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正版 瑜伽师地论 声闻地讲录 南怀瑾选集全集南师著作 南怀瑾的书籍 哲学宗教国学佛教佛学经典书籍 复旦大学出
  • 本店商品限购一件,多拍不发货,谢谢合作
    • 作者: 南怀瑾著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南怀瑾著
    •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9998539193
    • 版权提供:复旦大学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商品参数

    南怀瑾著作集 瑜伽师地论 声闻地讲录
    定价 48.00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7年08月
    开本 16
    作者 南怀瑾
    装帧 平装
    页数  
    字数  
    ISBN编码 9787309131215

     


    内容介绍

    修行人为什么会入歧途?该如何舍歧路而入正途?《瑜伽师地论》包括从开始学佛修行直到成佛的全部过程和方法,是学佛修持首要 读的典籍。南怀瑾先生解读《瑜伽师地论》,引领读者通晓佛法的真实义理,避免修持路上误入歧途。

     

    《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是学佛修持者首要 读的典籍,是印度戒贤大师专为玄奘大师传授的佛法精髓,包括了从开始学佛修行直到成佛的全部过程和修持方法。机缘因遇之下,南怀瑾先生于1980年在台湾十方书院讲解了该经,而《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就是他讲解的汇总。《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重点讲述声闻地部分,偏重于修持做工夫修定方面,尤其偏重于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共法方面,以人我的实际经历加以说明,并配合义理讲解,目的在于领引修行者入正修行之路。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di一讲
    关于这本书
    瑜伽师 心瑜珈 五乘道
    无道伴 无明师 心散乱
    只会听 喜供养 不知足
    不如意 又懒惰 闲事多
    爱挑剔 不受教 种种毛病
    无善巧方便 加行慢又错
    什么是声闻地
    种性是什么

    第二讲
    修行的善缘与劣缘
    你的人身是善得的吗
    正出家该如何做
    饮食是个大问题
    醒梦一如的人
    修行人zui需注意的事
    你出家的动机是什么
    四种静虑 八种解脱
    定慧等持

    第三讲
    圣人的定境界
    等引地——入定需领引
    初静虑——先消除五种心理
    什么是入魔
    因喜因忧而造的恶业
    清净欢喜 安乐轻安
    修定的初步
    修定与解脱的先后

    第四讲
    五盖的严重性
    检查自己的贪欲心
    你也有瞋恚心吗
    谁不烦恼不昏沉
    睡眠 昏沉 烦恼
    掉举 恶作

    第五讲
    多疑多惑的人
    不正的思惟 女性的魅力
    如何去除贪欲
    五遍行的潜力
    作意有很多种
    有分别影像的修法——观
    为什么观不起来白骨
    无分别影像的修法——止
    以止为主修 以观为主修

    第六讲
    修习影像作意的关键
    你得了轻安吗
    除盖除结顺清净而得解脱
    以苦为师 般舟三昧
    声闻众的多种作意
    独觉及菩萨的作意
    修行也要资本
    如何对付修定的毛病

    第七讲
    身心内外染污了
    依色身作意 作意影响色身
    修行是什么 睡眠烦恼随
    良药——贤善定相
    入定 住定 出定
    什么是增减 什么是黑白

    第八讲
    作意与所缘
    得定的四种力
    四种心理不同的修定人
    钝根的修法 中根的修法
    如何修无漏果位的定境
    功夫有进退 方法有抉择

    第九讲
    先圆满清白 再进步修定
    熏修得了定 解脱未得果
    未了还须偿宿债
    爱味下堕 乐有差别 解脱有八
    八解脱之di一
    八解脱之二至八
    功夫到达时的能力
    什么是证到空

    第十讲
    心力多么大
    也是不动心
    无愿无相的修法
    见了道 证了果 习气未断
    再说空、无相、无愿、寻伺
    比丘声闻道 修课

    第十一讲
    等持等至 名句文身
    住定出定的行状相
    为什么出定
    修行地方五条件
    修定要有威仪
    身心都舍 才能修行
    念念纯善流注

    第十二讲
    九种心住
    拴住你的心 令心内住等住
    真正的无记业 可怕的无记果
    安住近住 更要调顺
    寂静再寂静
    什么是失念
    专注 等持 任运
    六种力达到心住
    四个方法修九住心的定
    四种方法修观
    什么是正思择

    第十三讲
    修观的三纲要
    三纲中的六件事
    义、事、相、品、时、理
    善知识说法 听者语义觉
    再说白骨观 不净观
    如何修慈悲喜舍
    什么是缘起 什么是性空

    第十四讲
    异熟果与果报相同吗
    十二因缘与三世因果
    你为什么那样愚痴
    界 合相 界差别
    如何修数息观
    掌握呼吸之间的息

    第十五讲
    修定 修慧 修加行
    个性不同 修法不同
    修行为何不可拖延
    止相止时 观相观时
    如何举 何时舍
    头脑清醒的老年
    清除障碍的加行
    贪心重应修不净观

    第十六讲
    不净观的窍门 白骨烧化吹散
    四大的转化
    先修风大观
    修气 修神通
    修风修呼吸 躲过了死亡
    修定引发的身体反应
    气充满 心喜乐 作意成功
    得色界定后的身心变化
    需要入世修的四种人
    修行人为何生入异类中

    第十七讲
    四大分散的过程
    死亡时的特殊现象
    中阴身的时光
    再投胎为人
    人为什么要修道
    要离开欲 先了解欲
    欲的各种现象
    修初禅的有寻有伺境界

    第十八讲
    世间定的重要
    静虑与定的不同之处
    七日七夜为什么
    无寻无伺入二禅
    三禅以上的舍和乐
    禅定与三灾八难
    什么是真正的虚空
    有心定与无心定 无想定与灭尽定
    得神通了

    第十九讲
    修神通的开头两步
    空界想 身心符顺
    得了神足通
    宿命通的境界
    天耳通和天眼通的修法
    修成了他心通
    得道人的神通 外道的神通
    什么人会生天界
    初步了解意地

    第二十讲
    三界六道的苦与乐
    修禅定的苦与乐
    转苦为乐
    圣人境界之乐
    段食 思食 识食
    三界男女之欲与生育
    神通的变化 修道的变化
    结语
    南怀瑾先生著述目录

    在线试读章节

    di一讲
    关于这本书
    今天开始,我们改变方向,来讲有关教理方面的问题,首先要研究的就是《瑜伽师地论》。站在佛学的立场来讲,一个真正学佛的人,有四本重要的佛学论著要读。其中有两部是印度的,就是《大智度论》和《瑜伽师地论》;两部是中国的,就是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和永明寿禅师的《宗镜录》。近几十年来所写的许多佛学概论,都是概论的概论的概论了。可惜你们诸位现代青年,学佛学都从现代化的概论的概论入手,那是有问题的。所以,我们今天研究的佛学概论,就是玄奘法师翻译的《瑜伽师地论》,共有一百卷之多。
    我们如果以一般学术性的立场来讲,佛学的学术思想可分成四个范围。所有的经典,分为大乘经典、小乘经典两种。大乘的佛学思想,包括它的学术与修证,又分为两个范围,一个是龙树菩萨的般若佛学系统,属于释迦牟尼佛涅粲以后的前期佛学;另一个是无著、世亲两兄弟菩萨的唯识法相的佛学系统,属于后期的佛学。我们现在手里拿到的《瑜伽师地论》,在学术的范围属于后期的佛学。如果以佛学严正的立场来讲,也许可以说后胜于前,越是后面的越是精细周到,包罗的也越多。
    像西藏密宗黄教宗喀巴大师的系统,就是《瑜伽师地论》的系统。宗喀巴大师有名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是依据印度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炬论》加以扩充的著作;而《菩提道炬论》就是从《瑜伽师地论》体系中来的。
    无著、世亲两兄弟都是出家人,世亲菩萨年轻时专攻小乘佛教的经典及修持,非常反对大乘佛教,后来受了哥哥无著的影响而学大乘。学了大乘以后悟道了,却想自裁,因为惭愧忏悔自己小乘的著作太多,毁谤了大乘,这个罪业无法消灭,只有一死了之。无著菩萨对他说:你太没有出息,一个人走路“因地而倒,因地而起”,你既然以笔毁谤大乘,你不会反过来以这支笔来弘扬大乘吗?后来世亲菩萨就再重新开始,造了唯识法相系统的论著。
    他们两兄弟约好,都发愿往生欲界的兜率天,去亲近弥勒菩萨。无著菩萨要涅槃了,弟弟世亲就对他说:你往生那里后,要给我一个消息。无著说:好,好,一定给你消息。无著涅槃后,世亲不但打坐入定看不到哥哥,连梦也没梦到过,一连三年都没消息,心中有些怀疑了。又经过好几年,无著菩萨现身了。“哥哥你究竟去哪里了?”“我就在兜率内院啊!”“那你怎么到现在才来呢?”“我刚刚到弥勒内院,弥勒菩萨正在说法,我在那里听了一下,心里牵挂你,等弥勒菩萨讲完,我就赶紧来告诉你了!”“人世间已经过了好几年了啊!”“几年吗?我觉得只是一下而已。”
    据说《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讲的,无著菩萨记录的,属于法相唯识部分。相传无著菩萨夜里入定,上到弥勒内院听弥勒菩萨讲法,白天出定把它记录下来。后世一般学者不相信,说这是无著菩萨自己撰写的,怕后人不相信,故意说是弥勒菩萨讲的。我们后世的人,因为根本没有得过定,也没有出过定,连入定出定的影子都没有,更不了解什么是入定,所以不会相信。
    瑜伽师心瑜珈五乘道
    印度现在还有瑜珈学派,瑜珈有三种,身瑜珈、心瑜珈、音声瑜珈。但印度只剩下身瑜珈,也就是身体方面的修炼,菁华部分已经变成密宗的金刚亥母拳,一套有四十多式,是打坐起来打的拳。音声瑜珈就是咒语,心瑜珈是心地法门,这两种印度已经没有了,只留传在中国这一部《瑜伽师地论》中,所以《瑜伽师地论》是印度真正宗教的心瑜珈。现在这里翻译为“瑜伽”,不是“瑜珈”;瑜伽是修心瑜珈有所成就的人,所以称为瑜伽师。就如中国人讲的,修行人叫修道,修道成功的人叫做有道之士;修炼瑜珈的人叫“瑜伽士”,修成就了的人叫“瑜伽师”。
    什么叫“地论”?地就是范围,《瑜伽师地论》共分十七地,就是分成十七个范围来说明。由人的生命讲到物理、物质世界,整个宇宙;再讲一个人如何修持身心,而证得这个无上的道。其中又分小乘、大乘的修持方法,一直到成佛,总共有一百卷。
    玄奘法师以zui大的功力翻译这部书,所以研究唯识的叫这部书为“大论”,要想学佛,如果不了解《瑜伽师地论》的话,就好像是瞎子摸象,这样乱搞是不行的。《瑜伽师地论》包括了一切修证,先从做人的人道修起,上去是天道,再上去声闻道、缘觉道、菩萨道,这五乘道的修证,都包括在内。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也是讲五乘道,五乘道才是真正的学佛之路。
    所以要想学佛先学做人,人道没有修好连天道的资格都不够,哪里能谈修佛道?!所以人天乘修好,才有资格修小乘道,有了小乘道的资格,才够得上修菩萨道,才是大乘道。

    前言

    唐代的玄奘大师,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尽人皆知。在他西行留学取经的过程中,zui令世人震惊的,是他以不可思议的意志力,克服了种种的艰难困苦。
    尤为奇特者,在玄奘大师携回的诸多经典中,这本《瑜伽师地论》zui为殊胜,因为那是印度一百多岁的戒贤大师,专为东土大唐的玄奘大师传授的佛法精髓。
    《瑜伽师地论》共分十七地,内容是从五趣杂居地,到天人之际,到声闻地、缘觉地,直到十位菩萨地的五乘道。包括了从开始学佛修行,直到成佛的全部过程和方法。这也是公认的学佛修持首要 读的典籍,不了解的话,则修法如瞎子摸象,难获佛法的全貌。
    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六四八年),《瑜伽师地论》翻译完成。那是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古文时代,玄奘大师的翻译,又是由古印度文直译的方式,文气与中华文化的传统习俗,颇有距离,故而令人有艰涩难懂之叹。
    一千多年来,讲解这本论著的亦不乏人,但多以解释文字为主,因为能够真正讲解《瑜伽师地论》的, 须具备下列的几个条件:一,通晓佛法的真实义理;二,修法有证量,有果位;三,具备古文的学养基础;四,具备上师教化的能力。
    从玄奘大师时代到现在,学佛证果者有之,精通佛法义理者有之,古文练达者有之,具备上师教化能力者亦有之;但是,集全部条件于一身者,据一般所知,迄未出现,也未听说。
    一九八○年,台湾有一群学佛的幸运儿,有机缘聆听南师怀瑾先生讲解《瑜伽师地论》的课程。由于南师曾得禅宗大师袁焕仙先生的印证,并受贡噶呼图克图印证为密教各宗派的上师,所以肩负了传法的重任。多年来,期待高明行者出台讲授未果,后于十方书院的机缘,才开设这门课程。
    此次的课程重点,是挑选声闻地修定的部分,希望对真正修定的行者有所帮助。所注重的,是声闻乘出家众的修证方面。为此之故,南师常以人我的实际经历来加以说明,并配合义理讲解。
    在讲课中zui启发学人之处,是警惕出家众自我认识,以避免修持路上误入歧途。修行人为什么会入歧途?曾有人说,认岔道为正道,就是入魔境,原因是不自知之故。但是为什么不自知呢?原因是理不明之故。所以先要明理,才能认清歧路,舍歧路才可进入正途。《瑜伽师地论》的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列举各种歧途岔路,指引行者,甚为可贵。
    本书古印度文原来的叙述方式,是先说明内容,再逐项解释,读者不免会误以为是重复;有时两句中,只有一字之差,很容易被忽略,所以特别提醒读者注意。又此次讲课用书,系采用真善美出版社的版本。
    这本书的原始讲课录音,先是张振熔为学习故,于每晚工余后,辛劳努力,转记成文字。宏忍师及编者等,竞相传阅,深感其重要性,不出版太可惜,故而随即开始整理工作,时在二○一一年三月。
    特别要说明的是,在南师审定这本书稿时,有增添,有删减,也有修正。因为讲话常有口误,又多重复且不太严谨。再者,耳识与眼识接受资讯的效果是非常不同的,所以把讲演转变为文字时, 须加以整理。更重要的是, 须经过原讲人核定认可,才不致有误。
    放眼网络,多年来,太多未经许可而将南师所讲整理成文者,而且又广为流通。其用心虽善,但对原讲人毫无尊重,对文字内容亦不负责,实可悲可叹之至。
    编者在整理的过程中,幸得宏忍师协助,查对经典、参考资料等,且细心校对。另多次修改的草稿皆由彭敬打字,zui后再经南师逐字逐句审定修正。又书中小标题为编者所加,书名则为南师所定。

    暂时没有目录
    作者介绍

    南怀瑾先生,(1918-2012),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出生于浙江温州书香世家,自小接受私塾传统教育,少年时期就已读遍诸子百家的各种经典。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华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1969年创立东西精华协会,旨在促进东、西文化精粹之交流。1980年在台湾创办老古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南怀瑾先生在台讲学三十六年,旅美三年,居港十数年,2004年落脚上海。2006年,他定居于江苏太湖之滨的太湖大学堂,终其晚年在这里讲学、授课,培养下一代文化种子。
    南怀瑾先生毕生讲学无数,著作丰富,著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老子他说》等近六十部作品,并曾译成多国语言。他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内外各层次读者的喜爱,半世纪以来影响无数中外人士;而南怀瑾先生融会东西精华、重整文化断层的心愿,亦将永续传承下去。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