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心学巨擘--王龙溪哲学思想研究李丕洋 著
  • 正版
    • 作者: 李丕洋 著著 | 李丕洋 著编 | 李丕洋 著译 | 李丕洋 著绘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丕洋 著著| 李丕洋 著编| 李丕洋 著译| 李丕洋 著绘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1-01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6193532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李丕洋 著
    • 著:李丕洋 著
    • 装帧:暂无
    • 印次:暂无
    • 定价:118.00
    • ISBN:9787516193532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6-11-01
    • 页数:0
    • 外部编号:3738762
    • 版次:暂无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王龙溪的生平行迹与学术生涯
    引言
    节 王龙溪的生平行迹
    一 师从王阳明
    二 捍卫师门
    三 仕宦生涯
    四 讲学终身
    五 临终表现
    第二节 关于王龙溪生平与家世的几点考辨
    一 龙溪如何进入阳明门下
    二 “在官干请”之辨
    三 王龙溪的妻室与儿孙
    第二章 王龙溪的学侣与门人之考辨
    节 学侣之考辨
    一 浙中同门钱德洪
    二 江右同门邹守益
    三 南中挚友唐顺之
    四 同年挚友戚贤
    五 同年好友林春
    六 知己之交万鹿园
    七 江右道友罗洪先
    八 晚年道友徐阶
    九 学侣简述
    第二节 门人之考辨
    一 周怡
    二 张元忭
    三 张元益
    四 丁宾
    五 陆光宅
    六 贡安国
    七 沈宠
    八 赵锦
    九 周梦秀
    十 梅守德
    十一 查铎
    十二 邓以攒
    第三章 王龙溪哲学的思想主旨
    节 为学的根本目的
    一 学者,觉也
    二 学者,学为圣人也
    三 人生一世,只有这件事
    第二节 王龙溪哲学思想主旨的心学特色
    一 夫学,心学也
    二 所谓问学,乃现在日履
    三 先天之学不容说
    第四章 王龙溪哲学的本体论
    节 命奥——良知本体论
    一 良知范畴的道德内涵
    二 良知范畴的本体论内涵
    三 仁体与良知
    第二节 良知本体的直观特
    一 静者心之本体
    二 乐者心之本体
    三 知者心之本体
    四 虚寂者,心之本体
    五 直是心之本体
    六 淡是体
    七 微是心之本体
    第三节 “四句教”与“四无说”之辨
    一 “天泉道”与“四句教”的由来
    二 “无善无恶”与“至善”之辨
    三 本体与工夫之辨
    第五章 王龙溪哲学的工夫论
    节 君子之学,贵于得悟
    一 悟的重要意义
    二 解悟、悟和彻悟
    三 有真修,然后有实悟
    第二节 千古圣学,惟在理会情
    一 君子之学,在于理会情
    二 以良知为诀
    三 慎于一念之微
    四 以无欲为至,以寡欲为功
    第三节 动静合一论
    一 静坐涵养是宋明理学惯用的修道方法
    二 圣门动静合一之旨
    三 对于诸儒修道方法的评判
    第四节 王龙溪哲学工夫论的要领
    一 学在变化气质
    二 朋友交修之益
    三 直从易简示工夫
    四 智虽顿悟,行则渐修
    第五节 王龙溪哲学工夫论的若干疑难辨析
    一 先天正心之学与后天诚意之学
    二 未发和已发之辨
    三 戒慎与洒脱之辨
    第六章 王龙溪的养生思想与生死智慧
    节 王龙溪的养生理论与思想特色
    一 命合一论
    二 养德养生,原无二学
    三 寡欲之功不可忽
    四 论息之功
    五 的养生思想与行迹
    第二节 王龙溪的生死智慧
    一 一生死,通昼夜
    二 任生死与超生死
    三 王龙溪的临终表现
    第七章 王龙溪对陆王心学的继承与弘扬
    节 王龙溪的格物致知论
    一 朱熹的格物致知论
    二 宋明诸儒对于朱子格物说的质疑
    三 王阳明的格物新解
    四 王龙溪对格物致知论的阐发
    第二节 回、赐之学的辨析
    一 回、赐之学的区分
    二 颜子没而圣学亡
    三 致其固有德知
    第三节 王龙溪补记的王阳明语录
    一 王龙溪所记阳明语录的历史价值
    二 涉及王阳明生平历程的语录
    三 王龙溪所记述的王阳明论学之语
    第四节 对陆王心学继承和阐发的表现
    一 评价陆象山
    二 破功利之见
    三 对待经典和书籍的态度
    四 王龙溪与宋儒朱熹解经之异
    第八章 王龙溪哲学与释道思想的关联和区别
    节 会通三教的儒 一 与道家思想的会通
    二 与思想的会通
    三 公允地看待三教的地位
    第二节 圣学与老之辨
    一 修齐治平,一以贯之
    二 非专在蒲团上讨活计
    三 未道、先修人道
    第九章 王龙溪的经世哲学
    节 儒者之学,以经世为用
    一 儒者之学,务于经世
    二 君子之政,其必由学
    第二节 王龙溪和《中鉴录》
    一 编撰《中鉴录》的动机
    二 《中鉴录》的思想内容
    三 王龙溪对《中鉴录》的推广介绍
    四 《中鉴录》的影响和评价
    第三节 致力于教育
    一 四民异业而同道
    二 与俗儒之学的区别
    三 阳明心学的宗传(chuan)之念
    第十章 龙溪、心斋与晚明士风关系的辨析
    节 “青藤道人”徐渭
    一 徐渭的坎坷一生
    二 徐渭与王龙溪及其门人的交往
    三 王龙溪与徐渭思想的根本差异
    第二节 “狂者之尤”李贽
    一 李贽的生平及其与王龙溪的交往
    二 李贽对王龙溪的推崇与评价
    三 李贽与王龙溪思想的形同实异之处
    第三节 “儒侠”颜钧与泰州学派
    一 颜钧的生平简述
    二 颜钧与泰州学派的师承关系和儒侠风范
    三 颜钧思想与王艮的异同
    第四节 晚明空疏学风的形成和历史反思
    一 晚明空疏学风的由来
    二 晚明空疏学风的表现与批判
    三 晚明狂放士风与空疏风的史反思
    结语 王龙溪哲学的思想特色与历史意义
    一 真实“为己”的人生哲学
    二 超凡入圣的儒者之学
    三 会通三教的命学
    四 传承中国文化的精神慧命
    参考文献
    后记

    李丕洋,男,1971年生,山东省昌邑市人。2007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现为江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出片反((王阳明修道哲学概论》、《王阳明》(历史小说)、《罗汝芳哲学思想研究》等三部专著;发表、散文四十余篇;主持社科项目“罗汝芳哲学思想研究”、“明代心学巨擘王龙溪哲学思想研究”等。专著《罗汝芳哲学思想研究》获江西省2015年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