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信是有情(当代名家书缘存真)/守书人文丛古剑
  • 正版
    • 作者: 古剑著 | 古剑编 | 古剑译 | 古剑绘
    • 出版社: 浙江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4-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古剑著| 古剑编| 古剑译| 古剑绘
    • 出版社:浙江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4-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04-01
    • 开本:32开
    • ISBN:9787308163644
    • 版权提供:浙江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 作者:古剑
    • 著:古剑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40.00
    • ISBN:9787308163644
    • 出版社:浙江大学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17-04-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7-04-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828184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辑 书缘札记
    董桥著作版本札记
    董桥传真信五通
    《绝色》里的温情
    叶灵凤叹藏书不易
    旧事说分明
    无尽的思念与艾芜的六封信
    流沙河:独无兴趣见人 黄裳信札随笔
    渡海的暗夜掌灯人姚一苇
    痖弦:两岸文学交流燕
    巧遇诗人赵瑞蕻
    张弦与《挣不脱的红丝线》
    闲话姚克
    纪念郑子瑜先生
    散文家张秀亚与《良友》
    第二辑 作家书简
    苏雪林书信十一则
    林海音书信十七则
    余光中书信四则
    痖弦书信十五则
    纪弦书信一则
    林清玄书信两则
    阿盛书信二则
    李瑞腾书信一则
    高准书信一则
    蔡文甫书信一则
    应凤凰书信三则
    钟丽慧书信二则
    钟玲书信两则
    陈仲玉书信两则
    何怀硕书信十一则
    管执中书信两则
    楚戈书信五则
    李毂摩书信八则
    邵燕祥书信一则
    戴厚英书信二则
    顾城书信二则
    梁漱溟书信一则
    许杰书信四则
    贾植芳书信八则
    丛维熙书信四则
    陈丹晨书信一则
    柯灵书信十三则
    汪曾祺书信十八则
    蔡其矫书信一则
    王西彦书简十七封
    第三辑 有情人间
    给朋友的信
    五月雨
    六月凤凰
    梦的况味
    小猫的故事
    回忆中的明天
    请给孩子温情
    想起海
    何处是故乡
    坪洲梦
    悼 笔
    桂花、桂花
    忏 悔
    不堪回首
    扫街人
    报摊闲话
    看 稿

    泡 茶
    雨花石
    乡愁是一盏灯
    闲 话
    话说是非
    古剑过瘾
    书名小议
    叶圣陶先生的信
    很“国粹”的夜晚
    分水岭上
    吟唱的流沙河
    书简情怀
    伤鹏之旅
    倪 匡
    人间有情相忆长
    偶 然
    千里会艾芜
    鲤鱼门接触——也斯印象
    附录 把情意的凝练放在文字精练之上

    有些往事是不容易忘记的,适当的触碰就会闪出脑海。
    近日痖弦作了一次大陆的“文学之旅”,足履武汉、郑州、南阳、福州等城市,并被故乡南阳市邀为作协名誉。这使我想念起这位老友,翻出他六十
    几封信重读一遍,勾起不少已沉落的记忆。
    痖弦有不少以实绩撑起的头衔:诗人(《深渊》《痖弦诗选》等,三次人选“台湾十大诗人”),文学评论家(《中国新诗研究》《聚撒花序》),编辑家(《幼狮文艺》十五年、《联合报》“文学副刊”二十一年)。在我看来,诗使他的名字响亮而久远,而他用心力的是他的编辑事业。当我叹编辑苦时,他对我说:“刊物工作虽苦,但有意义。你年轻,应该坚持下去。我反对人家说编辑工作是为人作嫁,我认为它是神圣的事业。”类似的话,他对别人也说过不止一次。之所以是神圣事业,因他提携不少新人,接续了文学薪火。现在的名家蒋勋、席慕蓉是他提拔的。诗人席慕蓉有一则故事广为人知。事情是这样的:她投稿给痖弦,痖弦回长信指出哪句好、哪句有毛病、应该怎样修改,一一加以辅导。席慕蓉感动之余,体谅痖弦的辛苦,投稿时对痖弦说,你只要把好句划上红线,差句划上蓝线,退回来我改就可以了。就这样红线蓝线地来来往往,就造就了一位影响两岸的诗人。
    为寻找可造就的作者,痖弦还把触角伸向香港的杂志,和陈义芝一起从一大叠香港杂志里发现了西西。于是她的小说在“联副”发表,在“联副”获奖,在洪范一本一本地出版。西西逐渐受到众多读者的赞赏,红了起来。因她的书都在台湾出版,有的人还以为她台湾诗人呢。没有痖弦这一次的“掘宝”,西西可能还在香港低调地写作,更别说进军大陆了。
    后来我也约西西写稿,还有赖于痖弦的介绍。这样做,又怎能不视之为神圣事业呢?痖弦幸运地抓住时代的机遇,经历了他做编辑的辉煌年代。当年两大报《联合报》《中国时报》副刊的“王(痖弦)高(信疆)之争”,使副刊由静态变为动感,拓展了文学副刊的广度和深度,其所掀起的“纸上风云”时代,影响深广,也会载入副刊史册。但他的有所得,是他付出了全部心力换来的。如他退休后曾在信中跟我说,当编辑近四十年,“累得到今天好像还没有休息过来。真的是一生的精气神都摆上去了”。
    我与痖弦是同行,二三十年来操持的也是报纸副刊和文学刊物,因此接触较多,尤其八九十年代,由于时代的机遇和我的地利,使我成为他编外的“手”,来往信件频繁,帮他做成一两件事,对他的成功
    也就有些微的了解。
    在我的感觉里痖弦是爱书人,年轻时四处搜寻旧书、史料,研读前辈诗人的诗集,以营养自己。他在1978年写的《中国新诗年表(1894—1949)》及《中国新诗研究》中对废名、朱湘、王独清、孙大雨、辛笛、绿原、刘半农、戴望舒、康白清等早期诗人的评介文章,不但佐他之爱书,也使他成了在台湾早介绍大陆诗人的人。这点,我在他年轻时的诗友杨牧的文章里得到印:“痖弦爱书,不但喜欢看书而已,还一心设法去拥有书。”遇上难得的书,不能拥为己有,他就手抄,据杨牧亲见的就有苏俄的《文艺与批评》《艺术论》《演员的自我修养》,及不知多少中国四十年代残存的所谓“”。这不但开阔了他写诗的视野,对他当好编辑也起了大作用。当编辑的怎能不爱书呢?还得像黄裳说的要“杂”。
    P52-53

    由古剑所著的《信是有情(当代名家书缘存真)》是《良友》画报前主编古剑先生与港台、内地当代著名作家的通信书简及个人随笔,既是作家交游和文坛掌故的一种见,也是海峡三地文学关系史的一个小小缩影,甚至可补现当代文学史之阙,具有较好的可读和出版价值。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