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乡土印记/新语文名家散文精选孙莱芙
  • 正版
    • 作者: 孙莱芙著 | 孙莱芙编 | 孙莱芙译 | 孙莱芙绘
    •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8-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孙莱芙著| 孙莱芙编| 孙莱芙译| 孙莱芙绘
    •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8-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170000
    • 页数:220
    • 开本:16开
    • ISBN:9787537864107
    • 版权提供:北岳文艺出版社
    • 作者:孙莱芙
    • 著:孙莱芙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39.80
    • ISBN:9787537864107
    •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8-01
    • 页数:220
    • 外部编号:31276036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辑 难舍穷家
    一家
    难舍穷家

    无家别
    继父
    母亲的手
    四只眼睛
    飘动的白纱巾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放羊的哥哥进城来
    西口外今年好收成
    第二辑 壮年高歌
    莜麦谣
    牛羊倌的吆喝
    大地上的花草
    故乡的位置
    母亲的消息
    暖和人的影子
    说春
    心灵的庙堂
    壮年高歌
    后一朵二月兰

    平生快事走天津
    第三辑 岁月之河
    右玉卜子的刘有孩
    苦儿流浪记
    患难
    十股地走口外的两家人
    二风雨“崔铁炉”记
    第三辑 乡土记忆
    碗窑
    石庄村红瓦器
    神磨三村的油梁
    鹅毛口旧事
    吴家窑的背炭人
    盐丰营的王守贵
    野猪窊记事
    峙峪陶瓷
    铁木后传
    从亲情与故乡出发
    后记


    孙莱芙,山西省右玉县人,现供职于朔州市文联。出版过《典藏右玉》《典藏朔州》《走进朔州》等。散文《继父》获山西省首届青年散文大奖赛一等奖。


    一家榆荚落下来,随风飘满一村,年年春天都是如此。许多年过后,紧贴我家的西墙和房背后,就有几棵高矮错落的榆树生长着
    。那纷纷扬扬雪花似的榆荚怀着的愿望告别了枝头,任谁也没有办法使它们都能新生,活下来的是极少数,日后成为参天大树的更是寥寥无几。
    我站在我家老屋的遗址
    旁,想起一些年以前,我们一家四口在这儿生活的情景。如今,母亲和继父都已经过世十二年了,我哥哥孤身一人在邻村放羊,我从少年起就漂泊在外。亲人辞世,兄弟分离,家就不复为家了。
    往前说,我母亲生于1919年,逝于1988年,一
    个世纪去掉两头,她活过了中间的一部分。她生过八个孩子,三个夭折,三个送人,只存留了两个。我四岁时五十二岁的父亲便病逝了。我们的头一个家,人口总数为十,实存三口。
    在一个村生活多年,日头从家家门前过。你会清楚地看到,每家每户,不一定生人,却注定要死人。
    去年秋天,我在老城的大街上遇见我们村的孙日财,他是个老光棍,满嘴的牙掉得已经差不多了。
    他告诉我说:补全死了,是被矿上的缆车轧死的,他的女人领着孩子改嫁了。
    在煤矿通往村庄的路上,随时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有妈有姐姐的哭上几天再埋了,一生的悲伤就这样留给了亲人。
    我姨姨告诉我说:有一
    年,你妈领着你来我们家走亲戚,她经常半夜三更爬起来,喊你、摇你、掐你,就像疯了一样,你一
    哭,你妈才又哭又笑的。
    我姨姨说,你妈那是惊着了,为了儿女们,她一辈子哭的比尿的也多了。
    我生得迟,我的三个哥哥是如何死的,只能听母亲讲了。母亲说,一个哥哥十二岁,跟你爹到西湾背柴,在冰上摔了一跤,后脑勺开了一个洞,在炕上躺了就死了;另一
    个十四岁,给人家放猪,山上洪水下来,一个同伴掉了下去,你伸手拉,把同伴拉靠岸,自己却闪下去了,叫水冲跑了。我和你爹知道后,沿河追呀追,一直跑了二十多里,没找到。第二天,下园村有人捎话来,说他们村的河滩里看见双朝的小孩脚板。我们去把你哥哥背回来,你爹的嘴从那时起就歪了,一直到死都是那个样子。
    一个人能活到老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从生下来到长大,到娶妻生子,儿女平安,骨肉团聚,还希求
    个啥,还有啥不称心如意的?
    我从小的时候,就很在意地保护自己的生命,我不到崖头掏雀,因为洞里有蛇;我不敢到深水中游泳,顶多在河沿上洗洗身子。有一回,我到邻村的一个水库耍水,站在边沿上,脚下猛一滑,水很快没过头顶,我想我怕是活不成了,我死了以后,我妈她能活下去吗?我是全家传宗接代的希望,我死了,对得起那些或死去,或改名换姓的亲人吗?现在说什么也迟了,突
    然,我的脚下意外地踩住一块石头,我一用力,就又回到了岸边。我穿起衣服坐在高处,感到活下来的不易,也深深地感谢脚下的那一块石头。
    一个新生命的降生对任何人家来说都是万分重要
    的。贫苦的人家更是如此。1987年,我母亲去世的前一年,我的儿子降生了,母亲从乡下坐着拖拉机来看望我的妻儿。她进了门,连滚带爬地上了炕,小心翼翼地摸摸孩子的脸、孩子的手,竞感慨地哭出声来,颗颗眼泪滴在我妻的手上。
    母亲的眼泪是有道理的,她是一个大字不识的穷苦农民,她不懂得新世纪,但是她知道自己一生的苦难和辛酸,也能体味生命的来之不易。她的哭,折出了中国劳苦大众的悲欢,的血与泪,可谓世纪一哭,不一
    定能够惊天地,却总是可以泣鬼神的吧!
    赏析初读文章时,就深为这篇文章所震撼。一是内敛又深沉的情感,二是叙述的角度和跨度。
    文章开始提到的榆荚既是写景又是隐喻。
    作者把深深的情感倾注在有节制的叙述语言上,感情深挚不泛滥,再加上细节描写,就产生了很动人的效果。情感震撼人,有苦难事件本身,也有作者的技巧:“我”的母亲生于1919年,逝于1988年,“她生过八个孩子,三个夭折,三个送人,只存留了两个,我四岁时五十二岁的父亲便病逝了。我们的头一个家,人口总数为十,实存三口。”简洁的叙述,冷冷的数字,其中的悲怆不言而尽显。
    在与亲人的生离死别面前,母亲是渺小的,她害怕极了,如姨姨说“她经常半夜三更爬起来,喊你、
    摇你、掐你,就像疯了一
    样,你一哭,你妈才又说又笑的”“我姨姨说,你妈那是惊着了”。
    孩子夭折三个,送人三个,还没了丈夫,一个旧式女人的遭际,还能更苦吗?生命在她眼里,是何等的艰难!因而1987年,当母亲看到“我”降生不久的儿子时,连滚带爬上了炕,小心翼翼地摸摸孩子的脸,孩子的手,竞作难地哭出声来,颗颗眼泪滴在我妻的手上。
    P3-5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