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中华文化史 珍藏版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9787208126794
  • 正版
    • 作者: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 |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编 |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译 |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绘
    • 出版社: 格致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萌萌哒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编|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译|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绘
    • 出版社:格致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1-01
    • 版次:1
    • 印次:6
    • 字数:863000
    • 页数:832
    • 开本:16开
    • ISBN:9787208126794
    • 版权提供:格致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
    • 著: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
    • 装帧:精装
    • 印次:6
    • 定价:228.00
    • ISBN:9787208126794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5-01-01
    • 页数:832
    • 外部编号:1202373257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题记

    导论

    一、文化史的研究对象

    二、文化:一个向广延度和深刻度拓展的概念

    三、文化的实质内蕴

    四、文化结构

    五、文化史在历史学科中地位的确立和发展

    上编 中华文化生态

    章 “文化生态”界说

    一、地球——人类创造文化的载体

    二、人对环境的能动作用与环境对人的制约

    三、文化生态学:文化学与生态学结合的产物

    四、自然场与社会场·文化生态三层次

    五、中华民族在古代和近代面对的两组文化生态类型

    六、中华文化生态概述

    第二章 中华文化的地理背景

    节 地理环境:文化创造的自然基础

    一、在地理与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两种之论

    二、“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失误

    三、历史的及文化的研究必须重视对地理环境的考察

    四、物质生产构成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文化发展的中介

    五、地理环境为文化发展提供多种可能,而人文因素是转变为现实的选择动力

    第二节 中华文化多样化发展和文化中心转移的地理前提

    一、中华文化拥有一个较之古文化更为辽阔的发展基地

    二、气候类型完备,地形、地貌、流域繁复

    三、复杂的地理形势是中华文化多样化发展的空间条件

    四、辽阔的疆域为中华文化中心转移提供纵深腹地

    第三节 中华文化圈的周边环境

    一、东亚陆海关系的特点

    二、东西方海洋观比较

    三、中国古代海洋事业的成就与局限

    四、明清“海禁”及其在近代的突破

    五、东亚内陆方向的地理障壁

    第四节 东亚地理环境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一、文化传播的功能

    二、东亚大陆的地理独立与中华文化发生期的独自完成及其双重意义

    三、中国入突破隔绝状态的努力

    第三章 中华文化植根的经济土壤

    节 农耕与游牧:东亚大陆的两种经济类型

    一、东亚农耕区

    二、东亚游牧区

    三、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

    四、长城:东亚农耕经济区的人工屏障

    五、农耕人的“世界主义”

    六、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互补与融汇

    第二节 中国前生产方式的主要形态

    一、殷商、西周——土地国有及公社所有,集体劳作的自然经济阶段

    二、东周、秦汉至明清——土地私有、个体劳作的自然经济阶段

    三、城乡经济的同一,城市对乡村的经济依赖

    四、生活资料生产与人口产比例的周期失调

    ……

    第四章 中华文化依托的社会结构

    余论

    下篇 中华文化历程

    章 上古:中华文化的多元发生

    第二章 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第三章 春秋战国:“轴心时代”

    第四章 秦汉:统一的帝国与一统的文化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第六章 隋唐:隆盛时代

    第七章 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的勃兴

    第八章 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与融汇

    第九章 明:沉暮与开新

    第十章 清:烂熟与式微

    十章 近代:蜕变与新生(上)

    第十二章 近代:蜕变与新生(下)

    结语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