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氢气液化工艺装备与技术张周卫,汪雅红,耿宇阳 等
  • 正版
    • 作者: 张周卫,汪雅红,耿宇阳 等著 | 张周卫,汪雅红,耿宇阳 等编 | 张周卫,汪雅红,耿宇阳 等译 | 张周卫,汪雅红,耿宇阳 等绘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1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张周卫,汪雅红,耿宇阳 等著| 张周卫,汪雅红,耿宇阳 等编| 张周卫,汪雅红,耿宇阳 等译| 张周卫,汪雅红,耿宇阳 等绘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11-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703.0
    • 页数:418
    • 开本:16开
    • ISBN:9787122389015
    • 版权提供: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张周卫,汪雅红,耿宇阳 等
    • 著:张周卫,汪雅红,耿宇阳 等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186.00
    • ISBN:9787122389015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11-01
    • 页数:418
    • 外部编号:11331146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绪论
    1.1氢气(H2)与液氢(LH2)物理特 1
    1.2液氢(LH2)国外发展现状 3
    1.3液氢(LH2)国内发展现状 5
    1.4液氢(LH2)低温生产过程 6
    1.4.1原料氢气主要来源 8
    1.4.2氢气主要净化方法 9
    1.4.3氢气制冷液化循环 10
    1.4.4典型的氢液化系统 13
    1.4.5氢气液化系统设备 16
    1.4.6液氢(LH2)板翅式主换热装备 17
    本章小结 19
    参考文献 19

    第章0万立方米PFHE型液氮预冷五级膨胀制冷氢液化系统工艺装备
    2.1板翅式换热器的发展 22
    2.1.1总体发展概况 22
    2.1.2国外发展概况 22
    2.1.3国内发展概况 24
    2.2LH2板翅式换热器设计目的 24
    .板翅式换热器构造及工作原理 24
    ..1板翅式换热器基本单元 24
    ..2板翅式换热器翅片作用 24
    ..板翅式换热器主要附件 24
    2.4板翅式换热器中氢气的液化 25
    2.5板翅式换热器制冷系统 25
    2.6板翅式换热器工艺流程设计 25
    2.7氢气液化工艺流程设计 25
    2.8制冷剂主要参数的确定 26
    2.9各状态点参数设计计算 27
    2.10氢液化流程工艺计算过程 28
    2.10.1氢气膨胀制冷循环 28
    2.10.2氮气膨胀制冷循环 33
    2.11温熵图、压焓图绘制 37
    2.12氢液化COP计算过程 38
    2.12.1氢气膨胀制冷循环 38
    2.12.2氮气膨胀制冷循环 40
    2.13板翅式换热器工艺计算过程 42
    2.13.1氢1换热器 42
    2.13.2氢2换热器 55
    2.13.3氢3换热器 62
    2.13.4氢4换热器 70
    2.13.5氢5换热器 74
    2.13.6氮1换热器 78
    2.13.7氮2换热器 81
    2.13.8氮3换热器 85
    2.14板翅式换热器结构设计过程 89
    2.14.1封头设计 89
    2.14.2液压试验 98
    2.14.3接管设计 103
    2.14.4接管补强 108
    2.14.5法兰和垫片 133
    2.14.6隔板和封条设计造型 134
    2.14.7换热器的成型安装 136
    2.14.8换热器的绝热保冷 138
    本章小结 138
    参考文献 139

    第3章30万立方米PFHE型液氮预冷一级膨胀两级节流氢液化工艺装备
    3.1一级膨胀两级节流LH2板翅式主换热器 142
    3.2板翅式换热器工艺设计计算概述 143
    3.2.1板翅式换热器设计步骤 143
    3.2.2制冷剂设参的确定 143
    3..氢气液化工艺流程设计 143
    3.3板翅式换热器工艺计算过程 143
    3.3.1一级设备预冷制冷过程 143
    3.3.2二级设备预冷制冷过程 145
    3.3.3三级设备预冷制冷过程 146
    3.3.4四级设备预冷制冷过程 147
    3.3.5一级换热器流体参数计算 148
    3.3.6二级换热器流体参数计算 154
    3.3.7三级换热器流体参数计算 159
    3.3.8四级换热器流体参数计算 163
    3.3.9一级板翅式换热器传热面积计算 168
    3.3.10二级板翅式换热器传热面积计算 174
    3.3.11三级板翅式换热器传热面积计算 178
    3.3.12四级板翅式换热器传热面积计算 182
    3.3.13换热器压力损失计算 185
    3.4板翅式换热器结构设计 193
    3.4.1封头设计 193
    3.4.2封头计算 194
    3.4.3EX1换热器各个板侧封头壁厚计算 194
    3.4.4EX2换热器各个板侧封头壁厚计算 196
    3.4.5EX3换热器各个板侧封头壁厚计算 197
    3.4.6EX4换热器各个侧封头壁厚计算 198
    3.5液压试验 200
    3.5.1液压试验目的 200
    3.5.2内压通道 200
    3.5.3接管计算 204
    3.6接管补强 207
    3.6.1补强计算 207
    3.6.2接管计算 207
    3.6.3EX1换热器补强面积计算 208
    3.6.4EX2换热器补强面积计算 213
    3.6.5EX3换热器补强面积计算 216
    3.6.6EX4换热器补强面积计算 220
    3.7法兰和垫片 224
    3.8隔板、导流板及封条 224
    3.8.1隔板厚度计算 224
    3.8.2封条设计选择 227
    3.8.3导流板的选择 227
    3.9换热器的成型安装 227
    3.9.1板束安装规则 227
    3.9.2焊接工艺和形式 228
    3.9.3绝热保冷设计 228
    本章小结 229
    参考文献 229

    第4章30万立方米PFHE型LNG预冷两级氦膨胀五级氢液化工艺装备
    4.1LH2板翅式换热器制冷工艺 0
    4.2LH2板翅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 2
    4.2.1板翅式换热器工艺设计 2
    4.2.2制冷剂设参的确定 2
    4..氢气液化工艺计算过程 2
    4.3换热器长度计算
    4.3.1一级换热器流体参数计算
    4.3.2一级板翅式换热器传热面积计算 243
    4.3.3二级换热器流体参数计算 248
    4.3.4二级板翅式换热器传热面积计算 253
    4.3.5三级换热器流体参数计算 257
    4.3.6三级板翅式换热器传热面积计算 262
    4.3.7四级换热器流体参数计算 266
    4.3.8四级板翅式换热器传热面积计算 270
    4.3.9五级换热器流体参数计算 272
    4.3.10五级板翅式换热器传热面积计算 277
    4.3.11换热器压力损失的计算 279
    4.4板翅式换热器结构设计 288
    4.4.1封头设计选型 288
    4.4.2EX1换热器各个板侧封头壁厚计算 289
    4.4.3EX2换热器各个板侧封头壁厚计算 291
    4.4.4EX3换热器各个板侧封头壁厚计算 292
    4.4.5EX4换热器各个板侧封头壁厚计算 293
    4.4.6EX5换热器各个板侧封头壁厚计算 294
    4.5液压试验 295
    4.5.1液压试验目的 295
    4.5.2内压通道 296
    4.5.3接管计算 300
    4.6接管补强 304
    4.6.1开孔补强方式 304
    4.6.2换热器接管计算 304
    4.6.3EX1换热器补强面积计算 305
    4.6.4EX2换热器补强面积计算 310
    4.6.5EX3换热器补强面积计算 313
    4.6.6EX4换热器补强面积计算 317
    4.6.7EX5换热器补强面积计算 320
    4.7法兰与垫片选择 3
    4.8隔板、封条与导流板选择 324
    4.8.1隔板厚度计算 324
    4.8.2封条设计选择 327
    4.8.3导流板形式选择 327
    4.9换热器的成型安装 327
    4.9.1板束安装规则 327
    4.9.2焊接工艺形式 328
    4.9.3试验、检验 328
    4.9.4绝热保冷设计 328
    本章小结 329
    参考文献 329

    第5章30万立方米PFHE型四级氦膨胀制冷氢液化系统工艺装备
    5.1基于级联式LH2液化工艺的板翅式主液化装备 331
    5.2LH2板翅式主液化装备工艺设计计算 333
    5.2.1一级换热器 333
    5.2.2二级换热器 333
    5..三级换热器 333
    5.2.4四级换热器 334
    5.2.5换热器A 334
    5.2.6换热器B 335
    5.2.7换热器C 335
    5.3板翅式换热器流体参数及换热器板束长度计算 337
    5.3.1一级换热器流体参数计算(单层通道) 337
    5.3.2二级换热器流体参数计算(单层通道) 344
    5.3.3三级换热器流体参数计算(单层通道) 349
    5.3.4四级换热器流体参数计算(单层通道) 354
    5.3.5换热器A流体参数计算(单层通道) 359
    5.3.6换热器B流体参数计算(单层通道) 365
    5.3.7换热器C流体参数计算(单层通道) 370
    5.4板翅式换热器结构设计 375
    5.4.1封头设计选型 375
    5.4.2一级换热器各个板侧封头壁厚计算 376
    5.4.3二级换热器各个板侧封头壁厚计算 376
    5.4.4三级换热器各个板侧封头壁厚计算 377
    5.4.5四级换热器各个板侧封头壁厚计算 378
    5.4.6换热器A各个板侧封头壁厚计算 378
    5.4.7换热器B各个板侧封头壁厚计算 379
    5.4.8换热器C各个板侧封头壁厚计算 379
    5.5液压试验 381
    5.5.1液压试验目的 381
    5.5.2内压通道计算 383
    5.5.3尺寸校核计算 384
    5.6接管确定 386
    5.6.1接管尺寸确定 386
    5.6.2一级换热器接管壁厚 386
    5.6.3二级换热器接管壁厚 387
    5.6.4三级换热器接管壁厚 387
    5.6.5四级换热器接管壁厚 387
    5.6.6换热器A接管壁厚 387
    5.6.7换热器B接管壁厚 387
    5.6.8换热器C接管壁厚 388
    5.6.9接管尺寸汇总 388
    5.7接管补强 389
    5.7.1补强方式 389
    5.7.2接管补强计算 389
    5.7.3一级换热器补强面积计算 390
    5.7.4二级换热器补强面积计算 392
    5.7.5三级换热器补强面积计算 394
    5.7.级换热器补强面积计算 396
    5.7.7换热器A补强面积计算 398
    5.7.8换热器B补强面积计算 400
    5.7.9换热器C补强面积计算 402
    5.8法兰与垫片选择 404
    5.8.1法兰与垫片 404
    5.8.2法兰与垫片型号选择 404
    5.9隔板、封条与导流板选择 404
    5.9.1隔板厚度计算 404
    5.9.2封条选择 407
    5.9.3导流板选择 407
    5.10换热器的成型安装 407
    5.10.1换热器组装要求 407
    5.10.2板束要求 408
    5.10.3焊接要求 408
    5.10.4封头选择 408
    5.10.5试验、检验 408
    5.10.6换热器安装 409
    5.10.7绝热及保冷 409
    本章小结 409
    参考文献 409

    附录

    致谢

    张周卫,兰州交通大学,教授,男,“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创新创业人才,科技专家库专家,环境科学博士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于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制冷及低温工程系,高 级,教授,主要从事空间低温制冷技术、压缩机械、真空低温设备、LNG过程控制装备、多股流缠绕管式换热装备、螺旋压缩膨胀制冷机等研究,涉及系统耦合传热及传热数值模拟计算,低温节流减压装置、低温系统换热装备、低温冷屏蔽系统、高超声速飞行器空间低温制冷机理研究等;先后参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863系统项目子项目“天然气涡旋压缩机”、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973系统子项目“空间气流组织测试模拟环境室”、总装备部“空间低温红外辐冷屏蔽系统研究”、真空低温国防重点实验室“空间低温流体流动特实验研究”、重点实验室“空间低温流体自密封加注系统研究”等,先后参与 项目20多项,主持自然及创新等6项、甘肃省创新4项、甘肃省自然等项目4项,与企业合作4项等;主持申报发明专利46项,发表3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等;带领创新创业团队获得省级二等以上奖励54人次,厅级以上奖励80多人次,2013年入选江苏省启东市“东疆英才扶持计划”,2014年入选“创新人才推进计划”,2016年入选“特殊人才支持计划”。

    主要涉及4类较典型的液氢低温液化工艺流程的具体设计计算方法
    可为氢气液化关键环节中所涉及主要液化工艺设计计算提供可参考样例
    有利于推进液氢系列板翅式换热器的标准化进程
    力推进相应液氢液化工艺技术的化研发进程
    液氢的国外发展现状
    液氢的 发展现状
    液氢的低温生产过程
    30万立方米PFHE型液氮预冷五级膨胀制冷氢液化系统工艺装备
    30万立方米PFHE型液氮预冷一级膨胀两级节流氢液化工艺装备
    30万立方米PFHE型LNG预冷两级氦膨胀五级氢液化工艺装备
    30万立方米PFHE型四级氦膨胀制冷氢液化系统工艺装备等内容
    这4种LH2板翅式换热器设计计算方法属LH2装备领域内目前流行的具有一定技术设计难度的LH2系统工艺主设备核心技术,同时,也可应用于LNG、LPG、煤化工、石油化工、低温制冷等领域。从工艺基础研发及设计技术等方面来讲均已成熟,已能够推FH型LH2液化主设备的设计计算过程及液氢系列液化工艺的设计计算进程。

    本书共分为5章,主要介绍了液氢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低温生产过程、30万立方米PFHE型液氮预冷五级膨胀制冷氢液化系统工艺装备、30万立方米PFHE型液氮预冷一级膨胀两级节流氢液化工艺装备、30万立方米PFHE型LNG预冷两级氦膨胀五级氢液化工艺装备、30万立方米PFHE型四级氦膨胀制冷氢液化系统工艺装备等内容。研究内容主要涉及4类较典型的LH2低温液化工艺流程的具体设计计算方法,可为LH2液化关键环节中所涉及主要液化工艺设计计算提供可参考样例,并有利于推进LH2系列板翅式换热器的标准化及相应LH2液化工艺技术的化研发进程。
    本书不仅可供氢气、天然气、低温与制冷工程、煤化工、石油化工、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领域内的研究人员、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考,还可供高等学校能源化工、石油化工、低温与制冷工程、能源与系统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主要涉及4类较典型的液氢低温液化工艺流程的具体设计计算方法


    可为氢气液化关键环节中所涉及主要液化工艺设计计算提供可参考样例


    有利于推进液氢系列板翅式换热器的标准化进程


    力推进相应液氢液化工艺技术的化研发进程


    液氢的国外发展现状


    液氢的国内发展现状


    液氢的低温生产过程


    30万立方米PFHE型液氮预冷五级膨胀制冷氢液化系统工艺装备


    30万立方米PFHE型液氮预冷一级膨胀两级节流氢液化工艺装备


    30万立方米PFHE型LNG预冷两级氦膨胀五级氢液化工艺装备


    30万立方米PFHE型四级氦膨胀制冷氢液化系统工艺装备等内容




    这4种LH2板翅式换热器设计计算方法属LH2装备领域内目前流行的具有一定技术设计难度的LH2系统工艺主设备核心技术,同时,也可应用于LNG、LPG、煤化工、石油化工、低温制冷等领域。从工艺基础研发及设计技术等方面来讲均已成熟,已能够推FH型LH2液化主设备的设计计算过程及液氢系列液化工艺的设计计算进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