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丝绸之路千年史:从长安到罗马柯胜雨 著9787569500653
  • 正版
    • 作者: 柯胜雨 著著 | 柯胜雨 著编 | 柯胜雨 著译 | 柯胜雨 著绘
    •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10-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萌萌哒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柯胜雨 著著| 柯胜雨 著编| 柯胜雨 著译| 柯胜雨 著绘
    •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10-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353000.0
    • 页数:408
    • 开本:16开
    • ISBN:9787569500653
    • 版权提供: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柯胜雨 著
    • 著:柯胜雨 著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1
    • 定价:88.00
    • ISBN:9787569500653
    •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8-10-01
    • 页数:408
    • 外部编号:120178036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世界两端

        穆天子开辟玉石之路/001

        亚历山大东征/007

        吾爱希腊留遗篇/014

        麻烦制造者匈奴/020

    第二章 凿空西域

        开拓者张骞/025

        马邑败谋/029

        中亚巨变/034

        西行漫记/039

        世界史开幕*人/045

        张骞归来/051

    第三章 开拓丝路

        帝国反击战/057

        汉匈决战漠北/063

        细公和亲/069

        汗血宝马万里归/076

        浚稽、燕然大战/082

    第四章 西域攻略

        刺杀楼兰王/089

        结乌孙、开都护府/094

        伐康居郅支毙命/102

        号令西域/109

    第五章 三绝三通

        王莽乱政西域反/118

        班超奇兵通丝路/125

        血战疏勒城/133

        贵霜崛起与西域二通/141

        甘英西使大秦国/148

        虎子班勇继父业/157

        乱世之中的西域/162

        萨珊波斯帝国/167

    第六章 古道光

        僧侣的足迹/173

        丝绸贸易战争/178

        出兵十万只为一僧/182

        法显西行/188

        丝路贸易反垄断/193

        北魏经营西域/197

        宋云、惠生西行/203

    第七章 丝路战争

        拜占庭-斯争/207

        突厥的奇迹/211

        丝绸之吻/217

        突厥大分裂/221

        隋炀帝西巡/226

        粟特与昭武九姓/1

    第八章 拓疆西域

        暴风雨前夕/

        唐太宗西征高昌/245

        玄奘法师西游/248

        扬威曲女城大会/255

        唐、突决战西域/262

        新皇帝的麻烦/268

        “丝路命运共同体”/274

    第九章 三国四方

        两面告急/280

        重置安西四镇/286

        武则天安西/293

        吐蕃、大食与突骑施/299

        屈底波征服粟特/306

        “丝路卫士”苏禄可汗/314

        唐玄宗自毁门户/320

    第十章 怛逻斯城

        开元、天宝辉煌/331

        “山地”高仙芝/336

        “真主的化身”并波悉林/342

        鏖战阿特拉赫小镇/346

        并波悉林之死/353

        杜环西行/358

    十章 日暮丝路

        安史之乱/364

        西域易主与悟空西行/369

        支离破碎的西域/377

        落日余晖:张议潮归唐/382

        丝绸之路更替/388

    参考书目 /394


    【书摘与插画】

    第十章 怛逻斯城

    开元、天宝辉煌

    苏禄可汗死后,强盛的突骑施汗国一夜之间土崩瓦解,裂为三块。苏禄可汗之子尔微特勒与苏禄可汗可敦(正妻)、交河公主等遗孀据怛逻斯城,是为黑姓可汗正支。权臣都摩度拥立苏禄可汗庶子骨啜据碎叶城,是为黑姓可汗庶支。尔微特勒与骨啜联手拒唐。权臣莫贺达干拥立黄姓可汗娑葛的后裔,取代苏禄可汗,成为中亚昭武九姓的宗主,协粟特人抵御大食军,担负起保卫丝绸之路正常贸易的重任。黑姓是丁零部落的后裔,头发黑色。黄姓是塞种人的后裔,头发黄色。黄、黑二姓为了汗位继承问题斗争不断升级,其中也掺杂着都摩度与莫贺达干间的个人权力之争。

    突骑施二姓纷争加剧,莫贺达干为了号令突骑施,求于唐。唐玄宗立刻诏令碛西节度使盖嘉运“召集突骑施以西诸国”,全力支援莫贺达干夺权。

    公元739年9月22日,盖嘉运联合石国王莫贺咄吐屯、史国王斯提谨进攻碎叶城。骨啜出战,大败,逃到碎叶城东南的贺逻岭被盖嘉运抓获。盖嘉运另派疏勒镇守使夫蒙灵詧(后赐姓马,又名马灵詧)、拔汗那王阿悉烂达干偷袭怛逻斯城,活捉尔微特勒。突骑施黑姓部落溃散,盖嘉运收拢数万部民,交给亲唐的拔汗那王阿悉烂达干。

    莫贺达干对唐廷出兵襄感恩戴德,当即率众上书唐玄宗:“愿得稽首圣332 丝绸之路千年史颜,以部落附安西,永为外臣。”唐玄宗对莫贺达干的盛情也却之不恭,并顺水推舟,在公元740年对莫贺达干、石国王、史国王大行赐赏。唐与突骑施又进入了蜜月期。

    但在赏封莫贺达干的同时,唐玄宗册立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怀道的儿子阿史那昕继承父爵,让他统领楚河以西的突厥部落,高高凌驾于莫贺达干之上。

    莫贺达干对唐玄宗架空自己愤恨不已,上书责问朝廷,“首诛苏禄,我之谋也。今立史昕,何以赏我?”——诛杀苏禄可汗,我立了头功。现在又抬出阿史那昕,将置我于何地?莫贺达干于是与另一个酋长乌苏万洛扇叛乱,向唐廷施压。

    唐玄宗赶紧采取补救措施,诏令盖嘉运安抚莫贺达干,册封他为可汗,统领突骑施各部落。但是莫贺达干仍不愿委身于阿史那昕之下,一不做二不休,在公元742年春杀掉阿史那昕。

    莫贺达干敬酒不吃吃罚酒。唐玄宗暴跳如雷,立刻翻脸,转而支持莫贺达干的死对头都摩度。7月,册封都摩度为三姓都护,授左羽林大将军,并将苏禄可汗的庶子骨啜从大牢里放出来,册封他为循义王,拜左金吾大将军。

    此后唐玄宗对莫贺达干的反制措施进一步升级,于公元744年6月诏令河西节度使夫蒙灵詧出兵讨伐莫贺达干,将他杀死。7月26日,又将骨啜封为十姓可汗,成了突厥部落的共主。

    突骑施内乱*的受益者无疑是大食人。呼罗珊总督萨雅尔趁势恢复在河中地区的军事行动,重返被苏禄可汗赶出的地盘。公元741年,萨雅尔以石国王收容叛乱的哈里斯为借口,派出两万大军进攻石国。大食军接连发动了两波攻势,均被石国击退。*后石国王同意大食在其国派驻官员监国,并将哈里斯驱逐到讹答剌。臣服石国后,萨雅尔征讨亲唐的拔汗那国,迫使拔汗那王投降。

    在进攻石国、拔汗那时,这只狡猾的老狐狸又派遣特使和萨赴唐。和萨肩负政治使命未知,但是回去时被授予左金吾卫将军之职,赐紫袍、金钿带,可见其层次不低。或许是借重申几年前夹击苏禄可汗缔结的临时盟约,以迷惑唐廷,换取唐帝国在昭武九姓保持中立的态度。萨雅尔的任期相当长,在呼罗珊前后待了十年。但在剩余的任期内,萨雅尔没有继续在河中地区采取大规模的冒险行动。定都于大马士革的倭马亚王朝摇摇欲坠,到处燃起叛乱的战火,正处在改朝换代的大前夜。虽然年迈的萨雅尔殚精竭虑,但是仍然无法阻止眼皮下如火如荼的起义运动,而这场起义运动推翻了老总督效忠的朝廷。

    公元743年2月6日,哈里发希沙姆死于扁桃体炎,他的侄儿瓦利德二世继位。瓦利德二世是个昏君,不学无术、臭名昭著。在他的之下,倭马亚王朝日益腐朽。庞大的阿拉伯帝国国内暗潮涌动,冒出了股倭马亚王朝的势力:以库法为基地的什叶派,其主要成员是阿拉伯人;以侯迈麦村为基地的阿拔斯派,成员都是先知穆罕默德叔父阿拔斯的后裔;第三股势力就是萨雅尔治下的呼罗珊人。瓦利德二世上台后不久,阿拔斯派易卜拉欣派遣其代理人并波悉林,一位出身卑贱的波斯奴隶,潜入呼罗珊,煽风点火,号召呼罗珊居民起来反抗倭马亚王朝。呼罗珊由此成为运动中心,股叛势力迅速结成同盟,推举易卜拉欣的弟弟阿布·阿拔斯为盟主。控制丝绸之路中段的阿拉伯帝国正处于诡异的变幻之中。

    公元744年,倭马亚王朝频繁易主。4月17日,哈里发瓦利德二世被乱民弑杀,他的堂兄叶齐德三世采取非法手段登上大位。但是叶齐德三世君临天下不到半年,就在9月25日病死了,其兄弟易卜拉欣继位。易卜拉欣的统治更加短命,仅仅几周后,就被绰号“叫驴”的马尔万二世所取代。此君在位期间,倭马亚王朝走到了终点。

    马尔万二世上任之初,国内形势略显稳定,呼罗珊老总督萨雅尔又开始窥伺河中地区。昭武九姓在苏禄可汗的帮下,一度赶走了大食军,除了安国的布哈拉城外,其余各地大多数获得了独立。萨雅尔卷土重来,曹国王哥逻仆罗率先上表唐玄宗,“将奴国土同为唐国小州”——恳请将本国并入唐帝国,但是遭到唐玄宗的拒绝。昭武九姓自此心冷,逐渐投入大食的怀抱。

    此时由于扫清了突骑施汗国这个障碍,唐帝国在西域可谓顺风而呼,其势力臻于极盛。苏禄可汗身死,突骑施被唐帝国完全控制,吐蕃-突骑施联盟瓦解,吐蕃孤掌难鸣,在葱岭以南与唐帝国的角逐中屡屡受挫。公元734年,吐蕃侵占大勃律,侵入葱岭。唐玄宗为了报复吐蕃人,命令河西节度使崔希逸袭击吐蕃,于公元735年3月在青海西大破吐蕃边将乞力徐,斩获两千有余。乞力徐只身逃走。两年前的赤岭之盟宣告破裂,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复绝朝贡,并于当年冬天命论结桑东则布入侵小勃律,控制了整个葱岭地区,重新打通出入中亚和西域的通道。其后,双方在河西走廊一带不断,互有胜负。

    公元740年,为了夺回葱岭以南地区,安西都护、碛西节度使盖嘉运率唐军越过葱岭,杀入勃律西北地区,吐蕃军溃败。公元742年年底,已升任安西副大都护兼四镇节度使的夫蒙灵詧率唐军越过葱岭,讨伐识匿、护密等小国,控制了瓦罕走廊。此地是丝绸之路入中亚或南亚的必经之地。公元745年,夫蒙灵詧再次进攻护密国的婆勒城,即吐蕃在瓦罕河岸边修筑的坚固城堡——连云堡,其地在小勃律北五百里。夫蒙灵詧虽然未能夺取连云堡,但是恢复了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当年10月,唐玄宗册命罽宾王子勃匐准袭封罽宾王、乌苌王。

    此后双方争夺的焦点转移到河西走廊。公元745年秋,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进攻青海湟中的吐蕃边防重镇石堡城(又名铁刃城)。吐蕃守将为大论烛龙莽布支,极善用兵。皇甫惟明仓促进攻,遭到重创,副将褚诩阵亡。次年春天,唐玄宗解除了皇甫惟明的职务,让屡立战功的王忠嗣接任陇右节度使,把夺取石堡城的希望寄托在王忠嗣身上。

    王忠嗣的头脑很清晰,石堡城地处南丝绸之路、唐蕃通道的要冲,三面险峻,只有一条蜿蜒盘曲的小道直通石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王忠嗣苦谏唐玄宗:“石堡险固,吐蕃举国而守之。若顿兵坚城之下,必死者数万,然后事可图也。臣恐所得不如所失,请休兵秣马,观衅而取之,计之上者。”在王忠嗣看来,吐蕃倾举国之力固守,唐军即使攻下石堡城也要付出牺牲数万的高昂代价,无异于一场皮洛士式的惨胜,得不偿失。

    唐玄宗是一个爱美人也爱边功的皇帝,对石堡城决不轻易罢手,根本就听不进王忠嗣的忠言。于是唐玄宗改命董延光主攻石堡城,王忠嗣负责攻。王忠嗣知事不可为,只好勉强为之。结果董延光屡攻不下,归罪于王忠嗣配合不力。唐玄宗震怒,将王忠嗣下狱,准备斩首。幸亏受皇帝宠爱的哥舒翰将军苦苦求情才免于一死,王忠嗣对哥舒将军有赏识提拔之恩。

    哥舒翰出身不凡,他是突骑施哥舒部落酋长的后裔,生父哥舒道元,曾做过安西都护府副都护,母亲是于阗国的公主。可以说,哥舒翰举家都奉献给了丝绸之路。公元747年12月25日,唐玄宗任命哥舒翰为陇右节度使,让他进攻石堡城,继续为丝绸之路献身。

    经过一年半的充分准备之后,公元749年7月,哥舒翰率唐军六万三千人出击石堡城,其中包括陇右、河西、朔方等地的驻军,还有突厥骑兵。石堡城在赤岭以西二十里,依靠同一个山体的两个山峰,构建两个平台堡垒,中间有一条山脊小路相连,组成一个立体式的防御工事。四周森林茂密,附近多砂石块和鹅卵石,平时可用来加固工事,战时可就地取材,做滚石或檑木,猛砸仰攻之敌。吐蕃驻军仅仅数百(约六百),在石堡城中储积了大量的粮食、滚石和檑木。

    哥舒翰投入战场的唐军有六万三千人,为了阻击吐蕃援军,唐军抢先占领石堡城附近各个制高点。这是一场实力异常悬殊的惨烈的攻防战,吐蕃守军仅唐军的百分之一。经过实地勘查之后,哥舒翰决定利用人数优势,采取肉弹战术,对石堡城展开的进攻。

    唐军冒着雨点般的箭、滚石和檑木,没命地往上冲,攻势一波又是一波。吐蕃人也很玩命,居高临下,轰轰地乱扔滚石和檑木,砸死了无数唐军。唐军猛攻数日,除了丢弃上万具尸体外一无所获。哥舒翰大怒,拿下负责主攻的两个将领高秀岩、张守瑜,要将他们斩首示众。二将请宽期三天,如期不克再砍头。

    在高秀岩、张守瑜的严厉督战下,数万唐军士卒奋不顾身地蚁附而上,区区五六百吐蕃人砸都来不及。唐军血拼三天,终于攻陷石堡城,生擒吐蕃守将铁刃悉诺罗以下四百人。但不出王忠嗣所料,唐军付出了惊人的代价,阵毙高达数万之巨。

    拔取石堡城的消息传到长安城,举朝欢呼。边塞诗人高适也即兴题诗一首,中云:“泉喷诸戎血,风驱死虏魂。头飞攒万戟,面缚聚辕门。鬼哭黄埃暮,天愁白日昏。石城与岩险,铁骑皆云屯。”足见石堡城战斗之惨烈。

    “肉弹战术专家”哥舒翰因此役名声大噪,因不负皇命,被唐玄宗赐封为西平郡王。一将功成万骨枯。石堡城成了唐军的“伤心岭”和“血岭”,后驻精兵防守。战后这支唐军更名为神武军,后又更名天威军。唐军继而在赤岭以西屯田驻军,又在青海湖中的龙驹岛构筑要塞——应龙城,驻守两千人,将战线往西推进数百里,掌控了湟中战场的主动权,让战火远离河西走廊。

    “山地”高仙芝

    在唐军夺取石堡城的同时,唐玄宗还把眼光瞄准吐蕃侧翼的葱岭地区,包括喀喇昆仑山脉和克什米尔。这一高原地带是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西汉时丝绸之路南、北两道都要经过葱岭。唐代时丝绸之路穿越塔里木盆地有两条主干道,西域中道和西域南道,以及通往南亚的丝绸之路南道,都要在葱岭地区汇合,然后通往中亚和印度。

    此地区有两个,大勃律、小勃律 a 。大勃律,在吐蕃西北隅,西与北天竺、乌苌国接壤,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交汇处。小勃律在大勃律西北二百三十余里,都治孽多城。大、小勃律本为一国,依附于吐蕃。公元687年,勃律国首次遣使赴唐朝贡。公元692年, 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大破吐蕃,重置安西四镇,在于阗地区建筑堡垒群,堵住了吐蕃人翻越喀喇昆仑山脉入塔里木盆地的通道。吐蕃人只好另辟入中亚和塔里木盆地的羊同-勃律道,吞并勃律国,设置勃律节度衙,对该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部分勃律人举兵反抗吐蕃,退避西北的孽多城,形成小勃律国。

    吐蕃人为了侵犯安西四镇,多次攻打小勃律。公元722年9月,吐蕃围攻小勃律,小勃律王没谨忙求救于北庭节度使张嵩,说勃律是唐帝国的西门,勃律一沦丧,西域就全部被吐蕃吞并了。张嵩立即派遣疏勒副使张思礼,率步骑四千人挥师越过喀喇昆仑山脉,在小勃律的配合下,大败吐蕃军,斩获累累。自此十数年吐蕃对小勃律老实了许多。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即位之后,为了吞并小勃律,胡萝卜加大棒,软硬兼施。公元737年,尺带珠丹令大论结桑东则布再次进攻小勃律,以武力相威胁。其后又将自己的女儿赤玛类嫁给小勃律王苏失利,终于完成对小勃律的吞并。

    吐蕃进而控制葱岭以南诸国,打开了入中亚、塔里木盆地的通道。安西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夫蒙灵詧曾经数次出兵讨伐,均未果。以开疆拓土为荣耀的唐玄宗一直对此耿耿于怀,在策划进攻石堡城的同时,也对夺取勃律地区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唐玄宗将这个神圣的使命交给将军高仙芝。

    高仙芝的父亲高舍鸡原是高句丽国人。公元668年唐高宗灭高句丽国,高舍鸡内迁中原,先后在河西、西域从军,为保护丝绸之路而战。高仙芝年幼时随父到达安西都护府驻地——伊逻卢城,因骁勇善战,二十余岁被授予将军。此后一直在安西四镇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麾下任职,默默无闻。直到夫蒙灵詧担任节度使后,高仙芝飞冲,官至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从此迈上通往名将的坦途。

    公元747年,唐玄宗采纳夫蒙灵詧的,令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胡、汉兵万余人,讨伐小勃律。高仙芝离开龟兹后,沿着丝绸之路西域中道,一路西行,走了十五天至拨换城,又西南行十余天至握瑟德(今新疆巴楚),此城即东汉的盘橐城,曾经是名将班超经营西域的大本营,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高仙芝从握瑟德西行十余天至疏勒,在此翻越白雪皑皑的葱岭,在群山高原之间向南行进了二十余天,抵达葱岭守捉。葱岭守捉原属朅盘陀国,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咽喉要隘,法显、宋云、玄奘西行都途经此地。这里可以找寻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痕迹,拜火教信徒的火曾在此熊熊燃烧。唐玄宗即位后,安西都护府在朅盘陀国故地置葱岭守捉,派兵驻守,成为唐帝国位置*偏远、海拔*的哨所。

    高仙芝在此休整数日,向南又开始艰苦的行军。经二十余天,至帕米尔河,又二十天抵达识匿国。唐军饮马瓦罕河边,进行战前总动员。高仙芝召集诸将,制定进攻*个目标连云堡的作战计划。万余唐军分为三个纵队,各自行动。疏勒守捉使赵崇玭率三千骑兵,走北谷道,傍着瓦罕河北岸而行;拨换守捉使贾崇瓘走赤堂路;高仙芝与监军太监边令诚取道护密国攻取连云堡,约定三天后即8月日辰时(上午七到九点)发起总攻。连云堡下临瓦罕河,涨水时无法渡过,南面十五里有座山。连云堡上有吐蕃守军千余人,他们依据山形搭建木栅栏,安营扎寨,屯兵八九千,与连云堡守兵形成互为掎角之势。

    三路唐军只带三日的干粮,克服了高原行军的种种困难,沿途以泉水或融化雪水解渴,准时于8月日早晨在连云堡附近会师。

    史书中有段记载颇为传奇:“水既难渡,将士皆以为狂。既至,人不湿旗,马不湿鞯,已济而成列矣。仙芝喜谓令诚曰:‘向吾半渡贼来,吾属败矣,今既济成列,是天以此贼赐我也。’”——唐军上下都以为瓦罕河水涨难渡,无不忧心似焚,结果到了瓦罕河边,水位浅得“人不湿旗、马不湿鞯”,高仙芝一阵狂喜,大呼:“天我破敌也!”这些文字有神话高仙芝的嫌疑,但也从侧面反映了高原行军的艰辛。

    唐军飞越葱岭天险,突然间兵临连云堡城下。吐蕃守军慌作一团,纷纷爬上山去,搬起巨石块、檑木,朝唐军没头没脑地乱砸一通。

    高仙芝令中郎将李嗣业、田珍为左右陌刀将,让二人打头阵。李嗣业身材魁梧,力大无穷,擅用陌刀,威震四方。陌刀是当时盛行的近战利器——长柄刀,威力巨大。史书云:“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重十五斤,又名砍刀,长七尺,刃长三尺,柄长四尺,下用铁钻。马步水路咸可用。力士持之,以腰力旋斩,挡者皆为齑粉。”其长二到三米,重约合今天的二三十斤,专为对付突厥等游牧部落的骑兵而打造。唐军在开阔的荒原与突厥骑兵对战时,中军前方三排为陌刀兵,陌刀兵背后是弓弩兵,左、右两翼为装备长槊、横刀、弓箭的轻骑兵。交锋时陌刀兵手握长柄陌刀,上砍人下砍马腿,大量杀伤敌骑。弓弩兵配合陌刀兵,阻断敌骑的后续部队,必要时也跟敌骑展开贴身肉搏。左、右两翼轻骑兵迂回横击,或保护中军。

    高仙芝给李嗣业、田珍下达死命令,“不及日中,决须破虏”——必须在中午之前拿下连云堡。由于途原行军,唐军根本无法携带抛石机等重型武器,只能靠士卒的血肉之躯杀开一条血路。吐蕃人也是头一回见识到两米长、明晃晃的陌刀,吓得叽里呱啦叫。李嗣业、田珍二将身先士卒,带头冲锋陷阵,把陌刀挥舞得像风车似的,无数吐蕃人在惨叫声中被腰斩,坠落身死的无数。其余的吐蕃人看了无不胆寒,连云堡上一片鬼哭狼嚎。唐军后续部队如潮涌,一窝蜂往上爬,吐蕃人抵挡不住,溃不成军。唐军自辰至巳,鏖战两个时辰,终于在午前攻陷连云堡,斩首五千级,活捉千余,缴获战马千余匹,粮草、器械无数。下一个目标是阿弩越城(或即亚辛城)。但太监边令诚眺望远处的崇山峻岭,双腿发抖,立刻瘫软在地。高仙芝只好让他带领三千伤病员和老兵留守连云堡,自率大军继续往南,行三天后抵达坦驹岭。坦驹岭是兴都库什山脉的山口之一,海拔四千七百米,史书称“下峻阪四十余里”。从坦驹岭直下,到阿弩越城所在的亚辛山谷,地势渐渐降低,足足有一千八百余米长的陡峭山坡,令唐军将士望而胆寒,云“大使将我欲何处去?”都大骂说这个丽要把他们带到阴曹地府去。

    高仙芝担忧士卒心生恐惧,不敢下去,就耍了一个心计。暗中让西域人伪装成阿弩越城的使者,前来投降,说阿弩越城赤心归唐,已将通往吐蕃的吉尔吉特河上藤桥尽皆砍断。高仙芝装大喜,鼓励将士继续前行。唐军士气大振,壮起胆子,安全通过四十余里的陡坡。三天之后,兵临阿弩越城下。高仙芝要整军攻城,孰料阿弩越城守军早已吓破了胆,真的摇晃着白旗投降。高仙芝很走运,兵不血刃地拿下第二个目标。

    第三个目标孽多城是小勃律王苏失利的老巢,位于一块小盆地中,四面环山。攻陷阿弩越城的次日,高仙芝入城,立即部署袭取孽多城。高原地区山路狭窄崎岖,不利于大兵团行动,高仙芝先让将军席元庆、贺娄馀润修整桥路。

    为了活捉苏失利,高仙芝决定采用途伐虢之计,先派席元庆率一千骑兵去见苏失利,哄骗他说:“不取汝城,亦不斫汝桥,但借汝路过,向大勃律去。”——我既不占领你的城池,也不砍断你的藤桥,只是借个路过去,征讨大勃律。临行前高仙芝又对席元庆面授机宜:“军队一到,城中五六个死忠吐蕃的头目一定会挟持老百姓,逃进附近的深山老林。你可借皇帝要赏赐丝帛,骗出那些头目,然后全部抓起来,等我到了再做处置。”

    席元庆依高仙芝之计一一行事,抓捕了吐蕃的死忠头目,但是小勃律王苏失利和吐蕃公主赤玛类躲入石窟,一时找不到。高仙芝率大部队到达之后,马上将那些吐蕃死忠头目全部斩首,并赶紧令席元庆砍断藤桥。藤桥距离大勃律仅六十里,长一箭道(相当于一千米),是吐蕃军增援孽多城的*通道。吐蕃人花了一整年的时间才修好。席元庆跟部下砍了,在夜里将藤桥砍断。藤桥刚断,大队吐蕃人马就杀过来了,但为时已晚,只能站在断桥那边干瞪眼。吐蕃援军无望,小勃律王苏失利在高仙芝的亲自招安之下,只好乖乖出来投降。高仙芝远征小勃律之战,威震西域,唐朝史书说:“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虽然吹嘘的成分极大,但是此役唐军咸鱼翻身,重新夺回葱岭以南的权,将吐蕃人牢牢压制在瓦罕河、喀喇昆仑山一线。

    9月,高仙芝押送苏失利和赤玛类凯旋,10月至连云堡,与边令诚会合。月底到帕米尔河,高仙芝迫不及待遣使驰赴长安城奏捷。夫蒙灵詧被高仙芝越级上报气得就要呕血,竟然不顾身份,爆粗口,痛骂高仙芝忘恩负义,什么“啖狗肠高丽奴!啖狗屎高丽奴!”高仙芝却脾气很好,没有与火大的夫蒙灵詧争论,只是不停地谢罪道歉。太监边令诚看不下去,偷偷给唐玄宗打小报告:“仙芝深入万里,立奇功,今旦夕忧死!”——高仙芝远征万里,立了千古奇功,现在却担心被杀!

    唐玄宗二话没说,立即在次年2月1日提拔高仙芝为安西四镇节度使,取代夫蒙灵詧,并把夫蒙灵詧召回京城。陌刀将李嗣业因功也被任为疏勒镇守使,他是唐帝国*西端的边关守将。李嗣业的双脚牢牢地踩在丝绸之路上,从中亚过来的商贩,从塔里木盆地过去的商贩,都要经过李嗣业的严查后才能放行。

    几乎在高仙芝远征小勃律、扬威葱岭以南山地的同一时刻,唐帝国邻近的倭马亚王朝在轰轰烈烈的运动中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崭新的王朝——阿拔斯王朝。阿拉伯帝国江山易色,丝绸之路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



    柯胜雨,福建省作协会员,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厦门市思明区闽台文化交流中心学术主任,厦门远东进修学院兼职教授。2015年第五届厦门文学艺术奖获得者。已出版历史作品多部,主要有:《大唐帝国东亚战记》《东方大帝忽必烈》《可爱的奸雄:曹操》《卑微的智者:诸葛亮》等。



    此书将两千年来围绕丝绸之路而展开的利益争夺条理清晰地进行了讲述,故事强,对我们当下 “”建设很有启发意义。

    帝王、将相、商人、僧侣在丝绸之路上来来往往,或流通贸易,或传播文明,或追求真理,一幕又一幕历史剧在丝绸之路这个舞台上开幕、落幕、开幕……

    丝绸之路不仅塑造了过去,更延伸着未来。


    【内容简介】


    本书用轻松、生动的笔法,讲述了西周至西夏两千年间,从长安到罗马东西三万里的丝绸之路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如周穆王西游,亚历山大东征、张骞凿空西域、拜占庭—斯争、玄奘法师西游、杜环西行、怛罗斯之战等,贯穿丝绸之路的开辟、发展、繁荣全过程。

    全书可读强,知古鉴今,对我们当下建设“”很有启发意义。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