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正版 现代哲学发展趋势 9787208148123 刘放桐 上海人民出版社 哲学、宗教 书籍
  • 本店商品限购一件,多拍不发货,谢谢合作
    • 作者: 刘放桐著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刘放桐著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516967282
    • 版权提供:上海人民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基本信息

    书名:  现代哲学发展趋势
    作者:  刘放桐著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5-01
    版次:  1
    ISBN:  9787208148123
    市场价:  148.0
    目录

    前言……1

    第一篇重新认识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革的伟大意义哲学上的革命变革和现代转型的社会历史背景……3

    一、 19世纪上半期西方社会的变革及其对哲学等思想文化

    变革的影响……3

    二、 19世纪中期以后资本主义发展形态的变化及其对哲学等

    思想文化变革的影响……10

    西方哲学现代转型的科学背景……17

    一、 19世纪成为科学时代真正开始的世纪……17

    二、 19世纪自然科学的新变革与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危机……20

    三、 19世纪自然科学的新变革与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型……24

    马克思的哲学变革的特殊背景与费尔巴哈的中介作用……30

    一、 马克思的哲学变革的特殊背景……30

    二、 马克思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与费尔巴哈的中介作用……33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态问题的几点思考

    ——从对近代西方哲学的批判继承的观点看……40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统一的哲学,

    它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指称,其基本含义一致……42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但不是一种体系哲学……46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以唯物主义为基础、以主客统一为特征的

    实践哲学……49

    四、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52

    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的认识

    ——从西方哲学背景的观点看……56

    一、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革的理论背景……56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念和基础理论……60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的发展……66

    四、 从比较研究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的认识……68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革的意义重释

    ——从西方哲学研究的观点看……72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名称……73

    二、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革的根本观点……76

    三、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革的核心内容……80

    四、 马克思哲学的理论体系及其与体系哲学的对立……83

    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到西方马克思主义……88

    一、 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歧义……88

    二、 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所在……90

    三、 恩格斯、列宁与马克思在哲学上的差异和统一……94

    四、 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意义的偏离与西方马克思

    主义的形成……99

    第二篇西方哲学的近现代转型西方哲学的近现代转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道路……107

    一、 近现代西方哲学转型的进步和革命意义……107

    二、 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型与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上的革命变革的关系……112

    三、 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型与迈向21世纪的中国哲学……117

    对西方哲学近现代转型的历史和理论分析……122

    一、 重新认识和评价西方近代哲学的意义……122

    二、 西方哲学在近代的转向和进步……124

    三、 近代西方哲学的缺陷和矛盾……129

    四、 近代西方哲学的终结……136

    五、 现代西方哲学的形成……139

    六、 现代西方哲学的超越……142

    超越近代哲学的视野……147

    一、 超越近代西方哲学视野的含义……147

    二、 近代西方哲学发展的局限性及唯物唯心对立的意义……150

    三、 近代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倾向及其矛盾……152

    四、 近代西方哲学理性主义的矛盾结局……155

    五、 近代西方哲学的危机与超越近代哲学视野的必然趋势……159

    西方哲学的近现代转型与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变革

    ——对个体本位和个人主义的超越……161

    一、 主体性形而上学与个体本位和个人主义……162

    二、 现代西方思潮对主体性形而上学与个体本位和个人主义的超越……166

    三、 如何看待各种西方思潮对个体本位和个人主义的超越……172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革对现当代西方哲学的超越……177

    一、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哲学发展的

    社会阶级基础,使它符合现当代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

    从根本上超越了近代和现当代西方哲学家因阶级偏见

    而无法摆脱的片面性和局限性……178

    二、 马克思把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与对世界观和本体论研究的

    改造结合起来,超越了现代西方哲学家在批判传统哲学的

    形而上学时普遍存在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倾向……181

    三、 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把生活和实践的观点当作其哲学的

    基本观点,克服了西方哲学家在转向生活和实践道路上的

    唯心主义倾向……186

    对哲学上的革命变革和现代转型的认识……190

    一、 西方哲学由近代到现代的过渡时期……190

    二、 现代转型和革命变革的出现……192

    三、 对革命变革和现代转型的关系的认识中的曲折……200

    当代哲学走向: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208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与现代西方哲学形成的意义……209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及其发展的曲折道路……211

    三、 现代西方哲学的矛盾和危机……214

    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不同结局……219

    当代哲学走向:马克思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221

    一、 当代哲学走向问题的意义及其化背景……221

    二、 当代西方哲学的困境与后现代主义……225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曲折及其经验教训……229

    四、 当代哲学走向:马克思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235

    重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

    ——对把“比较研究”当作“相提并论”的回应……239

    一、 为什么要重谈……239

    二、 比较研究不等同于相提并论……241

    三、 肯定共同的社会历史和思想理论背景是否会导致相提并论……243

    四、 肯定转向现实生活和实践为革命变革的根本内容是否与

    现代转型相提并论……246

    对《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现当代走向》一书中若干问题的澄清……253

    一、 哲学思维方式与哲学家的基本哲学立场……254

    二、 “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及现代西方哲学对它的超越……258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关系中的两个问题……264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如何评价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否定性评价……271

    一、 为什么要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现代西方哲学的

    否定性评价……271

    二、 重新认识现代西方哲学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273

    三、 重新评价现代西方哲学的循序渐进的历程……275

    四、 用求实和发展的观点看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评价……278

    五、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与时俱进的态度……283

    再论如何看待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同时代西方哲学的否定

    ——对一种复旧性观点的回应……287

    一、 为什么要再次谈论马恩对同时代西方哲学家的否定评价……287

    二、 《资本论》二版跋不是评价现代西方哲学的普遍标准……290

    三、 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求实态度认识马恩对同时代西方

    哲学家的评论……295

    四、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评价现代西方哲学上是否与时俱进……300

    重新评价实用主义……304

    一、 为什么要提出重新评价实用主义……304

    二、 不能把实用主义归结为帝国主义的反动哲学……307

    三、 实用主义不是十足的主观唯心主义……309

    四、 不能把实用主义归结为市侩哲学……315

    五、 不能把实用主义归结为诡辩论……320

    再论重新评价实用主义

    ——兼论杜威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同一和差异……323

    一、 实践的观点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324

    二、 杜威的实践的转向体现了现当代西方哲学的基本走向……327

    三、 马克思主义和实用主义在实现实践转向上的异同……331

    四、 马克思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对立统一是当代哲学发展的主要趋势……336

    第五篇现当代西方哲学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后现代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现当代走向……343

    一、 后现代主义的多重含义及当代后现代主义者的基本理论倾向……343

    二、 后现代主义的否定性理论及其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同一性……347

    三、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西方哲学的超越……351

    四、 后现代主义与当代哲学的走向……357

    现当代西方哲学发展主要趋势论评……364

    一、 20世纪西方社会变革的复杂性与哲学现代转型的曲折历程……365

    二、 从反形而上学转向重建形而上学……369

    三、 从纯粹抽象思辨在不同意义上转向现实生活……374

    四、 化浪潮与各种不同哲学派别和思潮的对话及沟通……378

    当代哲学的变革与后现代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383

    一、 革命变革和现代转型是各种当代思潮的大背景……383

    二、 后现代主义与对现代性的批判……385

    三、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定性与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分野……391

    西方思潮与中国现代化……400

    一、 关于如何对待西方思潮和西方现代化的争论……400

    二、 现代化和西方化:它们的联系和区别……402

    三、 西方哲学思潮与西方现代化……408

    四、 西方哲学思潮与中国现代化……415

    市场经济与实用主义的道德理论……419

    一、 问题的提出……419

    二、 近现代西方市场经济及其道德理论的主要倾向……420

    三、 实用主义道德理论的基本倾向……425

    四、 实用主义论道德与经济的关系……430

    五、 市场经济与实用主义的个人主义……436

    六、 实用主义的道德学说与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441

    西方哲学研究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447

    一、 西方哲学研究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447

    二、 西方哲学研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政治思想倾向……450

    三、 西方哲学研究与实践哲学和体系哲学的争论……454

    四、 改革开放与西方哲学研究的新阶段……459

    刘放桐生平和学术年谱……466

    内容介绍

    本书收录了刘放桐近二十年来所发表的关于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关系的二十七篇论文,紧紧围绕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型与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的相关性这一主题展开。作者心系我国哲学研究的未来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进行对话的可能性及其基础这一尚具争议性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线试读
    媒体评论

     上海是哲学社会科学重镇。一直以来,上海社科界群星璀璨、名家辈出,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是上海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之所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贡献奖,主要奖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公开发表、出版或播放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具有原创性、基础性和广泛影响,并被实践证明对学科建设、学术发展具有重大价值,对经济、社会发展也已产生重大影响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历届获奖者,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上海社科界辛勤耕耘、潜心治学,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在学界具有广泛影响和享有崇高声誉的名家大师,他们的研究涉及政治、历史、哲学、社会、经济、教育、文学、语言学等多个领域,他们是上海社科界的学术丰碑,他们用思想标注了时代。本文库主要遴选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贡献奖获得者的代表作,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成就,传承接续学术大家的人格精神和治学风范,以激励后学不断开拓创新,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推动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进一步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本文库的编纂得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单位的鼎力支持。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