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人物、史案与思潮 比较视野中的20世纪中国美学李圣传
  • 正版
    • 作者: 李圣传著 | 李圣传编 | 李圣传译 | 李圣传绘
    •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9-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圣传著| 李圣传编| 李圣传译| 李圣传绘
    • 出版社: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9-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246000
    • 页数:276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7855880
    • 版权提供: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作者:李圣传
    • 著:李圣传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88.00
    • ISBN:9787517855880
    • 出版社: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3-09-01
    • 页数:276
    • 外部编号:120310525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上编 人物与时代

    章 康德与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的话语建构

    节 反愚庳、反宗教与义立场:“以美育代宗教”的历史荷载

    第二节 为何标举“美育”:蔡元培对康德美学思想的借鉴与改造

    第三节 情感启蒙与“诗教”转换:重建社会理想秩序的话语方案

    第二章 英国经验主义与朱光潜美学建构的场方

    节 问题的提出:一条美学史书写的明线

    第二节 在“朱光潜说”之外:英国经验主义的思想暗线

    第三节 经验主义的眼镜对康德美学的译介和理解

    第四节 《新理学》与“梅花之辩”:经验主义的立场及其论争

    余论

    第三章 日本唯物论哲学与蔡仪典型论美学观的建构

    节 甘粕石介、唯物论研究会与“列宁主义”

    第二节 异邦的启示:从甘粕石介《艺术论》到蔡仪《新艺术论》

    第三节 由“艺”到“美”:蔡仪“典型论”思想的延伸与外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与黄药眠价值美学的话语转向

    节 价值论美学的形成氛围及思想来源

    第二节 价值论美学的学理轮廓与理论主张

    第三节 美学价值论转向的历史贡献及当下意义

    第五章 苏联“社会派”美学与李泽厚“实践美学”的本土建构

    节 苏联“社会派”美学的挪用与“自然人化”的引入

    第二节 苏联“社会派”美学的影响与“实践美学”的萌芽

    第三节 “实践美学”对苏联“社会派”美学的偏离

    第六章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吕荧美学思想的矛盾摇摆

    节 亦敌亦友:吕荧与蔡仪的美学因缘

    第二节 同室操戈:吕荧与朱光潜的美学瓜葛

    第三节 形同实异:吕荧与高尔泰的美学界限

    下编 史案与思潮

    第七章 李泽厚“积淀说”对黄药眠“积累说”的接受与改造

    节 “积淀”:一个命题的逻辑演进史

    第二节 “积累”:“积淀”的起点与向度

    第三节 “积累”与“积淀”:理论的相承与影响

    第四节 从“积累说”到“积淀说”:理论的改造与拓新

    第八章 反映论、真理观与蔡仪美学的方法问题

    节 “心物二元’’的西方哲学传统与蔡仪美学建构的起点

    第二节 唯物反映论与“典型论”美学话语建构

    第三节 “主客模式”的思维局限与“天人合一”

    第四节 蔡仪美的史反思及当下启示

    第九章 马克思《巴黎手稿》与“实践观点”美学的确立

    节 《巴黎手稿》在中国的译介和美学影响

    第二节 《巴黎手稿》“人化的自然”与两种“实践观”的形成

    第三节 《巴黎手稿》“美的规律”与“实践观点”美学的确立

    第四节 《巴黎手稿》在“美学热”中的论争缘由及其价值意义

    第十章 作为事件的美学政治——“五讲四美”活动回望与阐释

    节 个体经验的抵抗与作为偶然事件的“学校美育”

    第二节 从“三美”到“五讲四美”:“底层自发”与“官方推广”

    第三节 政治循环结构与意识形态话语的全民推广

    第四节 作为事件的美学政治与日常生活审美实践

    十章 符号隐喻与意识形态的美学突围——80年代“美学热”的潮起潮落

    节 先声:“形象思维”再讨论(1977—1978)

    第二节 起点:关于“共同美”问题(1978—1979)

    第三节 高潮:美学会相继成立与美学刊物大量发行(1979—1982)

    第四节 降落:清除“精神污染”与反“资产阶级自由化”(1983—1984)

    第五节 沉寂:“方”转型与“美学热”(1985)

    第十二章 从“美的本源’’到“美的本体”——80年代“美学热”的意义及反思

    节 走出古典:“美学热”与“美学大讨论”的纵横比较

    第二节 学科拓展:“美学热”与美学理论话语的内突外转

    第三节 泛化与启蒙:“美学热”的学术意义及哲学反思

    第十三章 从五四启蒙到80年代“新启蒙”——一条美学红线与两副理论面孔

    节 何谓启蒙:启蒙的西方质及其范式

    第二节 启蒙的中国语境与“启蒙与救亡”范式的历史检讨

    第三节 重喊五四与“新启蒙”的由来

    第四节 从启蒙到“新启蒙”:一条美学红线与两副理论面孔

    参考文献

    后记

    李圣传,1984年生,江西永丰人,文学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公派访问学者,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迄今已在《文学评论》等发表60余篇,其中2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