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中国阿拉伯关系史郭应德|译者:张甲民
  • 正版
    • 作者: 郭应德|译者:张甲民著 | 郭应德|译者:张甲民编 | 郭应德|译者:张甲民译 | 郭应德|译者:张甲民绘
    • 出版社: 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10-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郭应德|译者:张甲民著| 郭应德|译者:张甲民编| 郭应德|译者:张甲民译| 郭应德|译者:张甲民绘
    • 出版社: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10-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5-10-01
    • 开本:16开
    • ISBN:9787301263389
    • 版权提供: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 作者:郭应德|译者:张甲民
    • 著:郭应德|译者:张甲民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48.00
    • ISBN:9787301263389
    • 出版社:北京大学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5-10-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5-10-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36903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作者的话
    章 古代中阿交往的路线
    一、陆路主要路线
    二、海路主要路线
    三、路线
    第二章 中国和阿拉伯之间的友好往来
    一、唐以前的中阿友好关系
    中阿之间的早交往
    甘英到务支
    中国对阿拉伯的认识
    二、唐代(618-907)中阿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
    中阿友好关系全面发展的历史条件
    阿拉伯遣使中国
    民间交往
    军事插曲和《经行记》
    三、宋(960-1279)、辽(907-1125)时代中阿友好关系继续发展
    宋朝优遇阿拉伯使者和无西忽卢华老人来华
    大金与辽联姻
    《岭外代答》《诸蕃志》和伊德里斯的地理书
    四、元代(1206-1368),中阿交往更加密切
    元时回回遍天下
    赡思丁和也黑迭儿丁
    中阿旅行家汪大渊和伊本·白图泰的互访
    五、明代(1368-1644),中阿友好交往由盛而衰
    明初中阿海陆交往频繁
    郑和下西洋与中阿友好往来
    有关中阿友好往来的三部宝贵史籍和《郑和航海图》
    第三章 中国和阿拉伯之间的经济关系
    一、唐以前的中阿经济关系
    阿拉伯中间商的作用
    中阿直接经济交往的可能
    二、唐代开明的对外政策和中阿贸易的兴盛
    贡赐与自由交易
    唐朝保护阿拉伯商人
    扬州、广州成为国际港口
    唐船驰骋阿拉伯海
    三、中国海湾贸易发展与活跃在中国的阿拉伯商人
    中国商船远航阿拉伯和东非海岸
    宋朝的外贸政策与来华阿拉伯商人
    四、元朝的大一统与中阿经济交流
    中商远销阿拉伯
    元朝招来阿拉伯等地外商与泉州、广州港的兴盛
    五、海禁政策下的中阿经济关系
    朝贡——阿拉伯商人来华贸易的合法形式
    郑和船队到阿拉伯互市
    第四章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
    一、伊斯兰教传人中国的时间问题
    隋开皇说
    唐武德说
    唐贞观说
    唐永徽二年说
    二、早记述伊斯兰教教义的中国文献《经行记》
    三、伊斯兰教的发展
    唐代穆斯林来华与伊斯兰教的初传
    宋代伊斯兰教的发展与清真寺的大量建立
    元代伊斯兰教兴盛
    明代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形成
    四、阿拉伯伊斯兰大师来华
    五、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
    伊斯兰教在维吾尔族中的传播
    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族中的传播
    第五章 中国和阿拉伯之间的文化交流
    一、阿拉伯文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天文学和数学
    医药学
    制糖法
    艺术
    语言文字
    二、中国文化对阿拉伯文化的贡献
    丝绸及丝织技术
    瓷器厦造瓷技术
    艺术
    医药学
    造纸、印刷术、指南针和

    张甲民,北京大学教授,1935年生,1960年于北京大学阿拉伯语专业,留校任教40年并先后赴伊拉克、苏丹、埃及留学或任教。曾任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理事、中国教委外语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和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作品有《阿拉伯语基础教程》和《中国高等学校高年级阿拉伯语教学大纲》(编者),《中国文化读本》(阿文版),《汉语阿拉伯语词典》(参编及修订主持)。 郭应德教授,生于1922年,卒于2003年。曾任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主任、东方语言文学系学术委员会委员、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教学、科研并教学领导工作40年。主要成果有《阿拉伯史纲》《中阿关系史》《汉语阿拉伯语词典》(参编)。

    中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都是具有悠久历史并创造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中国位于亚洲东部,阿拉伯远在亚洲西南。关山迢递,重洋浩渺,但是双方之间很早就有了密切的交往。缅怀两千年来建立起来的中阿友谊,再看今天的中阿关系,溯源话旧,倍觉亲切。郭应德编著的《中国阿拉伯关系史》主要概述了中阿两国自古以来的友好交往,涉及了一些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事件。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