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宋代经学哲学研究向世陵 主编
  • 正版
    • 作者: 向世陵 主编著 | 向世陵 主编编 | 向世陵 主编译 | 向世陵 主编绘
    •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向世陵 主编著| 向世陵 主编编| 向世陵 主编译| 向世陵 主编绘
    •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360000.0
    • 页数:263
    • 开本:16开
    • ISBN:9787543963887
    • 版权提供: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作者:向世陵 主编
    • 著:向世陵 主编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49.00
    • ISBN:9787543963887
    •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5-01-01
    • 页数:263
    • 外部编号:1201026269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引论经学变革与理学的兴起
    一、文以载道的诉求
    二、经学文本的传承转换
    (一)五经义理的采撷
    (二)子学资源的发掘
    三、道统论的成立及意义
    (一)《论语》《书》的文献根据
    (二)《周易》的文献根据与“时中”
    四、纲常天理与普遍之善的确立
    (一)三纲五常的内在化
    (二)“大本达道”的普遍准则
    章“本体”与“本体论”
    一、“本体”一词的出现与意义的拓展
    (一)“本体”语词的出现与含义
    (二)“本体”在本土文化中意义的拓展
    二、隋唐学的“本体”论
    (一)“实”体向“虚”体的转向
    (二)“本体”说与体用论的整合
    三、宋代儒交通的“本体”论
    (一)“本体论”的自觉
    (二)儒家本体概念的明晰与本体论的成形
    第二章“反本”“复”论
    、反复路的奠定
    (一)道家的开端
    (二)儒家的承接
    二、玄交融的反本复诉求
    (一)玄学的反本归静
    (二)学的反本达源
    三、唐及宋初的复、原论说
    (一)李翱的复论
    (二)韩愈、欧阳修的原与修本
    (三)王安石“情一”的得失
    四、张载“善反”天地之的变化气质说
    (一)气质之不为
    (二)德与气不并立
    (三)一于气与一于
    五、从程学到湖湘学和闽学的反本复
    (一)二程与湖湘学的多样选择
    (二)朱熹对北宋复论的系统总结
    六、明清之际学者对张载变化气质说的推进
    第三章理气虚实论上(北宋)
    一、“气一有无”的形而上下说
    (一)太虚至实与气贯有无
    (二)“太和中容万物”
    二、无形有象互藏其宅
    (一)感聚仇和循环不已
    (二)反仇和解与生生相继
    三、“天理”在二程的体贴
    (一)因象以明理
    (二)理便是天道
    (三)天下无实于理者
    第四章理气虚实论下(南宋)
    一、湖湘学的气与道器论
    (一)气、道物一体
    (二)道与器非异体
    二、朱熹论理气“一物”与“二物”
    (一)形而上下与理气先后
    (二)理气不离又决是二物
    (三)理动不动与道体流行
    (四)理在气中与生气流行
    三、叶适对理学虚实论的批评
    (一)二程的“实”学
    (二)理学文本的虚妄
    (三)理学解《易》的不实
    (四)理学“专以心为宗主”
    第五章理学
    一、湖湘学的理具于说
    ()命全体和为学体 (二)物一体与“叹美之辞”
    (三)体心与心间
    (四)心以成与识而后行
    二、朱熹的理学体系
    (一)即理
    (二)“二”与“二善”
    (三)本体是理是善
    第六章心迹论
    一、隋唐儒者的先声
    (一)王通的心迹不殊
    (二)中唐儒者的心迹论说
    二、“以心通”与“悟心”为本
    (一)“以心通”的前后承接
    (二)“原道”与守礼
    三、心一迹异与权实相顾
    (一)迹异而心一
    (二)心之同然与“一心”
    (三)空与实互发
    四、心迹为一
    (一)迹非不可能心是
    (二)心与迹本一
    第七章心情一致
    一、大心尽物以尽
    (一)物一体而心 (二)“尽物”在“尽心”
    二、程朱的心天一致
    (一)程颐对张载的批评
    (二)朱熹对张、程等说的总结
    三、知觉之心与体用合
    (一)知觉之心与虚灵明觉
    (二)心的对与互动
    (三)心统情跨“两头”
    四、心体自明与发而中节
    (一)穷理而“主”良心
    (二)心定则理现
    五、心体为仁与心该动静
    (一)心、善、仁之一与不
    (二)诚意以安心
    第八章“本心”与“心即理”
    一、理学传承与**的概念
    二、“本心”论
    (一)从张、程到朱熹的“不失本心”
    (二)张九成的本心说
    (三)陆九渊的本心说
    三、“心即理”说
    (一)陆九渊的“心即理”
    (二)宋代诸家的“心即理”
    第九章“安身立命”说
    一、传统儒学论“安身立命”
    (一)《周易》的安身以崇德
    (二)孟子的修身以立命
    二、宋代理学论“安身立命”
    (一)利用安身以立命
    (二)俟天以修身
    三、道统传承与安身立命
    (一)传心而立心
    (二)无欲而去私
    参考文献
    关键词索引

    向世陵,四川仁寿人,1955年生,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教学培训部主任,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国哲学史》顾问、靠前儒合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北京市哲学学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哲学》执行编委。主要从事中儒哲学和儒释道关系研究。主要专著有《儒家的天论》、《中华哲学精蕴》、《〈訄书〉选注》、《善恶之上——胡宏·学·理学》、《中国哲学范畴丛书·变》、《理气心间——宋明理学的分系与四系》、《中国学术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写给大众的中国哲学》(主编)等,另有合撰著作多部。主编《中国哲学智慧》、《智慧的故事》等系列教材,承担等多项重量科研项目。

    《宋代经学哲学研究:基本理论卷》从不同侧面来分析经学的转向,如葱经学与社会政治、经学与文学、经学的内在演化过程、经学与哲学等及部分来具体阐述经学的综合发展。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