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清代“《孔子家语》王肃伪作”说再检讨石瑊
  • 正版
    • 作者: 石瑊著 | 石瑊编 | 石瑊译 | 石瑊绘
    •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石瑊著| 石瑊编| 石瑊译| 石瑊绘
    •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3-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178000
    • 页数:198
    • 开本:16开
    • ISBN:9787533490096
    • 版权提供:福建教育出版社
    • 作者:石瑊
    • 著:石瑊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45.00
    • ISBN:9787533490096
    •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3-01
    • 页数:198
    • 外部编号:1174610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引言

    一、1980年以来《孔子家语》真伪问题研究略述

    (一)比勘文本

    (二)考索流传历史

    (三)分析语言特征

    二、绕不开的问题:《孔子家语》王肃伪作

    三、本书的研究基础与研究内容

    章 “《孔子家语》王肃伪作”说之演进

    一、魏晋至隋唐:“《孔子家语》王肃伪作”说之导源

    二、宋至明:“《孔子家语》王肃伪作”说之酝酿

    三、清至近代:“《孔子家语》王肃伪作”说之生成、内涵及影响

    四、小结

    第二章 清代“《孔子家语》王肃伪作”说方法检讨

    一、比勘疏:清人《孔子家语》辨伪方法概述

    二、范式确立:清人《孔子家语》辨伪方法溯源

    三、貌合神离:清人《孔子家语》辨伪方法评析

    四、小结

    第三章 从“郑王之争”看清人论“《孔子家语》王肃伪作”的动机与实质

    一、《孔子家语》与“郑王之争”

    二、“郑王之争”的具体情况及双方策略:以《圣论》马国翰辑本为例

    (一)佚文所见“郑王之争”的主题与经学辩论的基本策略

    (二)佚文所见王肃引《孔子家语》之具体情况

    (三)佚文所见马昭驳王肃引《孔子家语》之具体情况

    (四)佚文所见张融评判之具体情况

    三、马昭“增加”说提出心态发微

    四、清人的“尊郑”心态与《孔子家语》辨伪研究

    五、清代《孔子家语》辨伪研究的实质

    六、小结

    代结语:《孔子家语》的超脱之路

    附表一 《圣论》马国翰辑本分条情况说明

    附表二 《圣论》马国翰辑本所见王肃难郑情况说明

    附表三 《圣论》马国翰辑本所见马昭驳王情况说明

    附录一 何孟春《孔子家语注》衍刻五字辨及相关问题析论

    附录二 《圣论》王、马辑本比勘简札

    附录三 王谟《圣论辑本》、马国翰《圣论辑本》

    参考文献

    后记

    石瑊,1986年生,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曾在美国加州大学大学伯克利历史系访学一年。现为古代史研究所博士后。近期学术兴趣主要在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与经学、经学文献研究等领域。

    本书在当代学者反思“《孔子家语》王肃伪作”说的基础上,立足于古典文献学史与学科理论,对这一《孔子家语》伪书说的演进历程、概念内涵,以及前人论此说的方法逻辑、心理意图与研究实质等问题再做检讨。 本书具体分为“《孔子家语》王肃伪作”说之演进、从“郑王之争”看清人论“《孔子家语》王肃伪作”的动机与实质等数部分。

    本书旨在梳理“《孔子家语》王肃伪作”说形成的历史,准确把握其概念内涵,选取前人论此说的代表成果,从方法逻辑上通盘核验其结论的有效,深挖此说产生并流行背后的学术心态,揭示学者相关学术活动下的心理意图与研究实质。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