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家与孝:从中西间视野看(精)张祥龙[著]
  • 正版
    • 作者: 张祥龙[著]著 | 张祥龙[著]编 | 张祥龙[著]译 | 张祥龙[著]绘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 出版时间:2016-1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张祥龙[著]著| 张祥龙[著]编| 张祥龙[著]译| 张祥龙[著]绘
    •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 出版时间:2016-11-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01-01
    • 字数:157000
    • 页数:259
    • 开本:32开
    • ISBN:9787108056733
    • 版权提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 作者:张祥龙[著]
    • 著:张祥龙[著]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39.00
    • ISBN:9787108056733
    •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17-01-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6-11-01
    • 页数:259
    • 外部编号:8915207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目录┄┄┄┄┄

    部:从居间视野来看“亲亲”和“家”
    “亚伯拉罕以子献祭”中的“亲亲”位置
           ----从克尔凯郭尔《恐惧与颤栗》起头
    海德格尔与儒家哲理视野中的“家”
    第二部分:家-孝与人
    家庭和孝道与人关?
         ――对于新文化运动代表的反家思潮的批评
    孝道时间与人类学
    第三部分:孝和家如何才可能?
    想象力与历时记忆
        ――内时间意识的分层
    禁忌与孝道
    第四部分: 西方人遭遇的与孝道
    与理想国
    《哈利·波特》中的亲子关系与孝道
        ――人类本的一种展示:不死还是虽死犹生?
    附录:
    儒家会如何看待同婚姻的合法化?
    谁养老才合理?
    亲子与儒家经典

    张祥龙,山东大学哲社学院教授,北京大学退休教授。1982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92年获美国纽约州布罗大学哲学系博士。曾担任靠前中西哲学比较学会会长、北大现象学研究中心主任、北大外国哲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主要著作有《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海德格尔传》、《从现象学到孔夫子》、《思想避难:优选化中的中国古代哲理》、《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先秦儒家哲学九讲》、《拒秦兴汉和应对的儒家哲学》、《复见天地心――儒家再临的蕴意与道路》等。


    西方哲学追究过本原、数、存在、理式、普遍/个体、形式/质料、知识/德,到近现代,又关注主体/客体、感知/理智、逻辑/经验、心灵/物质、分析/综合、意义/对象、语言/实在、意向、时间、身体等等,这些都与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和生存体验有关,但却恰恰漏掉了与人*直接相关的那部分,也就是以“家”这个字为代表的那些*为亲密经验的哲理。
    人首先是从父母的结合而得生命,在子宫中已有混蒙经验,从出生开始感受到外部世界,在父母和祖父母怀抱中学会直立行走和语言,在家人关爱和兄弟姐妹关系中生发出更成熟的情感、尺度感、关系感、道德感,学会各种技能。到他/她能离开父母时,已经成熟,意识已经敏锐,世界已经越来越丰富,哲学思考也触手可及了。他/她投入人间和世界,还是要建立家庭,自己育儿同时还报父母,*后在儿孙照顾下安度晚年。人此时环视一生,自觉上不负祖先,下不愧后代,于是生出死而无憾的意识,而家之要靠宗教才能勉强得到这种宁静。人类几乎所有*真挚*强烈的感情和体验,都与家庭、亲人相关。一张三岁小男孩(艾兰)溺亡的照片之所以可以改变千万难民的命运,因为它以*可爱又悲惨的方式拨动了人们的父母良知、亲亲良能。
    但西方哲学在两千多年里忽视这人生*经验,而只去咀嚼从它的上切割下来的局部,美其名曰为“逻辑在先”,比如人如何纯中地知外部现象,又如何使这些感知成为智对象,人在自我意识中如何找到*的确定,甚至(在*近几十年认知科学的哲学管家那里)为何所有意识功能都可还原为大脑的神经元联系;或将超个体的家族延续经验加以硬化,提出永恒的本原问题、实体问题。一直要到相当晚近的现象思中,才出现了像海德格尔、列维纳斯这样开始关注到家问题的哲学家。他们开始意识到,家有一个整全的自身问题、话语族和运思结构,不能只被当作一种社会对象,必须在“解释学生存论”或“他者”的视野中去直面看待,这才是朝向事情本身的纯直观经验,从中才能发现肢解之前的活泼泼的生活与世界的被给予方式。现象学还原首先要悬置掉的不是对存在者的执着,而是对存在经验的概念切分和贫乏化。实际上,人类*亲密的整全经验就是先天经验,或先后天还未被割裂的时中经验。
    本书将接取西方哲学的现象学转向带来的哲理新意,特别是它那种从事哲学思考的化分析方法,或者说是西式望闻号脉、经络取穴的思想方法,但又不会限于它,因为这方法本身也并没有让即便海德格尔这样的深邃思想者*终进入有真实血脉的家庭和亲人,更不用说孝道了。中国古代的哲理是另一个永不枯竭的源头,它以阴阳互补对成而生生的方式来深思活的人生与世界,在《周易》的卦象变通时-间中直接进入对于天父地母和乾坤生六子的家化思索。儒家将这种思路发挥到天直观化、孝悌伦理化又艺术时机化的哲理境界,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本书作者长期以来身处这两者之间,承受相摩相荡的“他者”间张力,希望能用文字道出其中“感而遂通”的缘份于万一。

    西方哲学史是一部没有家的历史,而追随西方哲学的现代中国哲学也就罕见家的踪影。 

    张祥龙所著的《家与孝(从中西间视野看)(精)》是作者近年有关“家与孝”的著述中,与西方哲学和文化有关,又有中西比较之趣的文章的结集。作者对西方晚近海德格尔等关于家的思想做了系统阐述,通过中西比较,揭示出中国传统哲理的为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家道,更在于其对“家”的理解是一种直接可经验的亲子一体的方式。作者认为,对孝现象和孝意识的体会,是理解家和人类独特的一个关键,也是认识儒家及其未来的一个要害。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