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人文德庆陈以良主编
  • 正版
    • 作者: 陈以良主编著 | 陈以良主编编 | 陈以良主编译 | 陈以良主编绘
    •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1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陈以良主编著| 陈以良主编编| 陈以良主编译| 陈以良主编绘
    • 出版社:广东旅游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11-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1-11-01
    • 字数:80000
    • 页数:191
    • 开本:大32开
    • ISBN:9787807663232
    • 版权提供:广东旅游出版社
    • 作者:陈以良主编
    • 著:陈以良主编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38.00
    • ISBN:9787807663232
    • 出版社:广东旅游出版社
    • 开本:大32开
    • 印刷时间:2011-11-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1-11-01
    • 页数:191
    • 外部编号:702007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历史名郡,西江明珠
    岭南占郡有天香
    一座古郡的前世今生
    文明荟萃之地
    泰汉古县之一
    岭西舟车之会
    “黄金河道”繁华依旧
    山水相连,水陆有别
    寻求信仰的人们
    由人到神,龙母文化之源
    六祖惠能爱其秀美
    三洲岩,葛洪炼丹之所
    澳门神父租屋传教
    新教开一时风气
    梦回千年读名胜
    四海朝宗,龙母文化耀南国
    山环水绕,五龙护佑的形胜宝地
    古坛仅存,岁月沧桑不减煌煌巍峨
    龙母诞,两千年的香火绵延不绝
    德庆学宫,在瑰宝建筑里汲取孔子的智慧
    “四柱不顶”,元代木构建筑的杰作
    岭南儒学的传播基地
    全球华人共赴祭孔典人生的首次大礼:开笔礼
    三洲岩,古代名人创造的文化宝库
    细数摩崖石刻上的名人榜
    从未遗失的文明
    三元塔,玄学成就人文胜景
    建塔只为“金榜题名”
    “只新不旧”的秘密
    华表石,视觉与想象力的双重体验
    古街道,延续了千年的繁华
    官员商贾聚宋街
    追史忆旧到横街
    占村落里觅占韵
    带“龙”字的村镇地名
    树的荣颓是村寨兴衰的标志
    古垒榕树桥
    斌山古香樟
    象牙村古松林
    龙须村榕根图
    古有母子树
    云植村黄牛木
    金林水乡,小桥流水碧湖幽是金林水乡的金子
    朴素的“超市”
    邂逅孔子的75代后人
    书舍,圣贤之德的延续
    一年只趁一墟的金林墟
    武垄村,夜夜笙歌镬耳屋,
    大榕树下的闲适
    人鸟共居一室的镬耳屋
    会经书室,骨子里的宠辱不惊
    大村,浩气存书室
    清任书室,处处透着设计感
    这里有解放德庆的往事
    江村,一段城墙和一座牌坊的精彩
    古城墙的厚重
    百岁牌坊的精彩
    古蓬村,建筑承载着文化伦理,
    11座祠堂,各自精彩
    炮楼的秘密
    一个小村,4座书室
    平岗村,书院历春秋
    军岗村,世代有鸿儒,
    景物秀荚冠南州
    广东丽的地方--盘龙峡
    勇士漂
    “亚洲罕见、广东”的瀑布群
    山里的小木屋,慢生之验所
    品味香山,倾听历史的叙述
    香山亭,片心聊与白云闲
    “香山水现象”,返璞归真的生活
    香山听松:山风海上来,一派寒涛斗
    香山树,香木三春不落花
    香山古迹:避俗留僧舍,敲棋坐密林
    花世界温泉:一道精美的点心
    春天,去巢顶看映山红
    清幽德庆峡:胜似西江小三峡
    德庆峡的传说
    山谷里的秀美画廊
    西江观鹤,别有一番情趣
    龙湖,都市中的一汪碧水
    端溪絮语
    城雕,德庆精神的象征
    文化广场:休闲娱乐好去处
    世代风流谱传奇
    陈頵:谁是“西江家”?
    冼夫人,不只是一个传说
    陈頵,兴化功名垂古今
    “兴化”政策的果实:岭南状元
    “肇庆石刻”为
    江璎在德庆筑起九座抗元城堡
    李质与朱元璋一猜到了开头,猜不中结局
    马蹄无处不春风
    猜到了开头,猜不中结局
    清官何曰珮:此铁门限,不可越也
    《花埭百花诗》作者:晚清诗人梁修
    一派香气郁人间
    也曾是“北漂一族”
    冯宝森:改组黄埔军校的德庆人
    右手执笔,左手持
    出师未捷身先死
    唱首红歌,听段红故事
    高誉雄:建立德庆早的支部
    江少洪:巧借粤剧名班,给力农民运动
    刘翰平:爱读报的农运青年
    徐儒华:关于潜伏的那些事儿
    岁月风尘不能湮没:抗日英雄系列
    戴慕班:效法班超,报效
    谢锦华:伤病刚愈,主动请缨
    国际舞台上的德庆人
    战胜疾病和死亡:治癌先驱李敏求
    桥一定要造得好看:世界桥梁大师邓文中
    “叻女”李方华:“女诺贝尔”奖获得者
    千秋留痕民俗风
    武垄开耕节,农民的愿景
    惊蛰,黄桅饭敬田神
    四月初八浴节、牛王诞
    乞巧节,德庆人的“情人节”
    中元节,阳光爱心洒向阴曹地府
    舞狮子,充满野的闹腾
    舞龙:以龙母的名义人神共庆
    武垄雄鸡舞:鸟图腾文化的遗风
    马墟蝴蝶舞:德庆的凄美“梁祝”
    回龙白鹤歌舞:吉祥鸟飞来采茶忙
    永丰麒麟舞:杜姓家族的传统
    奇珍美食醉宾客
    西江河鲜盛宴
    德庆的茶
    扎鸭(鸡)扎
    大船糕
    竹篙粉
    手撕黄瓜鲜
    何首乌趣话
    夜交藤的故事
    起死回生的故事
    晚年得子的故事
    巴戟
    德庆贡柑

    一座古郡的前世今生
    德庆,岭南古郡,1996年被定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
    “江山连肇庆,云物接苍梧。”德庆位于“黄金水道”西江中游北岸,地处粤西交通要冲之地,山水钟灵,“雨泡峰峦添黛翠,风吹草木送天香”。德庆人民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动,在岭南发展曾写下绚丽多彩的一页。
    文明荟萃之地据出土文物明,远在8000至10000年,德庆三洲岩就有古人类在生
    活。在4000多年前,德庆先民的种植业、家畜饲养业、制陶业、纺织业已相当发达。战国时代不但有比较精湛的青铜冶炼技术,还出现了铜的焊补工艺,落雁山和旺寮山等地战国墓葬出土的青铜器,既有受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影响,又有较明显的南方文化的特点。
    《德庆文史》之《江璎与江村》一文中这样描述:作为文明荟萃之地,德庆的马墟河流域就很有代表。考古发现明,早在战国时代,马墟河流域的经济文化发展,即与中原地区基本同步。1972年和1981年在马墟镇落雁山先后发现3座战国墓,出土一大批青铜器、陶器、石器文物。其中两把铜剑精,一把剑身有铭文。1982年又在马墟河流域的官墟镇旺寮山发现一座战国墓,出土铜鼎等文物一大批。专家所谓鼎文化是贵族文化,则旺寮山铜鼎应有特殊意义。到西汉,天下安定,生产力得到长足发展,从马墟河流域的考古发现中也得到了反映。
    1982年马墟镇上村背山一西汉墓中出土一批文物,其中有铜镜和陶狗、陶俑、陶屋等,都是与日常生产生活极密切的东西,可惜陶屋已残破,否则我们可从中窥见当年百姓的居住条件。到东汉,至为重要的考古发现莫过于1982年出土的东汉陶船,此船为高良镇官村天头岗东汉墓随葬物。陶船首尾翘起,底平,分头舱、楼舱、舵舱3部分。楼舱庑殿,精致,可推知陆上居民房屋的模式。头舱和舵舱均有站俑,推想此船可容数人,既可作较远途的货运,也可居住。联想到周边地区曾发现东汉的独木舟,相比之下,马墟河文化的发展应是“领导潮流”了。此陶船引起专家的极大兴趣,今存广东省博物馆。此墓还发现一批生活陶器,有陶屋、陶鸳鸯、陶鹅、陶鸡鸭、陶狗等物,反映德庆先民的生活水平、生活情趣、
    人牛j自求以及艺术崇尚。
    1975年和1984年发现的大辽山东汉墓随葬物更为丰富多彩,反映墓主绝非一般百姓,起码是大富之家。大辽山距马墟河口十余里,在今德城镇近郊,随葬物仅铜器就有11件,其中有号称“广东剑”的铜剑,长约104厘米,宽3厘米;另一件为铜劈刀,长97厘米。
    珍应为一铜案,四角刻龙虱昆虫,中心刻鱼凤,专家称之为“龙凤鱼虫铜案”。此案反映德庆先民崇拜龙凤的风俗,与龙母崇拜同出一源。另外还有铜壶、铜洗,上刻“谢著有”、“元初五年七月中西于造谢著有”、“元初五年七月中西于李文山造谢著有”等字样。
    另有银环、松香串珠、玛瑙串珠、金星
    石兽等饰物一批。
    1983年官墟镇大石村背后山发现晋砖室墓群。1983年马墟镇大较村的晋砖室墓,甬道镶有墓志铭砖,阴刻“惟晋咸和六年太岁在辛卯孟秋八月上旬吉日甲辛立此坟墓良会在参,富贵宜子孙谨琢甓以纪之”。另马墟镇社步村亦发现晋砖室墓群。至南北朝,马墟
    镇都臼村、旺祥村、旺岗村、东升村和官墟镇的金西村都有发现砖室墓,都臼村的砖室墓墓砖刻有“大明八年”等字样,事发于南朝宋孝武帝刘骏统治期间。马墟河地区奉刘宋为正统,耐人寻味,说明此处与北方联系相当密切。
    仅就马墟河流域方圆数十平方公里的考古发现,密度之高,文物之丰富与价值之高,且从战国至南北朝中无断代,实属罕见。特别是战国的铜鼎、东汉的陶船和铜案更是标志的文物,说明马墟河文化在当时的粤西地区处于地位,与中原地区的文化已融为一体。
    南北朝墓葬群的发现,明马墟河地区人口相当密集,墓葬群附近至今仍是人口密集的村庄,文化发展的脉络相当清晰,亦说明马墟河流域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秦汉古县之一
    德庆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西江中游北岸,东接高要市,西面、西北面与封开县毗邻,北连怀集县,东北接广宁县,南临西江,与云浮市的郁南、云安两县隔江相望。县境东西宽72公里,南北长47公里。东距肇庆92公里,距广州200公里,西距广西梧州79公里。总面积225'7平方公里。辖12个镇、1个街道、175个行政村。
    德庆水陆交通方便。国道321线、省道悦怀线等路网遍布全县,南国“黄金水道”——西江贯穿全县,拥有2000吨级货轮通航能力,建有年吞吐量100万吨以上的二类口岸集装箱码头,水路通穗港澳。P14-17

    《人文中国系列》从旅游这一现代时尚生活方式切入中国各地域的文化层面及内涵,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特别是突出“影像”的功能与作用。涉指中国各地域的人文、地理、历史、民族、风景、物产及社会生活等等。又远远旅游图书的范畴。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部全境完整的“人文风物图志”,填补国内出版界在这一内容与形式上的空白。本书是《人文中国系列》的《人文德庆》分册,图文并茂的介绍了德庆的人文风物。本册由陈以良编著。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