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秦汉土地赋役制度研究9787511732743中央编译出版社
    • 作者: 臧知非著著 | 臧知非著编 | 臧知非著译 | 臧知非著绘
    •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9-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臧知非著著| 臧知非著编| 臧知非著译| 臧知非著绘
    •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9-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03-01
    • 字数:475千字
    • 页数:458
    • 开本:小16开
    • ISBN:9787511732743
    • 版权提供:中央编译出版社
    • 作者:臧知非著
    • 著:臧知非著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90.00
    • ISBN:9787511732743
    •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 开本:小16开
    • 印刷时间:2017-03-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6-09-01
    • 页数:458
    • 外部编号:895212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战国授田制度及相关问题(1)
    第二节春秋土地关系的变动与授田(12)
    第三节战国授田制度的普遍化(29)
     
    第二章秦朝授田制度的统一及其实态(56)
    第二节“名田”与“授田”质问题(68)
    第三节秦简所见土地制度(92)
     
    第三章汉代授田及其私有化(112)
    第二节土地继承与买卖(124)
    第三节农民受田实态与土地兼并(141)
    第四节《二年律令》的时效与授田制的废止问题(150)
    第五节刘秀“度田”与东汉土地管理(172)
     
    第四章田税征收方式与农民田税负担(190)
    第二节秦和西汉的“税田”制度(205)
    第三节东汉田税征收方式(228)
    第四节田税的货币化与农民田税负担(242)
    第五节文帝免征田税新(251)
     
    第五章算赋研究的几个问题(265)
    第二节“八月初为算赋”与“算”(275)
    第三节凤凰山汉简的“算”非“算赋”之省(284)
    第四节天长“算簿”质分析(300)
    第五节松柏53号牍文质辨析(306)
    第六章更役与更赋(310)
    第二节“正卒”之役(324)
    第三节“更赋”的演变(331)
     
    第七章户籍分类与户等变迁(343)
    第二节“自占年”与户籍登记(366)
    第三节傅籍与户等结构的变动(373)
     
    第八章什伍缘起、居民身份与民居空间(382)
    第二节“闾左”质与基层社会控制(395)
    第三节“叚门逆旅”身份的历史考察(409)
    第四节“市井”所见民居空间与社会控制(416)
     
    余论:土地、赋役与农民历史命运(429)
     
    主要参考资料(442)
     

    臧知非,男,1958年生,江苏宿迁人,1978年至1985年就读于徐州师范院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后留校任教;1988年至1991年就读于山东大史系,获博士,同年任教于苏州大史系,现为苏州大学社会院(史系)教授,中国古代史、中国哲学专业博士导师。先后出版专著《周秦社会结构研究》(与导师田昌五合著)、《中国道教发展史纲》(与师兄刘峰合著)、《吕不韦传》《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田昌五、漆侠总主编,全四卷,靠前卷靠前作者)、《人伦本原:孝经与中国传统文化》《分职定位:历代职官制度》(与沈华合著)、《大汉高后》《中国靠前后——吕后》《周秦汉魏吴地社会发展研究》(靠前作者兼主编)、《论语注说》《生存与抗争的诠释:农民战争史研究》《赋役与秦汉社会控制》《土地、赋役与秦汉农民命运》《泗水、泗阳历史文化研究》(靠前作者兼主编)等十余部;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史学月刊》《史学集刊》《文史哲》等刊物发表一百余篇;主持社科一般项目、重点项目各一项,省部级项目多项。现任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

      本书*、二、三章论述战国授田制形成基础与历史内涵、秦授田制的历史特点、汉代授田及其私有化的历史过程。第四章论述秦汉田税征收方式与农民田税负担,考察“税田”制的由来和实行情况以及田税货币化对农民负担的影响。第五、六章讨论算赋合更赋的生成与演变从训诂和历史不同层面分析“算”的含义与功能,考释文献和简牍 中“算”的各种含义, “更”的内容,说明算赋、更赋的生成和演变。第七、八章讨论户籍管理与社火等级和社会控制问题


      秦汉土地、田税、徭役制度影响深远,是以后历代赋役制度的历史基础,是把握传统中国社会结构变动、社会矛盾发生与变化、王朝兴衰的核心问题。20 世纪初简牍资料出土以后,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出土的一系列战国、秦汉简牍,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秦汉历史的认识,但因资料缺少系统,学界对秦汉时期土地赋役制度的认识存在诸多分歧。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方为指导,本着历史和逻辑相统一、宏观分析和微观考察相统一的原则,以长时段、大视野的眼光,力图贯通式地探讨战国、秦汉时代土地、田税、算赋、更赋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和内在逻辑,分析农民身份 地位演变的制度因素。在充分吸收、尊重前贤时哲成果的基础上,将具体问题置于社会结构变动的过程中,分析各种分歧的合理,得出自己的结论。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