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中国法律思想史(第3版)李贵连,李启成9787301343319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李贵连,李启成著 | 李贵连,李启成编 | 李贵连,李启成译 | 李贵连,李启成绘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9-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贵连,李启成著| 李贵连,李启成编| 李贵连,李启成译| 李贵连,李启成绘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9-01
    • 版次:3
    • 印次:1
    • 字数:399000
    • 页数:356
    • 开本:16开
    • ISBN:9787301343319
    • 版权提供: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李贵连,李启成
    • 著:李贵连,李启成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59
    • ISBN:9787301343319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3-09-01
    • 页数:356
    • 外部编号:码头附近105800
    • 版次:3
    • 成品尺寸:暂无

    编中国传统法律思想

    章导论

    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二、学习中国法律思想史的态度

    三、学习中国法律思想史的方法

    第二章中国上古时期的神权法思想

    节夏、商、西周的神权法思想

    一、夏代的“天命”“天罚”思想

    二、神权法思想在商代的发展

    第二节法思想由神权向世俗的演进——西周

    一、“以德配天”说

    二、“明德慎罚”说

    三、大宗法制下的礼治思想

    第三章儒家的法律思想

    节儒家学说概述

    一、儒家学说在先秦之形成

    二、先秦儒家学说之思想脉络简介

    第二节“为国以礼”的礼治思想

    一、礼治思想的渊源

    二、儒家对西周礼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三、儒家礼治思想的等级社会观

    四、礼的作用和礼与法的关系

    第三节“德主刑辅”的德治学说

    一、“省刑罚,薄税敛”,“富而后教”

    二、“以德去刑”

    三、“宽猛相济”“德主刑辅”

    第四节儒家的“人治”学说

    第五节先秦儒家法律思想的命运和历史地位

    第四章墨家的法律思想

    节儒、墨两家的对立与互融

    一、“敬鬼神而远之”与“事鬼神”

    二、“爱有差等”与“兼相爱”

    三、“小人喻于利”与“交相利”

    第二节墨家以“兼爱”为核心的法律思想

    、“下之人皆相爱”的理想社会

    二、“法天”的法律观

    三、“尚贤”

    四、墨家的一些重要刑罚命题

    第五章道家的法律思想

    节老子的法律思想

    一、“法自然”之“道”

    二、对仁义礼法的批评

    第二节庄子的法律虚无主义

    一、庄子思想概述

    二、主张无为,否定仁义礼法

    第六章法家的法律思想

    节法家法治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法家的法律观

    一、关于法律的本质

    二、关于法律的起源

    三、关于法律的作用

    第三节法家推行“法治”的理论

    一、“法治”与“礼治”“德治”和“人治”的对立

    二、法家推行“法治”的理论前提

    三、法家推行法治的方法

    第四节法家主要代表人物简介

    一、被法家奉为先驱的管仲

    二、法家的开创者李悝

    三、法家思想的奠基人商鞅

    四、以重“势”著称的慎到

    五、重“术”的申不害

    六、集法家思想之大成的韩非

    第七章秦以后的正统法律思想

    节秦汉之际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

    一、法家思想在秦汉之际命运由盛而衰的大转折

    二、黄老思想在汉初的得势与衰落

    三、儒学在汉初的发展

    四、董仲舒与儒学独尊

    第二节正统法律思想的演变

    一、两汉之际的经义决狱

    二、魏晋时期“法律儒家化”进程的逐步展开

    三、正统法律思想的典范:《唐律疏议》的思想

    四、理思与正统法律思想的强化

    第三节正统法律思想的特点

    一、通过法制来治官治吏以维护的

    二、儒家思想法律化

    第八章明清之际思想家的法律思想

    节黄宗羲的法律思想

    一、抨击专制和君权

    二、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第二节王夫之的法律思想

    一、以“夷夏大防”为中心的民族主义

    二、以成就“一代之制”

    三、“任法”不如“任人”

    四、成就“一代之制”的司法举措

    第二编中国近代法律思想

    第九章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导论

    节中国社会从传统到近代的转型

    一、近代前夕的中西社会情形

    二、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逐渐深化——器物、制度和文化

    第二节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发展之脉络

    一、近代早期西方法的输入

    二、近代转型的中心任务——宪政和法治

    三、中国近代法律思想演变综述

    第十章洋务派的法律思想

    节洋务派及其“中体西用”思想

    第二节张之洞的法律思想

    一、变而不失其道的变法观

    二、整顿中法与采用西法

    三、博采东西诸国律法,力求合于政教纲
    四、任法不如任人

    十章改良主义的法律思想

    节1纪的社会良动和“”

    第二节康有为的法律思想

    一、维新时期的“变法”思想

    二、康有为晚年的法律思考——《拟中华民国草案》

    第三节梁启超的法律思想

    一、“随时创法”的变法观

    二、君宪与共和——梁启超的宪政观

    三、“民权”与“法治”

    四、“”与“司法”

    五、地方自治

    第四节严复的法律思想

    一、严复的变法思想

    二、严复的自由与民权观

    三、严复的法治观

    第十二章晚清法律改革和沈家本的法律思想

    节晚清法律改革

    一、对《大清律例》的改造

    二、外国法典和法学著作之翻译

    三、制定新法律

    第二节法律改革中的礼法之争

    一、礼法之争概述

    二、礼法之争核心内容举例

    三、义与家族主义之争

    第三节沈家本的法律思想

    一、治国强国的法律救国论

    二、儒家仁政与人道主义思想

    三、酌古准今,融会中西

    四、中西法律的融会点——法理

    五、沈家本的法治(RuleofLaw)理想

    第十三章派的法律思想

    节派法律思想概述

    一、民权至上

    二、主张共和宪政

    三、对传统纲常伦理的批判

    第二节的法律思想

    一、民主法治的追求者

    二、三民主义理论和五权构想

    三、“治”理论的倡导者

    四、南京国民的“治”

    第三节章太炎的法律思想

    一、专以法律为治,反对人治和人法兼治

    二、反对专制和代议制

    三、中华民国成后的治方案

    四、军阀割据下的联省自治

    后记

    修订三版后记

    李贵连、李启成
    ----------------------------
    李贵连,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近代法研究所名誉所长,著有《沈家本年谱长编》《沈家本传》等;李启成,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近代法研究所所长,著有《晚清各级审判厅研究》《外来规则与固有习惯:祭田法制的近代转型》等。

    这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中国法律思想史教材,既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又为学生自学、拓展延伸提供了门径,更能给爱好者呈现思想上的风云激荡、带来别样的阅读体验。
    北大三代法律史研究者的教学传承:本书上承张国华先生主编的《中国法律思想史纲》,由李贵连教授和李启成教授合著,积淀了三代学者有关学的研究精华和授课心得。本书在前作基础上,充分吸纳学界研究成果进行全面修订。
    “重其所重,轻其所轻”的内容框架:本书突出了春秋战国和近现代两大社会转型期时的法律思想,充分呈现其丰富多彩的样貌;对于社会定型、思想相对凝固的阶段,则尽量控制篇幅,只对有代表的思想家和作品予以必要介绍。这有于抓住学科重点,减轻学习负担。
    基础讲授与学术探讨的洽切结合:本书为照顾那些对本课程有一些钻研兴趣,尤其是那些希望在本领域攻读的读者,撰写了以查照基本材料、了解大概研究状况为内容的注释;每章之后附录参考阅读材料和思考题目,既与正文互相阐,也为初学者提示思考钻研的可能方向。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