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清末民初小说中的京沪文学空间研究纪兰香
  • 正版
    • 作者: 纪兰香著 | 纪兰香编 | 纪兰香译 | 纪兰香绘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5-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纪兰香著| 纪兰香编| 纪兰香译| 纪兰香绘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5-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355000
    • 页数:336
    • 开本:16开
    • ISBN:9787522701868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纪兰香
    • 著:纪兰香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118.00
    • ISBN:9787522701868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2-05-01
    • 页数:336
    • 外部编号:31505605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绪论
    章 清末民初小说地理空间的“双城”转移
    节 清末民初小说创作中心的转移
    一 明清时期创作中心——南京
    二 清末民初小说创作中心——上海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中“双城”的转移
    一 明清小说中的“双城”——北京和南京
    二 清末民初小说中的“双城”——北京和上海
    第二章 清末民初小说家群体的京沪经验与想象
    节 小说家群体的地域渊源
    一 小说家群体地域构成
    二 小说家群体来沪因缘
    第二节 上海空间经验与想象
    一 租界日常生活与都市体验
    二 小说家的上海都市想象
    第三节 北京空间经验与想象
    一 在京生活与都市体验
    二 小说家的北京都市想象
    第三章 清末民初小说中的京沪城市文学地图
    节 上海城市文学地图
    一 小说人物上海行走范围
    二 中心区域:英租界
    三 次中心区域:虹口地区和法租界
    四 基本缺席的上海县城
    第二节 北京城市文学地图
    一 小说人物北京行走范围
    二 中心区域:宣南地区
    三 次中心区域:内城地区
    四 缺席的区域
    第四章 清末民初小说中的京沪空间意象及隐喻意义
    节 商业都会上海
    一 马路:西化、现代城市的一张面孔
    二 张园:市民休闲、的公共空间
    三 番菜馆:体验西洋生活方式的消费空间
    四 妓院:娱乐与商业活动为一体的社交空间
    第二节 传统帝都北京
    一 陶然亭、琉璃厂:文人士大夫游玩的休闲空间
    二 会馆:居于地缘认同的客居空间
    三 堂子妓院:娱乐与官场活动为一体的社交空间
    四 官僚宅第:官派气息的家居空间
    第三节 京沪空间隐喻
    一 上海空间隐喻
    二 北京空间隐喻
    第五章 清末民初小说中的京沪空间与叙事
    节 京沪空间叙事功能
    一 作为叙事背景的京沪空间
    二 作为叙事场景的京沪空间
    三 作为叙事动力的京沪空间
    第二节 京沪空间叙事形态
    一 上海空间叙事形态:“橘瓣形”
    二 北京空间叙事形态:“套盒形”
    第三节 京沪空间叙事策略
    一 陌生化叙事策略
    二 空间转换与串联技巧
    第六章 清末民初小说中京沪空间书写的文学史意义
    节 京沪文学空间书写的时空关系
    一 时间型
    二 时空并置型
    三 空间型
    第二节 京沪文学空间书写的重要突破
    一 叙事结构空间化
    二 城市生立化
    三 都市女多样化
    第三节 京沪文学空间书写的多元影响
    一 时空坐标重构的影响
    二 京沪文学地图的影响
    三 城乡二元的影响
    四 空间叙事模式的影响
    五 都市新女形象的影响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纪兰香,女,出生于1978年,于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获博士,现任教于嘉兴学院文法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学地理学,中国古代小说。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