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吕思勉讲中国史吕思勉9787101135725
  • 正版
    • 作者: 吕思勉著 | 吕思勉编 | 吕思勉译 | 吕思勉绘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2019-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萌萌哒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吕思勉著| 吕思勉编| 吕思勉译| 吕思勉绘
    • 出版社: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2019-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9-01-01
    • 字数:300000
    • 页数:387
    • 开本:32开
    • ISBN:9787101135725
    • 版权提供:中华书局
    • 作者:吕思勉
    • 著:吕思勉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32.00
    • ISBN:9787101135725
    • 出版社:中华书局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19-01-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9-01-01
    • 页数:387
    • 外部编号:120181324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编选说明

    导读

    编 上古史

    章 太古之传说

    第二章 中华民族之建国

    第三章 唐虞夏商之政教

    第四章 上古之文化与社会

    第五章 周之建国及其政教

    第六章 春秋与战国

    第七章 周代之社会概况

    第八章 春秋战国之学术思想

    第九章 本期结论

    第二编 中古史

    第十章 秦代之统一与疆土之拓展

    十章 两汉之政治概况

    第十二章 两汉疆域之开拓与对外交通

    第十三章 两汉之学术与宗教

    第十四章 两汉之社会概况

    第十五章 三国之分裂与晋之统一

    第十六章 中华民族之新融合

    第十七章 两晋南北朝之文化与社会

    第十八章 隋之统一与唐之继起

    第十九章 隋唐之武功与对外交通

    第二十章 隋唐之政治与学术

    第二十一章 隋唐之社会与宗教

    第二十二章 中国文化之东被

    第二十三章 唐之衰亡与五代之纷乱

    第二十四章 宋之统一与变法

    第二十五章 辽夏金之兴起与对宋之关系

    第二十六章 宋之学术思想与社会概况

    第二十七章 元代之武功

    第二十八章 中国文化之西渐

    第二十九章 明之内政与外交

    第三十章 明之衰亡与奋斗

    第三十一章 中华民族的拓殖

    第三十二章 元明之文化与社会状况

    第三十三章 本期结论

    第三编 近世史

    第三十四章 中西交通之渐盛与西学之输入

    第三十五章 清代之勃兴

    第三十六章 清初之政治及武功

    第三十七章 中华民族之扩大

    第三十八章 清初之外交与中叶之政治

    第三十九章 战争

    第四十章 太平天国

    第四十一章 英法联军与中俄交涉

    第四十二章 中法战争和西南藩属的丧失

    第四十三章 中日战争与外力之压迫

    第四十四章 维新运动之始末

    第四十五章 八国联军之役

    第四十六章 日俄战争与东北移民

    第四十七章 清代之政治制度与末年之宪政运动

    第四十八章 清代之文化与社会状况

    第四十九章 清代之经济状况

    第五十章 本期结论

    第四编 现代史

    第五十一章 先生与运动

    第五十二章 辛亥与中华民国之成立

    第五十三章 民国初年之外交

    第五十四章 军阀政治与内战

    第五十五章 欧战后之外交

    第五十六章 国民之经过

    第五十七章 国民成立后之内政与外交

    第五十八章 近之文化经济与社会状况

    第五十九章 本期结论

    第五编 综论

    第六十章 历史与人类生活之关系

    六十章 中华民族之逐渐形成与前途

    第六十二章 中国文化之演进及其未来

    第六十三章 国际现势下吾国之地位与复兴运动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家贫,12岁以后在父母师友的指导下研读史书。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等人。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史系教授。作为我国现代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知识渊博,学术造诣高,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他在中国通史、断代史和各种专史领域都做出了独到的贡献,其史学专著《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中国近代史》等,均为后人的学习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章太古之传说历史,是要有了文字,才会有的。没有文字以前,就只得凭向来的传说,加以幼稚的思想,把他附会联贯起来了。然而传说虽然幼稚,其中总也包含着些思想和事实。
    中国古代,较确实的传说,是和火的发现同时的。所谓三皇,个是燧人氏,便是发明取火的法子的。第二个是伏羲氏,他制造网罟,教人民打猎、捕鱼。第三个是神农氏,就要教人民种田了。
    传说的价值
    地球的有人类,已经几十万年了;人类的有历史,却不过几千年。因为历史,是要有了文字,才会有的。没有文字以前,就只得凭向来的传说,加以幼稚的思想,把他附会联贯起来了。然而传说虽然幼稚,其中总也包含着些思想和事实。现在科学发达了,历史不完备的地方,可以借别种科学来补足。如地球如何生成?生成之后,有何变化?可以借于地文学和地质学。地球上什么时代有生物?又什么时代才有人类?有了人类之后,又是如何进化的?可以借于古生物学和人类学。如此,历史的年代,就渐渐的延长了。根据着这种眼光来看古代的传说,我们就愈觉得有味。
    历史年代历史之有年代,犹地理之有经纬线也。必有经纬线,然后知其地在何处;必有年月日,然后知其事在何时。举一事而不知其时,即全不能知其事之关系矣。然历史年代,有难言者。今设地球之有人类,为五十万年,而列国史实,早者不越五千年,有确实年代者,又不及其半,是则事之有时可记者,不及二百分之一也。况于开化晚者,所
    记年代,尚不及此;又况蒙昧民族,有迄今不知纪年之法者邪?以历法推古年代,本可信,然昔人从事于此者,其术多未甚精:古历法亦多疏舛;史籍记载,又有讹误;故其所推,卒不尽可据也。先史之世,无年可纪,史家乃以时代代纪年。年代愈古,则材料愈乏,而其所分时代愈长。看似粗略,然愈古则演进愈迟,变异亦愈少,据其器物,固亦可想见其大略也。(《先秦史》,开明书店1941年版,第3、页)进化的三时期
    人是会使用工具的,研究人类学的人,就把他所用的工具.来分别他进化的时代。初所使用的,大抵是天然的石块,虽然略加改造,离天然的形状,总还是很近的。
    这个唤做“始石器时代”。后来进步了,便会把天然的石块,改造成自己所要用的样子,唤做“旧石器时代”。再后,并能造的很精致了;这个唤做“新石器时代”。石器时代所用的锤、刀、镞等物,看似粗劣.却帮人类做成了许多东西;而且在对动物的斗争上,很是有利。用火,也是人类的发明。有了火,人就可以得光明,得温暖;也可以做防卫和攻击的手段。而其关系尤大的,则是易于将东西改造,譬如天然露出的金属,给人类取得的,就可以把他打成器具。就是和土混杂的,亦可借火的力量,把土烧掉了取出来。如此,就渐渐的于用铜,后进于用铁了。人类进化的步骤,大略如此。
    社会演进的等级

    吕思勉著的《吕思勉讲中国史》是以吕思勉先生《更新初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为正文,以吕先生史著中相关论述为附注,汇编而成的一部中国通史普及读本。附注部分精选自吕先生各种著述中相关的叙史、论史的段落,以便于对正文的解读或学习,研习上的深入和拓展。这样,一本在手,就能读遍吕先生有关中国通史主要和精彩的内容。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