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十字路口的明朝(精)9787545564587天地出版社
    • 作者: 赵现海著著 | 赵现海著编 | 赵现海著译 | 赵现海著绘
    •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9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赵现海著著| 赵现海著编| 赵现海著译| 赵现海著绘
    •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9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185000
    • 页数:296
    • 开本:32开
    • ISBN:9787545564587
    • 版权提供:天地出版社
    • 作者:赵现海著
    • 著:赵现海著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68.00
    • ISBN:9787545564587
    •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9
    • 页数:296
    • 外部编号:11221485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引言 //001
    一 贫寒天子与明朝“国运” //011
    二 后的丞相 //025
    三 朱棣的“盛世” //039
    四 郑和的“绝唱” //053
    五 的崛起 //067
    六 多面的宦官 //081
    七 未再重演的南迁 //099
    八 从“土木”到“夺门” //113
    九 河套危机与长城时代 //129
    十 与马丁·路德 //149
    十一 “大礼议”中的君臣角力 //163
    十二 “倭寇”与“板升” //185
    十三 不上朝的皇帝 //199
    十四 “三案”与 //213
    十五 繁荣中的困境 //1



    赵现海,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明史研究室主任,2020年至2021年挂任甘肃省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入选2019年首批“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兼任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秘书长、中外语言流作中心“新汉学计划”学术顾问、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韩国首尔大学奎章阁韩国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明史、长城史与边疆史,著有《明代九边长城军镇史:中国边疆说视野下的长城制度史研究》《明长城时代的开启 : 长城社会史视野下榆林长城修筑研究》《十字路口的长城 : 明中期榆林生态、战争与长城》,合著有《中国通史大师课》等四部,发表70余篇,《明代九边长城军镇史》一书获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三等奖,在喜马拉雅、酷我音乐平台主讲《中国通史大师课》《中国极简史名师课》的明史部分。






    产品
















    新高度:结合xin学术研究成果,从地缘政治、全球化视角下,看待明朝大历史。将明朝置于全球化的格局下,与世界文行横向对比,加深了对明朝的认识。

    新视角:作者根据学界研究成果,审视明王朝的“格”,提出了“内敛”这一概念,以此解读整个明朝历史。

    新观点:在14世界世界全球化的竞争中,明朝表现如何?郑和下西洋的局限、明代政治架构、长城的意义——通过内敛的视角和全球化的视野,对公众熟知的明代历行剖析,得出了新的结论。

    新思考:以史为鉴:重读明史有何意义?21世界中国在世界的崛起,可从明代历史借鉴到什么?








    内容简介






    决定明朝历史发展方向的因素是什么?
    放眼14世纪的世界,明朝为何做出一个与文明不同的选择?
    在早期全球化历史潮流中,明朝为何错失了历史机遇?

    14世纪中期,蒙古帝国开始瓦解,拉开了世界历史新序幕。1368年,在东亚大陆上,一颗新星冉冉升起,大明王朝建立;与此同时,西欧迎来了“文艺复兴”和此后的新航路开辟;阿拉伯文明在亚欧大陆扩张势力,充当东西方贸易和文化的中介;莫斯科公国在蒙古帝国疆域的基础上,整合罗斯部落,建立起俄罗斯文明。蒙古帝国瓦解后留下的一片权力空间,四种文明开始竞逐其间,勾勒未来世界历史的基本脉络,推动世界近代史大幕的开启。

    与三种文明相比,孤处东亚的明朝在疆域政策上采取“内敛”取向。明朝在大体收复元朝旧疆之后,并未利用强大的国力,追随蒙古帝国的世界扩张脚步,而是重回亚洲,建立起传统的以中原王朝为核心的“中华亚洲秩序”。在世界近代的十字路口之时,明朝的这种选择错失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三种文明的扩张提供了历史空间,令人扼腕叹息。但是置身于历史中,便会发现明朝的选择具有内在的合理,是地缘政治、文明传统、王朝格综合而成的然结果。

    作者从全球史的视野出发,选取了明代历史中17个典型人物和事件,以明朝的“内敛”取向为线索,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诸层面,生动讲述了明代纷繁复杂的人与事,深刻揭示了这种繁杂图景背后的深层内涵,并指出这些人与事对明代中国,乃至世界近代历史的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






    赵现海,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明史研究室主任,2020年至2021年挂任甘肃省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入选2019年首批“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兼任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秘书长、中外语言流作中心“新汉学计划”学术顾问、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韩国首尔大学奎章阁韩国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明史、长城史与边疆史,著有《明代九边长城军镇史:中国边疆说视野下的长城制度史研究》《明长城时代的开启 : 长城社会史视野下榆林长城修筑研究》《十字路口的长城 : 明中期榆林生态、战争与长城》,合著有《中国通史大师课》等四部,文70余篇,《明代九边长城军镇史》一书获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在喜马拉雅、酷我音乐平台主讲《中国通史大师课》《中国极简史名师课》的明史部分。







    内页插图


















    目录






    引言 //001
    一 贫与明朝“国运” //011
    二 后的丞相 //025
    三 朱棣的“盛世” //039
    四 郑和的“绝唱” //053
    五 的崛起 //067
    六 多面的宦官 //081
    七 未再重演的南迁 //099
    八 从“土木”到“夺门” //113
    九 河套危机与长城时代 //129
    十 王阳明与马丁·路德 //149
    十一 “大礼议”中的君臣角力 //163
    十二 “倭寇”与“板升” //185
    十三 不上朝的皇帝 //199
    十四 “三案”与 //213
    十五 繁荣中的困境 //1











    精彩书摘






    河套危机与长城时代





    长城的历史角色





    长城是世界历修筑时间、规模的军事工程。长城修筑之后,直接在中国北方划分了一道疆界,改变了中国的历程。长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抵御了北方族群骑兵攻,保障了中原地区的相对安宁;但长期的修建又耗费了中原王朝的大量财政收入,从正、反两个方面影响并形塑了中国古代的历程。不仅如此,长城修筑之后,北方族群南下的难度加使其更多地向西军,通过中亚、西入欧洲地区,影响了整个世界历史程。





    明朝在内敛的疆域政策的影响之下,在中国历后一次大规模修筑长城。那么,明朝为什么要修筑长城?长城对于明代中国,乃至世界近代史,又产生了何种深远的影响?





    河套弃守





    明朝从开国伊始,便不断修筑长城。洪武时期,明朝为防御北元的反扑,沿太行山、管涔山、恒山的连绵山脉,构建关隘防御体系,形成了近边防御体系。为控制蒙古南下的主要通道,明朝又分别在大宁卫、山海关修筑了数百余里长的墙垣,在开平卫建立起烽堠通信体系;在东胜诸卫以东,从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向西南至山西老牛湾村,修筑了约三百里的墙垣。永乐时期,朱棣一方面在蒙古高原“五征三犁”,另一方面对武将们的军事能力十分担忧,于是在宣府、大同修筑了边墙。正统时期,明朝为防御兀良哈三卫南下,沿辽河套地区南缘,混杂大量木栅,修筑了很长的边墙。以上长城的修筑,虽然规模不小,但影响基本限


    于本地,未对地区和后世的长城修筑产生示范意义。而成化中期榆林长城的修筑,不仅掀起了明中后期长城修筑的潮流,而且成为后世关于长城应该修筑的争论焦点,是“明长城时代”的。





    宣德以来,蒙古各部不断内斗,失利的鞑靼南下到阴山一带,胜利者兀良哈、瓦剌尾随而来。三种势力沿着阴山,由东向西,在明朝边境不断奔驰。这个时候,他们都发现了一片广阔的之地——河套。河套在秦汉时期被称为“河南地”,是黄河中游从宁夏到山西的河段所呈现的“几”字形区域。明朝人觉得这片区域看上去像个套子,所以把它改称为“河套”。河套由南至北依次分布着毛乌素沙地、鄂尔多斯高原、河套平原,虽然大部分地区不适合推广农业经济,但拥有广阔而茂密的草原,适合游牧经济。





    河套原本是个极热闹的所在。秦汉、隋唐崛起于西北边疆,建都关中,西北边疆是北部边疆经营的重心。作为当时京师屏障的河套,更是军事经营中的重中之重。而匈奴、突厥等北方民族南攻关中,也以河套作为战略跳板。但伴随着中唐以后中国经济、政治中心的东移,河套不复往昔的战略地位。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之时死亡,蒙古为了报复,大肆这一地区的项族群。传说成吉思汗葬地在河套,元朝官方也在此祭祀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陵便建于此地。为保持这一地区的宁静,蒙古帝国在这一地区并未大规模设置机构。无论如何,元代河套一改数千年不断的农牧开发和战争频仍的局面,陡入了一段寂静的时光。





    明初先后定都南京、北京,皆远离河套,河套在帝国的政治版图中,只是偏僻的西北一隅,明朝延续了元朝的历史脉络,对河套并不关注,基本是空置其地,仅在其北面设置东胜诸卫,守卫黄河以北。随着东胜诸卫的内徙,河套敞开在蒙古各部的视野之下。宣德以后,尤其是“土木之变”以后,蒙古骑兵屡次从河套长驱直入,向东越过黄河攻山西地区,向西跨越贺兰山攻宁夏、甘肃,向攻陕北地区,从而在西北边疆撕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突破了明朝的整体防线,严重威胁了西北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形成了十分严重的河套危机。成化时期,蒙古各部内乱加剧,鞑靼各部为躲避内乱冲击,纷纷南下明境。与之前蒙古南下主要为抢掠物资不同,此时鞑靼各部南下,增加了躲避内乱的因素,因此滞留时间更长,从而向适合大规模游牧的河套迁移。





    曾经的机会





    天顺时期,大同镇游击将军石彪针对河套危机,提出在威宁海子(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东北黄旗海)筑城驻防,从而切断蒙古南下的交通要道。但这一建议不仅未被采纳,反而给石彪乃至石氏家族带来了灭门之祸。





    “夺门之变”后,石亨因拥立,晋爵忠国公,无论从地位还是能力而言,皆堪称杨洪之后明朝武将。天顺时期,蒙古骑兵南下河套,明朝派遣石亨叔侄前往搜剿敌军,这在当时被称作“搜套”。石亨、石彪不负众望,先后在天顺元年(1457),取得磨儿山(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大捷,斩首174人;天顺三年(1459)野马涧(在今陕西定边县东安边镇东北)大捷,斩首513人,此是明中后期历次“搜套”“复套”战役中,获得的分量的大胜。





    取得“搜套”胜利后,石彪返回大同镇,不仅仍多次获得,而且颇有见识地请求驻守威宁海子,堪称杨洪、石亨之后明中期将才,其才气、勇略甚至较二人尤胜,从而继杨洪被蒙古人称为“杨王”之后,被称为“石王”。





    这样一位已充分展现才干的将领,在既为西北,且身居侯位的情况下,却一直未能升至大同镇总兵官。个中原因是英宗担心石氏家族势力过盛,会影响自己的皇位稳固。“夺门之变”后,石亨也仿照杨洪做法,努力构建听命于自己的武将集团,将家人、亲故、旧部都纳来,规模较之杨氏家族庞大许多。对于石氏专权,英宗十分嫉视,自然不会命石彪镇守大同,形成叔侄二人一内一外、握精兵的态势。





    天顺三年(1459),英宗借石彪提出驻守威宁海子之事,让大同镇总兵官李文诬告石彪有谋叛异志。英宗以交接蒙古为罪名,将石彪诛杀,而石亨也系狱身死,其麾下武将集团被解散,石氏家族在昙花一现后迅速覆灭。





    英宗消灭石氏家族,虽然恢复了政治平衡格局,但伴随石亨、石彪身死,明朝失去了当时资格与蒙古一较高下的武将,使明前期以来面临的武将断层现象愈加严重。明中后期“搜套”“复套”战争中,武将不仅多不堪重用,甚至多浮浪之辈,再未取得堪比石彪的战绩,这也是明朝在中后期失去河套的军事根源,对明中后期北部边疆战略劣势的形成和加剧影响深远。





    成化“搜套”





    成化年间,围绕如何解决河套危机,明朝内部产生了两种解决方案。种解决方案是主张开展大规模“搜套”,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这种方案以阁臣李贤为代表。成化二年(1466)五月,鞑靼毛里孩入河套。李贤提出,“不一劳者不永逸。今欲安边,须大举而后可也”,并主张抽调陕西、延宁、甘凉、宣大诸镇军队中的精锐骑兵、步兵,并打造战车、拒马等应对骑兵的器械,“期以明春或今秋兵搜剿,务在尽绝”。明朝于是派遣杨氏家族的杨信,充任“搜套”总兵官。但杨信生畏懦,在“土木之变”发生后,曾经在北运粮草的途中,听闻炮声,吓得跑了回来。他的能力根本不足以指挥如此大规模的战役。事实也是如此,在杨信的指挥下,明军调动缓慢,虽然取得小龙州涧之捷,但次月参将汤胤 驻守孤山堡(今陕西府谷县孤山镇),中伏而死,朝野震动,杨信遭受了巨大的质疑和批评。正当杨信身处信任危机之时,毛里孩在鞑靼内乱和冬季严寒的双重冲击之下,请求与明朝展开朝贡贸易,从而退出了河套,杨信幸运地得保晚节,但也由此从“搜套”行动中退出。





    成化五年(1469),鞑靼阿罗犯河套,兵部尚书白圭力主“搜套”。《明史·叶盛传》记载:“满都鲁诸部久驻河套,兵部尚书白圭议以十万众大举逐之,沿河筑城,抵东胜,徙民耕守。帝壮其议。”由于杨信能力不足以“搜套”,明朝改而委派平灭荆襄流民的朱永充任搜套总兵官,并由文官都御史王越参赞军务。此次“搜套”,明军先后取得双山堡(今陕西榆市北双山乡)大捷、怀远堡(今陕西榆林市横山区东南旧城村)大捷。成化七年(1471),阿罗出与癿加思兰、孛罗忽发生内斗,被后者逐出河套,从此不入河套。此次“搜套”行动与杨信负责的那次相比,无疑在战役层面取得了明显战绩。但从战略层面而言,“搜套”军队并未在军事胜利一步驻扎河套,巩固军事空间,而是鉴于西北地区为供应“搜套”大军粮饷而造成巨大的财政负担,采取遣散军队、分散就粮的做法,这为癿加思兰再入河套提供了可能和空间。





    成化七年(1471),癿加思兰在驱逐阿罗出后,顺入河套。成化八年(1472)二月,白圭再次提出“搜套”。除王越任参赞军务外,“搜套”总兵官改由平灭大藤峡苗人、辽东女真叛乱的赵辅担任。赵辅是个靠结交上位的无能之辈,赴任之后并无丝毫,榆林地区屡攻,赵辅遂遭到弹劾。在朝廷屡次斥责之下,赵辅甚至编造癿加思兰、孛罗忽出套东行的谎言。终在朝廷严厉批评之下,成化八年(1472)十月,赵辅主动辞职。





    成化九年(1473)十月冬季来临越终取得红盐池(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南红碱淖)大捷,此役是成化年间明朝“搜套”行动取得的胜利,共擒斩355人。红盐池大捷后,当月王越又取得韦州(今宁夏同心县东北韦州镇)大捷,斩首149人,却有杀戮逃归汉人之嫌。经过两次大捷,明朝沉重打击了河套的蒙古部落,使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敢再南下河套,“搜套”行动取得了重大胜利。





    虽然“搜套”行动取得了战役层面的胜利,但长期的军事行动,给西北地区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乃至民众流离失所,引发社会危机。河套地区沙化严重,缺乏大规模推广农业经济的生态条件,河套以北也无明军驻守,河套地区屯垦的也没有保障。因此,在“搜套”之后,明朝并一步在河套设置机构、固定控制,而是仍采取空置河套的方式,这无疑不能阻止鞑靼各部对河套的渗透,河套也逐渐沦为鞑靼的固定驻牧之地。





    边墙争议





    除了大规模举兵“搜套”,第二种解决方案是主张在榆林构建长城防御体系。主张这一方案的,是中央管理的户官员,以及负责西北社会安定的延绥镇巡抚、陕西巡抚。与兵部官员追求建立不同,户部官员、巡抚分别担负着平衡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之责,连年的“搜套”战争给上到中央、下到西北地方都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因此,这两种政治势力成为“搜套”战争的反对者。作为“搜套”的替代方案,西北巡抚提出修筑边墙,将之与已有营堡相结合,从而构建长城防御体系。





    成化六年(14月,延绥镇巡抚王锐提出在榆林边界地区修筑“边墙”,宪宗对此表示赞同。这一方案是榆林“大边长城”的早蓝图。但这一计划并未实行,原因是兵部主持的“搜套”正在举行,不愿方案中途扰乱。





    不久后,由于“搜套”行动导致陕西财政危机和社会动荡,陕西巡抚马文升指出“搜套”效果很差,“道途辽远,军未集而虏已去,徒费供亿,无益于事”,因此应采取防御方式解决河套危机。但与延绥镇巡抚王锐关注榆林边境防务不同,马文升作为陕西巡抚,更为关注榆林的纵深防御,主张通过堵截,阻止蒙古军入陕西腹里。他提出先在白于山地区,利用当地地形和北宋时期的堡寨,构括墙垣、城堡、墩台在内的榆林内地长城防御体系。而修筑工程所需的人力,马文升提出可以用当地“土兵”。可见,马文升可能吸取了王锐提出修筑“大边长城”被兵部阻挠的教训,不与“搜套”方案直接碰撞,改而提出在陕北腹里修筑“二边长城”,以较低成本,依托白于山地形和前朝旧迹,利用榆林“土兵”而不是参加“搜套”的正规军,铲山筑墙、修复城池。但他的这一建议同样未能实施。





    成化七年(1471)七月,新任延绥镇巡抚余子俊在马文升之后再次上奏,请求修筑“二边长城”。余子俊同样为避免与“搜套”方案相,甚至更退一步,主张用民众修筑长城,并将工期缩短。对于西北巡抚的边墙方案,兵部一直拒绝,但因延绥镇巡抚、陕西巡抚连番提出这一议案,为缓解舆论压力,兵部统一给出解释,指出王锐所倡“大边长城”修筑方案,在平坦沙漠上修筑边墙,不仅容易倾塌,而且容易遭受蒙古骑兵的大规模冲击,因此不宜修筑;马文升、余子俊主张的“凿山设险”,会劳役民众,应当在“搜套”之后,以榆林正规军队为主,并由当地民兵协,修筑完成。对于兵部的立场,宪宗表示了尊重:“设险守边,兴工动众,当审度民力。姑缓之。”于是榆林边墙方案再次搁浅。
















    新高度:结合近期新学术研究成果,从地缘政治、全球化视角下,看待明朝大历史。将明朝置于全球化的格局下,与世界文明进行横向对比,加深了对明朝的认识。新视角:作者根据学界研究成果,审视明王朝的“格”,提出了“内敛”这一概念,以此解读整个明朝历史。新观点:在14世界世界全球化的竞争中,明朝表现如何?郑和下西洋的局限、明代政治架构、长城的意义——通过内敛的视角和全球化的视野,对公众熟知的明代历史进行剖析,得出了新的结论。 新思考:以史为鉴:重读明史有何意义?21世界中国在世界的崛起,可从明代历史借鉴到什么?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