
    • 出版社: 延边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1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魏传光著| 魏传光编| 魏传光译| 魏传光绘
    • 出版社:延边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11
    • 版次:1版1次
    • 印次:1
    • 字数:315000
    • 页数:322
    • 开本:16开
    • ISBN:9787010238388
    • 版权提供:延边人民出版社
    • 作者:魏传光
    • 著:魏传光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95.00
    • ISBN:9787010238388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11
    • 页数:322
    • 外部编号:11482113
    • 版次:1版1次
    • 成品尺寸:暂无

    前言

    导 论

    章对“马克思反对正义”的批判

    节交换正义、保守主义与正义

    第二节拨开“剥削正义”的迷雾

    第三节马克思为什么要批判正义

    第二章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历史生成

    节马克思的探索历程

    第二节恩格斯的重要贡献

    第三章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节从配正义向生产正义的重心转向

    第二节从生产逻辑向资本逻辑的延伸

    第三节从观念主体到阶级主体的

    第四节 从永恒原则到历史范畴的变革

    第四章马克思正义思想内部结构的跨越融合

    节解构正义与建构正义的跨越融合

    第二节解释正义与规范正义的跨越融合

    第三节高阶正义与低阶正义的跨越融合

    第五章 马克思正义思想的现实观照

    节新时代公平正义的价值设置与实践推进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正义”介入

    第三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分配正义

    第四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义根基与实践逻辑

    参考文献

    后记


    魏传光,1974年出生,河南永城人。员,法学博士,教授,硕士导师,现任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兼任广东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伦理学会会员、社科通讯评审专家、网办智库专家、求是网智库专家等。近年来一直从事马克思道德理论与正义理论的研究,主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马克思道德理论的重构及其现实观照”(18FKS004)、哲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基于分配正义'美好生活'的实践逻辑”(18YJA710049)、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指向”(MYZX201607)、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及其现实观照研究”(2018GZMZYB08)等、省部级课题10余项;曾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武汉大学学报》《道德与文明》《社会主义研究》等期刊上发表80余篇(CSSCI期刊53篇),其中多篇如《马克思正义批判的思想逻辑》《马克思对“道德基础论”批判的思想逻辑》等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学术界》以及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多家报刊和全文转载;曾出版《马克思道德理论与现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风险社会中人的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学基础》(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现代人生观照》(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等多部专著;曾获得广东省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广东省宣传理论人才等荣誉称号,曾获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1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年会奖1项。

    本书依据“历史和实践的观点”,从隐含在马克思思想中的正义元素出发,考察并驳斥对“马克思反对正义”“马克思认为剥削是正义的”“马克思是功利主义正义观”“马克思正义理论是混合道义论”四个方面的误读,以此论“历史唯物主义与正义的兼容”,并通过考察市民社会梳理马克思正义理论的生成脉络,考察马克思正义批判、转向和重构的思想逻辑,在此基础上用马克思道德理论观照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主题,包括新时代公平正义的价值设置与实践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义根基等。从总体看,批判话语表达方式是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存在方式,隐含、本质、根源和是马克思正义理论的理论特。马克思没有以历史必然牺牲正义走向理主义的残酷,也没有以正义仲裁历史走向浪漫主义的苍白。马克思拒绝一切形式主义的正义观,反对将正义立足于抽象的规范原则之上。马克思将正义理论置于科的史观之中,重视正义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成功地解决了以往正义理论所无法解决的历史事实与正义价值、经验科学和价值规范的和矛盾,实现了正义领域的变革。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