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司法制度的中国模式与实践逻辑胡铭9787100221030
  • 正版
    • 作者: 胡铭著 | 胡铭编 | 胡铭译 | 胡铭绘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23-05-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萌萌哒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胡铭著| 胡铭编| 胡铭译| 胡铭绘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23-05-01
    • 版次:1
    • 印次:1
    • 页数:580
    • 开本:其他
    • ISBN:9787100221030
    • 版权提供:商务印书馆
    • 作者:胡铭
    • 著:胡铭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198.00
    • ISBN:9787100221030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开本:其他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3-05-01
    • 页数:580
    • 外部编号:1202897945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导 言

    章 中国式司法制度的特色与属

    节 中国式司法制度的轮廓

    第二节 司法制度之“中国特色”

    第三节 中国式司法制度之“社会主义属”

    第二章 司法规律基本问题的认知及运用

    节 司法规律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司法规律的基本属

    第三节 司法规律的基本外延

    第四节 司法规律的本土利用

    第三章 司法公正的评估体系和实现路径

    节 司法公正的内涵与演进

    第二节 司法公正的理论支点

    第三节 司法公正的评估体系

    第四节 我国实现司法公正的路径探索

    第四章 司法人权问题与刑事错案

    节 司法人权的定位与历史脉络

    第二节 刑事被告人与被害人权利保障的平衡及实现

    第三节 司法场域下的刑事错案与司法人权保障

    第五章 司法公开与司法透明指数

    节 司法公开的内涵与依据

    第二节 司法公开的内容与形式

    第三节 新媒体公开的维度与限度

    第四节 司法透明指数:理论、局限与完善

    第六章 司法权的运行机制与司法人员管理改革

    节 司法权的地位与属

    第二节 司法职权运行机制

    第三节 司法管理体制及其完善

    第七章 智慧司法的发展进路及限度

    节 智慧司法的实践探索

    第二节 智慧司法的公正效应

    第三节 智慧司法的现实局限

    第四节 智慧司法的适用限度

    第五节 智慧司法的未来展望

    第八章 律师制度与法律援的发展及完善

    节 中国律师制度的演进

    第二节 中国律师制度的实践现状

    第三节 刑事辩护制度的困境与发展

    第四节 法律援制度的转型发展

    第九章 专家辅人制度的现状、困境与完善

    节 关于专家辅人制度的实调查

    第二节 专家辅人制度面临的困境

    第三节 推行专家辅人制度的必要

    第四节 完善专家辅人制度的若干建议

    第十章 认罪协商程序的中国实践及其完善

    节 认罪协商程序的缘起与模式

    第二节 认罪协商程序的中国实践

    第三节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完善:以量刑协商和量刑建议为基点

    十章 公众参与司法的改革路径与预期转型

    节 公众参与司法的正当基础

    第二节 公众参与司法的原则限度

    第三节 公众参与司法的历史沿革

    第四节 公众参与司法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公众参与司法的预期转型

    第十二章 刑事司法视野下的监察制改革

    节 机关配合参与下的监察委履责

    第二节 辩护律师介入下的监察委办案

    第三节 监察委与检察院侦诉的衔接

    第四节 监察委与法院审判的衔接

    第十三章 无罪判决与严格司法的中国模式

    节 规范层面的无罪判决与严格司法

    第二节 从无罪判决裁判文书看严格司法的中国实践

    第三节 模式选择:通过严格司法的治理

    结 语 迈向中国式司法制度现代化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胡铭,法学博士,现任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光华法学院院长,兼任浙江大学研究院院长、“2011计划”浙江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制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法学会副会长。入选第九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在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建设公正高效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良法善治新期待,面对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战略,司法制度的中国模式已经初步形成并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本书从我国司法制度的实践逻辑出发,结合国内外司理和实践,通过对司法责任制、法律援制度、专家辅人制度、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等具体制度和司法公正、司法透明、智慧司法等具体原则的剖析,揭示了我国司法制度的特色、模式及背后的逻辑,同时提出我国司法制度有待完善的方面和改革措施,以期为中国式司法制度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