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洞见(决策与修炼升级版)/项保华决策三部曲项保华
  • 正版
    • 作者: 项保华著 | 项保华编 | 项保华译 | 项保华绘
    •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4-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项保华著| 项保华编| 项保华译| 项保华绘
    •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4-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180000
    • 页数:280
    • 开本:32开
    • ISBN:9787516425848
    • 版权提供:企业管理出版社
    • 作者:项保华
    • 著:项保华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1
    • 定价:59.00
    • ISBN:9787516425848
    •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2-04-01
    • 页数:280
    • 外部编号:3146955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引子——洞见照亮前程
    篇 决策前提——初心
    章 目标定位
    人生追求
    成功:须节制无度
    幸福:接受不幸福现实
    快乐:不期而遇方自在
    自由:学会舍弃与放下
    健康:重在防患免无妄
    平衡:进取还需能知止
    企业经营
    自主品牌与贴牌代工
    发展路径与内心喜欢
    当下拍板与方案搜索
    需求不明与风险规避
    产品报价与价值创造
    产业规律与创新转型
    当下盈利与长期竞争
    规模扩张与增长局限
    多环系统
    魔鬼躲在细节中
    冗余容错
    众人皆醉我独醒
    瓶颈未必要突破
    第2章 价值排序
    偏好之谜
    有比较才有鉴别
    参照标准很关键
    得失感受大不同
    少则得与多则惑
    缺省选项难自察
    随境而变
    值不值全在怎么看
    形式有时重于内容
    一元钱异于一元钱
    伦理道德视角多元
    目标
    权变与量化:孰主孰次
    过程与结果:孰轻孰重
    创新与精益:孰先孰后
    价值观漂移:蛇行、登山、底线三隐喻
    第二篇 决策依据——判断
    第3章 事实 知觉偏差
    选择知觉
    事后诸葛亮
    简捷化直觉
    观念形成
    信念作用
    信念守恒
    共识偏见
    归因推理
    归因偏差
    完备推理
    虚幻因果
    第4章 情绪感觉
    内心纠结
    收入分配公平
    CEO及高管薪酬
    公平与可持续
    面子与承诺升级
    情感得失与拖延
    挑战与情感自控
    即时反应
    情不自禁与口碑相传
    物理感觉与人际互动
    自利倾向与情何以堪
    独立监督与无意悖德
    当下欲求与长期理
    蝎子为啥“忍不住”
    制度约束
    不要和诱惑较劲
    不相信自己的雅量
    担心自己忍不住
    禅者、渔夫与蝎子
    制度以他律为基础
    不生气的秘诀
    第三篇 决策情境——选择
    第5章 受限决断
    压力环境
    抢答易出错
    快速反应的保障
    行动时刻的挑战
    贪婪恐惧的作用
    群体压力与跟风
    情况不明
    不确定与干中学
    模糊规避的启示
    如何应对不确定
    顺顾客需求而为
    错综乱局
    直觉、理智与迭代
    多因素影响与决策
    实践中的相机抉择
    陌生环境审慎决策
    第6章 社会互动
    看法不同
    视角
    爱好
    立场

    多方博弈
    并购悖论:傲慢说
    多家竞购:赢家诅咒
    非成即败:囚徒两难
    认清形势:动机辨识
    业态共生
    小镇难题
    悖论
    互惠互赖
    第四篇 决策践行——落实
    第7章 行思习
    自圆其说
    酸葡萄心理
    禁果分外甜
    做了自有理
    动机可转换
    坚持与放弃
    知行背离
    急智与防患
    做事与为人
    实力与言行
    群体智慧
    群体决策
    旁观冷漠
    群体协同
    第8章 组织惯例
    行为引导
    人设:“善”与“恶”
    顺势而为:“疏”与“堵”
    典型示范:“正”与“负”
    瓶颈结构:“忙”与“闲”
    议程设定
    听异见
    求创意
    建梯队
    见实效
    实践演进
    克服变革惰
    创造发现机会
    坚守经营底线
    适应环境变化
    尾声——决策创造未来

    项保华,生于1957年,上大学前务过农、做过工、当过中学教师。1977年考入浙江大学,先后于1982年1月、1984年10月、1991年5月获工学电机学士、管理工程硕士与博士。 1993年起享受特殊津贴,1999年获“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人员”称号。1996-2001年担任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入学管理科目的命题组组长。 1984年10月至2007年12月在浙江大学任教,曾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管理工程学系系主任理、副系主任、系主任,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科技委管理学组成员。 2000年9月起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主讲EMBA、MBA“战略”与“决策”课程,多次获复旦大学柯达、花旗、“MBA受欢迎老师”、“EMBA教师”等教学奖。 负责完成与企业委托咨询等20多个项目的研究,发表200多篇,获各类成果奖近30项,出版著作18部,其中包括近年完成的《战略管理》、《决策管理》、《管理之理》以及《活着——企业战略决策精髓》等。

    章目标定位本章讨论的目标定位,通常涉及对现状、理想及两者之间差距的评估。现实中,当差距大到足以引起重视的程度时,人们自然就会想要做点什么,即采取决策行动。这里所提到的“想”“要”“做”等,实际上就隐含了对于决策目标的考量。
    目标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追求想要的,涉及希望、理想、、渴求等,如增加收益、改善现状、
    逼近理想、缩小差距等;另一类则是回避不想要的,涉及各类戒规、律令、禁忌、
    避讳等,如降低风险、防止危机、避免意外等。
    “要”与“不要”,是对目标的本质与直白的表达。
    例如,平常人们谈到的,“有什么不要有病,没什么不要没钱”;企业战略决策考虑的,追求持续发展,防止败落消亡。无意中,人们会太多关注“要”,相对忽视“不要”。
    目标定位,难在适度。
    许多情况下,正是由于对正面想要的过度追求,结果酿出了自己原本不想要的苦果。例如,为应对市场爆发增长,过度强调规模快速增长,不惜高负债扩大产能。
    这样,一旦需求萎缩,产能过剩,后果堪忧。
    在影响目标确定的众多因素中,有些是人们大脑能够意识到的,另有些则是在不经意间进入大脑思考之中的,它们对目标的形成起着
    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决策目标,若能自问“这真的是我内心所追求或需要的?”或能厘清这一点。
    人们很想要、很想做的,通常也会被认为,这就是内心追求或希望所在。新近研究表明,很想要、很想做,甚至忍不住、熬不牢,急切地想采取行动,实际上就只是一种对行动本身的习惯渴望,而对这种行动的实际后果,却并不一定真的为人们所需要。
    关于内心真正需要
    的思考,涉及目标“值不值”的判断。对于同一事物或事件,不同的人,甚至是同一
    个人,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情境下,可能都会有不同的价值评判,在这看似主观
    随意的背后存在着内在的客观逻辑。
    决策不仅要思考“要不要
    ”“做不做”,更要考虑“值不值”“该不该”,甚至还要考虑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更值、
    更该的问题,也就是多目标时,如何进行轻重缓急、先后主次的排序问题,这是本篇第2章价值排序要讨论的。
    考察目标定位,挑战在于,资源、精力有限,多属决策,从何入手,如何取舍,方可达成良循环。例如,目标多元,难以兼得,需考虑放弃什么;主体多元,多有互动,需关注如何共生;环节多元,瓶颈永存,需想清如何把握。
    将个人、企业、系统均当作有机生命系统看待,其所关注的目标内涵,自然会不同于简单的机械线思维。更大、更快、更多等线追求,需要被适度、适当、
    适合等取代;持续、协同、
    共生成为主题,防患考虑的冗余储备或成标配。
    人生追求
    人生追求,质言之,无非是活着、活好、活久。关于活着与活久,关键是健康、平安、不死,这容易达成共识,似乎不太会有什么争论。而关于活好,就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说法,其中较有代表的就包括成功、幸福、快乐、自由等。
    作为逆向思维,考虑人生追求还需弄清,什么将会破坏活着的过程,导致不可持续或者失去意义,这就是人生决策需要避讳什么。例如,不为过往已失去的后悔,不为未来求不得的难受,珍惜眼前所有的一切,以做到真正自在地活在当下等。
    P10-13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