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多维视野下的希利斯·米勒文论研究张旭外国语言文化传播研究丛书美国当代文学批评家希利斯米勒文学批评思想研究书籍
  • 本店商品限购一件,多拍不发货,谢谢合作
    • 作者: 张旭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张旭著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ISBN:9780067725820
    • 版权提供:清华大学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书名:  多维视野下的希利斯·米勒文论研究(外国语言文化传播研究丛书)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ISBN号:  9787302537045

    本书就美国当代文学批评家希利斯 ·米勒的文学批评思想展开专题研究。具体而言,
    按时间脉络,结合具体主题考察米勒文学批评思想的演进过程,分别涉及他在意识批评、
    解构批评、语言行动和伦理批评等方面做出的探索,同时也讨论了他近年来就文学观念进
    行的一系列新的反思活动;通过个案作品研读考察米勒文学批评方法上的变迁及其文艺思
    想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内容;通过互文性文本阅读考察米勒文学批评思想的发展与其所处时
    代文艺批评思潮的关系,进而体察他为当代文艺批评思想发展所做的贡献。


    1.本书就美国当代文学批评家希利斯· 米勒的文学批评思想展开专题研究。
    2.通过个案作品研读,考察米勒文学批评方法上的变迁及其文艺思想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内容
    3.通过互文性文本阅读,考察米勒文学批评思想的发展与所处时代文艺批评思潮的关系。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米勒早期小说批评中的意识批评途径        25

    第一节意识批评观念说略     26
    第二节米勒于意识批评理论的继承与运用              30
    第三节意识批评之后的反思                     46

    第三章 米勒与文学言语行动批评
            55

    第一节言语行为理论的源与流                 56
    第二节米勒对言语行为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63
    第三节米勒的言语行为理论于小说研究中的集中运用            72
    第四节阅读后的反思              78

    第四章 全球化时代米勒的比较文学观                    83

    第一节新时期比较文学危机问题的美国脉络          84
    第二节全球化时代比较文学远景之设想                   88
    第三节文化批评问题之探索与比较文学中差异性的凸显        92
    第四节反思与展望                   97

    第五章 米勒的文学伦理观
                      103

    第一节米勒的阅读伦理观                       105
    第二节米勒的叙事伦理观                       112
    第三节米勒的地志伦理观                       117
    第四节伦理阅读之后的反思                   124

    第六章 米勒的解构主义翻译观
              135

    第一节翻译即跨越边界        136
    第二节翻译:在可译与不可译之间      140
    第三节翻译:双重文本的产生               147
    第四节问题与反思:一个开放性的结语                 150


    第七章 全球化与数字化时代米勒的文学观          157

    第一节从文学的终结到作为虚拟现实的文学        157
    第二节文学的秘密与文学阅读的缘由                     162
    第三节阅读的方法与比较阅读               166
    第四节观念“反思”后的再反思          169

    参考文献        175

    后记         195

    广西地处西南,依山傍海,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其形成了
    独特的文化景观。从古至今,广西的文化传统一直延续发展,并
    在历史的潮流中吸取异质文化的元素,显示出多元和开放的特点。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广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聚落、戏剧、
    宗教、习俗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了一大批优秀华侨以
    及国内外著名的文化巨匠,也留下了形态多样、保存完整、内容
    丰富、数量巨大的文化资源。因此,对它们进行保存、整理、挖掘、
    提炼,加深对广西文化内涵的研究,从而更好地延续传统、迈向
    未来,无疑是一项具有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的工作。
    广西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对外交流与贸易频
    繁且深广。近代以来,广西又是华侨之乡,大批的桂籍人士远渡
    重洋、打拼创业,他们传播了广西文化、推动了中外语言文化交
    往。深入研究地方文献,还原这段历史,一定能够增进广西与海
    外广大华侨的情感联系和心理共鸣。在中国近现代转型时期,对
    中国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桂籍名人辈出,其中像马君武、王力、
    秦似、梁宗岱、王宗炎等都是广西地方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他们的思想资源长期未被区内外的研究者重视。如果我们对这
    些大师的翻译、创作、言论等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行全面、深入
    地挖掘研究,以指导现实发展,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
    日前,国务院批复了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这对于该地区
    包括文化和教育等内在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是一大利好。处在全球
    化和资讯迅猛发展的时代,“越是地方或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21 世纪,中国各省、区、直辖市都在向内深挖文化资源,向外
    传播文化精华和发扬当地族群性格,建立认同,寻求发展。在不
    进则退的严峻形势面前,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文化
    强国建设”为指导,努力发掘、保存、整理、研究和阐释地方语
    言、文化和传播资源,然后推向世界。
    语言、文化和传播紧密联系,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统一体,其
    中语言是载体,文化是客体,传播是渠道,因此只有通过传播,
    才能使东西语言和文化的交流成为可能。有鉴于此,如果我们对
    广西境内及广西籍人士开展的欧美语言、文化、翻译活动进行挖
    掘和深入研究,便可从中发现早期广西先贤如何弘扬民族文化、
    引进西方文化思想,进而为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做出巨大贡献
    的心路历程。同时,以外国语言、文化、翻译传播研究为契机,
    将广西地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联系在一起,进而将广
    西推向世界。
    广西民族大学拥有广西高校中唯一的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
    博士点,也是全国民族院校中唯一的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
    点。学科队伍结构合理,研究方向齐全,目标定位科学合理,建
    设规划目标明确,切实可行,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学校“民
    族性、区域性、国际性”三性合一的办学定位,在科学研究、人
    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都能很好地结合民族性和东盟地区的特
    殊性,服务广西社会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同时服务国家战略。
    不断强化区域与国别研究、语言学、外国文学与文化、翻译与传
    播几个核心学科方向,并不断拓展新的学科领域,成功培育了比
    较文学/ 译介学、外国文学与文论、东南亚民间文学与民俗文化
    研究等特色学科方向,极大地推动了学科的内涵式发展,在外语
    教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该学科已由原来的外国语学院发展成
    为外国语学院和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两个学院,外国语学院侧重
    欧美国家的语言、文学、文化研究,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则侧重
    东南亚语言、文学、文化研究。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我们决定编选“外国语言文化传播研
    究丛书”,旨在结集本团队成员近年来有关外国语言文化传播研
    究相关成果,同时也吸纳海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的优秀成果。入选
    作品均具有宽阔的学术视野,有较强的原创性和鲜明的特色,研
    究方法具有可操作性,深层次揭示了外国语言文化与传播的本质。
    本丛书为一套开放性丛书,除收入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
    科成员的成果外,也收入国内外同仁优秀研究成果,所收著作须
    经丛书编委会评审通过。我们期待本丛书的编选和出版能够为打
    造学术精品、推动我国外国语言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起到积极和
    实际的作用。
    “外国语言文化传播研究丛书”编委会

    序言一
    希利斯· 米勒(J. Hillis Miller)在中国学界可算是一个令人耳
    熟能详的名字,至少在中国的文学理论批评界和比较文学界“如
    雷贯耳”。近二十年来,随着关于全球化时代的文学和文学研究之
    命运的讨论,米勒在中国的知名度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
    米勒、张江关于文学理论问题和阅读与批评等问题的对话同时发
    表于中美主流刊物,更是将这位年逾九旬的老学者再度推向中西文
    学和理论国际对话的前沿。确实,米勒在中国享有如此之高的知名
    度并非像有人所认为的那样是少数人炒作出来的,而是凭着他深厚
    的文学素养和理论造诣以及阅读和批评的睿智和独特风格,在他长
    期的学术和批评生涯中逐步形成的。他曾担任过美国现代语言学会
    (MLA)主席,并且很早就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AAAS)院士,
    这两个极高的荣誉只有少数大师级的人物才能享有。
    此外,还有三个原因使得他在中国学界如此名声大振:其一,
    他本人确实在美国属于主流人文学者,单从他的一系列经历我们就
    不难发现他在美国学术界长期所处的领军地位。他早年在哈佛大学
    攻读博士学位,之后长期在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和耶鲁大学任教,
    前者使他一度介入现象学批评日内瓦学派的著述活动,后者又使他
    与德里达及其他三位耶鲁同事结盟并一度形成所谓的“四人帮”。
    其实这四位批评家的学术生涯有着不小的差异,而他们之所以被人
    们称为“四人帮”或“耶鲁学派”,其原因不外乎这样三点:第一,
    他们四人都著述甚丰,而且在20 世纪70、80 年代的美国批评界有
    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其对美国文学批评的冲击力如同“黑手党”一
    般;第二,是因为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解构主义的鼻祖德里达的
    影响,在其批评实践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解构倾向;第三,他们四
    人都曾同在耶鲁大学英文系和比较文学系任教,属于学者型的理论
    批评家。因此把他们放在一起统称为“耶鲁学派”是一个十分便当
    的办法,甚至还有人把曾在耶鲁大学客座的德里达也归为“耶鲁学
    派”的一个编外成员。当然对这种误解和贴标签的做法我已在另外的
    王 宁
    场合作了澄清。
    米勒在中国学界的名气之所以如此之大的第二个原因在于,他
    从一开始就是被当作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在美国最重要的代表和实践
    者介绍给中国学界的,他的一些著作也早在20 世纪80、90 年代就
    开始被陆续译成中文,在中国文学批评界和比较文学界产生了较大
    的影响。但他自己十分清楚自己在解构主义运动中所处的地位:如
    果说德里达是解构主义的旗手和理论大师的话,那么米勒给自己的
    定位就是一位专注文学阅读和研究的“批评家”,而且是一位活跃在
    学术体制内并有着权威性的学者型批评家。近几年来在国内文学理
    论界讨论得很热火的那本《小说与重复》虽然迟至2008 年才有完整
    的中译本,但在此前关于这本书的评介性文章就已经不少了。由于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确实需要像米勒这样的既有理论又擅长细读的
    批评大家,同时对中国学界来说,我们也确实需要像米勒这样的主
    流人文学者为中国人文学术的国际化推波助澜,因而米勒的批评著
    述便引起中国学界的特别关注。这一关注在21 世纪甚至发展到了几
    所名牌大学的多位博士生以他的学术思想和批评理论为题撰写博士
    论文,而这即使在他的祖国美国也十分鲜见。因此难怪米勒有时不
    无调侃地说:“我在中国的知名度大大超过了我在美国的知名度。”
    其三则是米勒与一些非常神秘并不可一世的西方理论大家不
    同,他为人十分和善和亲民。无论是蜚声学界的大教授还是初出茅
    庐的博士生,只要给他写信请教学术问题,他总会在第一时间亲自
    回复。要知道,对于这位只用一只手写作的八十多岁的老人,亲自
    操作电脑是多么的不易。不少年纪小于他的中国学者也许早就不上
    电脑了,所有的信件均由家人或学生代为回复,或对陌生人的来信
    根本不予回复。而米勒则亲自回复来自各方面的电子邮件,这样便
    使他在中国学界有着广泛的人缘和很好的口碑。接踵而来的就是不
    少大学邀请他前往演讲,不少国际会议邀请他作主题发言,而他一
    般只要身体状况良好又没有其他允诺的话,大多会满足中国学者的
    要求。本书作者张旭在后记中就回顾了他和米勒相识的过程。
    我和米勒早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就已相识,当时他第二次应
    邀来北京大学演讲,而我作为一位当时在北大任教的青年教授并没
    有机会与他进行深度交流。我和他真正开始比较频繁地交往则始于
    20 世纪末和21 世纪初。我在北京语言大学创立了比较文学研究所,
    其后又在清华大学创立了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米勒分别被我
    聘请为这两个机构的客座教授。我们每隔一两年都要举行一次高端
    国际学术会议,米勒便当之无愧地成为我们首先邀请的美国学者,
    而且他几乎每次都有求必应。于是我们就成了很好的学术同行和朋
    友,并保持较为频繁的邮件往来。我先前在北京语言大学指导的博
    士研究生郭艳娟曾以米勒的文学思想为题撰写了博士论文,后来她
    出任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做一本关于米勒的
    书,这也就有了后来的米勒中国演讲集的中文版《萌在他乡》。现
    在这本《多维视野下的希利斯· 米勒文论研究》可以说是张旭教授
    长期潜心研究米勒文学批评理论的一部集大成之作,所涉及的方面
    几乎涵括了米勒一生的著述和批评生涯的各个阶段:从他早期小说
    中的意识批评途径,到他的文学言语行动批评;从全球化时代米勒
    的比较文学观,到他的文学和阅读伦理观;从米勒的解构主义翻译
    观,到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文学的命运等问题,都进行了较为详细
    的理论分析和阐述,其间也不乏作者自己通过仔细阅读和深入研究
    而得出的真知灼见。此外,本书的文字也十分流畅,阅读丝毫没有晦
    涩抽象之感,这也体现了张旭长期从事翻译实践所形成的语言风格。
    本书讨论的一些问题也许国内其他学者也有所论述,但有些则
    是国内学界不太了解的。例如,米勒与言语行为理论的互动关系则
    是非得仔细阅读原文才能弄懂的方面。在张旭看来,文学言语行为
    理论最为关注的问题无疑是文学如何产生意义的问题,而米勒通过
    自己的阅读行为告诉人们:文学阅读或批评不仅要了解语言是什么,
    还要了解语言做了什么,语言能够做什么。人们不仅要挖掘文学的
    社会学意义,还要探索文学是如何通过产生意义和价值,进而影响
    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米勒的具体做法便是将修辞性解读和文学
    外部关系研究结合起来,这样势必要将文学与外在现实世界联系起
    来,从而彻底纠正了以往新批评和形式主义那种一味地关注文本本
    身的做法,由此而将人们的视域拓展开来。这可以说是米勒于文学
    批评的一大贡献。我认为这是作者基于对米勒著作的深刻理解所得
    出的洞见。
    米勒作为一位比较文学大师,他的贡献并非在于他参加比较文
    学学术会议,而更在于他在自己的批评实践中,有意识地将不同语
    言和不同国度的文学作品放在一起观照和比较,因而他所从事的是
    一种跨越学科界限并有着理论概括之特色的比较的总体文学研究。
    例如,正如张旭所总结的,在将言语行为理论系统地运用到文学作
    品的解读过程中,米勒颠覆了奥斯汀的学说,并以自己的精彩案例
    分析做出了典范,他的这一思想必将在世界文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此外,米勒的比较文学研究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当年长他一辈
    的耶鲁同事韦勒克曾针对比较文学忽视理论分析和平行比较研究而
    对法国学派发难,而米勒于21 世纪初则从语言入手,建议新的全
    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不应以英文为基础,而是应该建立在所需了解
    的语言基础之上。而且他认为,只要你足够勤奋,千方百计地去学
    习所需要的语言,这是完全可能的。如果不去这样做,便是极不负
    责任的态度。他甚至在一次我主持的演讲中,公开宣称:如果我年
    轻二十岁的话,一定要从学习中文开始了解中国文学。因此,正如
    张旭所总结的,可以说,米勒的论述抓住了问题的实质,这一点对
    于目前中国比较文学界的许多学者大量地依赖译本开展比较文学研
    究的现象很有现实针对意义。
    此外,本书对米勒的阅读伦理和批评伦理观也作了较为详细的
    阐述,当然对这一问题还有待于更深入的阐述。在张旭看来,在米
    勒的叙事伦理中,最核心的问题便是如何才能唤起我们对无法记忆
    的东西承担责任。鉴于故事的叙述和阅读自始至终都兼具述行和认
    知的维度,因此对文学(尤其是叙事作品)进行的历史的、实用的
    以及理论的研究,都应考虑到阅读所具有的这种述行力量。
    总之,在今天的全球化数字化时代,阅读文学成了一种奢侈的
    行为,年轻一辈的学者总把大量时间花在阅读微信上,这样所学到
    的知识常常就是一些碎片化的“微知识”。而像张旭这样仍孜孜不
    倦地阅读文学和理论原著并能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写下这部专著
    的中年学者确实不多了。有鉴于此,当作者请我为其作序时,我是
    不可推托的,于是利用寒假写下这些文字,是为序。同时也就教于
    广大读者。
    2019 年2 月
    于上海
    序言二
    萌在他乡的米勒
    在当代英美文学批评家中,像希利斯· 米勒(J. Hillis Miller)
    般在华文世界为人广泛译介、多方讨论,并且热心交流、衷心反思
    者,诚属凤毛麟角。米勒自1988 年首次访问中国大陆以来,屡次
    应邀前往各地大学演讲,与学者密切互动,对学术社群多有启迪。1
    此外,他运用自己在英美学界的丰富人脉居间协助,让多位国际知
    名学者的著作得以顺利译介进入中文世界,如他与中国社会科学院
    王逢振先生共同担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知识分子图书馆》(1998)
    编委会的主编,积极引介欧美世界杰出批评家与思想家的论述,就
    是最明显的例子。
    至于米勒本人著作的中译也是洋洋洒洒,颇为可观,笔者寓目
    的计有八种:
    1995,单德兴编译,《跨越边界:翻译· 文学· 批评》(台北:书林
    出版有限公司[New Starts: Performative Topographies in Literature and
    Criticism (Taipei: Institute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Studies, Academia
    Sinica, 1993)]);
    1998,郭英剑等译,《重申解构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
    2002,申丹译,《解读叙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Reading
    Narrative (Norman, OK: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98)]) ;
    2004,易晓明编,《土著与数码冲浪者:米勒中国演讲集》(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The Indigene and the Cybersurfer]);
    1 根据郭艳娟为米勒的An Innocent Abroad: Lectures in China(Evanston, IL: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2015)中译本《萌在中国:米勒中国演讲集》(国荣译[南京:南京大
    学出版社,2016])所整理的“附录一 J.希利斯· 米勒在中国(1988— 2012)”,那些年
    间米勒访问中国多达18 次(338–343)。
    单德兴
    2007,秦立彦译,《文学死了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On Litera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
    2008,王宏图译,《小说与重复:七部英国小说》(天津:天津
    人民出版社[Fiction and Repetition: Seven English Novel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
    2016,王逢振、周敏主编,《J. 希利斯· 米勒文集》(北京: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Selected Writings of J. Hillis Miller]);
    2016,国荣译,《萌在他乡:米勒中国演讲集》(南京:南京大
    学出版社[An Innocent Abroad: Lectures in China (Evanston, IL: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2015)])。
    其中最特殊的应属《萌在他乡》。此书从米勒二十五年来于中
    国发表的三十场左右的演讲中,精选十五篇结集出版,透露出他个
    人在那段时期的学术思想与发展,以及在中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崛起
    的过程中,在中国脉络下对听众可能具有的想象与期待。全书内容
    丰富多元,包括全球化、文学研究、文化研究、比较文学、世界文
    学、数字时代、资本主义、文学的未来、中美文学研究之比较等议题,
    反映了他多年来的阅读、思索与实践,厚积薄发,引人深思。
    更值得玩味的是书名,透露出他在面对中国学界与读者时的自
    我定位。英文主标题An Innocent Abroad 典出美国文豪马克· 吐温于
    1869 年出版的The Innocents Abroad; or, The New Pilgrim’s Progress(《傻
    子出国记》,又名《新天路历程:“教友城号”漫游欧洲及圣地记》,
    陈良廷、徐汝椿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此书记载的
    是作家两年前与一群美国人前往欧洲与中东圣地之旅中,沿途的观
    察与感想,充满了马克· 吐温典型的幽默与讽刺,在报章连载期间
    便大受欢迎,出版后更成为他最畅销的作品之一,至今不衰。1 类
    似主题──美国的天真无邪相对于欧洲的古老世故──在亨利· 詹
    1 马克· 吐温此书标题典出18 世纪英国作家约翰· 班扬(John Bunyan)的基督教寓言故
    事《天路历程》(The Pilgrim’s Progress),然而内容与文风大异其趣。米勒一向重视互文
    (intertext),如其名文《作为寄主的批评家》(“_e Critic as Host” [Critical Inquiry 3.3 (Spring
    1977): 439–447])由引文(citation)开始。又如他在为当恩的《当今阅读理论:米勒善
    读入门》 ( éamonn Dunne, Reading Theory Now: An ABC of Good Reading with J. Hillis Miller
    [New York: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3])作序时,以“C”指明此书特性之一为“比较
    与对比”(Comparison and Contrast),且将其著作与多位批评家的引文并列(xiii)。以下
    相关引文来自中译本《萌在他乡》。
    姆斯(Henry James)的作品中也屡见不鲜。当米勒将此标题挪用于
    他的书名,并以“中国演讲集”为副标题时,透露出身为当代美国
    文学批评巨擘的他,在面对具有悠久文学传统与文化历史的中国时
    之谦虚与敬意。他在该书《前言》特地指出,“abroad”兼具“在外国”
    与“没有命中靶心、误入歧途、错误的”二意,并谦称“不懂汉语”
    的他,“在中国使用的常常是第二种含义”(1),显现了“‘萌∕
    懵’在他乡”的情境(8)。
    若根据此互文加以引申,这本书似乎暗喻着“‘新’新天路历
    程”,因为米勒除了在他乡异地巡礼,增长见闻之外,也扮演了沟
    通与传播新知的角色。米勒的多年好友弗雷德里克· 詹姆逊(Fredric
    Jameson,又译詹明信),为闻名国际的马克思主义文学评论家,同
    时也是《知识分子图书馆》编委会的顾问及委员,他在《萌在他乡》
    的《英文版序》指出,这些演讲“提供了大量的各方面的有用信息”
    (3),并视此书为米勒“他自己‘文化研究’的宣言”(2)。此外,
    《萌在中国》中也添加了王宁教授的《米勒的中国之旅(中文版
    序)》(1–9)及两篇附录:前述郭艳娟整理的米勒在中国的多年行
    踪(338–343),以及《中国学者张江与希利斯· 米勒教授的通信》
    (344–374),显示此书编辑,或者扩大来说,中国出版界在努力与
    国际接轨的同时,也致力于外来知识的引介、转化与本土化。
    其实,类似的努力已见于2004 年出版的《土著与数码冲浪者》。
    该书除了米勒的《作者序》(1–2)与易晓明的《编者序──米勒在中
    国:一本尚未打开的书》(1–6)之外,第一编收录米勒1988— 2003
    年六次访问中国的十篇演讲稿(1–153);第二编收录的《我与半世
    纪以来美国文学批评── J. 希利斯· 米勒学术自述》(161–172)有
    利于中文读者了解其生平与学术轨迹;第三编收录两篇米勒与中国
    学者的问答(175–203)以及两篇中国学者讨论米勒的论文(204–2
    32),发挥对话与评析的效用;附录的《米勒的简历、著述目录》
    (233–275)以英文呈现,包括英文原作与不同语文的译作(含中文
    译作),这些译作信息为米勒的英文著作中所罕见。换言之,《土著
    与数码冲浪者》虽不像《萌在中国》有特定的英文原书,但所收录
    的米勒之文章、自述与问答都有所本,而且致力于引介米勒其人其
    思想的用心也有目共睹。
    由于米勒在欧美学界的地位与国际影响力,中文世界除了翻译
    他的作品,以期“原汁原味”地引进之外,也有一些学术论文与学
    位论文以他为研究对象。张旭教授此书从多维视野探讨这位美国当
    代重要批评家的文论,为晚近中文学界相当具有代表性的米勒研究
    成果,由书末的参考文献可窥知中西世界的研究概况。
    笔者有缘于1989—1990 年前往米勒任教的加州大学尔湾校区英
    文暨比较文学系(Department of English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担任富布莱特博士后研究员(Fulbright
    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旁听他两门课程,并两度深入访问
    米勒本人,访谈记录《阅读· 批评· 理论:米乐访谈录》与《〈图
    标〉的图标:访米乐谈文化批评》,经他仔细修订后出版。1 笔者并
    于1991 年10 月邀请他以国科会邀请讲席名义访问台湾,于台湾中
    研院欧美研究所(原美国文化研究所)的第三届美国文学与思想
    研讨会发表主题演讲“跨越边界:理论之翻译”(“Border Crossing:
    Translating _eory”),之后并巡回发表三场系列演讲,“主题是理论
    的翻译及其意义(套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理论在另一个领域的‘旅行’
    和‘新的开始’)”。2 为配合其来访,笔者为《中外文学》客串编辑“米
    乐专号”,安排《欧美研究》(EurAmerica)季刊刊登讲稿,结集出版
    英文专书,并编译中译本。3 规划这些演讲、论文、访谈、英文专书
    与中译本,旨在呈现当时年逾六旬的米勒有关文学、理论、批评与
    文化的理念与实践,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期盼他的若干见解能在中
    文世界生根萌芽。如今回顾,可明显看出其中一些重要观念延续至
    新千禧年。
    1 参阅单德兴,《对话与交流:当代中外作家、批评家访谈录》(台北:麦田文化,2001),
    第267–289 页,第291–310 页。
    2 单德兴,《米乐印象记──记一位体谅而多闻的学者》,《边缘与中心》(台北:立绪,
    2007),第69 页。
    3 “ 米乐专号”出现于《中外文学》20 卷4 期(1991 年9 月),收录了四篇翻译、两篇论文
    与一篇访谈。他的四篇英文论文分别出现于1991— 1992 年的《欧美研究》季刊。此四文
    出版为专书New Starts: Performative Topographies in Literature and Criticism (Taipei: Institute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Studies, Academia Sinica, 1993)时,增加了笔者与他的访谈录“A
    Form of Parabasis: An Interview with J. Hillis Miller”(111–135)。此书由笔者策划,与陈东
    荣、何文敬、林素英合译为中文版《跨越边界:翻译· 文学· 批评》(台北:书林出版有
    限公司,1995)。附带一提,海峡两岸对他的名字译法不同。中国大陆音译为“米勒”。
    笔者在20 世纪90 年代初便译为“米乐”,并曾当面向他解释此二字的含义(“米”在中
    国既为姓氏,又为人民赖以为生的主食,“乐”则为“幸福快乐”),他颇喜欢这个译名。
    序言二
    xix
    米勒的学思历程
    米勒的家学渊源,父亲J. Hillis Miller Sr. 具神职背景,为哥伦
    比亚大学博士(指导教授为约翰· 杜威[John Dewey]),富行政长
    才,屡任大学行政主管,包括佛罗里达大学校长。米勒自幼喜爱阅
    读,先后获得欧柏林学院(Oberlin College)学士、哈佛大学硕士与
    博士。他出道甚早,博士论文探讨狄更斯,完成于1952 年,也于
    同年正式发表文章。1 1958 年出版的第一本专书《狄更斯的小说世
    界》(Charles Dickens: The World of His Novels)至今已逾六十载,依
    然是狄更斯学者的参考之作。尔后他的学术发展随着新兴思潮与时
    俱进,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当代美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批评家之
    一。在这一甲子的岁月中,他大力结合研究、教学、写作,既投入
    学术的前沿探索,又热心教学,勤于著述,因此著作等身,屡有创
    见,引领风潮,在国内外发挥重大影响。犹记得笔者在博士后研究
    期间旁听了米勒两学季(quarter)的课,每学季他都根据当时钻研
    的主题开设新课,每堂课三小时。上课时备妥几十页的文稿,边念
    边发挥,并与研究生讨论,解答问题。学季的课程以十周为期,非
    常紧凑。有研究、教学与写作经验的人都知道,每周要写出一篇
    新稿非常困难,必须具有高度的自律。对早已名满学界的米勒而
    言,实无必要如此严苛自我要求,但他以身教示范了杰出学者的典
    型。即使到了学季将尽的一两周,来不及写出完整的上课稿,他会
    肩背一个大包到教室,把多本书籍摊在桌面上,随讲随翻,引经据
    典,授业解惑。这些上课稿就成为他的新书底稿,修订后便可出版。
    米勒的著作量之所以惊人,便是来自这种研究、教学、写作“三合
    一”的模式。至于他的“精诚专一”,可由一事看出:他出道三十
    多年一向出版专书,直到20 世纪90 年代初才将在不同场合发表的
    1 米勒的著作书目资料可参阅《米勒读本》(The J. Hillis Miller Reader, ed. Julian Wolfreys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5]),第431–445 页,唯该资料仅至2004 年,且
    未包括翻译。该书除了收录米勒截至当时的代表著作之外,也纳入许多学者的评论,为
    类似的批评家读本中所罕见,足见米勒心胸之开阔与乐于切磋。中文读者可参阅《土著
    与数码冲浪者》(237–275),该书纳入中文学者的评论、访谈与讨论,但数据仅至2002
    年。有心了解米勒1958–2012 年的著作大要者,可参阅当恩《当今阅读理论》所附《米勒
    主要作品书目提要》(“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Major Works by J. Hillis Miller”),第105–
    130 页。此份著作大要包含库尊德吉克导演的纪录片《首航:米勒》(Dragan Kujundzic,
    The First Sail: J. Hillis Miller [Gainesville, FL: Deer Isle Productions, 2010]),此人后来汇整该记
    录片剧本、访谈与相关文章,出版同名之书(London: Open Humanities Press, 2015)。
    文章集结成册,一口气出版了三本文集:《维多利亚主题》(Victorian
    Subjects,1990)、《譬喻· 寓言· 践行:二十世纪文学论文集》(Tropes,
    Parables, Performatives: Essays on Twentieth-Century Literature,1990)、
    《理论的今昔》(Theory Now and Then, 1991)。这种努力研究、热衷
    教学、勤奋著述、精诚专一的精神与作为,着实令人敬佩。
    一提起米勒,大家马上会联想到他与解构批评(Deconstruction)
    的关系,因为他主要以应用解构批评进行文学研究而享有盛名。他
    在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任教时,与法国哲学家德里达(Jacques
    Derrida)过从甚密,并与布伦姆(Harold Bloom)、哈特曼(Geo_rey
    Hartman)、德· 曼(Paul de Man)等人运用解构批评进行文学研
    究。1983 年阿拉克等人所编的《耶鲁批评家:美国的解构批评》
    (The Yale Critics: Deconstruction in America, eds. Jonathan Arac, Wlad
    Godzich, and Wallace Marti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3])一书出版,更确立了“耶鲁学派”(“_e Yale School”)
    及四人的地位。他也主要以解构批评家、解构批评在美国的首要阐
    释者的身份,被介绍到海外各地,包括中文世界。
    诚如詹姆逊所言,米勒的学术生涯“丰富”“异彩纷呈而又难
    以归类”(1),各阶段之间不易划分,后期更多有重叠。然而为了
    方便起见,某种程度的概括与分期仍属必要,尤其对于米勒的海外
    读者更是如此。综观米勒的学思历程就会发现,解构批评其实已是
    他的盛期。我在1995 年的《跨越边界:翻译· 文学· 批评》之《中
    文版序》,便简要指出米勒截至当时的思想发展与转变:“由语言(新
    批评),而到意识(意识批评),回到语言(解构批评),再转向言
    语行动和伦理”(xiv)。当恩(éamonn Dunne)在《当今阅读理论》
    的绪论中,则把米勒的发展对应于他的著作,指出对米勒的“写
    作生涯的影响”来自于“早期肯尼斯· 柏克(Kenneth Burke)(他
    1952 年讨论狄更斯的博士论文),乔治· 普莱(Georges Poulet)(他
    的头三本书),德· 曼与德里达(“伦理转向”(the“ ethical turn”)
    与后来作品)”(xviii)。而当恩这本书所依据的四本著作──《阿里
    亚德尼的线索:故事线》(Ariadne’s Thread: Story Lines,1992)、《图示》
    (Illustration,1992)、《地志学》(Topographies,1995)与《阅读叙事》
    (Reading Narrative,1998)──来自米勒所谓的“阿里亚德尼计划”
    (Ariadne Project),并自称为“中期阶段”(the“ middle period”)之作
    (xi)。1
    至于这位杰出批评家后来的发展,除了更深化解构批评与言语
    行动理论(Speech Act _eory)应用于文学作品的解读之外,经常
    回到文学研究的根本问题,亦即文学的本质与作用。尤其是在全球
    化与数字化的时代,文学当如何面对资本主义与新科技、新媒体的
    挑战:不但要继续保持文学本身的特色,维系命脉于不坠,并且要
    顺应时代潮流与科技发展,开创新的因应模式,让文学能进一步发
    挥解析、批判与淑世的功能,藉由细读、分析语言,觉察并批判意
    识形态(critique of ideology),促进社群的觉知与进展。这一切的根
    本就是对于文本的细读,不管就其早期的新批评训练或后来的解构
    批评,都是如此。为了避免外界对于解构批评的负面印象,他后来
    改称“修辞式阅读”(“Rhetorical Reading”)。米勒就是在精读与博
    览的坚实基础上,结合对于新理论、新思潮的敏锐感受、用心吸收
    与技巧转化,开展出自己辉煌的批评事业。
    本书重要议题
    米勒著作等身,有五十多部彼此间不仅环环相扣,而且纵横交
    错,研究起来着实不易。张旭教授年轻时便在罗选民教授的指引下,
    钻研米勒的文学批评论述,迄今已逾二十年,多方搜集英文与中文
    资料,深入探讨米勒关切的重要议题。《多维视野下的希利斯· 米
    勒文论研究》一书共七章,每章四节(唯一例外的第二章为三节),
    首先表述相关理论的缘起与要义,接着说明米勒如何理解并转化这
    些理论于文学作品与文化现象的解读与剖析,尤其是针对英美经典
    文学提供诠释,最后进行反思。上述米勒的学思历程与关切重点在
    本书均有所解析与阐释。
    全书纲举目张,条理清晰。首章综论米勒的文艺批评思想,陈
    述此研究的目的与内容,介绍国内外米勒研究的情形,说明本研
    究的方法与意义,借此提供有关米勒的文论以及相关研究的综合
    1 有关米勒作品的分期与分类,最佳参考应是当恩为《牛津书目》(Oxford Bibliographies)
    所撰数据,参阅http://www.oxfordbibliographies.com/view/document/obo-9780190221911/obo-
    9780190221911-0026.xml。中文数据可参阅朱立元为王宏图译的《小说与重复:七部
    英国小说》(Fiction and Repetition[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所写的《前
    言》,尤其第1–7页。本书也有讨论,参阅页2。
    看法,以利读者统揽全局,循序渐进。第二、三章分述米勒与意
    识批评(Criticism of Consciousness)及言语行动理论的关系,先
    述说此二理论的源流与要旨,接着分析米勒如何承续与运用这些
    理论于自己的文学批评,并以反思来总结。这两章在时序上较清
    楚。前一章说明米勒如何乞灵于约翰斯· 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同事、日内瓦学派普莱的意识批评,透过19、
    20 世纪的一些代表性小说家与诗人的作品,来窥探这些作家的意
    识与内心世界,讨论的是米勒早期的成名作:《狄更斯的小说世界》
    (1958)、《上帝的消隐: 五位十九世纪作家》(The Disappearance of
    God: Five Nineteenth-Century Writers, 1963)、《现实的诗人:六位二十
    世纪作家》(Poets of Reality: Six Twentieth-Century Writers,1965)与
    《哈代:距离与欲望》(Thomas Hardy: Distance and Desire,1970)。
    后一章则解析米勒运用来自英美哲学家约翰· 奥斯汀(John Austin)
    与约翰· 塞尔(John R. Searle)的言语行动理论,诠释特定作家如何
    透过文字来做事,以彰显文学的践行效应(performative e_ects),主
    要讨论的文本为《皮格马利翁诸貌》(Versions of Pygmalion, 1990)、
    《比喻、寓言和述行言语:关于20 世纪文学的随笔》(Tropes, Parables,
    Performatives: Essays on Twentieth-Century Literature,1991)《文学中的言
    语行动》(Speech Acts in Literature, 2001)与《文学即作为:亨利· 詹
    姆斯创作中的言语行动》(Literature as Conduct: Speech Acts in Henry
    James,2005)。言语行动理论遂成为米勒文学批评的重要工具,屡
    屡出现于尔后的论述。
    米勒与比较文学的渊源甚深。他就读哈佛大学时,师从哈利·
    雷文(Harry Levin)教授。雷文是国际闻名的比较文学学者,曾
    于20 世纪70 年代来台湾参加国际比较文学会议,贡献于早年中西
    比较文学交流与研究。米勒本人擅长运用欧陆理论来阐释英美文
    学,多年任教于加州大学尔湾校区英文暨比较文学系(该系网页上
    他的研究兴趣包括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不少门生为来自全球各
    地的精英,加上行踪广及世界多处名校,对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自有深切的领会与个人的心得。他于1992 年出版的《图示》固然
    是对新兴的文化研究,尤其是视觉研究的响应,也涉及比较文学中
    的姐妹艺术(Sister Arts)研究。笔者曾指出,此书“以图文并茂
    的方式响应美国学术界新兴的文化研究∕批评,精读细品文字文本
    与图像文本,分析彼此之间的互动,提倡警醒的修辞阅读、省思理
    论与阅读/ 批评之间的关系,欢迎新科技的民主潜能,着重对于意
    识形态的批判,重视批评的践行效应,并强调身为图示者的批评家
    的伦理与政治”,涵盖了他当时所关切的重要议题。1 有鉴于该书对
    艺术史、文化研究、文学研究等不同领域的贡献,获颁1993 年美国
    比较文学学会哈利· 雷文奖(The Harry Levin Prize of the America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sociation)。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自创
    立伊始便有危机之说,可谓时时处于忧患之中,近年甚至有“比较
    文学已死”的危言耸听论调。2 张旭教授长久关注比较文学与翻译
    研究的议题,曾于2010 年出版专书《跨越边界:从比较文学到翻
    译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笔者在该书序言结语提道:“比
    较文学是否已过时、甚至已死,就看此学科的学者如何面对质疑与
    挑战。……若能以更宽阔的视野、扎实的学养、稳健的方法、深入
    的研究、具体的成果为学门注入新血,就有希望化危机为转机,使
    比较文学这个学科继续跨越边界,再创佳绩,‘其命维新’”(4)。
    本书第四章在前书基础上进行名家的个案研究,从全球化的时代脉
    络,检视米勒的比较文学观,先指出比较文学在晚近遭逢的另一波
    危机及其美国脉络,继而从全球化的背景来设想比较文学可能的远
    景,接着探讨文化批评与比较文学中的差异性,并提出反思与展望。
    解构批评最为人诟病之处就是虚无主义的倾向,漠视伦理、政
    治与历史。身为美国解构批评代表人物,米勒自认必须对此疑虑或
    误解加以响应,于是结合了阅读与伦理的议题,倡议阅读伦理之
    说,相关的讨论先见于《阅读的伦理》(The Ethics of Reading: Kant,
    de Man, Eliot, Trollope, James, and Benjamin,1987),后来并带入叙事
    与地理志的探讨。本书第五章分别检视了米勒的阅读伦理观、叙事
    伦理观、地志伦理观,讨论的作品除了《阅读的伦理》之外,还包
    括《地理志学》(1995)、《纪念德里达》(For Derrida,2009)、《共
    同体的火灾:奥斯维辛之前与之后的虚构文学》(The Conflagration
    1 单德兴:《越界的图示──论米乐的文化批评观》《反动与重演──美国文学史与文化批
    评》(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01),第229 页。笔者的〈《图标》的图标──访米乐
    谈文化批评〉是专门针对此书所进行的访谈,可供参考。
    2 如斯皮瓦克的《一门学科之死》(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Death of a Disciplin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3])。此书中译者便是张旭教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14)。
    of Community: Fiction before and after Auschwitz,2011)、《小说中的
    共同体》(Communities in Fiction,2014)。此章虽未触及米勒对历史
    的回应,然论点有相通之处,有意者可参阅《霍桑与历史:涂抹》
    (Hawthorne & History: Defacing It [Cambridge, MA: Blackwell,1991])。
    身为欧陆理论的转介者、比较文学学者,米勒对于翻译也有独
    到的见解。前述1991 年米勒于中研院研讨会发表的主题演讲“跨
    越边界:理论之翻译”,援引萨依德的《理论之旅行》(Edward W.
    Said“, Travelling _eory”)并加以引申,1 尤其着重于翻译的践行效应
    及创新作用,并名之为“新开始”(new starts)。2 本书第六章便以
    此文为基础,剖析米勒的“解构主义翻译观”,对其中涉及的可译∕
    不可译的争议以及双重文本的现象多所着墨,结论则保持开放。张
    旭教授多年从事翻译研究,从学于罗选民、朱志瑜、张佩瑶等中国
    大陆与香港的翻译研究名师,也有数本专书与译作问世,因此论述
    起来驾轻就熟,展现了这方面的功力。
    晚近由于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的影响益为扩大,传统的人文价
    值与学科建制遭到强烈的冲击,而新科技的兴起更使得阅读载具趋
    向电子化、无纸化,时时刻刻对于建立在纸本与印刷术上的阅读文
    化构成严峻的挑战。面对着重重威胁,米勒更常回到文学的本质
    与效用。若套用班雅明的名文《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Walter
    Benjamin, “_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笔者在米勒课堂上初读此文),他讨论的议题或可称为“数字传
    播时代的文学作品”(“_e Work of Literature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如果机械复制时代因为生产模式的改变,使得
    艺术品更为普及、民主化,从而失去“灵光”(aura),那么数字传
    播时代由于载具或媒介(medium)不再限于纸张,使得(文学)文
    本进入了虚拟世界。好处是只要透过因特网与适当载具,就能随时
    随地搜寻并阅读大量信息,方便检索与链接。然而,对于习惯透过
    纸本阅读(文学)的人,仿佛顿失所依,飘浮于虚空间,不再享有
    1 Edward W. Said, “Travelling _eory,” in The World, the Text, and the Critic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pp. 226–247.
    2 此文英文版参阅New Starts: Performative Topographies in Literature and Criticism,第1–26 页。
    笔者翻译的中文版《跨越边界:理论之翻译》收入《跨越边界:翻译· 文学· 批评》,第
    1–32 页。笔者从此文得到若干启发,并结合多年翻译实务经验,对形塑个人的翻译理念
    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一卷在手”的乐趣与实在感。大学原先主修物理、后改修文学的
    米勒一向与世推移,在20 世纪90 年代初接受笔者访谈时,便对数
    字时代电子载具的巨大容量、检索与笔记等功能以及多媒体的性质
    乐观以待。1 身为资深读者与文学批评家的米勒,面对日新月异的
    科技时,再度回到文学的基本问题,根据多年阅读心得、批评经验
    与理论陶冶,努力响应,不仅试图在数字传播时代为文学维系命脉,
    更致力于开创新机。他一方面勇于拥抱新科技与物质条件,开拓新
    思维与新作为,另一方面回归并肯定文学的基本价值与意义,提供
    个人的因应之道。因此,本书第七章恰好总结米勒一甲子以来风光
    无限的学术轨迹。
    由以上概述可知米勒的研究兴趣广泛,透过张旭教授的解读
    与析论,读者有机会一窥其中的精微奥妙,多少得知被研究者的
    一家之言,进而重拾对于文学的信心,在信息爆炸、信息快速流通
    的时代,找到个人阅读之道。有关米勒观点的仔细论述详见该书各
    章,此处不赘。
    米勒的变与不变
    由上述米勒的学思历程与所关注的重要议题可知,其学术发展
    有些明显的转变,然而其中也有不变之处。简言之,他的变显现于
    理论的走向与诠释工具的选择,不变的是对文学的好奇与喜爱,以
    及对阅读的坚持与深入。虽然众人视他为理论家,然而他曾多次明
    白表示,理论对他是工具性的(instrumental),协助他解读文本,
    “目的是要促成更好的阅读,使文学作品不但深受到学生∕学者的
    接纳,也更受到一般人的接纳。”2 他常以德里达为例,说明理论往
    往淬取自一时一地的阅读,加以概念化后试图普遍运用,但总是
    有其不足之处。3 一如编辑《米勒术语词汇》(“Glossary of Millerian
    1 参阅笔者与米勒的两篇访谈《阅读· 批评· 理论:米乐访谈录》,第287–288 页与《〈图标〉
    的图标》,第307–308 页。2009 年他在萨塞克斯学术出版社(Sussex Academic Press)的
    “批判介入”(Critical Interventions)系列出版《媒体即创造者:布朗宁、弗罗伊德、德
    里达与新心电感应生态科技》(The Medium Is the Maker: Browning, Freud, Derrida, and the
    New Telepathic Ecotechnologies [Sussex: Sussex Academic Press, 2009]),从文学批评与新科技
    的角度,将传播学大师马歇尔· 麦克鲁汉的主张“ 媒体即讯息”(Marshall McLuhan, “_e
    medium is the message.”)更往前推进,以适应崭新的情境。
    2 单德兴:《阅读· 批评· 理论:米乐访谈录》,第273 页。
    3 详见单德兴:《理论与阅读之间》,《边缘与中心》,第212–222 页。
    Terminology,” xv)的当恩所言:“理论是权宜性的(provisional),协
    助我们进行阅读,但从未能完全昭示阅读甘美的复杂性”(xxv)。
    以下就笔者的接触与了解,提出对于米勒的几点观察,以便中文读
    者读其书、识其人。
    首先就是米勒对于文学的好奇与喜爱,从大学自物理学转到文
    学领域后,七十年来维持不变,至今依然对文学中的异例(anomalies)
    与怪异(oddities)觉得好奇,有心探究。他曾多次表达相同观
    点。即使在《米勒读本》寥寥几句的短序中,也特别提道:“这些
    年来我对文学的兴趣,主要对象不是不同理论典范的世代,而是阅
    读特定的作品,并试着说明它们的异常、特殊或奇怪(singularity,
    peculiarity, or strangeness)。甚至到今天那仍是文学最让我感兴趣的
    地方”(viii)。其次就是对于阅读的坚持与深入,此点根深蒂固,不
    管是早期的新批评对于文本的重视与细读,或者解构批评对于文本
    的反复析辨与拆解(他曾表示“解构批评是良好的阅读”,1 也被许
    多人认为是细读中的细读),或者后来强调的修辞式阅读,都是以
    细读为基本功,舍此别无他方。再者,米勒胸襟开阔、与时俱进,
    对于新理论、新科技都乐于接纳与尝试,故能成其大。然而,这并
    不表示就此弃绝传统,他所钻研的对象大都为英美名家与经典之作
    就是明证。1992 年笔者参加在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
    举行的批评与理论学院(School of Criticism and _eory)六周研习
    营,米勒应邀演讲,有人质疑解构批评会颠覆、瓦解传统的文学典
    律(literary canon),他当场否认,并宣称自己会是最后一位要废除
    英美文学典律的人,这番表白让听众印象深刻。
    此外,米勒对于自他的关系颇为敏感,不仅对于所接触的异文
    化抱持谦逊、开放的态度,对于自己的定位也颇具反省能力,如上
    述面对中国时自称是“ innocent”,20 世纪90 年代在演讲自称“美
    国人”时用的是“ United Statesian”,而不是通用的“ American”(因
    America 包括南北美洲),甚至在若干著作中不惜违反一般英文文法
    规则,以“she”取代一般以单数第三称的“he”,以示对于阳性泛
    称之不满,表明支持女性主义的立场……总之,米勒是位温文尔雅
    的人文学者,以文学为本、理论为用,心胸开阔、与日俱进、悦纳
    新物,在细读的基础上探索经典作品的新意,并且体谅他人、尊重
    1 单德兴:《阅读· 批评· 理论:米乐访谈录》,第281 页。
    异文化。
    记得1991 年中研院会议,他在发表完主题演讲之后,虽然不
    懂中文,却仍全程与会,认真观摩台湾学术会议,有如示范“an
    innocent abroad”,其天真好奇的“萌态”可想而知。这也印证了亨
    利· 萨斯曼(Henry Sussman)在《首航》一书“绪论 记录我们自己:
    米勒的‘首航’与批评社群”(“Documenting Ourselves: Miller’s ‘First
    Sail’ and the Critical Community”)中所指出的,多年来米勒的角色
    有如“首要学生”(_rst student)。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了成为举足
    轻重、理论启发的批评家,他必得时时成为最努力不懈、具备弹性、
    绝有创意的学生。……米勒用一本又一本的书确切展现了他比任何
    人都更批判地吸收,更细心地关注,更创意地思考。1
    作为寄主的跨国批评家
    “作为寄主的跨国批评家”(“the transnational critic as host”)一
    词系仿效米勒1977 年与前辈批评家埃布尔兰兹(M. H. Abrams)辩
    论时的文章标题“作为寄主的批评家”(“the critic as host”)。米勒
    在这篇广为人知的论文中,为解构批评辩护,极力提升、甚至翻转
    批评家的地位,主张批评家绝非“寄生虫”(“parasite”),而是“寄主”。2
    在本序文的脉络中,“作为寄主的跨国批评家”具有双重涵义,同
    时指涉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一方面,本书的研究对象米勒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足迹遍及世界重要地区,跨国经验丰富,见多识广,并
    将自己与不同文化与国度的交流与观察所得纳入著作里,《萌在中
    国》更标明为个人在中国的演讲集。因此,“作为寄主的跨国批评家”
    他当之无愧。另一方面,本书作者张旭教授,多年努力搜集米勒个
    人著作与相关中英文资料,仔细爬网,深入阅读,既从欧美的文学
    与文化脉络理解米勒的理论渊源、文本阅读、批评实践与广泛影响,
    也从中国学者的发言位置加以钻研与剖析,提出通盘的解读与反思,
    也是另一含义下的“作为寄主的跨国批评家”。
    中华文化包容力强、含纳性广,具有兼容并蓄的胸襟与海纳百
    1 Henry Sussman, “Documenting Ourselves: Miller’s ‘First Sail’ and the Critical Community,” The
    First Sail: J. Hillis Miller, ed. Dragan Kujund?i? (London: Open Humanities Press, 2015), p. 15.
    2 这种看法类似近期翻译研究对译者的地位之翻转与能动性(agency)之肯定,或者该说,
    晚近翻译研究从解构批评中得到这方面的启发。
    川的气度,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翻译史上,斑斑可考,也是民族
    文化得以获得新血、绵延不断的主要原因。20世纪后半以来对欧美
    文学与文化论述的引进,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新近的一波。米勒出
    生于1928年,按照中国历法生肖属龙。他的文学志业与学术发展有
    如“终日干干,与时偕行”,变化多端令人难见首尾,成就之高有
    如飞龙在天。他坚信细读的工夫与文字的践行效应,这些信念体现
    于他多年来的教学、研究与写作,并借由演讲、翻译与研究进入
    中文世界,《多维视野下的希利斯 · 米勒文论研究》为其明显的践
    行效应之一。在此情境下思索其中国演讲集的中文名称《萌在中
    国》,可有二解:一就主讲者米勒而言,呈现了他在面对异文化时
    的谦冲、纯真、好奇、“可(敬)爱”;再就其学术思想的践行效
    应而言,期盼他的理念经由翻译、研究与交流,跨过语言、国族与
    文化的疆界之后,能在中国“萌”芽茁壮,开花结果。1
    2019 年4 月24 日
    于台北南港
    1 本文承蒙张锦忠博士提供意见,谨此致谢。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