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芯路 一书读懂集成电路产业的现在与未来 冯锦锋,郭启航 著 电子电路专业科技 书店正版图书籍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本店商品限购一件,多拍不发货,谢谢合作
    • 作者: 冯锦锋,郭启航著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7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冯锦锋,郭启航著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7
    • ISBN:9780029229502
    • 版权提供:机械工业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芯路 一书读懂集成电路产业的现在与未来

    作  者:冯锦锋,郭启航 著
    定  价:59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08月01日
    页  数:276
    装  帧:平装
    ISBN:9787111659990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推荐序四
    推荐序五
    自序
    第1篇 硅文明:从沙子里蹦出来的奇迹
    第1章 半导体技术发展史 2
    1.1 半导体的出现 2
    1.2 集成电路诞生 4
    1.3 产业走向分工 7
    1.4 超越摩尔定律 10
    1.5 拥抱人工智能 12
    第2章 无处不在的半导体 16
    2.1 现代人的亲密伴侣——手机 16
    2.1.1 手机中的集成电路 17
    2.1.2 手机中的分立元器件 18
    2.1.3 手机中的MEMS传感器 18
    2.2 工作的标配——计算机 19
    2.2.1 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 20
    2.2.2 数字世界与真实世界的桥梁 20
    2.2.3 性能与价格不可兼得 22
    2.2.4 摩尔定律的样板工程 23 
    2.3 现代社会人们的坐骑——汽车 25
    2.3.1 如臂使指——汽车控制芯片MCU 25
    2.3.2 遍布全身的触觉——车用传感器 26
    2.3.3 驭电者之歌——功率半导体 27
    2.4 高度信息化的智能制造 29
    2.4.1 洞察一切的眼睛——智能传感器 30
    2.4.2 万物皆可联——工业物联网 31
    2.4.3 工厂大脑——数据中心和工控机 32
    2.5 迎接5G时代的移动通信 33
    2.5.1 移动通信世界中的芯片 33
    2.5.2 5G通信的关键指标 34
    2.5.3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 34
    第3章 鸟瞰半导体产业 36
    3.1 点沙成晶术 36
    3.1.1 为什么是沙子 36
    3.1.2 从沙到晶 37
    3.1.3 方寸间造天地 38
    3.2 产业链全景 40
    3.2.1 上游——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阿喀琉斯之踵 41
    3.2.2 中游——走向垂直化分工 41
    3.2.3 下游——电子制造从大到强 43
    3.2.4 设备、制造与设计——共同成长的孪生兄弟 43
    第2篇 芯安理得: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霸主的美国
    第4章 追逐原始创新的硅谷 48
    4.1 传奇诞生 48
    4.2 风险资本 53
    4.3 创新引擎 56 
    4.4 设备先行 58
    4.4.1 应用材料 58
    4.4.2 泛林科技 60
    第5章 最优选技术的开拓者 62
    5.1 阴差阳错 62
    5.2 崭露头角 66
    5.3 壮士断腕 68
    5.4 奔腾时代 69
    5.5 廉颇老否 71
    第6章 掐住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命脉 75
    6.1 招招鲜——空前强大的美国半导体产业 75
    6.2 踢梯子——游戏规则的制订者 78
    第3篇 芯挂两头:昔日登上王座的日本
    第7章 亦曾一统天下横扫六合八荒 84
    7.1 晶体管时代的索尼传奇 84
    7.2 集成电路时代的以市场换技术 86
    7.3 官、产、学、研闷声追赶的举国模式 87
    第8章 终究两份协议输掉产业先机 90
    8.1 把美国逼到了墙角 90
    8.2 美国敲开日本大门 93
    8.3 韩国来的关键补刀 96
    第9章 三张品牌依然傲视全球 99
    9.1 索尼CIS:最为明亮的眼睛 99
    9.1.1 稳坐消费电子CIS龙头 99
    9.1.2 要在技术十字路口选准方向 100
    9.1.3 CIS可能决定了索尼的前程 101
    9.2 半导体装备:依然强悍的躯干 102
    9.2.1 半导体装备的基本体系 102
    9.2.2 日本占据了主要地位 102
    9.2.3 些许遗憾,脊梁失去了生长能力 103
    9.3 半导体材料:供应全球的血液 104
    第4篇 独具匠芯:稳扎稳打的欧洲
    第10章 从联合创新孵化出的半导体方阵 108
    10.1 欧洲方阵 109
    10.2 联合之路 110
    10.3 创新中心 112
    第11章 汽车和工业芯片的绝对王者 116
    11.1 手机芯片的败退 116
    11.2 百年品牌的传承 118
    第12章 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阿斯麦 121
    12.1 专注研发确立领先地位 121
    12.2 牛刀小试成为行业老大 122
    12.3 大力出奇迹的EUV光刻机 123
    12.4 开放式创新的“不开放” 124
    第5篇 戮力一芯:独树一帜的韩国
    第13章 美日“半导体战争”的幸运儿 128
    13.1 较晚出发的选手 128
    13.2 十年砸入的回报 130
    13.3 三星的惊人逆袭 132
    13.3.1 驱逐英特尔 134
    13.3.2 打趴日本存储企业 135
    13.3.3 与日本和欧洲的存储企业说再见 135
    第14章 取代日本企业的存储巨人 137 
    14.1 控制全球存储芯片的命脉 137
    14.2 材料和装备高度对外依赖 138
    14.2.1 硅片取得显著成效 138
    14.2.2 耗材设备仍需努力 138
    14.3 在产品多样化救赎的路上 139
    第6篇 此芯安处是吾乡:中国自主发展的根
    第15章 亦步亦趋的后来者 142
    15.1 从无到有,产业体系初建 142
    15.1.1 漂洋过海的半导体种子 142
    15.1.2 自力更生实现零的突破 144
    15.2 努力奋进,却越追赶越落后 146
    15.2.1 半导体产业建设热潮 147
    15.2.2 浅尝辄止的技术引进 147
    15.2.3 举国体制的功过 148
    15.3 三大战役,探索良性发展道路 149
    15.3.1 “531”战略 150
    15.3.2 “908”工程 154
    15.3.3 “909”工程 158
    第16章 砥砺前行的追赶者 161
    16.1 制造:政策鼓励,多管齐发 161
    16.1.1 独具特色的彩“虹” 162
    16.1.2 两岸交织的“中芯” 164
    16.1.3 优选的海外独资 166
    16.2 设计:海派回归,自主创芯 167
    16.3 封测:外延发展,跨越前进 169
    16.4 资本:栉风沐雨,春华秋实 171
    16.4.1 大基金 172
    16.4.2 半导体创业投资(VC) 172
    16.4.3 半导体企业并购(PE) 173
    第17章 核心技术的挑战者 176
    17.1 大硅片——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176
    17.1.1 大硅片原理 176
    17.1.2 起了个大早 178
    17.1.3 赶了个晚集 178
    17.2 光刻机——从造不如买到自主创新 180
    17.2.1 早期的国产光刻机 180
    17.2.2 造不如买,错过机遇 181
    17.2.3 亡羊补牢,奋起直追 182
    第18章 持续奋进的领航者 184
    18.1 同步启航的AI 185
    18.1.1 AI芯片分类 185
    18.1.2 中美同台竞技 186
    18.1.3 我国优秀AI芯片企业 187
    18.2 指纹芯片的王者 188
    18.2.1 指纹芯片的江湖 189
    18.2.2 从草根创业到第一次跨越 189
    18.2.3 指纹识别领域登顶全球王座 190
    18.2.4 未雨绸缪探索新的领域 190
    18.3 高端刻蚀机的突破 191
    18.3.1 微观雕刻者——刻蚀机 192
    18.3.2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194
    18.3.3 六十年风雨兼程 195
    第7篇 天上归芯:敢问中国路在何方
    第19章 实现产业腾飞的挑战 198
    19.1 工具:工作母机仍在萌芽 198
    19.1.1 芯片设计的工作母机 198
    19.1.2 高度垄断的供应商 199
    19.1.3 我国EDA在萌芽 200
    19.2 制造:得制造者方能得天下 202
    19.2.1 得制造者得天下 202
    19.2.2 优选工艺 203
    19.2.3 特色工艺 204
    19.3 设计:消费、工业、汽车艰难的三级跳 206
    19.3.1 芯片设计的分类 206
    19.3.2 消费电子芯片 207
    19.3.3 工业专用芯片 208
    19.3.4 汽车电子芯片 210
    19.4 封测: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 212
    19.4.1 全球封装测试的重要力量 212
    19.4.2 一只脚跨入第一梯队的门槛 212
    19.4.3 内涵外延并重是成功之道 213
    19.5 装备:制约“制造+材料+封测” 214
    19.5.1 芯片制造设备局部突破 214
    19.5.2 封装测试设备任重道远 215
    19.5.3 硅片加工设备依赖进口 216
    19.5.4 关键配套系统国际优选 217
    19.6 材料:从全部依赖进口中突围 218
    19.6.1 大硅片曙光初现 219
    19.6.2 光掩膜刚刚起步 223
    19.6.3 光刻胶仍是短板 224
    19.6.4 电子特种气体国产替代先行 225
    第20章 半导体强国的镜鉴 227
    20.1 日本:坚持-变通-不退让 227
    20.1.1 得 227
    20.1.2 失之一:未能拥抱行业发展趋势 228
    20.1.3 失之二:过度退让导致出路全无 230
    20.2 韩国:执着-全面-要可控 230
    20.2.1 得 230
    20.2.2 失之一:产业链上,布局装备材料偏晚 232
    20.2.3 失之二:芯片产业上,渐失自主权 232
    20.3 新加坡:集聚-培育-不放手 233
    20.3.1 得 233
    20.3.2 失 234
    第21章 合作共赢是永恒的主题 235
    21.1 我国的产业政策 235
    21.1.1 国发18号文 235
    21.1.2 上海54号文 235
    21.1.3 三驾马车 236
    21.1.4 弥补短板 237
    21.1.5 尊重规律 238
    21.2 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并非接近竞争的市场 239
    21.2.1 政府的定位 239
    21.2.2 差异化的研发策略 240
    21.2.3 协会是桥梁 241
    21.3 产业链加强协同 243
    21.3.1 工具与设计制造的协同 243
    21.3.2 材料与制造的协同 244
    21.3.3 设备与制造的协同 244
    21.4 整机联动的实践 245
    21.4.1 原理 245
    21.4.2 案例 246
    21.4.3 寄望 247
    21.5 共性平台的意义 248
    21.5.1 我国境外的成功典范 248
    21.5.2 我国境内的初步尝试 250
    21.5.3 共性平台的方向 252
    21.6 拥抱全球一体化 252
    21.6.1 热情请进来 252
    21.6.2 鼓励走出去 253
    21.6.3 选择最合适的合作伙伴 254
    21.6.4 全球一体化下的自保之策 255

    内容简介

    本书着力阐述了全球半导体产业和技术的发展历史,解读和评析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政策,展现了产业博弈的残酷与精彩,并对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做出系统性的思考。本书共7篇,第l篇以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人手,介绍了一些基本概念、产业发展简史以及五大应用场景,也全景展现了半导体产业链。第2篇介绍了半导体产业发源地美国的相关产业和技术历史,并对其创新机制和对外策略进行了探讨。第3篇刻画了日本从零开始登上全球半导体王座的精彩历程,对美、日半导体争端和日本如今半导体产业竞争力进行深入剖析。第4篇展现了欧洲聚焦发展半导体优势领域的前因后果,重点描述了光刻机传奇。第5篇着重阐述了韩国如何后来者居上,通过存储器这一单项产品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第6篇描述了我国半导体发展的艰辛历程、核心技术发展现状以及部分优势领域情况。第7篇全面分析了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挑战,总结了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半导体强国的经......

    冯锦锋,郭启航 著

    冯锦锋博士是集成电路产业从业者,先后取得清华大学工学双学士、管理学硕士和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是中美杰出青年领袖论坛成员,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客座教授,兼任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曾协助吴敬琏先生编译出版《硅谷优势》。 郭启航先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微电子所,目前从事半导体产业投资工作,熟悉产业技术和格局,对超越摩尔领域、欧美产业动态等有长期的关注和研究。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