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 扫码下单

  • 音像铁盐.铁银与银盐显影工艺/古典影像技法丛书钟建明
  • 正版
    • 作者: 钟建明著 | 钟建明编 | 钟建明译 | 钟建明绘
    • 出版社: 中国摄影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1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店铺装修中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 商品参数
    • 作者: 钟建明著| 钟建明编| 钟建明译| 钟建明绘
    •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11-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170000
    • 页数:208
    • ISBN:9787517909156
    • 版权提供:中国摄影出版社
    • 作者:钟建明
    • 著:钟建明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89.00
    • ISBN:9787517909156
    •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 开本:暂无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9-11-01
    • 页数:208
    • 外部编号:1201979707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Ⅱ 总 序

    1 前 言

    3 章 蓝晒印相工艺

    5 节 传统蓝晒印相工艺 /// 作者:山姆? 王 翻译:璩瑞琪

    15 第二节 新蓝晒印相工艺 /// 作者:J. 杰克逊 翻译:璩瑞琪

    19 第三节 混合蓝晒印相工艺 /// 作者:山姆? 王 翻译:璩瑞琪

    25 第二章 盐纸印相工艺 /// 作者:艾丽? 杨 翻译:朱蕊

    35 第三章 蛋白印相工艺 /// 作者:艾丽? 杨 翻译:朱蕊

    41 第四章 铁银印相工艺 /// 作者:桑迪? 肯 翻译:璩瑞琪

    51 第五章 范? 戴克印相工艺 /// 作者:桑迪? 肯 翻译:杨心琪

    59 第六章 阿盖洛印相工艺 /// 作者:克里斯蒂娜? Z. 安德森 翻译:钟昕

    65 第七章 制作在织物上的蓝晒和棕色范? 戴克印相工艺

    /// 作者:艾丽? 杨 翻译:陈瀚

    71 第八章 液体乳剂印相工艺 /// 作者:艾丽? 杨 翻译:杨心琪

    79 第九章 手工上色工艺 /// 作者:利奈特? 泽恩 翻译:胡程程

    85 第十章 明胶蚀刻工艺 /// 作者:伊丽莎白? 奥帕莱尼克 翻译:孔耐

    95 十章 手工印相工艺的底片制作 /// 作者:艾丽? 杨 翻译:刘世容

    99 第十二章 工作空间、设备工具与作品保存

    107 第十三章 安全事项、术语表与工艺试剂

    117 第十四章 材料供应商一览表与相关文献

    1 第十五章 艺术家作品

    钟建明,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摄影技术研究所所长

    1976年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担任专业摄影师,1983年从事商业摄影,1985年加入中摄影协会,曾经担任广告委员会委员、教育委员会委员,2001年创建南京艺术学院摄影系,并担任系主任至2015年。

    专业研究摄影教学与基础理论、商业摄影技法与运营、摄影艺术与技术

    近期研究计划包括1纪摄影技术史和摄影价值挖掘研究项目。其中古典手工影像技法研究计划为,指导由团队组成的南艺古典影像翻译小组,已完成美国伊斯曼摄影博物馆《摄影的起源》12条短片翻译,二十余种古典影像工艺教案翻译与实践。

    2004年获中国摄影教育很好教学奖,2008年获江苏省高校摄影教育奖,2012年获中国摄影教育特别贡献奖。

    2010年与人合著《数字图像处理艺术》2014年与国外同业者合著出版《经典手工影像》

    本册主要介绍的10 余种印相技法均是负像转正像显影工艺,其类别为铁盐印相工艺、铁银印相工艺和银盐印相工艺,同时,还加上了明胶银盐照片处理技术、底片规格等制作工艺。正负像工艺早由英皇学会会员、天文学家威廉? 亨利? 福克斯? 塔尔博特(William Henry Fox Talbot)发明,即卡罗式摄影法,其基本思路奠定了整个20 世纪摄影技术的发展方向。这些技术在后来还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以至于明胶银盐工艺统领了整个20 世纪。当然还包括英国天文学家约翰? 赫歇尔爵士(Sir John Herschel) 也对摄影做出了重要贡献。银盐印相工艺是

    在卡罗式摄影法的基础上建立的负正像显影法,铁盐印相工艺则是赫歇尔爵士的贡献,因此可以说他们都是负像底片接触印相转正像的摄影技术先驱。有意思的是,福克斯? 塔尔博特和约翰? 赫歇尔正好是邻居。约翰? 赫歇尔爵士把硫代硫酸钠定影剂给了福克斯? 塔尔博特,也无偿地奉献给了摄影,从而使摄影技术前进了一大步。所有涉及银的摄影工艺都离不开硫代硫酸钠作为定影剂,而使用硫代硫酸钠的定影配方一直延续到今天。以上两位英国人在摄影发明与发展进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19 世纪工业的发明大潮对摄影技术的发明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当然,这也得益于当时人们对这种新技术的兴趣与痴迷。1839 年后,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更新与进步,新产生的摄影工艺种类繁多。但在经过180 年的时间洗礼后,那些不太实用的、难以长期保存的摄影工艺逐渐被人们遗忘和淘汰,绝大部分技术都没有进入现代工业时代。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手工影像技术在今天就失去了意义,它们依然被一些摄影艺术家用于创作个化的摄影作品。流传至今的古典手工影像工艺可以分成三大类,一是银版、湿版类,二是铁盐、铁银、银盐与贵金属铂钯类,

    三是重铬酸盐色素工艺。而以铁盐、铁银与银盐为配方配制的感光乳剂又与重铬酸钾光敏剂不同,前者自身具备感光和显影能力,后者则需要色素帮显影。但铁盐、铁银、银盐和重铬酸盐色素工艺均为负像转正像显影法,只是银版、湿版为一次成像工艺,即通过拍摄直接获得照片的工艺。

    约翰? 赫歇尔爵士于1842 年发明了蓝晒印相工艺。这一工艺属于铁盐工艺,也称“蓝晒法”或“氰化法”。其意正如名,呈现的影像为蓝色。铁盐印相工艺是基于柠檬酸铁铵和草酸铁铵成像的蓝晒工艺。

    蓝晒印相工艺则可以在很多种类的纸张、纺织物及介质上进行显影,而且这种影像的制作工艺简单,材料成本低廉,是学习古典印相工艺的入门级技法。但蓝晒印相工艺并不因其制作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廉就身份低下,正如美国摄影教育家山姆?王教授所言,蓝晒印相工艺很简单,但也是难制作完美的工艺之一。这种工艺生成的照片比明胶银盐照片保存时间久远,可达到档案影像保存等级。新蓝晒印相工艺是现代影像化学家迈克? 韦尔博士在传统蓝晒配方基础上创新的配方,其影像形成的蓝色与传统蓝晒印制的影像色泽有所区别。根据山姆? 王教授的研究,若将两种配方混合使用能够产生更好的影像效果。

    铁银工艺家族有铁银印相工艺、范? 戴克印相工艺和阿盖洛印相工艺。它们除了含银成分外,还具备含铁的柠檬酸铁铵或草酸铁铵两种重要乳剂。它们和银盐印相工艺使用的纸张基本相同,在底片的显影方面也有相似之处,但对于影调的解释和呈现却各有特长。铁银印相工艺因其可以用镀金、镀铂和镀钯盐的方式置换影像中的银盐,以此改变照片的冷暖色调,故而是未来可能替代明胶银盐工艺的技法,因为镀金之后的照具备更久远的保存期,完全可以与铂、钯工艺相媲美。

    银盐印相工艺是20 世纪为的影像工艺,也是发明和应用时间的工艺,种类包括盐纸、蛋白和明胶银盐工艺。盐纸工艺可以追述到1834 年塔尔博特对含银摄影工艺的研究,尽管这个发明直到1839 年才正式公布。这种工艺主要依靠硝酸银显影,而硝酸银配方的感光能力强于蓝晒印相工艺。在后来的很多年里,银盐感光剂不断衍生出种类繁多的印相、放大工艺。蛋白工艺则是1纪的发明之一,这种工艺的流行之广让后人叹为观止。但蛋白照片的保存期有限,很难让它们成为重要的历史档案。而流行于整个20 世纪的明胶银盐工艺也是此类工艺的延伸产品。

    手工着色工艺和明胶蚀刻工艺都是在明胶银盐照片的基础上对影像进行再加工的方法。在现代彩色胶卷与彩色照片出现之前,为了得到更真实或更漂亮的照片,摄影师会将照片进行色彩化处理,即对单色照片着色。这种技术可以追述到银版摄影法流行的时期,从流传下来的银版和锡版照片中我们都能够发现着色的痕迹。在整个20 世纪,中国的照相馆都普遍流行这种照片后期加工方法。明胶银盐蚀刻工艺:这种工艺是将已经完成的银盐照片进行再加工,也就是将照片上带银盐的明胶剥离纸基成为飘逸状,从而使得照片充满奇幻的、非真实的绘画感,甚至连颜色也可以改变。

    我们在本书专门加入了著名手工影像专家艾丽? 杨编写的“手工印相工艺的底片制作方法”章节。因为本册所有工艺都是依靠正负接触印相的方式洗印照片,所以底片制作就成了以上工艺必不可少的环节。近年来,很多手工摄影爱好者也很喜欢使用商业印刷发排的方式获得印相工艺的底片(这是实用的古典印相工艺制作方法),它和微喷打印底片的区别在于印刷发排底片是挂网工艺,其灰调依靠黑色网点的大小疏密形成,因此更接近版画工艺。对于初学者来说,印刷发排输出的底片是用的印相底片,它可以避免考虑制作过程中的底片灰度控制,只需考虑工艺制作的操作流程、曝光值以及工艺适应,从而把学成本幅度降低。在熟练掌握了基本工艺技法后,再自己打印底片,控制影调,当能够熟练完成古典工艺的全部流程时,才算得上是真正掌握了古典摄影技法。

    现今应用古典摄影技法制作照片比当年前辈们的研发要容易得多,根据本书作者介绍的基本配方和技术流程,想要制作出一张照片并不困难,但要制作出一幅的手工影像作品并不容易。古典摄影技法所具备的个化和既是它们的长处,又是它们的短处。古典摄影技法远比工业化或者数字化影像技术的稳定要差得多,时间、温度、湿度、操作工具乃至操作动作稍有不慎就会影响的结果,而且采购的化学试剂、纸张也有差异,甚至地域、季节都能成为作品制作过程中的独特原因。因此,秉承古典摄影技法的基本原则,即摄影来源于实验,来源于创新的思想就显得重要,这也是为什么一代代老摄影家孜孜不倦地在手工的劳作中仍感乐趣的原因。愿本书读者也能够在悠久的摄影工艺史里找到乐趣!

    摄影的发展与技术工艺的推进密切相关,尤其在摄影术诞生的个内,从1839年到1纪80年代,可以说是摄影技术发展的辉煌时期,其工艺技术层出不穷,如达盖尔法、安布罗法、湿版摄影、蓝晒法、铁盐印相、蛋白工艺、重铬酸钾工艺、树胶工艺等等。虽然在这多种工艺中,有的存在时间较短,有的相互融合并存,但它们的出现都为摄影艺术的漫长历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今天,摄影技术已经经历了180年的时间洗礼,古典摄影技术已然被数字影像所垄断。然而,细品当代具有代表的摄影艺术作品,会意外地发现摄影古典工艺正以悄无声息的态势出现在今天的艺术市场中,而且它的这种再现反响热烈。其具有不可复制、不可预知和门槛较高等特点,这种既保持神秘又略显陌生的老方法成为了当代摄影创新的一道解救灵光。

    2019年是摄影术诞生180周年,从达盖尔摄影法宣布发明至今的这180年,仍然有摄影家在传承、研究和用古老的工艺做自己的影像艺术。古典摄影工艺和它们的衍生工艺以及当今艺术家的创新工艺已超过三十种以上技法在流行,它们依然散发出生命魅力。当此之际梳理这些在出和流行的古典影像技法,有于完善公众对于摄影史的理解,进而深刻体会摄影术的诞生对人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