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大家小书 周易简要 李镜池 著 社科 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 北京出版社
  • 本店商品限购一件,多拍不发货,谢谢合作
    • 作者: 李镜池著
    •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镜池著
    •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 ISBN:9780830102568
    • 版权提供:北京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镜池先一以“古史辨”和唯物史观的科方法论研究《周易》,力主将《周易》原文(经)与阐发文字(传)分开研究,破除历来人们对《周易》的神圣化、神秘化。他认为,《周易》成书于西周晚期,是出于政治目的对占卜资料的有意识汇编整理。这些观点为界广泛接受并得到史研究的不断验证,成为现代中国术界《周易》研究的重要文献。这使镜池先当之无愧成为20世纪研究《周易》著作*丰富、体系*、术*开创性的者之一。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大家小书 周易简要(精) 开本: 32开
    作者: 李镜池 著 李铭建 整理 定价: .00
    ISBN号: 77200175 出版时间: 2020-0-01
    出版社: 出版社 印刷时间: 2020-03-01
    版次: 1 印次: 1

    001/周易解谜
    001/一、所谓“谜”书
    00/二、用什么标准来破“谜”
    013/三、几个例子
    023/、略谈《周易》中关于产斗争的记录
    02/五、略谈《周易》中所说的社会斗争
    033/、略谈作者的哲思想
    03/七、简单结语

    01/周易简义

    13/周易要论
    13/一、《周易》的名义和编著年代
    17/二、《周易》的组织体系
    17/三、《周易》的内容
    15/、《周易》的文和文字训诂问题
    20/五、《周易》的经传问题

    211/周易要例
    211/一、卦爻辞标题释例
    21/二、卦辞释例
    217/三、爻辞组织释例
    21/、卦爻辞一辞数占例
    221/五、贞兆辞扩大运用举例
    223/、卦爻辞同辞异义例
    225/七、卦爻辞的假借字
    230/、筮占辞和编者立言
    23/、说“我”,说“或”
    235/十、说“孚”
    23/十一、卦名(标题)意义新解
    22/十二、卦爻辞的类事和附载
    2/十三、贞兆辞和他辞相应不相应

    ......

    本书作者李镜池先是中国现代易研究专家,是古史辨派的重要者。本书稿是作者对易的研究和普及的经典著作,内容涉及周易的名义和著作年代,周易的内容的阐释,周易的文和文字训诂问题,周易的经传问题,以及对周易卦爻辞的举例解释。

    二、用什么标准来破“谜”

    古今来解释《周易》的,把它当作谜,而用各人自己的思想来附会。我们说它不是谜,那么,用什么标准来打破这个
    “谜”呢?
    这里至少要有两个标准:
    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进行研究。
    《周易》是我国部著作,它所根据的材料,所记的事实是古远的。这些古远社会的事实,人们的产斗争、社会斗争,如果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做根据,就无从了解。孔子很喜欢搜集历史文献,又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他周游列国,每到一国,他都留心访问。对于《周易》,他的确读过,传说他还读得很用功,汉代人说他读《易》“韦编三绝”,就是说,写在竹简上的《易》文,他翻阅又翻阅,把穿竹简的皮韦翻断了好几次。在他之前,已经相当流行用《易》来占筮。在鲁国有《易象》一书,就是《周易》。但他用功虽勤,却没把《周易》读通。一则因为他的目的在于找行为修养的教训;二则因为他对古代社会了解不深,尤其对产方面不大注意。有关产的事,在他也变成修养了。以后的经师儒,去古愈远,就更不知古代社会的事了。加上阶级的限制,如奴隶对奴隶主斗争的事,他们就永远也不能理解,也不想了解。《易》有不少关于古代的打猎、牲畜、农业、商旅等的记载,这些都要有古代社会史的知识才能理解。在政治问题上,由于作者痛心于周室即将危亡,对贵族阶级的腐朽和矛盾斗争,多所反映。奴隶社会会掳人为奴,抢掠财资,故战争很多。婚姻家庭,古远社会有那时的礼俗形态,社会发展变化,有些已不是后代所能见到,甚至文献也找不到的,如对偶婚、劫夺婚之类。如不是社会发展史的理论告诉我们有关这些情况,我们对于《周易》中这类记载,甭想能够了解。《周易》中许多有关古远社会的活情况的记录,均要靠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给我们指导,才能读得通。这里,尤应以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为根据。没有这部经典,根本不能读《易》。
    要明白《周易》的组织体例。
    《周易》每个卦分为两部分:一、卦画,二、卦爻辞。卦画以乾、坤、坎、离()等个卦为主,卦自叠和互叠,构成十个卦。这些卦画是为占筮时数蓍用的。卦爻辞是每卦一条卦辞、条爻辞。系于卦画下的为卦辞,系于爻之下的为爻辞。卦画无义,意义表现于卦爻辞,尤其是爻辞。爻辞不够叙述时,才从卦辞叙起。卦辞头一二字是标题(标题有时省去)。标题有复义的,有时在卦辞解释其中一义。前人不知卦名(即标题)有复义,以为只有一义,其实两义的标题有好几个,而“明夷”卦的歧义多。标题有从内容标的,有从形式标的,有形式和内容统一的。不少卦标题用爻辞的多见词标,这多见词有的与内容有关,有的无关。以上这些组织法,比较容易见到,虽则前人并不清楚。
    还有不少组织体例,前人更不明白。但这些组织体例,一定要懂得,才能读《易》,而且一定要根据这些组织体例来解释《易》文才能得出正确的意义。否则真像猜谜一样,各人有各人的猜法,各人都认为他所说的对。如果明白它的组织体例,便可以分别出谁说得对,谁说得不对。旧说的卦象、卦德(义)、爻位、阴阳、刚柔都是从卦画造出一套说法。然后往卦爻辞硬套,而不是从卦爻辞本身得出它的组织体例。卦画为占筮用,与卦爻辞是两个体系,不能用这个体系往那个体系套。今人寻章摘句,孤立地来看卦爻辞,解释单辞只句,似乎可通,但从全卦全爻一连贯,这个解释便不通了。古今人说《易》,各有各的毛病。前人全误,今人虽偶有所得,实际也没读通。《易》的卦爻辞,表面看好像杂乱无章,不相连贯,其实它是有组织有体例的。上面所说,已略见一斑,拙编《周易释例》,对它的组织体例谈得较详。兹再例举若干体例于下(不能详述,可参《释例》):
    大多数卦用事类为组织,每卦讲一类事。事类多的,分几个卦写,如讲农业的,有“蒙”“小畜”“大畜”“大有”“颐”等卦,还有在别的卦中插叙的。写商旅的更多(写行旅也即商旅,为经商出门),全卦或半卦有“需”“随”“复”“明夷”“睽”“蹇”“丰”“旅”等卦。写战争的,有“师”“同人”“离”“晋”等卦。写婚姻家庭的,有“贲”“归妹”“蛊”“家人”“渐”等卦。写政治或政治思想的,有“讼”“遁”“萃”“困”“井”“兑”“比”“临”“观”“剥”等卦。讲行为修养的,有“履”“谦”“豫”“无妄”“小过”等卦。如此之类,是用事类为组织的。
    有的卦所写的事类不一,比较复杂,则用形式联系法,或在标题上,或用对立的两卦为一组,把它连贯起来。例如“屯”义为难写各种困难之事。“坎”为坑穴,写与坎坑有关之事。“恒”为恒常,写往古的日常活。“夬”为快的本字,有快速、快乐二义,写速不速、乐不乐之事。“姤”,借为媾和遘,写婚媾和遘遇之事。“节”有节度、节约二义,写遵守不遵守节度、节约不节约的活。有三对对立的组卦,用各种事例说明对立和对立转化的道理。
    卦爻辞分两类:一类是占筮结果记录其事的筮辞。筮辞又分三种:一种是贞事辞,记所占的事;一种是贞兆辞,记所占得的言凶兆示;一种是象占辞,与用蓍草占筮不同的另一些占卜术,有天文占、梦占等,记了来跟蓍占互相参考以决定吉凶的。古人迷信,用各种占卜方法,互相参照。
    另一类卦爻辞是作者立论,不是筮占的记录。这又有各种辞:有理论语,有说明语,有比喻语,有引用语,有衬托?语。
    《周易》组织用辞时有省辞法。因古人行文力求简净,可省则省,不多写一字。例如,标题省辞:每卦有个标题,标题不连下文读,但有几个卦如“同人于野”“履虎尾”“否之匪人”“艮其背”等没有独立标题,不标自明,故不标。节引法:一种是后卦引用前卦文,或本卦自引,只引一部分,省去一部分。如“谦五”之引用“泰”,“无妄”之引用卦辞。另一种是同性质的两三条爻辞平列,中间一爻多一句话。如“谦”二、三、爻中,三爻多“君子有终”一句,“临”、五、爻中,五爻多“大君之宜”一句。这多出的一句话是兼指前后文说,不是单指这一爻。是为了省辞,不重说。
    辞同义异例。《易》有辞语相同而意义不同的。如“蒙”有两“童蒙”,前一,是奴隶蒙昧之意;后一,童借为撞,指撞击树木。“损”卦有句“弗损益之”,前一应读“弗损,益之”,因与“酌损之”相对;后一则不分断,意为不损也不?益。
    换辞法,即辞异义同。有“金矢”“黄矢”“黄金”三语,其实即指铜箭头。“坎”有“丛棘”,“困”有“幽谷”“蒺藜”“葛藟”“臲卼”等词,其实均指监狱。“未济”:“濡其首,有孚失是”,“是”借为“题”,题即首,是声。
    用假借字。《易》多用借假字,如童借为撞,童牛之童又借为犝。假借法又不一律,“贲”卦之贲训饰,又借为奔,借为豮。计《易》用假借至少有一百五十字以上。用假借字,古书惯例,不明假借,不能读古书。问题在于《易》用假借,很不规则,有时用本字,有时用借字。如奔、豮,《易》有其字,而“贲”卦不用,因卦用“贲”标题,故各爻全用贲而不用奔、豮。“明夷”卦之明夷二字尤怪,歧义多,明为太阳,又训光明;夷从大弓,是本义。卦爻辞有时用本义,有时用借义,借又不一样。如,“明夷于飞”,借为鸣鴺。“明夷,夷于左股”,明夷,太阳下山,夷训灭,而夷于之夷,借为痍,训伤。“明夷于南狩”,又解为鸣弓,即射猎。“获明夷之心”,明夷又变为大弓之名。心,杺木,制弓的好材料。
    “箕子之明夷”,明夷又是国名,箕子往明夷国去。看,“明夷”两个字有多少不同的意义。要明白《易》用多义词为组织之例,又要知道它多用假借字,假借法又不一律,必须具体分析,才能读通。
    贞兆辞原是占筮时表明吉凶的专门术语,但作者却又用作说明事理,判断是非。“悔亡”是失败或战败之意;“无咎”是无罪,没错处之意;“凶”是事情很坏之意。但这也要看用在什么地方,讲什么事情,才能明其意义。
    总之,既要知《易》的组织体例,又要做具体分析。

    李镜池(102-175),字圣东。广东开平锦湖乡横冈里(今属金鸡镇)人,《周易》研究者。曾任教于广州协和神院、燕京大、岭南大、华南师院等处,对《周易》《诗经》《尚书》《墨子》《韩非》,以及唐诗、道教文献等均有研究。代表作有《周易通义》《周易通论》《周易释例》《周易校释》《周易类释》等。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