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读库(2104)张立宪 编
  • 正版
    • 作者: 张立宪 编著 | 张立宪 编编 | 张立宪 编译 | 张立宪 编绘
    •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7-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张立宪 编著| 张立宪 编编| 张立宪 编译| 张立宪 编绘
    •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7-01
    • 页数:352
    • 开本:32开
    • ISBN:9787513345194
    • 版权提供:新星出版社
    • 作者:张立宪 编
    • 著:张立宪 编
    • 装帧:平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42.00
    • ISBN:9787513345194
    •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7-01
    • 页数:352
    • 外部编号:31233764
    • 版次:暂无
    • 成品尺寸:暂无

    1-150 莫言和他的高密东北乡 ……………… 莫言 张同道
    151-215 母亲的病 ……………… 山山
    216- 这一年的电影海报 ……………… 亓冠奇
    240-301 松月归辋川 ……………… 贾珺
    30-41 赛博与朋克 ……………… 不不

    张同道:现在你创造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成为世界文学的风景,那么现实中的高密东北乡是什么样,尤其在你出生的时候?
    莫言:我出生于1955年,记忆中那个东北乡跟现在的东北乡相比,差别太大了。这六十多年的变化,天翻地覆。
    这个村庄小,总共几十户人家。一出村庄,就是一望无际的原野。田野里面,秋天是望不到边的高梁
    地,夏天到处都是青纱帐。
    冬天漫漫的荒原,一眼看不到边的雪。村子里边有一条很窄的土路,然后有那么几十栋破败不堪的、低矮的、
    茅草的、土墙的房子。在我的记忆中,儿童进这样的房子都要低头弯腰,你想成年人进那样的房子,大概要弯腰九十度才能够钻进去吧。
    里边一团漆黑。我们这个村子是八十年代初的时候才有电。就那么一种落后的状态
    。周边几十个村庄差不多也
    是这样。
    高密东北乡,是指高密县城的东北方向这片低洼的地方。民国之前,这里荒烟。到了民国之后,县城周围的,或者外地的人生活遇到困难了,或者惹了祸事了,就跑到这个地方来。这个地方是三县交界,有很多无主的荒地。人到这里以后,支起个草棚子,开荒种地。从村名也依稀可见当年的状况,有很多“屋子”,什么陈家屋子、王家屋子,还有什么坡,郭家坡子、李家坡子。像我们这个村,原来叫三份子,就是说这个村一份归平度管,一份归胶县管,一份归高密管。我们邻村叫黑天愁,是我姑姑家那个村庄。为什么叫黑天愁?到黑土匪就来骚扰,所以就发愁。我们那个村河对岸的村叫沙口子,每年到了秋天,胶河洪水泛滥,经常决堤,一决堤,大量的泥沙外泄,所以这个村叫沙口子。还有很多丘,艾丘,王家丘,杨家丘,说明这些村当时都是洼地里比较高的地方。基本上是这么一种荒凉的状况。
    由于这地方地势低洼,高梁特别多,青纱帐茂盛,土匪猖獗。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游击区。今天的游击队来了,明天八路军的游击队来了,后天可能是日本鬼子跟伪军又一块儿下来扫荡。老百姓深受其扰,哪一支队伍来了,都要接待。所以当时也有很多家境不错的人,一怒之下把自己的房子点火烧了,然后当土匪去,或者当兵去,为了免受欺凌。我的很多小说也都是描述在那样一种历史背景下,兵荒马乱的情况下,普通人的生活状态。
    张同道:童年是你作品
    反复表现的题材,你的童年是怎样一种生活?
    莫言:我的经历跟一般的孩子相比有点特殊。小学五年级就辍学了。辍学以后,大活儿干不了,只能跟在大人后边干一些小的事情,帮人家牵一下牛,割一割草,所以就过早地进入了成人的世界。同龄孩子还在学校里面打打闹闹的时候,我已经跟在大人们身后,天天下地劳动,有的时候也独自去放牛放羊。
    在这样的过程中,我确实少学了很多书本的知识,但也比同龄孩子更早地接触了民间的文化,接触了大自然。我曾经对台湾作家说过,当你们用眼睛阅读的时候,我用耳朵阅读。这种阅读是不自觉的,你天天跟大人在一起,大人讲,你就听着
    ,听得津津有味,也不是刻意地要记下来,但是记住了。那时候我也想不到将来会成为一名作家,就是感觉到有趣,听过了,记住了。童年时期记忆力好,印象也深刻。
    当后来拿起笔写作的时候,童年时期用耳朵阅读得来的这些素材,全部在脑海里面栩栩如生地复活了。所
    以这一段经历对我来讲宝贵,重要,直到现在还发挥作用。
    张同道:但其实你的童年过得并不愉快?那个时候物质比较缺乏。
    莫言:我们这一代人,讲起童年来,都是差不多的:是饥饿,第二是寒冷,第三是炎热,第四是劳累,总而言之都跟肉体的感觉有关系。我1955年生,1959年、1960年、1961年,这三年“自然灾害”,正是五六岁,记忆深刻的时候。现在说起当初的事,孩子们可能以为我在胡编乱造,而有一些没有这种经验的人,也认为我的话可信度比较低。但当时就是这样子,饿死人的事是屡见不鲜的。总而言之,我想在那样一种状态下,吃的东西是孩子们
    关注的,给孩子们留下的
    深刻的、痛苦的、难以忘怀的印象,就是跟食物,跟吃有关系。
    张同道:饿的是什么时候?
    莫言:饿的候就是1960年,我那时候刚刚记事。完全没有粮食吃,就是野菜,好的野菜都吃光了。
    只有一种名叫蕲蕲毛的野菜,刺很多,扎嘴,我大姐跟
    我二哥每天背着筐子去割。
    割回两大筐子蕲蕲毛,我母亲就用棒槌,放在一块捶布石上,先把这些野菜砸烂,然后掺上点谷糠什么的,团成团子,放在锅里蒸熟。很难吃,又扎嘴,但也得吃,一边吃一边哭,没法子,就这么熬过来了。
    那个时候真是很奇怪的,我老感觉土地在跟人闹别扭。现在亩产小麦一千多斤,玉米也是一千多斤,一年一亩地一吨多粮食。当时活,一亩地一年产两三百斤粮食,而且粮食不长的时候,草也不长,野草都没有。
    P2-5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