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中国第四代艺术村张晓瑾 著9787516159439
  • 正版
    • 作者: 张晓瑾 著著 | 张晓瑾 著编 | 张晓瑾 著译 | 张晓瑾 著绘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5-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萌萌哒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张晓瑾 著著| 张晓瑾 著编| 张晓瑾 著译| 张晓瑾 著绘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5-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263000.0
    • 页数:237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6159439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张晓瑾 著
    • 著:张晓瑾 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49.00
    • ISBN:9787516159439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5-05-01
    • 页数:237
    • 外部编号:1201132393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自序
    章 绪论
    节 研究缘起
    一 研究取向:他者视角
    二 研究理论——都市民俗学
    三 研究载体——新兴的都市艺术村
    第二节 选题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和应用意义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 相关文献综述
    二 研究思路及概念界定
    三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昙华林艺术村掠影
    节 印象昙华林
    一 调查区域的界定
    二 行走在昙华林的空间与时间
    三 昙华林:岁月留痕
    第二节 昙华林的生活世界
    一 人群组成
    二 经济方式
    三 社区生活
    四 权力分布
    五 城市印迹
    第三节 目前昙华林艺术村发展的主要困境
    一 发展势头过于缓慢
    二 传统文化开始消亡
    三 文化创作与商业的矛盾
    四 艺术空间与衍生空间的矛盾
    第三章 中国艺术村研究
    节 中国艺术村发展简史
    一 萌芽初期:以星星画会为代表的先锋艺术运动
    二 地下时代:圆明园画家村的起落
    三 破冰时代:798的诞生与发展,并受到的承认
    四 繁惑时代:繁惑时代,是一个既繁荣又迷惑的时代
    第二节 中国艺术村:规律与危机
    一 艺术村功能论
    二 艺术村的产生条件
    三 艺术村长期发展所面临的障碍
    第四章 都市民俗研究
    节 都市民俗:内涵、要素与意义
    一 都市民俗的内涵
    二 都市民俗的要素
    三 都市民俗的意义
    第二节 历史语境中的城市民俗
    一 城市文化视角下的城市民俗
    二 中国城市民俗、特征及其嬗变
    第三节 城市化进程中的都市民俗
    一 城市化和现代化中的中国都市“斗蟋蟀”民俗
    二 支持与市场竞争中的日本戏曲民俗
    三 民俗学家、民间艺人与民众同台参与的史密森尼民俗节
    第五章 第四代艺术村:艺术与民俗的交融
    节 艺术与民俗
    一 艺术与民俗的关系
    二 高雅艺术、通俗艺术与民俗易感
    三 民俗艺术、民间艺术与民族艺术
    四 现代艺术设计与民俗文化
    第二节 艺术与都市民俗
    第三节 艺术民俗村:功能、要素与结构
    一 艺术民俗村的功能定位
    二 艺术民俗村的文化要素
    三 艺术民俗村的结构构成
    四 艺术民俗村的都市文化意义
    第六章 昙华林的未来:从现代艺术到都市民俗
    节 都市民俗区:昙华林艺术村的发展前景
    一 昙华林再定义:都市民俗区
    二 昙华林都市民俗区:合理
    三 昙华林都市民俗区:可能
    第二节 昙华林都市民俗区:在商业与文化的交锋中
    一 昙华林中的实践文化
    二 昙华林的生活文化
    三 昙华林的创造文化
    第三节 昙华林:目前困境的对策
    一 昙华林艺术村的发展优势
    二 昙华林艺术村的发展劣势
    三 昙华林艺术村目前困难的解决建议
    第四节 昙华林艺术村发展方针规划
    参考文献
    附录:昙华林访谈问卷
    后记

    张晓瑾,女,生于1982年,现任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贵州师范学院中国山地民族研究中心暨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副教授。幼年就读黄冈中学,后研习音乐,博士于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发表《丰子恺音乐论著简述》《略论唐代教坊》《吴越文化与荆楚文化的分界点――蕲春县檀林镇曹冲村之民间信仰探究》《都市民俗学视野中的中国艺术村发展路径选择――以武汉昙华林为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及路径》等学术多篇。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