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芸斋小说孙犁
  • 正版
    • 作者: 孙犁著 | 孙犁编 | 孙犁译 | 孙犁绘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10-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孙犁著| 孙犁编| 孙犁译| 孙犁绘
    •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10-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3-10-01
    • 开本:32开
    • ISBN:9787020179299
    • 版权提供:人民文学出版社
    • 作者:孙犁
    • 著:孙犁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69.00
    • ISBN:9787020179299
    • 出版社:人民文学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23-10-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3-10-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1880477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芸斋小说

    鸡缸003

    女相士006

    高跷能手011

    言戒015

    三马019

    葛覃024

    春天的风031

    一九七六年037

    小D042

    王婉047

    幻觉052

    地震059

    还乡065

    小混儿072

    修房076

    一个朋友082

    杨墨087

    杨墨续篇091

    冯前095

    无花果100

    颐和园104

    宴会108

    鱼苇之事113

    蚕桑之事117

    罗汉松121

    续弦125

    石榴129

    我留下了声音134

    心脏病138

    忆梅读《易》143

    无题148



    清明随笔

    清明随笔——忆邵子南同志153

    远的怀念160

    伙伴的回忆164

    忆侯金镜164

    忆郭小川167

    附:删去的文字172

    回忆何其芳同志177

    回忆沙可夫同志182

    悼画家马达188

    谈赵树理195

    夜思202

    悼念李季同志207

    大星陨落——悼念茅盾同志213

    亡人逸事216

    母亲的记忆221

    父亲的记忆2

    悼念田间226

    关于丁玲0

    黄叶4

    悼曾秀苍

    悼曼晴

    记邹明242

    悼万国儒251

    觅哲生255

    记老邵257

    记陈肇263

    悼康濯267

    思念文会270



    乡里旧闻

    度春荒275

    凤池叔278

    干瘩巴282

    木匠的女儿285

    290

    菜虎293

    光棍297

    外祖母家301

    瞎周304

    楞起叔308

    根雨叔311

    乡里旧闻314

    吊挂314

    锣鼓315

    小戏315

    大戏316

    玉华婶318

    疤增叔322

    秋喜叔325

    大嘴哥328

    大根331

    刁叔335

    老焕叔339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曾用笔名芸夫,河北省安平县孙遥城村人。早年于保定育德中学,曾在北平短期谋生,后任安新县同口镇小学教师。抗日战争爆发后加入中领导的队伍,任职于华北联大、《晋察冀日报》,从事文学创作和抗日宣传工作。1944年到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担任教员。1945年在《解放日报》发表短篇小说《荷花淀》《芦花荡》等,受到文坛瞩目,并被誉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新中国成立后在《天津日报》社工作直至离休。其早期创作清新、明净、亮丽,代表作有《白洋淀纪事》《铁木前传》《风云初记》;晚年作品则平淡、深沉、隽永,结集为“耕堂劫后十种”。200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1卷本《孙犁全集》。

    亡人逸事一
    旧式婚姻,过去叫作“天作之合”,是偶然的。据亡妻言,她十九岁那年,夏季一个下雨天,她父亲在临街的梢门洞里闲坐,从东面来了两个妇女,是说媒为业的,被雨淋湿了衣服。她父亲认识其中的一个,就让她们到梢门下避避雨再走,随便问道:“给谁家说亲去来?”“东头崔家。”“给哪村说的?”“东辽城。崔家的姑娘不大般配,恐怕成不了。”“男方是怎么个人家?”媒人简单介绍了一下,就笑着问:“你家二姑娘怎样?不愿意寻吧?”“怎么不愿意。你们就去给说说吧,我也打听打听。”她父亲回答得很爽快。
    就这样,经过媒人来回跑了几趟,亲事竟然说成了。结婚以后,她跟我学认字,我们的洞房喜联横批,就是“天作之合”四个字。她点头笑着说:“真不,什么事都是天定的。如不是下雨,我就到不了你家里来!”二虽然是封建婚姻,次见面却是在结婚之前。订婚后,她们村里唱大戏,我正好放在家里。她们村有我的一个远房姑姑,特意来叫我去看戏,说是可以相相媳妇。开戏的那天,我去了,姑姑在戏台下等我。她拉着我的手,走到一条长板凳跟前。板凳上,并排站着三个大姑娘,都穿得花枝招展,留着大辫子大姑姑叫着我的名字,说:“你就在这里看吧,散了戏,我来叫你家去吃饭。”姑姑的话还没有说完,我看见站在板凳中间的那个姑娘,用力盯了我一眼,从板凳上跳下来,走到照棚外面,钻进了一辆轿车。那时姑娘们出来看戏,虽在本村,也是套车送到台下,然后再搬着带来的板凳,到照棚下面看戏的。
    结婚以后,姑姑总是拿这件事和她开玩笑,她也总是说姑姑会出坏道儿。
    她礼教观念很重。结婚已经好多年,有一次我路过她家,想叫她跟我一同回家去。她严肃地说:“你明天叫车来接我吧,我不能这样跟着你走。”我只好一个人走了。
    三她在娘家,因为是小闺女,娇惯一些,从小只会做些针线活;没有下场下地劳动过。到了我们家,我母亲好下地劳动,尤其好打早起,麦秋两季,听见鸡叫,就叫起她来做饭。又没个钟表,有时饭做熟了,天还不亮。她颇以为苦。回到娘家,曾向她父亲哭诉。她父亲问:“婆婆叫你早起,她也起来吗?”“她比我起得更早。还说心疼我,让我多睡了会儿哩!”“那你还哭什么呢?”我母亲知道她没有力气,常对她说:“人的力气是使出来的,要伸懒筋。”有,母亲带她到场院去摘北瓜,摘了满满一大筐。母亲问她:“试试,看你背得动吗?”她弯下腰,挎好筐系猛一立,因为北瓜太重,把她弄了个后仰,沾了满身土,北瓜也滚了满地。她站起来哭了。母亲倒笑了,自己把北瓜一个个捡起来,背到家里去了。
    我们那村庄,自古以来兴织布,她不会。后来孩子多了,穿衣困难,她就下决心学。从纺线到织布,都学会了。我从外面回来,看到她两个大拇指,都因为推机杼,顶得变了形,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
    后来,因为闹日本,家境越来越不好,我又不在家,她带着孩子们下场下地。到了集日,自己去卖线卖布。有时和大女儿轮换着背上二斗高粱,走三里路,到集上去粜卖。从来没有对我叫过苦。
    几个孩子,也都是她在战争的年月里,一手拉扯成人长大的。农村少医药,我们十二岁的长子,竟以盲肠炎不治死亡。每逢孩子发烧,她总是整夜抱着,来回在炕下走。在她生前,我曾对孩子们说:“我对你们,没负什么责任。母亲把你们弄大,可不容易,你们应该记着。”四一位老朋友、老邻居,近几年来,屡次建议我写写“大嫂”。因为他觉得她待我太好,帮太大了。老朋友说:“她在生活上,对你的照顾,自不待言。在文字工作上的帮,我看也不小。可以看出,你曾多次借用她的形象,写进你的小说。至于语言,你自己承认,她是你的第二源泉。当然,她瞑目之时,冰连地结,人事皆非,言念必不及此,别人也不会作此要求。但目前情况不同,文章一事,除重大题材外,也允许记些私事。你年事已高,如果仓促有所不讳,你不觉得是个遗憾吗?”我唯,但直拖延着没有写。这是因为,虽然我们结婚很早,但正像古人常说的:相聚之日少,分离之日多;欢乐之时少,相对愁叹之时多耳。我们的青春,在战争年代中抛掷了。以后,家庭及我,又多遭变故,直至她的死亡。我衰年多病,实在不愿再去回顾这些。但目前也出现一些异象:过去,青春两地,一别数年,求一梦而不可得。今老年孤处,四壁生寒,却几乎每晚梦见她,想摆脱也做不到。按照迷信的说法,这可能是地下相会之期,已经不远了。因此,选择一些不太使人感伤的片断,记述如上。已散见于文字中者,不再重复。就是这样的文字,我也写不下去了。
    我们结婚四十年,我有许多事情,对不起她,可以说她没有一件事情是对不起我的。在的情分上,我做得很差。正因为如此,她对我们之间的恩爱,记忆很深。我在北平当小职员时,曾经买过两丈花布,直接寄至她家。临终之前,她还向我提起这一件小事,问道:“你那时为什么把布寄到我娘家去啊?”我说:“为的是叫你做衣服方便呀!”她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