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这块玻璃2600万岁!(美)史蒂文·约翰逊
  • 正版
    • 作者: (美)史蒂文·约翰逊著 | (美)史蒂文·约翰逊编 | (美)史蒂文·约翰逊译 | (美)史蒂文·约翰逊绘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6-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美)史蒂文·约翰逊著| (美)史蒂文·约翰逊编| (美)史蒂文·约翰逊译| (美)史蒂文·约翰逊绘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6-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117000
    • 页数:204
    • 开本:24开
    • ISBN:9787521743395
    • 版权提供:中信出版社
    • 作者:(美)史蒂文·约翰逊
    • 著:(美)史蒂文·约翰逊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69.00
    • ISBN:9787521743395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开本:24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2-06-01
    • 页数:204
    • 外部编号:31454247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第—章 玻璃
    第二章 寒冷
    第三章 声音
    第四章 清洁
    第五章 时间
    第六章 光
    结语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相关资源
    图片来源

    美国科普作家,其著作多聚焦于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以引人入胜的观察,揭示伟大创意的起源。被称作“科技界的达尔文”,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赞誉有加。他还是《展望》杂志(Prospect)评出的“数字化未来十大科技思想家”之一,TED演讲人。著有包括《燃创新的人》《伟大创意的诞生》《极速传染》《涌现》《幽灵地图》在内的超过10部书,被译成十多种语言,在全世界广为传播,受到《史蒂夫?乔布斯传》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的盛赞。

    约翰逊是一位博学者……跟着他变幻莫测的思路走,真是激动人心。为了解释某些创意如何颠覆了这个世界,他会运用众多学科——化社会史学、地理学,甚至生态系统学。
    ——《洛杉矶时报》

    约翰逊先生的博闻强识令人惊愕。
    ——《日报》

    约翰逊讲故事的本领超群。
    ——《纽约时报》


    史蒂文·约翰逊是思想史方面的专家……这本书的可读、娱很强,对任何已经习惯了身边每天在发生奇迹的人来说,它都是一种挑战。
    ——《卫报》

    序你的还好?你是不是在凉爽或温暖的房间里醒来的?你是不是在强劲而稳定的水流中淋浴的?窗外天色尚暗的时候,你能否看清环境、穿戴整齐呢?虽然“举目无牛”,但你是不是仍在午餐时灌下了一盒牛奶呢?你可以用耳塞把耳朵牢牢堵上,对你那聒噪的兄弟姐妹充耳不闻呢?
    这么说来,你的还算过得去。温度、光、声音、水……几乎环境中的一切都能由你来控制,如果不停下来想一想这事儿,你这还真是乏善可陈。
    不会因细菌病毒而使人丧命的水,能将白天延长到深夜的人造光,让千千万万的人安适地居住在短短60年前尚且难以忍受的气候条件下的空调,能够拥有这些的享受是件多么的事情啊,但我们这些置身于发达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对此却丝毫不以为意,甚至完全不把这些当作来看。但是,让这一切成为现实的,又是谁呢?
    谁也不是。
    我是说,谁也不是一个让这一切成为现实的人。
    如果想要理解伟大的创见是如何改变这个世界的,你就必须要摒弃掉所谓“灵光一闪”的迷思。伟大的发明之所以会出现,并不是因为某位孤傲不群的天才在智力上独霸群雄。从本质上来说,创意其实是由创意组成的网络。我们利用时下的工具、象征、概念、以及科学理念,重新揉合成一种新的东西。但是,如果没有合适的基础材料,无论你有多么杰出,都是无法有所突破的。
    由千千万万前人的创造力打造出来的一大批事物和体系,充斥并支撑着我们的生活:这些发明家、业余爱好者、以及改革家们为了解决某个难题而不懈努力耕耘,对于那些我喜欢称为“慢直觉”的需要数十年而非数秒才见端倪的创意,他们也绝不言弃。
    他们,就是做出不凡事的平凡人。
    这些思想家和梦想家们,就是我们的故事里的主角。在他们的天才构想中,很少有哪个能够立即颠覆世界。他们多半只是萌生了一些直觉,一些朦朦胧胧甚至不着边际、但却隐隐预示着背后更加宏伟构思的想法。,就是这些想法合力将改革带入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之中。
    发明和科学发现往往会聚集在历史中的某些特定时间点成批出现,一小撮分布在全球各地的调查人员能够不约而同地得出完全相同的发现。电池,电报,蒸汽机,以及数码音乐库全都是由不同的人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各自独立发明出来的。这些同时出现的发明,科学家和学者已经记录了成百上千例。
    这本书中的发明都来自于日常生活,而不是科幻小说的产物:比如玻璃镜片,空调,录音机,干净的自来水,腕表,以及灯泡。这是一段值得讲述的历史,一个原因就是,它让我们擦亮双眼、重新审视这个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世界。而记录这段历史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发明在社会上引发了一系列比大家的想象要广泛许多的改革。
    发明的缘起通常是尝试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但传入社会之后,这些发明便会引发几乎无从预料的新一轮变革。人类喜欢将自己看作掌控这个世界的决策者。的确,政治或军事、艺术家、科学家或发明家、投票的选民或抗议活动的有意策划或行动都可能带来某种新的现实,因而往往能够带来改变。但是,社会的变革却不一定是人类的有意选择所带来的直接结果。有的时候,创意和发明有如自己插上了双翼,会引发其创造者预想的改变。你可能不会想到空调的发明竟能改变美国的政局,也料不到谷登堡的印刷机能够直接促进望远镜和显微镜的诞生,但是有的时候,重大发明就是这样通过出人意料的途径改变世界的。
    随着创新产物的流传,其影响可谓好坏参半。比起马,汽车能让我们更高效地在空间中移动,但这种便捷能够抵消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吗?手机和短信可以让我们瞬间接触人与信息,但是它们对面对面的交流及社交能力、在公共空间的共处甚至驾驶安全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关于本书的主题,我应该再额外说明两个因素:书中及书名中的“我们”,主要是指北美洲和欧洲的“我们”。(关于中国、印度、中东地区或南美洲“如何走到今天”的故事虽然同样引人入胜,但却另有不同。)科学方法的出现、工业化的崛起等一些重大事件早出现于欧洲,现已传播至全球。(这些事件为何早出现在欧洲,当然是有趣的问题之一,但这并不是本书要解答的。)另外,虽然本书中出现了几位杰出的创新女——比如位电脑程序员阿达?洛芙莱斯以及企业家安妮?默里,但是绝大多数故事都发生在女被强烈反对担任科学家、发明家、或是企业家等职位的时代。出于此,本书中介绍的绝大多数创新者们都是男。好在,平等在过去数十载的发展方便了女得出科学发现和创造改变世界的设备,但不可否认,想要搭建一个完全平等的竞技场,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我敢打赌,当未来的历史学家们在50年后书写本书的新版时,就算想出一本只有女的特辑,也完全不会缺素材。
    我给大家讲的这个故事,是对历史的“远观细看”:通常来说,我们习惯通过个人或故事来审视历史,但从根本来讲,这些界限太有局限。微观层面的原子世界中有历史,宏观层面的全球气候变化之中有历史,夹在二者之间的所有层面之中也包含着历史。要想把这个故事讲好,我们就需要一个能够将所有这些不同层面都公平呈现出来的框架。比如说,要想理解透明的玻璃为何会对现代世界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我们就要仔细研究二氧化硅这种构成玻璃的材料的次原子粒子质,同时,我们也需要把镜头拉远,审视一下威尼斯这座城市的玻璃制造工业。
    从我们居住的地方、吃的食物、生产和消费的物品,再到我们获取资讯和寻求娱乐的方式,我希望让大家看到这些看似互不搭边儿的世界是如何因一位位无名英雄联系在一起的,正是他们的问题、好奇心及永不言弃,催生了塑造我们现代世界的发明及其连锁反应。
    换言之:我们走到今天的,就是他们的问题、好奇心、以及永不言弃。

    ※ 改编自史蒂文·约翰逊的科普力作《我们如何走到今天》;同名纪录片《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曾在英国广播公司()分辑播出,豆瓣评分高达9.4分,图书、纪录片口碑双双爆棚!
    ※ 《纽约时报》书作家,“科技界的达尔文”史蒂文·约翰逊用他特别会讲故事的笔,把关于人类创新的奇趣故事讲给青少年听!
    ※ 角度新颖,从小切口洞见大历史!这是关于我们如何走到现在的故事。通过人类文明目前6种里程碑式的创新发明,发现创意对人类的价值。
    ※ 蝴蝶效应式的追根溯源,一普书竟能读出“推理小说感”社会进步环环相扣,有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之间,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
    ※ 跨学科知识普及,贯穿文科理科。物理学、化社会史学、地理学、生态系统学,这本书中全包括!让文科好的孩子更懂物理化学,让理科好的孩子更爱历史地理!
    ※ 送给孩子的阅读礼物:可以带到课堂上的“脑洞空间站”,一本连老师们也爱读的超酷科学故事书!


    你今天是不是在凉爽或温暖的房间里醒来的?你刚刚喝了一杯冰水吗?你此时此刻开着灯吗?当周围环境的所有物品尽在你的掌控之中时,有没有想过其中任何一件事的发生有多么?如果不停下来想一想这事儿,那你可就亏大啦!
    本书改编自科普作家史蒂文·约翰逊的书《我们如何走到今天》。社会进步环环相扣,有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之间,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从玻璃的发现,到寻找将冰块运到热带地区的方法,再到声音的记录、摆钟的发明、公共卫生系统的建立,以及人类对人造光的渴求……你将发现,玻璃、寒冷、声音、清洁、时间、光这6个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小元素,在历竟发生过那么多相互联结的创意故事。那些当初看来互不搭边儿的发现,居然裂变出千奇百怪的事物,从根本上塑造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决定了我们今天世界的面貌。
    那么,就让我们用一本书的时间,在大脑里建起一座“创意空间站”吧!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