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社区矫正工作教程陈明国 主编
  • 正版
    • 作者: 陈明国 主编著 | 陈明国 主编编 | 陈明国 主编译 | 陈明国 主编绘
    • 出版社: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2017-1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陈明国 主编著| 陈明国 主编编| 陈明国 主编译| 陈明国 主编绘
    • 出版社: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2017-12-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306千字
    • 页数:298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9711078
    • 版权提供: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作者:陈明国 主编
    • 著:陈明国 主编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66.00
    • ISBN:9787519711078
    • 出版社: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7-12-01
    • 页数:298
    • 外部编号:1201631816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社区矫正制度的理念与实践概况
    导读
    节域外社区矫正制度发展状况及其在我国的实践
    一、域外社区矫正制度发展的基本状况
    二、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引入和实践
    三、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初步形成与改革完善
    第二节社区矫正制度的基本理论
    一、刑罚基础理论及其适用方法
    二、社区矫正的基础理论及其内容
    三、社区矫正的社会价值与基本方法
    第三节社区矫正制度的体系构成
    一、社区矫正制度的渊源
    二、社区矫正制度的基本构成
    第四节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阶段与类型
    一、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
    二、社区矫正的阶段划分
    三、社区矫正的类型
    第五节社区矫正的保障机制
    一、社区矫正的机构队伍保障
    二、社区矫正的经费保障
    第二章调查评估
    导读
    节调查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一、调查评估的概念
    二、调查评估的原则
    三、调查评估的基本方法
    四、调查评估的结果及其运用
    第二节调查评估的理解与运用
    一、调查评估的委托
    二、调查评估的实施
    第三节调查评估的基本经验与典型案例
    一、基本经验
    二、典型案例
    第三章交付执行
    导读
    节交付执行的程序和主要方式
    一、交付执行的概念
    二、交付执行的程序
    三、交付执行的主要方式
    第二节交付执行制度的理解与运用
    一、核实居住地
    二、交付衔接
    三、矫正小组
    四、矫正方案
    五、矫正宣告
    第三节交付执行的基本经验与典型案例
    一、基本经验
    二、典型案例
    第四章监督管理
    导读
    节监督管理的制度构成
    一、监督管理的概念
    二、监督管理的主体
    三、监督管理的方式
    四、监督管理的对象
    五、监督管理的范围
    第二节监督管理的理解与运用
    一、分类管理
    二、信息化监管
    三、报告
    四、外出请五、居住地变更
    六、日常监管
    第三节监督管理的基本经验与典型案例
    一、基本经验
    二、典型案例
    第五章教育矫正与适应帮扶
    导读
    节教育矫正的概念与方式
    一、教育矫正的概念
    二、教育矫正的方式
    第二节适应帮扶的概念与内容
    一、适应帮扶的概念
    二、适应帮扶的内容
    第三节教育矫正与适应帮扶的理解与运用
    一、教育矫正的理解与运用
    二、适应帮扶的理解与运用
    第四节教育矫正及适应帮扶的基本经验与典型案例
    一、教育矫正的基本经验与典型案例
    二、适应帮扶的基本经验与典型案例
    第六章分类分阶段矫正
    导读
    节分类分阶段矫正的概况
    一、分类分阶段矫正的概念
    二、分类分阶段矫正的理论基础
    三、分类分阶段矫正的方法
    第二节分类分阶段矫正的理解与运用
    一、分类矫正
    二、分阶段矫正
    第三节分类分阶段矫正的基本经验与经典案例
    一、基本经验
    二、典型案例
    第七章考核及其运用
    导读
    节考核的基本内容
    一、考核的概念
    二、考核的目的
    三、考核的方法
    四、考核的评估方式
    五、考核的程序
    六、考核的结果运用
    第二节考核的理解与运用
    一、考核的内容
    二、考核奖惩
    第三节考核及其运用的基本经验与典型案例
    一、基本经验
    二、典型案例
    第八章社区矫正的解除与终止
    导读
    节社区矫正解除与终止的概念、特征、适用
    一、社区矫正解除的概念与特征
    二、社区矫正终止的概念与特征
    三、社区矫正解除与终止的关系
    四、社区矫正解除的适用
    五、社区矫正终止的适用
    第二节社区矫正解除与终止的理解与运用
    一、社区矫正解除的理解与运用
    二、社区矫正终止的理解与运用
    第三节社区矫正解除与终止的基本经验与案例
    一、社区矫正解除的基本经验与案例
    二、社区矫正终止的基本经验与案例
    第九章社区矫正衔接机制
    导读
    节社区矫正衔接机制的概念、特征及原则
    一、社区矫正衔接机制的概念及特征
    二、社区矫正衔接机制的原则
    第二节社区矫正相关衔接制度规范
    一、法律的相关规定
    二、规范文件的相关规定
    第三节社区矫正衔接机制的主要内容
    一、社区矫正各环节的衔接
    二、社区矫正工作的制度衔接
    三、社区矫正工作的平台衔接
    附录一
    1.调查评估委托函(参考)
    2.调查笔录(参考)
    3.调查评估意见书(参考)
    4.社区服刑人员矫正小组人员名单表(参考)
    5.社区矫正责任书(参考)
    6.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方案(参考)
    7.社区矫正宣告书(参考)
    8.社区服刑人员分类管理测评表(参考)
    9.社区服刑人员外出(居住地变更)审批表(参考)
    10.社区服刑人员进入特定区域(场所)审批表(参考)
    11.对不同类别社区服刑人员的分类管理措施(参考)
    12.社区服刑人员每月矫正情况登记表(参考)
    13.社区服刑人员季度考核表(参考)
    14.暂予监外执行社区服刑人员季度考察表(参考)
    15.社区服刑人员年度考核评审表(参考)
    16.记功决定书(参考)
    17.社区服刑人员减刑建议书(参考)
    18.社区服刑人员奖励(惩处)通知单(参考)
    19.社区服刑人员奖惩审核表(参考)
    20.警告决定书(参考)
    21.社区服人员告审批表(参考)
    22.治安管理处罚建议书(参考)
    .提请治安管理处罚(撤销缓刑、撤销释、收监执行、减刑)审核表(参考)
    24.撤销缓刑建议书(参考)
    25.撤销释建议书(参考)
    26.收监执行建议书(参考)
    27.社区服刑人员综合状态评估指标体系参考样表(参考)
    28.各类社区服刑人员的特征及矫正措施(参考)
    29.社区矫正期满鉴定表(参考)
    30.解除社区矫正明(参考)
    31.解除社区矫正通知书(参考)
    32.社区服刑人员死亡通知书(参考)
    附录二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选)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节选)
    三、...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节选)
    四、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五、...关于减刑、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六、暂予监外执行规定
    七、监狱暂予监外执行程序规定
    八、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衔接配合管理的意见
    九、关于对因犯罪在大陆受审的台湾居民依法适用缓刑实行社区矫正有关问题的意见
    参考文献

    前言社区矫正是目前国际上普遍实行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它早作为一种罪犯改造方式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于美国,由于其执法成本相比监狱要低很多而得到美国各州的大力支持。1972年,社区服务正式纳入英国的《刑事司法法》,成为英国社区令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被西方普遍采用。西方早期社区矫正运动是在对监狱改造模式进行批判反思的基础上,探索借社会环境,通过为罪犯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而其走上正途的一种改造罪犯的措施和机制。从国际发展趋势看,应减少刑的适用,扩大缓刑范围,或通过非措施代替刑;对于确因罪行严重,需进入监狱服刑的罪犯,也要尽可能缩短在监狱服刑时间,放宽释限制。社区矫正在我国始于2003年,是在立足我国国情,继承我国原有非刑罚执行制度,总结社区矫正实践经验,吸收借鉴国外社区矫正有益做法基础上建立的。2011年2月,《刑法修正案(八)》正式确定了社区矫正刑罚制度。201年月,新《刑事诉讼法》对社区矫正制度又作出进一步规定。这两部法律的相关规定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确立。社区矫正是对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对刑罚执行制度的探索、改革和完善,构建了我国刑执行和非刑执行协调统一、相互贯通、互为支撑的新型刑罚执行体系。社区矫正与非刑刑罚和缓刑、释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与监狱采取刑罚执行方式不同,社区矫是把合法定条件的罪犯放在社会上监督管理和教育改造。对那些主观恶不大、社会危害不大的罪犯不予收监关押,在社会上依法实行社区矫正,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减少违法犯罪。通过综合运用社会力量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教育改造和帮扶,丰富改造手段和方式,提高了改造效果。目前,社区矫正工作已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开展,社区服刑人员数量不断增长。各地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已超过250万人,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期间的重新犯罪率一直保持在0.2%的较低水平。新形势下,为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健全社区矫正制度”的要求,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正在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各项工作,加大对社区矫正经费保障政策的贯彻执行力度,推进社区矫正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社区矫正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但是,各地在社区矫正工作的实践探索长期在没有上位法指导的环境中进行,相关理论研究严重滞后,甚至社会上对于社区矫正的质认识都不清晰。社区矫正依法是刑罚执行的一种方式,但是,很多领域仍然把社区矫正作为一项普通的司法行政服务行为看待,这种错误认识甚至在个别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中都出现了“服务社会而非执行刑罚”的误解。社会上一些群体对待社区服刑人员生怕侵犯了其“人格”非要用“社区矫正人员”的称呼代替,普通大众甚至误以为这是一种特殊工作。凡此种种,已到了必须有理论、有认识、有法度、有体制、定位清、质明的时候了。不仅需要有一套普及读物让社会认知“社区矫正”,也需要一套具有大致共识的理论为进一步研究和工作做准备,还需要一套既可以为社区矫正刑罚执行人员提供操作规程指引的教材,更需要有一套为了实现社区矫正刑罚执行特有的改造罪犯的目的而专门针对罪犯自身的通俗读本。正是基于这种目的,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教材和指导用书。这套书共三本:《社区矫正工作教程》《社区服刑人员常见法律问题》《社区服刑人员社会适应问题》。本书《社区矫正工作教程》主要是结合有关社区矫正的中央精神、基本法条、规范文件以及多年实践探索中各地大致相近的经验,根据社区矫正的基本流程、行权结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构建写作逻辑,立足于实践需,体“理论-制度-案例-评析”相结合的写作风格,力图在反映社区矫正基本理论和制度体系的同时,提升实操和针对。章社区矫正制度的理念与实践概况,主要介绍了社区矫正的基本理论和制度沿革等基础问题,包括域外社区矫正制度发展状况及其在我国的实践,社区矫正制度的基本理论,社区矫正制度的体系构成,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阶段与类型,社区矫正的保障机制几个方面。第二章调查评估,主要从实务操作的层面展开,包括调查评估的理论与方法,调查评估的理解与运用,调查评估的基本经验与典型案例等方面。第三章交付执行,主要包括:交付执行的程序和主要方式,交付执行制度的理解与运用,交付执行的基本经验与典型案例等实际问题。第四章监督管理,主要包括监督管理的制度构成,监督管理的理解与运用,监督管理的基本经验与典型案例等问题。第五章教育矫正与适应帮扶,包括教育矫正的概念与方式,适应帮扶的概念与内容,教育矫正与适应帮扶的理解与运用,教育矫正及适应帮扶的基本经验与典型案例等方面。第六章分类分阶段矫正,包括分类分阶段矫正的概况,分类分阶段矫正的理解与运用,分类分阶段矫正的基本经验与经典案例等方面。第七章考核及其运用,包括考核的基本内容,考核的理解与运用,考核及其运用的基本经验与典型案例等方面。第八章社区矫正的解除与终止,包括社区矫正解除与终止的概念、特征、适用,社区矫正解除与终止的理解与运用,社区矫正解除与终止的基本经验与案例等方面。第九章社区矫正衔接机制,包括社区矫正衔接机制的概念、特征及原则,社区矫正相关衔接制度规范,社区矫正衔接机制的主要内容等方面。文后我们还用了两个附录,包括有关规范文件和实务操作文书范本以便于社区矫正在实践中得到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为了克服缺少上位法指引,并防止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本书在编纂过程中,力求结合已有研究文献资料、部分省(市)的社区矫正工作实践经验和国外相关经验展开写作,但这也是本书的不足之处,部分理论和采用的规范文件尚有可商榷之处,恳请同仁批评指正。编写组2017年7月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