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面向学校德育的言说9787010143880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易连云著 | 易连云编 | 易连云译 | 易连云绘
    • 出版社: 延边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易连云著| 易连云编| 易连云译| 易连云绘
    • 出版社:延边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1-01
    • 版次:1
    • 字数:153000
    • 页数:181
    • 开本:16开
    • ISBN:9787010143880
    • 版权提供:延边人民出版社
    • 作者:易连云
    • 著:易连云
    • 装帧:平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24.00
    • ISBN:9787010143880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5-01-01
    • 页数:181
    • 外部编号:8423717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前言
    章 当代学校德育面临的文化与社会困境
    一、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德育的困惑
    (一 现代化的内涵与特点
    1.演变要素的系统
    2.发展过程的渐进
    3.发展样态的多样
    (二 现代化的附属品
    1.人与物的异化
    2.物质满足与精神失落
    二、后现代文化冲击中的学校德育
    (一 学校德育面临的多种文化形态交融
    (二 学校德育中的多元价值共存
    三、文化化的渗透和影响
    (一 化与文化化
    (二 文化化给学校德育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1.文化交融与:学校道德与文化环境的多元化
    2.道德主体的迷失:当代学校德育的主体错位
    四、新媒体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危机
    (一 新媒体时代的内涵与特点
    1.技术上的开放与平等
    2.人际交流的双向与互动
    3.信息传播的即时与广泛
    4.思想建构的独立与自由
    (二 遭遇挑战的学校德育
    1.“边界”的消解与话语“霸权”的危机
    2.大众传播的“个体化”对传统德育时空的拓展
    3.新媒体所具有的交互与互动凸显了个体的主体
    4.教师角色的转换与地位的变化
    第二章 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问题反思
    一、教师道德现状与专业伦理建设
    (一 难以乐观的师德现状
    (二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师德伦理的时代变迁
    1.我国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演进历程(1978-2008
    2.我国师德伦理的变迁特点
    3.我国师德伦理的未来走向
    (三 传统“师道”的现代诠释
    1.“经师”与“人师”:教师的社会文化传承与道德教化使命
    2.现代教育发展中的教师地位变迁
    二、当代青少年学生价值观与责任感的迷失
    (一 触目惊心的案例
    (二 上帝的缺席与信仰的遮蔽:青少年信仰与价值观分析
    三、学校德育的知识基础与德育教师的专业化
    (一 学校德育的知识基础与属考察
    (二 学校德育的专门化与德育教师的专业化
    (三 学校教育活动的教育
    四、让学校德育成为道德的事业:学校德育的道德质疑
    (一 学校德育中存在的理论问题
    1.什么是道德?
    2.教师能否体罚学生?
    3.发现每个学生的价值
    4.学校应该办出
    5.让学生抓住今天的幸福
    6.尊重学生的个
    (二 学校德育实践层面中的问题
    1.学生不相信老师
    2.真正的德育不是做秀
    3.做德育要把握时机
    第三章 2 1世纪学校德育的改革构想
    一、新世纪学校德育的改革构想
    (一 现实中的“德育”困顿
    (二 对传统道德意义的解读
    (三 新时期学校德育的改革构想
    1.树立新的“大道德”观念
    2.科学界定学校德育概念,杜绝随意
    3.强调学校道德教育的层次与动态,培养新的道德主

    二、新世纪学校德育理论研究新进展
    (一 厘清学校德育的概念
    (二 重建学校德育的理论基础
    (三 探讨学校德育的有限与有效
    三、“新课程”域中的学校德育改革追问
    (一 解读“新”意
    1.以“人”为本的新教育理念
    2.以学生的主动活动为基础的教学观
    3.强调课程的现实生活基础
    4.强调研究型教师的培养
    (二 现行学校德育改革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对于“以‘人’为本”这一新的教育理念的认识
    2.学校德育的学科质
    3.学校德育内容的系统和层次
    4.多元化进程中的道德抉择
    5.学校德育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转换
    第四章 学校德育改革的具体路径
    一、学校德育改革的方定位: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研究中的范式转
    换与现代诠释
    (一 范式解读与道德教育研究价值取向反思
    (二 文化的与范式转换的差异
    (三 科学共同体的重新定位与学术队伍建设
    (四 挑战与机遇:传统道德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二、传统美德教育与三个面向
    (一 处理好继承传统道德与构建现代道德体系的关系
    (二 确立“大德育”观
    (三 将传统与未来相结合
    三、传统道德的内涵与意义的现代诠释
    (一 传统道德中的生命意义解读
    1.现实社会中“道德”意义的异化
    2.回归生活世界的世纪呼唤
    3.传统道德之生命意义解读
    (二 “道”“德”关系考察
    1.天之大德日生:“德”与“道”的内在一致
    2.德者,得也:德与道的动态转化
    3.外得于人,内得于己:道德发生的主体依据
    (三 生命·实践之道德体系构建:传统道德的现代演绎
    四、汉字的特点与它的道德教化功能
    五、《周易·蒙卦》中的儿童道德教育思想
    (四 德育的社会环境
    1.社会意识环境
    2.人我关系环境
    3.目标化的教育环境
    (五 德育的主体环境
    1.生理环境
    2.心理环境
    3.主体内部道德环境
    结语 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社会使命和未来担当
    一、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社会使命
    (一 学校道德教育在践履使命中的困境
    (二 学校道德教育对“良知的遮蔽”的意义
    1.道德教育直击“良知的遮蔽”
    2.学校道德教育破解“良知的遮蔽”
    (三 学校道德教育使命的构建
    1.“善论”视角下对良知的理解
    2.从“善论”视角出发促进学生体认良知
    二、道德教育的未来担当
    后记让教育之河为生命而奔流

      《现代教育文库:面向学校德育的言说》凝结了作者多年对于中国德育领域的思索。整个著作分成上篇中篇和下篇三个大的部分。上篇为面临的文化与社会环境,中篇为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下篇为走出困境之思。其中,上篇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德育面临的文化与社会环境,是对东西方文化交融与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重点突出社会发展与变化给中国传统道德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强调了学校德育面对这种文化上的变迁应该做出理的应对。中篇部分则论述了在变革过程中,我国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中存在的诸种问题,是信仰教育、家庭教育与教师伦理与道德问题。下篇则集中讨论在学校德育理论研究中应该把握的科学研究范式转变,试图通过对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重新理解以走出当代我国学校德育研究中方误区,并力图通过对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现代诠释以丰富当代学校德育的知识基础,同时以此为基础极大地彰显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文化底蕴。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