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绘画心理调适:表达人设外的人生童欣9787111632481
  • 正版
    • 作者: 童欣著 | 童欣编 | 童欣译 | 童欣绘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9-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萌萌哒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童欣著| 童欣编| 童欣译| 童欣绘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9-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146000
    • 页数:230
    • 开本:32开
    • ISBN:9787111632481
    • 版权提供: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童欣
    • 著:童欣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59.00
    • ISBN:9787111632481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9-09-01
    • 页数:230
    • 外部编号:1201939639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作者简介 序前 言绪 论一、下善伐人与上善若水——东西方文化带给荣格的不同思考/ 004二、“皇储”的离开——荣格和弗洛伊德/ 010三、独特而完整的自己——分析心理学理论体系/ 013节荣格和分析心理学ChapterOne章绘画心理调适的理论基础第二节需求层次理论一、从生存到自我实现/ 024二、缺失需求、心理防御、人格/ 025第三节正念心理治疗技术一、身、情、障——正念疗法的运用领域/ 032二、细微之处,动静皆宜——正念疗法的具体技术/ 035三、正念疗法与绘画/ 039Chapter Two第二章绘画心理调适的相关概念节绘画心理调适的实践取向一、玛格丽特·南伯格——美术心理治疗/ 043二、伊迪斯·克莱曼——美术作为治疗/ 045一、阶段——防御和分化/ 047二、阴影阶段——觉察和接纳/ 049三、阶段——抱持和正念/ 050四、整合阶段——领悟和迁移/ 052第二节绘画心理调适的阶段一、具象绘画/ 053二、抽象绘画/ 055三、曼陀罗绘画/ 056第三节绘画的形式一、奴才和暴君——服从和违拗阴影/ 062二、睁大眼睛还是捂住眼睛——安全和危险阴影/ 064三、人口学歧视——价值和卑劣阴影/ 064四、明星人设——积极和消极阴影/ 066五、道德绑架——正义和邪恶阴影 / 069Chapter Three第三章人格画和阴影画节人格及阴影第二节和阴影在影视作品中的表达一、《青蛇》——如来和心魔阴影 / 072二、《西游·降魔篇》——灭了它还是收了它/ 075第三节画和阴影画的表现形式一、希特勒——“艺术青年”的魔王之路/ 081二、“伟大的德国艺术”——纳粹政权所倡导的艺术形式/ 084三、“堕落艺术”——对阴影面的污名化/ 093四、奥托·迪克斯——战争创伤的自我疗愈/ 095五、“伟大”和“堕落”的直观对比/ 101Chapter Four第四章画和整合画第二节名家案例分析一、画/ 117二、整合画/ 119三、曼陀罗绘画的整合功能/ 120节画和整合画一、加索——三次自我疗愈和成长/ 122二、蒙克——由死至生的过程/ 144三、梵高——精神病是一种自我保护/ 150四、·罗科——抹鲜红/ 154五、荣格——曼陀罗自我领悟之路/ 162Chapter Five第五章绘画心理调适案例案例一 崩塌和成长/ 174案例二 突破思维定式/ 178案例三 错误中蕴含着生命力/ 181案例四 身体痛苦的具象表达/ 188案例五 休息是深层次的渴望/ 190案例六 蝙蝠——正念下的领悟/ 194案例七 我拒绝被打扰——隔离带来的保护/ 197案例八 水星、垃圾、城市丛林——两难选择/ 203案例九 从发泄到力量/ 207案例十 井底的没有嘴巴的人/ 214节荣格和分析心理学

    作者简介童欣,中央美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在中央美术学院拥有10 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工作中,除了运用各类常规心理咨询方技外,积极以美术院校的专业优势为依托,让绘画艺术成为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力,曾出版专著《绘画心理分析:追寻画外之音》。

    2017 年12 月,《绘画心理分析:追寻画外之音》出版,探讨了如何通过绘画来分析个体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质,得到了广大同行和读者的认同和支持。如果说《绘画心理分析:追寻画外之音》更侧重于“知心”,即通过绘画来对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和推测,那么这一本《绘画心理调适:表达人设外的人生》,则更侧重于“”,即通过绘画来对心理健康状态进行正向积极的调适、帮和引导。从童年时期开始,我们就开始积压很多无法表达的真实感受和情绪,这些感受和情绪本身就类似于一个个生命体,每个生命体都希望找到存在感,它们希望能够被真实地看见、被顺畅地表达,如果没有被看见和被表达,它们就会“淤积”起来,成为一种“阴影”,以有破坏力的方式纵们的生活,严重的时候就形成各种各样的所谓“心理问题”。阴影是如何产生的呢?它们可能源于父母倾向的评判、老师的表扬或指责、同学的羡慕或嘲笑……自生命伊始,外界就要求我们达到某种“人设”,比如,部分人在童年时代开始,就被家长要求要坚强、不要哭,家长不断告诉孩子不哭才是好的,反之就是坏的。久而久之,类似评判标准内化到个体的本中,“坚强”就成了个体自发追求的人设,当达不到这个“人设”的时候,个体就会为自己感到羞耻和内疚。这个“人设”成了内心中的“人格”,而和这个人格不符的感受就被压抑到了阴影面——当脆弱无感出现的时候,会伴随着羞耻、内疚、惶惶不安,不允许自己表达脆弱,因此,脆弱无感作为一个生命体,它顺畅表达自己的过程往往被生生地打断了。原本合一的内心,在倾向的引导之下,逐渐“分离”成了一个人格层面的我和一个阴影层面的我,人格有多坚固、多执着,与之相反的阴影就有多强烈、多具有破坏。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形形色色的和与之相反的阴影,促进它们的整合,让个体感受到真实的力量,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阴影层面的我往往很难以言语的形式被表达出来。幸运的是,和语言表达相比,艺术创作可以优选限度地绕过心理防御机制的监控来表达阴影面。而绘画作为一种为简单有效的艺术创作方式,可以帮我们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引导来访者打开心扉,并引导来访者对自己的人格和阴影进行觉察和领悟,促进内心的整合和心理的健康成长。2009 年工作伊始,我就开始尝试在个体咨询工作中以绘画的方式帮学生们节内、整合内心;2012 年,我开始在中央美术学院推行“寓心于专,愈人自育”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们专业的进一步融合,除了在个体心理咨询中以绘画为力外,也定期开设绘画心理工作坊,在中央美术学院开设了绘画心理分析与心理调适工作室,在团体心理辅导和课程教学中也积极融入绘画心理知识,对学生们的心理健康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本书是对作者近十年工作中的理论、技术和创新进行的详细梳理。不仅适合广大心理学同行在工作实践中参考,也为广大心理学爱好者在生活和学习提了自我心理调适的实践指南,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帮。童欣2019 年5 月于中央美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序缘于对绘画心理学的热爱,从十多年前起,我便开始了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当时,绘画心理学在国内还属于新生事物,很多方面的研究尚待开展。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绘画心理学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识和认可,并不断深入到心理咨询、大中小学教育、医疗卫生、司法等体系。作为在这一领域持续深耕数十载,并致力于向全社会普及绘画心理学的研究者,我倍感欣慰!也期待前行路上更多有志之士共同推动绘画心理学的发展。在一次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艺术心理治疗学术研讨会上,我与童欣老师相识,她是中央美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教师,拥有十多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如今受邀为其新书《绘画心理调适:表达人设外的人生》作序,甚为高兴!童老师身处中国艺术教育的学府——中央美术学院。这是中国历所国立美术教育学府,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开端,可谓中艺术摇篮、众多“艺术大师”的诞生之地。而且,童老师面对的是一群具有艺术潜能的学生,这些学生本身具有较强的艺术功底,在绘画方面亦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其中不乏“大师级”潜质者,在艺术领域前途远大。童老师在艺术气息如此浓厚的院校内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机会受到各种艺术门类的熏陶,对她的研究工作而言可谓锦上添花。而本书正是她在多年孜孜不倦的实践基础上,将心理学与绘画艺术巧妙结合的智慧结晶。同时,童老师也是绘画心理学的积极创新者。在本书中,她提出了画、阴影画、画、整合画等富有创意的概念,同时结合丰富多彩的案例,将艺术治疗的理念融入案例中,给人丰富而深刻的启发。对绘画心理学的发展来说,这将是一次颇为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十多年的潜心研究让我深谙绘画心理学之奥妙,并且始终相信绘画艺术治疗的价值所在。无论是在个体治疗还是在团体治疗中,绘画都能发挥独具一格的优势。绘画作为一种“非语言”工具,可以将个体内部的“心理图像”投为外化的图形,将人们无法表达或者很难表达的东西形象化、客观化。在绘画艺术治疗中,我重视来访者内在的心理变化,也常常通过绘画的形式将来访者的心路历程“记录”下来。童老师在本书中亦强调了此理念,她通过绘画心理调适的各个阶段,为读者呈现了来访者的内心从到整合的全过程,让读者能够清晰了解绘画艺术治疗的脉络和方向。本书结构清晰,观点明朗,理论部分脉络分明、深入浅出,并融入生动的案例,比如甄选有代表的艺术家的作品进行阐释,增加了全书的趣味和可读。书中为我们展示了绘画艺术治疗在咨询过程中的实用及重要:绘画能让我们更加顺利地走进来访者的内心世界,而对于美术专业的学生们来说,绘画的意义更加凸显。他们对艺术的感知能力更敏锐,更擅长通过艺术来表达自己的内心。透过这些案例和作品,我们不仅可以发现绘画艺术治疗在来访者身上所促成的破茧成蝶般的变化,而且可以感受到来访者被激发的艺术灵感及的创作潜能。通过本书,我们看到了绘画心理发展的更多可能,也看到了绘画艺术治疗的巨大价值与力量。 我期待读者能如我一样,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严虎2019 年5 月21日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