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此雪/梦山荴露邨里
  • 正版
    • 作者: 邨里著 | 邨里编 | 邨里译 | 邨里绘
    •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10-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邨里著| 邨里编| 邨里译| 邨里绘
    •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10-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9-10-01
    • ISBN:9787533484453
    • 版权提供:福建教育出版社
    • 作者:邨里
    • 著:邨里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49.00
    • ISBN:9787533484453
    • 出版社:福建教育
    • 开本:暂无
    • 印刷时间:2019-10-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9-10-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0746419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初心
    游物第二
    现成第三
    微明第四
    觉照第五
    后记

    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
    初心即“物初之心”。老子认为,欲观大道,须“游心于物之初”。(《庄子·田子方》)在老子看来,“物之初”即虚无之境,人心之本,万物之源。庄子在这里之所以引用老子这句话,旨在说明只有回到万物之初,人心之本,才能接近于大道,看清万物。“初,本也。夫道通生万物,故名道为物之初也。游心物初则是凝神妙本,所
    以形同槁木、心若死灰也。”(成玄英《庄子疏》)郭象认为,“初未有而歙有,故游于物初,然后明有物之不为而自有也”(郭象《庄子注》)。在这里,老子、庄子虽然没有明确使用“初心”这个词,但却使用了“游心物初”这个词,这可以被视为是“初心”原初的形态,我们不去讨论,也无讨论的必要。但有一点是一定的,那就是以物初之心看世界既是老子、庄子所一贯倡导的欲观
    大道的重要窗口,也是今天我们理解“初心”这一哲学内涵的重要基础。物初之心就是初心之本。以物初之心看世界,就是“有物之不为而自有也”(成玄英《庄子疏》)。不是简单地否定“有”,而是要充分地发挥“不为而自有”的作用,让万物的自发动起来,以物之心看世界,就需要明白“心困焉而不能知,口辟焉而不能言”(《庄子·田子方》)的道理,就是不可轻意地否定知言之表的作用,但是这些无非都是人了解和认知世界的工具而不是事物本身,如果把注意力仅仅停留在这上面,就可能“辩之则乖其体,知之则丧其真,是知至道深玄,超言意之表,故困焉辟焉”(成玄英《庄子疏》)。要知道真正的大道,远不是人的有限知识所能掌握的。无论我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有多么,它都永远是工具,而不是事物的本身。我们运用它的时候,就应该既看到有利的一面,也要注意它同时具有“乖其体”“丧其真”的负的一面。
    这是由物初之心的特点决定的。正如苏轼诗云:“归来扫一室.虚白以自怡。游于物之初,世俗安得知。”(苏轼
    《送张安道赴南都留台》)初心就是万物之初,人生之本,大道之源。初心就是“认识你自己”(古希腊德尔菲神庙楣语),回答“你是谁”这一原初、深刻、普遍的根本问题。人大概是世界上一种具备向自身发问能力的物种,“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地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人类生
    活的真正价值,恰恰就存在于这种审视中,存在于这种对人类生活的批判态度中”(卡西尔《人论》)。按照卡西尔的说法,人对于初心的追问,其实就是对人生价值的追问,而这一追问,早我们大体上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与斐德若在雅典城门外欣赏风景时一段充满诗意的对话:两人一起散步,苏格拉底突然赞赏起这个地方的美丽来,他为他高度赞美的这片风景简直喜不自禁。但是斐德若打断了他。在斐德若看来,苏格拉底的举动就像一个由导游带着来观光的异乡人一样。他问苏格拉底:“你从未出过城门吗?”苏格拉底的回答是颇有象征意义的。他回答到:“确实如此,我亲爱的朋友。我希望你知道了其中缘故会谅解我。因为我是一个好学的人,而田园草木不能让我学到什么;能让我学得一些东西的是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民。”(柏拉图《斐德若篇》)看来,苏格拉底对风景的赞美显然是有某些调侃的意蕴,在他看来,的风景不在城门外的花草之间,而在于城内的人民,在于人自身。人看懂了人自身的“风景”,才能欣赏好眼前的风景。
    唐朝的李白,他有首诗是这样写的:“天地为橐□(特殊字体),周流行太易。造化合元符,腾精魄。自然成妙用,孰知其指的?罗络四季间,绵微无一隙。日月更出没,双光岂云只?姹女乘河车,黄金充辕轭。执枢相管辖,摧伏伤羽翮。朱鸟张炎威,白虎守本宅。相煎成苦老,消烁凝津液。仿明窗尘,死灰同至寂。捣冶人赤色,十二周律历。赫然称大还,与道本无隔。白日可抚弄,清都在咫尺。北酆落死名,南斗上生籍。抑予是何者?身在方士格。才术信纵横,世途自轻掷。吾求仙弃俗,君晓损胜益。不向金阙游,思为玉皇客。鸾车速风电,龙骑无鞭策。一举上九天,相携同所适。”(李白《草创大还赠柳官迪》)这首诗从形式上看,好像是与魏伯阳《参同契》十分接近,一度被认为是对《参同契》丹道理论的缩写。
    P3-5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