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中国神话传说(简明版)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袁珂著四年级上册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儿童读物正版故事集全集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
  • 本店商品限购一件,多拍不发货,谢谢合作
    • 作者: 无著
    • 出版社: 春风文艺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无著
    • 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
    • ISBN:9780805121430
    • 版权提供:春风文艺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内容介绍

    《中国神话传说》是中国神话学专家袁珂先生一生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其因专业系统且通俗易懂,出版三十年来,受到了国内外读者的广泛欢迎,并且被翻译成俄、日、韩等多种语言。 1983年,在《中国古代神话》基础上历经两次重要增补修订而成的《中国神话传说》一书,内容已达原来的四倍,字数六十余万。作者对浩瀚的古文献资料,考辨真伪,订正讹误,加以排比综合,从盘古开天辟地叙述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把散落在群藉中的吉光片羽遴选出来,熔铸成一个庞大而有机的古神话体系,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瑰丽世界,生动地描述了古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图系。 为方便广大读者,简明版在《中国神话传说》完整版基础之上,删却注释,并按照神话人物的出场顺序,独立成篇,132篇小故事读来轻松流畅,带领读者步入一个鲜活又多彩的神话世界。


    目录

    自序 导论 *一章 一、神话不是空想 二、神话的起源 三、反抗神的神 *二章 一、神话和宗教的关系 二、原始人的宗教观念 三、图腾主义 四、巫 术 五、神话和宗教的区别 第三章 一、中国神话只存零星片断的原因自序
    导论
    *一章
      一、神话不是空想
      二、神话的起源
      三、反抗神的神
    *二章
      一、神话和宗教的关系
      二、原始人的宗教观念
      三、图腾主义
      四、巫 术
      五、神话和宗教的区别
    第三章
      一、中国神话只存零星片断的原因
      二、神话的历史化
      三、神话的保存与修改
    第四章
      一、《山海经》的写作时期
      二、《山海经》是“古之巫书”
      三、《山海经》的图画与文字
      四、散漫和疏略的缺点
      五、《山海经》的注本
    第五章
      一、神话对科学有启迪之功
      二、神话可称“幻想的科学”
      三、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
    第六章
      一、神话响彻劳动的回音
      二、舍己为人与博大坚韧
      三、反抗暴君的专制
    第七章
      一、神下地和人上天
      二、整理神话遇到的问题
      三、整理神话的两个步骤
    中国神话传说
      001 《天问》所问
      002 混沌凿窍
      003 阴阳神和巨灵
      004 鬼母和烛龙
      005 “人日”的由来
      006 龙狗盘瓠
      007 盘古开天辟地
      008 诸神创造人类
      009 伏羲和女娲
      010 兄妹结婚
      011 雷神之子
      012 天梯种种
      013 都广之建木
      014 伏羲的创造发明
      015 燧人氏钻木取火
      016 廪君创业
      017 盐水女神
      018 廪君立都
      019 女娲造人
      020 万世神襟
      021 女娲补天
      022 女娲的制作
      023 少昊出世
      024 建立鸟王国
      025 少昊与蓐收
      026 少昊的后代
      027 颛顼“绝地天通”
      028 鬼子和鬼鸟
      029 彭祖长寿
      030 猪婆龙和鱼妇
      031 神国大战
      032 怒触不周
      033 大蟹和陵鱼
      034 海上神山
      035 海神禺强
      036 龙伯钓鱼
      037 炎帝的功业
      038 炎帝的后代
      039 帝女登仙
      040 巫山神女
      041 精卫填海
      042 昆仑*都
      043 怪肉与火鼠
      044 妖媚的武罗神
      045 黄帝失玄珠
      046 黄帝的天威
      047 神荼和郁垒
      048 白泽神兽
      049 黄帝大会鬼神
      050 蚩尤的传说
      051 黄帝和炎帝之战
      052 蚩尤寻仇
      053 涿鹿大战
      054 天女助战
      055 奇异的军鼓
      056 夸父逐日
      057 玄女授兵法
      058 黄帝杀蚩尤
      059 蚩尤遗踪
      060 帝子的隐忧
      061 蚕神献绦
      062 蚕马的故事
      063 牛郎织女
      064 董永和七仙女
      065 愚公移
      066 刑天舞干戚
      067 黄炎战争余波
      068 黄帝的创造发明
      069 仓颉作书
      070 鼎湖升天
      071 黄帝和神仙
      072 帝俊形貌
      073 太阳和月亮女神
      074 帝俊交友凤凰
      075 帝俊的子孙
      076 帝喾的神话
      077 玄鸟生商
      078 冰上弃儿
      079 后稷的功业
      080 尧的品德和瑞应
      081 皋陶和夔
      082 僵俭和击壤翁
      083 许由和巢父
      084 丹朱的传说
      085 驯服猛象
      086 孤儿的悲苦
      087 天子的女婿
      088 火中化鸟
      089 井内变龙
      090 仁厚的长兄
      091 敤手作画
      092 不醉之谜
      093 恐怖的考试
      094 湘妃竹和委蛇
      095 鼻亭神及其他
      096 十日并出
      097 女巫的神通
      098 受命除害
      099 羿射九日
      100 诛妖除害
      101 英雄的堕落
      102 羿遇宓妃
      103 河伯娶妇
      104 羞辱河伯
      105 羿射河伯
      106 王母赐药
      107 嫦娥奔月
      108 逢蒙学射
      109 羿遭暗算
      110 尺郭和钟馗
      111 洪水滔天
      112 鲧窃息壤
      113 鲧腹生禹
      114 鲧死的异闻
      115 禹会群神
      116 诛防风氏
      117 河图和玉简
      118 龙门山和三门峡
      119 禹擒无支祈
      120 百虫将军
      121 禹娶涂山氏
      122 黑熊和嵩山石
      123 禹游九州
      124 禹诛相柳
      125 天帝赐玄圭
      126 禹铸九鼎
      127 治水的辛劳
      128 蚕丛、鱼凫和杜宇
      129 鳖灵治水
      130 杜宇化鸟
      131 五丁开山
      132 李冰斗蛟
    出版后记 显示全部信息
    关联推荐

      

          推荐一 袁珂先生专为读者写就的中国神话简明读本,让我们重温神话中那些儿童时代的天真,感受中国神话*久的魅力

      推荐二: 开天辟地的盘古、抟土造人的女娲、钻木取火的燧人、发现药草的神农、驯养动物的王亥、教民稼墙的后稷、窃取息壤平治洪水的鲧、继承治水大业的禹、刻木为鹤一飞七百里的鲁班……一曲曲激情而振奋的颂歌,连缀熔铸而成动人心魄的神话史诗。

      “开辟鸿蒙这一时期的光景,气势宏伟,波澜壮阔,奇闻异事,层出不穷,毫不逊于希腊、罗马、埃及、印度诸闻名古国的神话传说。而论其自强不息的刚健,战天斗地的勇武,舍己为人的博大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种种精神,是为中国古代神话特色,比之诸国,实有过之,并无有及。

    ——袁珂

     
    在线试读

    001 《天问》所问   请问:关于远古的开头,谁个能够传授?   那时天地未分,能根据什么来考究?   那时是混混沌沌,谁个能够弄清?   有什么在回旋浮动,如何可以分明?   无底黑暗生出光明,这样为的何故?   阴阳二气,掺和而生,它们的来历又从何处?   穹隆的天盖共有九层,是谁动手经营?   这样一个工程,何等伟大,谁个是*初的工人?   远在二千三百年以前,我们的大诗人屈原,就在他**名的诗篇《天   问》里提出了一连串关于天地怎样开辟、宇宙怎样构成和谁是天地   的开辟者这类问题。从这些问题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糅混在哲理   远在二千三百年以前,我们的大诗人屈原,就在他**名的诗篇《天问》里提出了一连串关于天地怎样开辟、宇宙怎样构成和谁是天地的开辟者这类问题。从这些问题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糅混在哲理中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影子。但因为只提出了问题,没有写出答案,古书里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又常阙略,生在两千多年以后的我们,要想从这些问题里考见远古神话的真相,就很困难了。   002 混沌凿窍001 《天问》所问
      请问:关于远古的开头,谁个能够传授?
      那时天地未分,能根据什么来考究?
      那时是混混沌沌,谁个能够弄清?
      有什么在回旋浮动,如何可以分明?
      无底黑暗生出光明,这样为的何故?
      阴阳二气,掺和而生,它们的来历又从何处?
      穹隆的天盖共有九层,是谁动手经营?
      这样一个工程,何等伟大,谁个是*初的工人?
      远在二千三百年以前,我们的大诗人屈原,就在他**名的诗篇《天
      问》里提出了一连串关于天地怎样开辟、宇宙怎样构成和谁是天地
      的开辟者这类问题。从这些问题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糅混在哲理
      远在二千三百年以前,我们的大诗人屈原,就在他**名的诗篇《天问》里提出了一连串关于天地怎样开辟、宇宙怎样构成和谁是天地的开辟者这类问题。从这些问题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糅混在哲理中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影子。但因为只提出了问题,没有写出答案,古书里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又常阙略,生在两千多年以后的我们,要想从这些问题里考见远古神话的真相,就很困难了。
      002 混沌凿窍
      有一个类乎神话的寓言,记载在比上述诗篇时间稍早一点的一部古书《庄子》里。故事说:南海的天帝叫儵(同倏),北海的天帝叫忽,中央的天帝叫混沌。儵和忽两人常到混沌那里去玩耍,混沌招待他们非常殷勤周到。有*天,儵和忽在一块商量怎样报答混沌的恩德。他们说,每个人都有眼耳口鼻……七窍,用来看呀,听呀,吃东西呀等等,偏那混沌一窍也没有,未免美中不足,我们不如去替他凿出几窍来。于是就带了斧头、凿子之类的工具,去给混沌开窍。*天凿一窍,七天凿了七窍。但是可怜的混沌,经他好朋友这么一凿,却“呜呼哀哉,寿终正寝”了。
      这个有点滑稽意味的寓言,包含着开天辟地的神话的概念。混沌被儵忽——代表迅疾的时间——凿了七窍,混沌本身虽然是死了,但是继混沌之后的整个宇宙、世界却也因之而诞生了。
      混沌,在中国古代神话里,确实是一个天神的名字。《山海经西次三经》说,西方的天山上,有一只神鸟,形状像个黄布口袋,红得像一团红火,六只脚,四只翅膀,耳、目、口、鼻都没有,但却懂得歌舞,名字叫做“帝江”。帝江就是帝鸿,也就是那个作为中央天帝的黄帝,所以《庄子》寓言便直接把他当做中央的天帝。到于有人说混沌是黄帝的儿子,那倒恐怕是较后起的传说。
      不管混沌是天帝还是天帝的儿子,除了追求“返乎自然”、“不识不知”、“无为而治”……的道家以外,是没有人欢喜这个黑糊糊粘连成一片的混沌的。所以后世的传说,混沌是被丑恶化了的。《神异经》说混沌是只既像狗又像人熊的野兽,有眼睛却看不见,有耳朵却听不着。因为是个“睁眼瞎”,自己走路很艰难,但别人到哪里去他却知道。遇着那有德行的人,他就一股蛮劲地去抵触他;遇着横行霸道的恶人,他反而服服帖帖,摇头摆尾地去依靠他。这种卑贱的脾气,实在是天然生成。平常没事的时候,这家伙,总爱自己咬着自己的尾巴,回旋着,仰面朝天,哈哈大笑。从这个传说里,可见人们对于和黑暗差不多同义的混沌,实在是没有好感的。
      007 盘古开天辟地
      据说当天地还没有分开的时候,宇宙的景象就只是黑暗混沌的一团,好像一个大鸡蛋。我们的老祖宗盘古就孕育在这个大鸡蛋中。他在大鸡蛋中孕育着,成长着,呼呼地睡着觉,这样一直经过了一万八千年。有*天,他忽然睡醒了,睁开眼睛一看,啊呀!什么也看不见,看见的只是漆黑黏糊的一片,闷得人怪心慌。
      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可恼。心里一生气,不知道从哪里抓过来一把大板斧,朝着眼前的黑暗混沌,用力这么一挥,只听得山崩地裂似的一声响:哗啦!大鸡蛋破裂开来。其中有些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另外有些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了地。——当初是混沌不分的天地,就这样给盘古的板斧一挥,划分开来了。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要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的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子也长得极长了。
      盘古的身子究@有多长呢?推算的结果,说是有九万里那么长。这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长柱子似的,撑在天和地的当中,不让它们有重归于黑暗混沌的机会。
      他孤独地站在那里,做这种撑天拄地的辛苦工作,又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到后来,天和地的构造似乎已经相当巩固,他也不必再担心它们会合在一起,他实在也需要休息休息,终于,他也和我们人类一样倒下来死去了。
      他临死的时候,周身突然起了大的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了轰隆的雷霆,他的左眼睛变成了太阳,右眼睛变成了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河,他的筋脉变成了道路,他的肌肉变成了田土,他的头发和髭须变成了天上的星星,他的皮肤和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也都变成了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圆亮的珍珠和湿润的玉石,就是那*没用处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了雨露和甘霖——总之一句话:这“垂死化身”的盘古,用了他的整个身体使这新诞生的世界丰富而美丽。
      关于盘古的神力和变化,还有种种传说。有说他哭泣流下的眼泪就成了江河,他吐出的气就成为长风,发出的声音就变作雷鸣,眼睛的闪光就成了闪电。又有说他一欢喜就是丽日晴天,一恼怒天空中就密布了重重的阴云。更还有特异的记述,说盘古乃是龙头蛇身,一嘘气就成为风雨,一吹气又来了雷电,睁开眼睛就是白天,闭上眼睛就变成黑夜:形貌和本领几乎和《山海经》里所记述的钟山的烛龙神完全相同。
      尽管有这些不同的记述,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就是人们对于开天辟地的老祖宗盘古的崇敬和推尊。所以传说南海有绵亘三百里的盘古墓,用来追葬他的魂魄(如果真要埋葬他的身躯,这坟墓当然是太渺小了);又有盘古国,一国的人都以盘古为姓,等等。
      009 伏羲和女娲
      提起女娲,我们就想到另一传说中的伏羲。伏羲又叫“宓牺”,或叫“庖牺”,此外还有“伏戏”、“包羲”、“包牺”、“伏牺”、“炮牺”、“虙戏”等,都是古史上所记载的伏羲一名的不同写法。这伏羲也是我们祖宗里一位很有名的人物。传说,他和女娲本是兄妹,或者@是夫妇;这种传说,可说是“由来已古”,证之于汉代的石刻画像与砖画和西南地区苗、瑶、侗、彝等少数民族民间流行的传说,更足相信。
      汉代的石刻画像与砖画中,常有人首蛇身的伏羲和女娲的画像。这些画像里的伏羲和女娲,腰身以上通作人形,穿袍子,戴冠帽,腰身以下则是蛇躯(偶有作龙躯的),两条尾巴紧紧地亲密地缠绕着。两人的脸面,或正向,或背向。男的手里拿了曲尺,女的手里拿了圆规。或者是男的手捧太阳,太阳里面有一只金乌;女的手捧月亮,月亮里面有一只蟾蜍。有的画像还饰以云景,空中有生翅膀的人首蛇身的天使们翱翔。有的画像更在两个人中间挽着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儿,双足卷走,手拉两人的衣袖,给我们呈现了一幅非常美妙的家庭行乐图。
      从这些图像看来,伏羲女娲在古代传说里是一对夫妇那是毫无疑问的了。根据这些画像和史传上的记载,我们相信人类的确就是由这一对半人半兽的天神滋生繁衍下来的。正因为他们是始祖神,所以又成了保护神,古人祠墓多刻绘伏羲女娲画像者,就是取其保护死者,使他安享地下快乐的意思。
      012 天梯种种
      伏羲既是天神和人间极乐国土的女儿所生的儿子,那么他本身具有充分的神性,是毫无疑问的了。神性的证明之一,就是他能缘着一道天梯,自由自在地上下。前文我们已经讲过他和他的妹妹攀登天梯的故事了,但天梯究@是什么东西,我们脑海里却还没有一个清楚的概念。现在就来略讲一讲天梯。
      天梯当然不是一种人工制造的梯子,像我们攀墙上屋用的那种梯子。不是的。天梯有两种,一种是山,一种是树,都是不假人力、自然生长的东西。古代人们的头脑比较简单朴质,设想神人或仙人之所以能够“上下于天”,并不是什么“腾云驾雾”,而都是这么足踏实地,缘着山或树一步一步爬上去或爬下来的。当然,这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得有识见,要能知道什么地方有直通天庭的山或树可以爬上去;*二,还得有爬上去的本领。比如那昆仑山吧,谁也知道它

      ……

    显示全部信息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