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一只脚踏进后现代维舟9787305179228
  • 正版
    • 作者: 维舟著 | 维舟编 | 维舟译 | 维舟绘
    •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萌萌哒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维舟著| 维舟编| 维舟译| 维舟绘
    •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2-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0-02-01
    • 字数:122000
    • 页数:221
    • 开本:32开
    • ISBN:9787305179228
    • 版权提供: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维舟
    • 著:维舟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42.00
    • ISBN:9787305179228
    •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20-02-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20-02-01
    • 页数:221
    • 外部编号:120203935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辑 隐蔽的变迁
    时间的拘役
    一只脚踏进后现代
    无根的现代人
    慢半拍
    不再年轻的个人主义者
    关于懒惰的两套话语
    对一张雕花木床的两种态度
    餐桌上的文化
    一个单位就像一个村庄
    电视国学
    相声的没落
    广告民族主义
    憎恨思考的时代
    每个人的死都是一次海难
    你是只会比赛的机器人?第二辑 观念的起源
    爱国、卫生和运动
    为中华之崛起而做空间感
    城市与园林:对称与自然
    城市,让生活更不好
    日观念的变迁
    葡萄酒兑雪碧
    “古怪食物”不过是一种文化排斥反应
    审美
    作为公共戏剧、大众童话和消费盛宴的王室婚礼
    国王为什么需要新装
    恩情的负担
    第三辑 故事的讲法
    日本动画中的工业浪漫主义
    脱离控制的创造物
    对黑暗力量的再征服
    完美的罪行
    记得是我在战斗
    对意义的消费也不过是消费的一种
    人民喜欢被童话感动
    双向的忠诚
    人民为什么需要许三多
    虐囚与陌生空间想象
    后记

    维舟,1977年生,上海崇明岛人。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作家,书评人。自2004年7月起撰写博客,涉猎驳杂,以文史为主,旁及社会学、人类学等。长期为《南方都市报》、《经济观察报》、《财经日报》、《三联生活周刊》等撰写书评,并为《G智族》、“腾讯·大家”、澎湃新闻等撰写专栏。已出版散文集《大地上所有的河流》(2014)、长篇小说《无岸之岛》(2019);译著《不由自主的资产阶级》(2013,合译)。

    时间的拘役阿拉伯地区流传的一个故事里曾提到一枚魔戒,它可以给人们提供任何想要的东西,但总要附带一个“但是”。比如,你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安全,却发现自己待在监狱。这是人类困境的典型隐喻。工业文明带来了的繁荣,但是,现代社会里人群的精神疾病,也是有史以来普遍、可怕的。
    前一阵,有朋友感叹自己的人生是“死线组成的人生”—工作中无数的deadline。不分昼夜地赶、催、逼,这些在旁人眼中或许只是悲喜剧,而对身处其中的人而言,精神是很难不感到焦虑和郁闷的。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更消耗人的体力和意志,而在那些处于前沿的所谓“创意产业”中,这种时间的压迫则呈现得尤为明显:每天被分成若干个时段来完成多项任务,而每一项都是top?urgent(紧急)的,现代人的时间是工业化、机械化的。
    时间的可测量化正是现代文明的前提之一。在口语中,我们或许还保留着古代描述时间的方式:“一盏茶的工夫”“我会在太阳落山前赶到你那儿”,但在现代化的工作中,时间都是计算的。在一个时间无法被量化的社会里,是绝不会出现“材料必须在17:25前送达”这种语句的。这种“赶时间”“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本身就是现代人精神焦虑的重要来源,因为相比任何一种约束和资源,时间都是无情的:它永远以同样的速度向前推进,没得商量,除了延后,不可能突然“多”出来。
    为抓紧时间而陷入持续的焦虑中,是一种现代现象,因而也是前现代社会的人所无法理解的。戴维?拉姆(David?Lamb)在《非洲人》一书中曾谈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白人差几分钟没赶上航班,懊丧之下暴怒不已。一个当地的航空公司职员大惑不解:“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这么烦恼,三天后不是还有一班吗?”金钱和时间,是拘役现代人的两大因素。人们很容易注意到被金钱奴役的拜金者,却很少意识到一个量化的时间也会使人丧失自由。印第安人曾困惑于白人那种对黄金的狂热:“他们老是渴望东西……老是坐立不安……老是追求某种东西……他们简直像疯子……”这种“疯子阶段”,大概是资本积累时期在所难免的。欧洲文明辉煌的1纪,成年人的工作其实极为繁重。1800年前后,英国工人往往从6岁工作到60岁,每天工作12—14小时(每年约4500小时),到1870年,人均年工作时数下降为2984小时,而1990年为1490小时。这两多里,年工作时数每年平均递减0.6%。
    相比起来,现在人均年工作时数全球排的台湾,为2282小时(根据2003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世界竞争力年报”统计)。中国大陆现在每年大致是250个工作日,除了少数人工作繁忙,每天工作12小时外,大多数人的年工作时数不到3000小时。
    在这种情形下,经济通常呈现快速繁荣的发展,但单调的生活却抵消了物质上的富裕所带来的幸福感。日本就发生过这样的情形:一个家庭里一周下来,没有一顿全家共进的晚餐。所有的东西都被机械化和量化了,感情和伦理都成为可有可无、无暇顾及的品,物质的富裕,伴随的竟是精神上的荒芜。在国内的大都市里,这样的情形并不陌生:当老朋友偶尔想聚一聚时,总是凑不齐时间,因为每个人的“档期”都很满,这势必使得感情的沟通更多依赖一些远距离的“隔空交流”—电话、网络或。这就出现了那个魔咒:我们得到了想得到的东西,外加一个附带的“但是”。
    如加缪所说,机械的人生,只有在其被意识到的那一刻,才成为悲剧—但人们或早或迟总会意识到这一点。这一反省的指向是精神领域,但人们更常见的手段,则是以休来进行自我调整。期是与日常生活的决裂,不论是其节奏还是价值观 —但根本的还是希望打破时间的拘役。在都市生活那种机械化的时间中,只有艺术家和穷人才会保持对季节变迁的。处在休状态中的人,通常是不愿意计算时间的,只有在这种情形下,“一觉睡到自然醒”才成为一种幸福。所谓“工作在纽约、生活在巴黎”则是新近的一个庸俗的调和论调。
    休中两个主宰的因素都是和日常情况完全对立的,即非时间化和回退到原始状态。在现代社会中遭受压力越大的人,在休中所表现的这两种倾向越强烈。一个工作狂前同事告诉我,他从一家公司离职前,连续加了三周班,离职后他在家每天沉睡十几个小时,不辨晨昏,根本不愿动脑,17天后再上班时,感觉自己像个植物人,对工作上的事完全回忆不起来了。
    这在不同程度上正是人们在期里所做的:在海滩上晒太阳的游人,往往处于植物麻木状态,被动地接受甜美的感觉,希望退化,模仿儿童的举动。至于时间,则完全根据自然现象来调节。略感可悲但并不可笑的是,往往这种时候,人们才会重新感受到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月亮和星空之美……摆脱时间的拘役正是领会永恒的前提。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