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教育要给学生留下什么华应龙|责编:吴法源
  • 正版
    • 作者: 华应龙|责编:吴法源著 | 华应龙|责编:吴法源编 | 华应龙|责编:吴法源译 | 华应龙|责编:吴法源绘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1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华应龙|责编:吴法源著| 华应龙|责编:吴法源编| 华应龙|责编:吴法源译| 华应龙|责编:吴法源绘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11-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9-11-01
    • 开本:16开
    • ISBN:9787300276496
    • 版权提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华应龙|责编:吴法源
    • 著:华应龙|责编:吴法源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58.00
    • ISBN:9787300276496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9-11-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9-11-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081758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序 从“生活即研究”到“即活”/田慧生
    辑 有滋有味教数学
    等着,就好
    怎样做一个研究型教师
    称呼里的学问
    从惧怕生成到期待生成
    好课如初恋
    未成曲调先有情
    上好开学课
    我的“一题之师”
    有滋有味教数学
    主题研究课这样做
    我不只是数学
    缺憾成就下一个完美
    第二辑 教育要给学生留下什么
    教育要给学生留下什么
    我相信,教育的伟力
    我就是数学
    错若化开,成长自来
    从故事中认识我自己
    请别太相信你的眼睛
    师者若水
    “天圆地方”求
    像、屠呦呦那样“化错”
    尊重学生从尊重他的长相开始
    老师的口袋
    华为有为,化错何为——为2019年扬州“化错教育年度峰会”而写
    第三辑 我的榜样和合作伙伴
    爱,究竟是为了谁——纪念霍懋征老师
    丁香随风去,芬芳永留存——纪念关敏卿先生
    参事校长的境界
    “没想到!”——纪念《中国教育报》创刊30周年
    笑声相随——纪念《人民教育》创刊60周年
    教小学数学从读《小学数学教师》开始
    把真课上得像的一样
    奔跑中的李军
    成长的姿态
    海阔凭鱼跃,山为峰
    教之至善在唤醒
    微笑的沈勇
    心到功自成
    悠然的心态,智慧的提升——为柳小梅《“智慧庄园”中的散步:我的情境数学行与思》一
    书作序
    追寻“玩学一体”的儿童数学教学
    第四辑 我这样一路走来
    “不钻进去是搞不好的”
    都是“大约”惹的祸
    南通教育:迷恋他人的成长
    我爱您,海安实验小学——纪念海安实验小学建校110周年
    妈妈走了
    没有什么不可能——记2012年韩国之行
    因火而明
    我的童年叫“好奇”
    学车记
    元旦巧遇
    特殊的色子
    不能只想一下
    男教师的仪表
    后记

    辑有滋有味教数学等着,就好一
    2019年3月,我应李镇西老师之邀,在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执教《我不是笨小孩》一课。在课堂上,我和学生们分享了一道难题——徒弟:“师父,您多大了?”师父:“我在你这年纪时,你才5岁;但你到我这年纪时,我就71岁了!”请问:现在徒弟几岁,师父几岁?
    在学生尝试无果的情况下,我介绍了“投石问路”这个成语。之后,我请两位学生画出自己的想法。接着,我问“投石”之后要干什么。学生说:“问路。”我说:“问什么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有什么规律?你还能发现什么?”不少学生兴奋地举手。
    我说:“大家不要举手,不要给别人压力。发现规律的同学,请在自己胸前竖起大拇指。”发现规律的同学自豪地竖起大拇指,没有发现规律的同学茫然地看着我。
    我说:“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人反应快,是顿悟;有人反应慢,是渐悟。没有看出来的同学,正好趁机加强锻炼。就盯着这幅图(如图1)看,看看自己能看出什么?
    ”没有发现规律的同学,看一眼板书后又看着我。
    “孩子们,要定下心来仔细看。62和2之间有什么关系?35和20之间有什么关系?120和30之间有什么关系?先从左往右看,再从右往左看。然后,从上往下看,再从下往
    上看,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孩子们,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原来每个题目都不简单!”学生们笑了。
    我继续用手势引导全班观察。少顷,有学生“哦”了一声,瞪大了眼睛,笑得更美了。
    学生的笑容,已将我融化。
    “现在,你发现5和71之间有什么关系了吗?”“发现了!”“发现了!”“那现在,这道难题你会做了吗?”“会做啦!”“会做啦!”…………刚开始上课时所有人都不会做这道难题,现在全班都会做了。我问全班同学:“你怎么会的?”学生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我自己想的!”还有学生自言自语:“一道难题迎刃而解!”…………做课堂总结时,我组织学生评比谁的进步。同学们一致认为以前上课从不听讲的一博表现,因为他竟
    然自己做出了这道难题。我问一博感觉怎么样,他眼含热泪说了两个字:“挺好!”上《我不是笨小孩》,我多次见到听课师生流泪。但这一次,我还是有些吃惊。
    二我反思:为什么能有、为什么会有这样动人的场景?
    我并不高明,我本是笨小孩,但我在这节课中一直耐心地等着。我让先想明白了的学生也等着,让那些反应有点儿慢的、有点儿不喜欢数学的学生,自己想明白。因此,这节课实现了老子所说的“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学生们也体验到了思考的乐趣,找回了自信,收获了感动。
    很多老师都知道“教育是慢的艺术”,但在课堂上却没有等也不肯等。那我为什么能耐心地等呢?
    这可能和我心底里的一个故事有关。
    很早以前,一个秀才见朋友家的花长得美不胜收,十
    分羡慕。回到家,他也买来一盆花,放在大厅里。
    过了几天,花不见长。他让仆人将其移于屋中,取炭生火。
    几天后,果然花出红蕾。
    这天,他蹲在花前,心想:“花移温室,十日暴蕾,若近火盆,五日当绽。”于是,他又唤来仆人,将火盆放在花盆旁边。
    夜里,他又来看花,不禁愕然:花,竟然枯萎了……这个故事警告我们,做事如果急不可耐,结果可能会事与愿违。
    P5-10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