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孟子公开课9787509011454当代世界出版社
    • 作者: 刘亚玲编著著 | 刘亚玲编著编 | 刘亚玲编著译 | 刘亚玲编著绘
    •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9-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刘亚玲编著著| 刘亚玲编著编| 刘亚玲编著译| 刘亚玲编著绘
    •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9-01
    • 版次:1
    • 印刷时间:2017-03-01
    • 字数:270千字
    • 页数:269
    • 开本:小16开
    • ISBN:9787509011454
    • 版权提供:当代世界出版社
    • 作者:刘亚玲编著
    • 著:刘亚玲编著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暂无
    • 定价:39.80
    • ISBN:9787509011454
    •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 开本:小16开
    • 印刷时间:2017-03-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6-09-01
    • 页数:269
    • 外部编号:890701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中华民族的亚圣——伟大的孟子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处于独尊地位。唐玄宗尊孔子为“文宣王”;宋真宗尊他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为其上尊号“大成至圣文宣王”;到了清初,孔子更加显贵,被清帝奉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每逢帝王们祭祀孔子时,旁边总会有一位儒家学派的大学者陪着孔子享祭。他同样拥有崇高尊号:“邹国亚圣公”。显然,在儒家学派中,他的地位仅次于孔子,这位大学者便是孟子。
     
    中国亚圣——孟子()
    仁者——孟子的人生哲学()
    孟子的“大丈夫”精神()
    儒家的奠基者——孟子()
    “亚圣”孟子与“至圣”孔子思想比较()
    民主思想的先驱——孟子()
     
    第二章要管理先修身——的自我修炼
     
    孟子有言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所谓“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就是要从“修身”开始。孟子在这方面有详尽的阐述,认为“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管理者要想有效地指挥下属,应当注意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美国公司管理大师麦克白曾说了一句很简单、意义却很深的话:“管理人的能力先不在于如何指挥别人,而在于如何指挥自己跳出舞蹈。”“舞蹈”即是指管理者应当具备教练的素质和能力。
     
    身先士卒——的无声号角()
    培养浩然正气()
    严于律己,比要求员工更严格地要求自己()
    不为与不能()
    有所不为而后有所为()
    终身学习的素质()
    成大事绝不优柔寡断()
    坚持到底,行动就能成功()
    怀着高度的责任感()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第三章民贵君轻——从孟子的民本思想看现代企业人本管理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朱熹解释说:“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照孟子的说法,在社会的政治结构中,有民、天子、诸侯、大夫几个方面。如果天子失去了民众,就不能做天子。所以,政权的更迭,君王的易位,都取决于民众的态度。在社会的政治管理结构中,民众是基础和前提,甚至起着决定作。君和民相比,民的作用更重要些。管理说到底是管人的艺术,“人”是一切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人本管理的层次()
    情、理、法()
    以人为本,真正地突出员工的主体地位()
    要真诚对待员工()
    给员工快乐就是给企业快乐()
    把员工当作朋友()
    平等相,培养上下一体的工作关系()
    体贴民情,关心员工()
    的误区()
    不做好好先生,该硬则硬()
    软硬兼施,才是段()
     
    第四章仁者爱人——以德服人的领导艺术
     
    孟子在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后,接着便提出了“以德服人”,民众才能“心悦诚服”。以德服人是一门领导艺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施行人事管理的一项就是要以德服人。所谓“君臣之道,恩义为报”,“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你敬人一尺,人就敬你一丈。
     
    以德服人,要德才兼备()
    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
    真诚的关系可以换来忠诚()
    诚信是管理者的素质()
    兼听不同的意见()
    不要吝啬赞美()
    用倾听架起沟通的桥梁()
    斥骂能激励员工知耻而后勇()
    谦虚求教()
    的管理者要站得高、看得远()
     
    第五章尊贤使能——孟子的用人之道
     
    人才是公司的核心,把人才用在挥他特长的地方,就是对人才发掘和激励,必使他能够度地为公司服务。
    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人才的重要,他认为“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是实行仁政的重要措施之一。他又说:“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孟子举贤的下限是“士”。士和庶人尽管都可以说是“民”,但他们的社会地位是不同的。前者属于统治阶级的一层,庶人是被统治阶级的一层。但是孟子竟主张向民众中的一部分人开放政权,这显然是对“亲亲”制度的一个改革。
     
    人才管理是企业管理活动的重中之重()
    善引千军万马,不如善点数将()
    惜才如金,走向成功()
    不拘一格提拔人才()
    正确评价人才()
    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上()
    巧用“能人”,切忌“武大郎”开店()
    先是选好人才,其次是用好人才()
    任人不能唯亲()
    用人要以品德为先()
    不以成败定终身()
    污水要清除,烂苹果一定要果断扔掉()
     
    第六章得民心者得天下——打造团队,营造良好气氛
     
    孟子在论述天、地、人三者关系时,把“人和”排在位,“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即是“有道”,有道也就有了胜利之本:“得道者多,失道者寡”,民心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
    孟子所说的得民心者得天下是仁政管理的重要手段,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现代企业管理。管理一个企业与管理一个道理相同,只有企业内部员工充分有效地团结在一起,有共同的追求,有共同的目标,每个人都在发挥着自己才能与智慧,企业才能在硝烟弥漫的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管理是团队的游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不断搅动锅里的水()
    凝聚人心,从小事做起()
    公司内部的协同精神()
    团队精神()
    组建互动的学习型团队()
    选择好合作伙伴()
    把没有用的合作伙伴筛掉()
    团队精神不是集体主义()
     
    第七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孟子思想中的制度管理
     
    孟子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任何好的办法,在失去了制度的保下,也将变成烂办法。规矩、制度、法律就犹如一种游戏规则,人人都要按照游戏规则来玩,否则一切利益都将无从保。同样,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好的规章制度,则无法形成好的工作局面。一些人把公司的规章制度视作是官僚作风的标志,这是不可取的,没有规章制度的公司,就好像没有法律的社会一样混乱。
     
    “热炉”法则()
    的工具是企业章程()
    要规矩,同时也要避免官僚主义()
    学会花钱,避免浪费()
    合理统筹安排,放手让员工去做()
    秩序和纪律是企业的生命()
    不要过度追求扩张()
    树立真正的成本意识()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第八章通权达变——孟子思想中的企业创新管理
     
    孟子有言曰:此一时,彼一时。事情是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条件下考虑问题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如果死守经验,死搬教条,那么很快就会被社会淘汰,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一切要懂得通权达变,有变
    化才有发展。
    我们处在一个不断变革、不断创新的时代,科学技术在飞展,企业经营环境处在不断改变之中,国内、市场也发生着变化,这都不断地向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应对这一切挑战的秘诀就是创新。只有不断创新,勇于变革,才能不断地适应市场,赢得竞争的胜利。
     
    通权达变,弃旧图新()
    及时调整——创新成就联想()
    新的思想要与新的市场脉搏一起跳动()
    福特A型车创造第二次辉煌()
    适时求变,守旧则意味着死亡()
    顺应市场发展规律,与时俱进()
    变,才是企业不变的主题()
     
    第九章抓住机遇,主动出击——孟子的机遇观
     
    孟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成了教导我们“团结就是力量”的至理名言。然而,人们往往只注意“人和”,却忽视了“天时”也同样重要。这里的“天时”,指的就是机遇。孟子指出:“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意指虽然有智慧,不如趁形势,虽然有锄头,不如等农时。机遇不管是对人的发展,还是对企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抓住机遇就等于抓住了成功。
    机不可失,有机遇一定要抓住()
     
    抓住市场“痒”处,饱和市场也有机遇()
    只要你有心,就会发现机遇()
    让偶然变成一种必然()
    把握良机()

    刘亚玲,笔名刘雅琳,不错礼仪培训师导师。从事高等教育工作30年,经历20年大型企业中高层岗位的历练,具有丰富的外事工作经验。现为中国形象行业管理联合会会长,兼任领导干部国学大讲堂副秘书长。曾多次担任大型活动、部委、世界500强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咨询培训师或智库专家;曾受邀在全国各地讲学近千场,听众达百万人次;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学经典与现代社会应用。

    孟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尊为“亚圣”。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由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门人所著,主要记载了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及其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

     
    孟子被后世尊称为“亚圣”,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其丰富的仁政管理思想,对我们当今的企业管理思想有极大的启示。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孟子的学说,与孔子的思想,被后人合称为“孔孟之道”,是中国古代传统儒学的精华。孟子在两千多年就喊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治国原则,认为一切要以民为本,把人放在治国的首位,人是实行仁政的基础。刘亚玲编著的《孟子公开课/国学公开课系列》教你学习孟子的治国智慧,也学习孟子的精神,做一个智慧和理智的管理者,就不会在抱怨与牢骚中成长,而是咬紧牙去拼搏与奋斗,用自己发展的成果撬开世人尊重的眼神,并在别人嫉妒和艳羡声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