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FIC分包合同原理与实务(第2版)崔军9787111605898
  • 正版
    • 作者: 崔军著 | 崔军编 | 崔军译 | 崔军绘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10-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萌萌哒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崔军著| 崔军编| 崔军译| 崔军绘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10-01
    • 版次:2
    • 印次:1
    • 字数:802000
    • 页数:664
    • 开本:16开
    • ISBN:9787111605898
    • 版权提供: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崔军
    • 著:崔军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138.00
    • ISBN:9787111605898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8-10-01
    • 页数:664
    • 外部编号:1201772801
    • 版次:2
    • 成品尺寸:暂无

    第2版序

    版序

    第2版前言

    自序

    缩略语目录

    章 合同的成立

    1.1 施工合同的定义

    1.2 合同的成立

    1.2.1 合同的法律特征

    1.2.2 要约和承诺

    1.. 合同成立的要件

    1.3 明示条款和默示条款

    1.3.1 条款和抽象陈述

    1.3.2 明示条款和默示条款

    1.3.3 条件条款和担保条款

    1.4 合同的订立

    1.4.1 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

    1.4.2 书面形式

    1.4.3 口头形式和临时合同

    1.5 意向书

    1.5.1 意向书及其法律效力的判断

    1.5.2 意向书无法律约束力时的补救措施

    1.5.3 从British Steel Corporation案看“意向书”的意义

    1.5.4 从A C Controls Ltd案看判断“意向书”有效的标准

    1.5.5 从Turriff Construction案看“意向书”的效力

    1.6 施工合同文件

    1.6.1 施工合同文件的组成

    1.6.2 合同文件的优先次序

    1.6.3 合同文件的矛盾和模糊

    1.6.4 条款并入

    1.7 分包合同效力

    1.8 合同关系不涉及第三人原则

    1.9 合同法律的选择和适用

    1.9.1 法律选择的基本原则

    1.9.2 所有权的法律和物的所在地法原则

    1.9.3 合同的法律适用

    1.9.4 国际工程合同的法律选择与适用

    1.9.5 工程所在地法律对施工合同的影响

    1.9.6 国际范本合同与内国法

    1.10 建筑法与国际惯例

    1.10.1 建筑法规定

    1.10.2 国际惯例的明示和默示

    第2章 分包质和特征

    2.1 国际承包工程项目的当事人

    2.2 分包的质和特征

    2.2.1 分包的质

    2.2.2 分包的特征

    2.. 转让和分包

    . 分包合同关系

    2.4 分包方式和分包商的类型

    2.5 国际工程项目中的联合体

    2.5.1 联合体主要形式

    2.5.2 联合体与分包

    2.5.3 联合施工联合体

    2.5.4 分担施工联合体

    2.5.5 联合体的法律质和法律责任

    2.5.6 FIC合同项下联合体对外责任案例分析

    2.6 工程建筑业中的从担保

    2.6.1 什么是从担保

    2.6.2 从担保的法律意义和后果

    2.6.3 建筑工程业常见的从担保类型

    2.6.4 英国JCT合同体系下的从担保

    2.6.5 从担保的主要内容和期限

    2.6.6 FIC和ICE的观点

    2.6.7 从担保协议的构成

    2.6.8 分包商向业主提供的从担保协议书

    2.6.9 承包商向买受人或承租人提供的从担保协议

    第3章 国际工程项目分包的一般原则和特殊规则

    3.1 分包一般原则

    3.2 分包的特殊规则

    第4章 分包工程投标

    4.1 分包工程投标的质

    4.2 投标阶段主包商和分包商的关系

    4.3 分包工程投标的例外情形

    4.3.1 普通法上给予的权利

    4.3.2 投标阶段主包商承诺的约束力

    4.3.3 投标阶段分包商承诺的约束力

    4.4 投标时两阶段合同理论

    4.4.1 从著名的Ron Engineering案看投标时两阶段合同理论

    4.4.2 从Naylor Group案看合同A的存在及其对竞争投标的影响

    4.5 从M.J.B案看招标文件特别条款法律效力

    第5章 国际工程分包市场和分包商的选择

    5.1 国际工程分包市场

    5.1.1 概述

    5.1.2 分包的经济理论

    5.1.3 分包市场调查

    5.1.4 主要国别和地区的分包市场

    5.1.5 国别分包市场与公司策略

    5.2 分包商的选择

    5.2.1 承包商雇用分包商的动机

    5.2.2 选择分包商的标准

    5.. 分包商的评估和选择方法

    5.2.4 选择分包商的方式

    5.3 、地区差异与分包方式选择

    5.3.1 或地区的基本分类

    5.3.2 分包方式的选择

    5.3.3 无奈的选择

    第6章 FIC分包合同格式

    6.1 概述

    6.2 FIC合同体系

    6.2.1 FIC族合同

    6.2.2 FIC新族合同

    6.. FIC(2008版)金皮书

    6.2.4 FIC(2017年第二版)合同体系

    6.3 1994年版FIC分包合同

    6.3.1 1994年版FIC分包合同主要内容

    6.3.2 如何适用1999版新族合同

    6.4 2011年版FIC分包合同

    6.4.1 2011年版FIC施工分包合同条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6.4.2 1994版与2011版FIC分包合同条件对照

    6.5 FIC合同评述

    6.5.1 FIC合同体系一览表

    6.5.2 FIC合同述评

    6.5.3 FIC合同的滥用

    6.5.4 FIC合同条件应用及其评述

    第7章 分包合同的起草和编制

    7.1 分包合同文本的来源

    7.2 编制分包合同的原则

    7.3 分包合同界面和解决方案

    7.3.1 分包合同与主合同的界面

    7.3.2 解决方案

    7.4 分包合同谈判

    7.4.1 谈判技巧

    7.4.2 谈判次序

    7.5 分包合同的订立

    7.5.1 口头合同

    7.5.2 签字承诺

    7.5.3 行为承诺

    7.5.4 以合同为准

    7.6 分包合同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7.6.1 传导条款

    7.6.2 附条件支付条款

    7.6.3 留置权

    7.6.4 保障和保不受损害条款

    7.7 分包合同条款检查清单

    第8章 指定分包商及其管理

    8.1 指定分包商定义

    8.2 指定分包商的任命和反对指定

    8.3 指定分包商的责任承担

    8.4 业主的保障义务

    8.5 指定分包商的支付

    第9章 主包商和分包商的权利和义务

    9.1 合同权利和义务的产生

    9.2 主包商和分包商义务相同原则

    9.3 主包商和分包商的主要义务

    9.3.1 主合同项下主包商的主要义务

    9.3.2 分包合同项下主包商的主要义务

    9.3.3 分包商的主要义务

    9.4 “合理的技能和谨慎”的含义

    9.4.1 谨慎义务的含义

    9.4.2 谨慎义务、满足使用功能和受托责任

    9.4.3 谨慎标准的判断

    9.4.4 过失和违反谨慎义务

    9.5 “以适当的和技艺精湛的方式”的含义

    9.5.1 概述

    9.5.2 “以适当的和技艺精湛的方式”的验标准

    9.5.3 “以适当的和技艺精湛的方式”的施工义务

    9.6 “正常地和勤勉地”和“迅捷和毫不耽搁地”的含义

    9.6.1 承包商、分包商的时间义务

    9.6.2 合同规定

    9.6.3 “正常和勤勉地”司法解释

    9.6.4 违反“正常和勤勉地”义务应承担的后果

    9.7 “使满意”的含义

    9.7.1 合同规定

    9.7.2 学术解释

    9.7.3 应行为公正

    9.7.4 “使满意”的义务

    0章 分包工程设计

    10.1 Baxall Securities设计责任案

    10.2 设计责任

    10.2.1 设计咨询中的谨慎义务

    10.2.2 满足使用功能

    10.. 受托责任

    10.3 合同形式和设计责任

    10.3.1 概述

    10.3.2 传统合同模式

    10.3.3 设计深化和设计责任

    10.3.4 设计—施工合同模式

    10.4 分包设计

    10.4.1 分包商设计的权利

    10.4.2 委托设计

    10.4.3 咨询作为设计分包商

    10.4.4 责任限制

    10.4.5 直接担保

    10.5 JCT合同中的分包设计

    10.6 分包商递交设计的程序

    10.7 批准分包商设计的时间要求

    1章 分包合同开工、竣工和施工延误

    11.1 分包商开工日期

    11.1.1 分包合同规定

    11.1.2 分包合同开工日期争议

    11.2 分包工程工期

    11.2.1 分包合同工期确定原则

    11.2.2 无约定的分包合同工期

    11.3 分包商进度计划

    11.3.1 分包商递交进度计划的合同义务

    11.3.2 进度延误后进度计划的编制

    11.3.3 替代安排

    11.3.4 进度计划的改变和修改

    11.4 分包工程竣工

    11.4.1 FIC分包合同2011版的规定

    11.4.2 分包工程竣工的基本原则

    11.4.3 分包工程竣工的意义

    11.4.4 分包工程缺陷时的竣工

    11.4.5 竣工程序

    11.4.6 竣工试验

    11.4.7 区段竣工和部分占用

    11.4.8 分包工程竣工争议

    11.5 施工延误和干扰

    11.5.1 定义和分类

    11.5.2 施工延误的成因

    11.6 施工延误分析技术——计划影响分析法

    11.6.1 概述

    11.6.2 计划影响分析法

    11.7 施工延误分析技术——时间影响分析法

    11.7.1 概述

    11.7.2 适用范围

    11.7.3 示例

    11.7.4 分析步骤

    11.7.5 SCL准则

    11.7.6 主要优缺点

    11.8 施工延误分析技术——实际与计划工期对比法

    11.8.1 概述

    11.8.2 适用范围

    11.8.3 示例

    11.8.4 SCL准则

    11.8.5 主要优缺点

    11.9 施工延误分析技术——影响事件剔除法

    11.9.1 概述

    11.9.2 适用范围

    11.9.3 示例

    11.9.4 SCL准则

    11.9.5 主要优缺点

    11.9.6 使用哪种分析方法

    11.10 CPM网络进度计划中时差的归属

    11.10.1 时差的定义和分类

    11.10.2 时差归属的重要意义

    11.10.3 谁拥有时差

    11.10.4 NEC和FIC合同的观点

    11.10.5 良好的习惯做法

    11.11 SCL准则

    2章 分包工程的变更

    12.1 变更的概念、质和验标准

    12.1.1 标准格式合同中的定义

    12.1.2 变更的原因和质

    12.1.3 司法验标准

    12.2 变更的权利和效果

    12.2.1 变更的权利

    12.2.2 变更的效果

    1. 变更的指示

    12.4 变更的限制和拒绝

    12.5 价值工程

    12.6 变更的程序

    12.7 工程量表与变更

    12.8 变更的估价

    12.8.1 标准格式合同中的规定

    12.8.2 变更估价的原则

    12.8.3 公平的估价

    12.9 变更与索赔

    12.9.1 变更与索赔的关系

    12.9.2 什么情况下变更构成索赔

    12.9.3 实案例分析

    12.10 分包工程变更

    12.10.1 主包商变更的权利

    12.10.2 在分包商能力之外的变更

    12.10.3 达成变更价格之前的变更实施

    12.11 价格浮动

    12.12 因法律变更的调整

    12.13 暂定金额

    12.14 计日工

    3章 分包合同的支付

    13.1 合同类型与付款方式

    13.1.1 总价合同

    13.1.2 单价合同

    13.1.3 成本加酬金合同

    13.2 附条件支付条款

    13.2.1 附条件支付条款的定义和范例条款

    13.2.2 美国建筑业中的附条件支付条款

    13.. 英国建筑法律中的附条件支付条款

    13.2.4 分包商的策略

    13.3 Pay-when-certified条款

    13.4 Pay-when-paid条款

    13.5 FIC分包合同2011版付款规定

    13.6 承包商的抵消权

    13.6.1 分包商应得的合同价款

    13.6.2 承包商抵消权的行使

    4章 分包合同保险和担保

    14.1 分包合同保险

    14.1.1 承包商保险义务

    14.1.2 分包商保险义务

    14.1.3 保险种类和要求

    14.2 担保概述

    14.3 国际承包工程行业中使用的担保

    14.4 FIC合同1999版中使用的担保

    14.5 凭要求即付担保

    14.5.1 凭要求即付担保定义

    14.5.2 凭要求即付担保的特征

    14.5.3 凭要求即付担保的验标准

    14.6 凭单据付款担保

    14.7 国际商会《见索即付保函统一规则》

    14.7.1 跟单条款的排除适用

    14.7.2 单相符与不符点审查

    14.7.3 独立保函适用的准据法

    14.7.4 独立保函的管辖法院

    14.8 银行保函索赔和止付

    14.8.1 银行保函索赔

    14.8.2 普通法系保函止付

    14.8.3 大陆法保函止付

    14.8.4 中国法院的保函止付

    5章 分包合同的索赔

    15.1 索赔的定义、验标准和分类

    15.1.1 索赔的定义

    15.1.2 索赔的验标准

    15.1.3 索赔的分类

    15.2 FIC合同项下索赔的依据

    15.2.1 新旧版红皮书中的索赔依据

    15.2.2 新旧版红皮书中的索赔条款的主要变化

    15.. FIC合同1999版中承包商向业主索赔条款

    15.2.4 FIC合同1999版中业主向承包商索赔条款

    15.2.5 承包商索赔成因实分析

    15.3 递交通知:索赔的前提条件

    15.3.1 FIC合同索赔通知规定

    15.3.2 中国承包商的主要问题

    15.3.3 索赔通知的成立

    15.3.4 索赔时间发生时间的界定

    15.3.5 知道或应当知道的验

    15.3.6 索赔时效对承包商索赔权利的影响

    15.4 工期延长索赔

    15.4.1 工期延长索赔的依据

    15.4.2 工程项目的时间管理

    15.4.3 工期延长索赔的计算:单因延误事件

    15.4.4 工期延长索赔的计算:共同延误事件

    15.4.5 从City Inn案看共同延误分析原则

    15.4.6 共同延误对承包商权利的影响

    15.5 费用索赔

    15.5.1 直接损失或费用

    15.5.2 费用和利润

    15.5.3 现场管理费

    15.5.4 总部管理费

    15.6 分包工程的索赔

    15.6.1 FIC分包合同1994版索赔规定

    15.6.2 2011年版《施工分包合同条件》中索赔处理机制

    15.6.3 分包工程的工期索赔

    15.6.4 分包工程的费用索赔

    15.7 索赔权利的确权、量化和明

    15.7.1 索赔权利的确权

    15.7.2 工期延长和额外索赔的量化

    15.7.3 索赔的明

    15.7.4 实案例分析

    15.8 一揽子索赔的记录标准

    15.9 索赔案例

    15.10 索赔陈述和索赔报告编制

    6章 分包合同违约、终止和损害赔偿

    16.1 概述

    16.1.1 合同履行的概念和原则

    16.1.2 违约和违约救济

    16.1.3 情势变迁、合同落空和不可抗力

    16.1.4 合同的让与和消灭

    16.2 误期损害赔偿费

    16.2.1 误期损害赔偿费的质

    16.2.2 FIC合同中的误期损害赔偿费

    16.. 合同规定建筑师签发延误时的误期损害赔偿费

    16.2.4 区段完工时的误期损害赔偿费

    16.3 分包合同的终止

    16.3.1 主包商终止分包合同

    16.3.2 分包商终止分包合同

    16.3.3 分包合同终止时的通知

    16.3.4 主包商未能付款时的终止

    16.3.5 分包商不能满足进度要求时的终止

    16.3.6 方便时的终止

    16.3.7 终止分包合同的后果

    16.4 主合同的终止和付款

    16.5 分包合同损害赔偿

    16.5.1 概述

    16.5.2 举责任

    16.5.3 双方当事人无责情况

    16.5.4 承包商与业主和解

    16.5.5 分包工程损害赔偿的量化

    7章 分包合同风险的识别、分担和管理

    17.1 国际工程合同类型和风险分配

    17.1.1 国际工程合同类型

    17.1.2 不同合同类型的风险分配

    17.1.3 国际工程合同风险及其分配

    17.2 分包合同风险和分配

    17.2.1 分包合同风险来源

    17.2.2 分包合同中主包商和分包商的风险

    17.. 分包合同中主包商和分包商的风险分配

    17.3 分包合同风险的识别

    17.3.1 风险识别的步骤和方法

    17.3.2 风险识别的标示

    17.4 分包合同风险分析

    17.4.1 风险的定分析

    17.4.2 风险的定量分析

    17.5 分包合同风险管理

    17.5.1 风险管理的架构和程序

    17.5.2 风险处理

    17.5.3 分包合同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

    17.6 蒙特卡洛模拟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17.6.1 理论背景

    17.6.2 蒙特卡洛模拟在项目决策中的应用

    17.6.3 蒙特卡洛模拟在工期管理中的应用

    17.6.4 小结

    8章 争议的解决

    18.1 争议定义

    18.1.1 FIC合同中争议的定义

    18.1.2 英国判例法中争议的定义

    18.1.3 争议与分歧

    18.2 争议解决方式的选择

    18.2.1 合同当事人选择的权利

    18.2.2 标准合同格式规定的解决争议的方式

    18.3 FIC合同项下解决争议的机制

    18.3.1 1987年第4版规定的解决争议方式

    18.3.2 1999年版红皮书规定的解决争议方式

    18.3.3 FIC分包合同规定的争议解决方式

    18.4 替代争议解决方式——争议裁决机制

    18.4.1 争议裁决机制的起源和发展

    18.4.2 FIC合同争议裁决机制

    18.4.3 DAB成员任命和DAB成立

    18.4.4 申请DAB裁决通知

    18.4.5 争议提交DAB作出决定

    18.4.6 DAB对争议的管辖权

    18.4.7 争议裁决申请书答辩

    18.4.8 DAB听会

    18.4.9 DAB决定及其效力

    18.4.10 DAB费用承担

    18.5 仲裁

    18.5.1 仲裁条款和仲裁协议

    18.5.2 仲裁机构

    18.5.3 仲裁规则

    18.5.4 仲裁程序

    18.5.5 仲裁裁决的执行

    18.6 FIC合同条件仲裁条款争议

    18.7 国际工程争议的避免和有效管理

    18.7.1 招标文件合同评审

    18.7.2 投标策略

    18.7.3 合同文本选择与合同谈判

    18.7.4 积极索赔维护权益

    18.7.5 充分利用DRE和DAB机制解决争议

    18.7.6 终止合同争议解决

    参考文献


    第2版前言 自拙著《FIC分包合同原理与实务》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以来,深受读者的喜爱。鉴于本书自2009年10月出版至今已过8年,中国企业参与国际承包工程的规模和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且2011年版FIC《施工分包合同条件》业已正式出版发行,因此,有必要对本书予以重新修订,以满足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和广大读者的需要。 2017年对外承包工程统计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在2017年取得了历史的突破,国际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首次超过2652.8亿美元。国际承包工程界普遍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业务正经历着从起步走向成熟、从低端市场走向高端市场、从成本优势型转向资本技术和管理优势型的重要发展阶段,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事业正经历着从低端市场到高端市场,从简单的劳务分包、工程分包、工程施工到设计采购施工(EPC)项目总承包模式,从工程承包到BOT/PPP模式的转变。与此同时,中国“”倡议将进一步推动、加快和深化中国企业融入国际经济和工程承包市场的步伐、深度和广度。 2009年1月日,国际咨询联合会(FIC)在伦敦正式对外公布了用于由业主设计的建筑和工程的新版《施工分包合同条件(测试版)》(Conditions of Subcontract for Construction Test Edition)。2011年,在2009年《施工分包合同条件(测试版)》的基础上发布了正式版的《施工分包合同条件》,也称“2011年版FIC分包合同格式”。该版分包合同将与1999年版《施工合同条件》(新红皮书)和2005年多边发展银行协调版《施工合同条件》配套使用,并取代与1987年第4版红皮书配套使用的1994年版FIC《土木工程施工分包合同条件》。FIC指出,起草和编制与1999版新红皮书和2005年协调版《施工合同条件》配套使用的《施工分包合同条件》缘于多方面原因,一方面,随着1999年版FIC合同的逐渐普及,广大用户迫切需要使用与之配套的分包合同格式;另一方面,多边发展银行坚持在其融资的项目中使用国际的分包合同格式。对于国际工程承包商而言,2011年版FIC《施工分包合同条件》无疑为他们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国际的分包合同格式。正如本书版中所述,国际承包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复杂和棘手的问题之一就是工程分包,而分包有其特有的一套规则、技巧和问题。尽管国际承包工程市场跌宕起伏,风云变幻,中国企业从事国际承包工程的规模和模式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但是,国际工程分包却因其特有的质、特定的问题困扰着从事国际承包工程业务的承包商和分包商,因分包合同产生的合同争议和纠纷却不会因此减少。促使作者对本书进行第2版修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自2012年作者专门从事国际工程合同索赔和争议解决咨询业务,并相继被聘为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以来,为中国企业数十个国际工程项目进行了合同谈判、工程索赔、合同争议解决、暂停和终止合同、争议裁决、国际仲裁和诉讼等案件,其中部分案件涉及了国际工程分包合同争议和纠纷。将作者近些年积累的国际工程合同索赔和争议解决的丰富经验加以总结提高,有益于丰富本书第2版的内容,为读者提供手的国际工程合同及分包合同争议解决的素材和资料。 FIC分包合同原理与实务第2版将继续秉承版的体例和风格,并对有关章节和内容予以更新、删减、增加和修改,以提高本书的质量。对于1994年版和2011年版FIC分包合同格式,将采用对比的方法,总结两者之间的异同。竟,1994年版FIC分包合同格式是1987年版FIC红皮书的配套合同格式,而2011年版FIC分包合同格式是1999年版红皮书和2005年版协调版《施工合同条件》的配套分包合同格式,虽然两个分包合同格式均为单价合同模式,但由于两者配套的合同条件不同,需要予以甄别和加以研究。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企业从事国际承包工程业务的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以国际工程总承包模式,如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EPC和交钥匙总承包模式从事国际承包工程逐渐占据地位,这种模式给工程分包模式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在承包商以总承包方式承揽国际承包工程时,由于总承包合同为总价合同,分包合同出现了总价模式的分包合同和单价模式的分包合同两种模式,但由于承包商管理经验和水平的差异,导致分包合同履约过程中在计价和计量方面出现争议和纠纷,一些在总承包合同中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争议和纠纷延伸到了分包合同之中,发生了与总承包合同质和内容相同的争议。本书将这些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的争议和分歧加以研究,并在法律的层面加以论述,以期为读者提供理论和实务的实分析。 2017年12月5~6日,FIC在伦敦召开1999年版FIC合同新版第2版合同条件发布会,正式发布2017年第2版FIC合同系列文件。在1999年版《施工合同条件》(红皮书)、《生产设备和设计—施工合同条件》(皮)、《设计采购施工(EPC)/钥匙同条件》(银皮书)的基础上,历经18年的运用,FIC对1999版新版合同条件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合同文本的字数也从1999版的30400增加到50000多字,使得FIC合

    本书作为《FIC合同原理与实务》的姊妹篇,自2009年10月出版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历经9年,中国企业参与靠前承包工程的规模和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且2011年版FIC《施工分包合同条件》业已正式出版发行,因此,对本书予以重新修订,以满足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和广大读者的需要。作者长期在国外从事靠前工程承包项目工作,第2版图书作者将近些年积累的靠前工程合同索赔和争议解决的丰富经验加以总结提高,又通过典型案例和判例,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实践指南。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